發表日期 3/31/2022, 3:03:03 PM
時光流逝,俄烏衝突進入第35天,緊張局勢迎來重要轉摺點!
29日,俄烏談判代錶團在土耳其最大城市舉行瞭 第5輪談判。
相比較前4輪談判的 “顆粒無收”, 此輪談判可謂是 “收獲滿滿”, 根據俄烏雙方代錶在談判後的錶態來看,這次談判至少取得瞭 5個突破性進展。
進展一,烏剋蘭放棄加入任何軍事聯盟,包括北約。
事實上,烏剋蘭想加入北約一事,既是導緻俄烏關係惡化的關鍵因素,也是點燃雙方衝突的導火索。
對基輔來說, 加入北約就意味著能受到北約的 “集體防禦原則” 保護,安全問題自然有保障。
但對莫斯科來說 ,北約過去5次“東擴”,如今俄西部僅剩白俄羅斯和烏剋蘭沒有加入北約瞭, 要是烏剋蘭“入約”,意味著俄方與西方之間將徹底失去“戰略緩衝地”。
直白點說,烏剋蘭加入北約, 就相當於美歐拿槍抵住俄羅斯的麵門,普京怎會坐以待斃?
如今,烏剋蘭明確錶態不加入任何軍事聯盟,給俄方減輕瞭不少壓力。
當然瞭,從俄烏衝突持續一個多月、俄軍更占上風的情況來看,烏剋蘭加入北約已經不可能瞭―― 基輔不敢進一步挑釁俄羅斯,北約也不敢冒著“與俄兵戎相見”的風險吸納烏剋蘭。
還是那句話,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就更難得到瞭。 烏軍在戰場上的劣勢,迫使基輔不得不做齣讓步和妥協。
進展二,烏剋蘭同意在國際法律的保障下“永久中立、不結盟”,並成為無核國傢, 同時不會在烏部署外國軍隊。
不過,烏方也列齣瞭一份 給予基輔安全保障國傢 的建議名單,到時候落實, 俄烏要簽字,名單上的國傢也要簽字。
言下之意,烏剋蘭不加入北約、不擁核、不結盟之後,自然得想個辦法保障自身安全,而這份“安全保障國傢名單”, 就像是找一些國傢來保護烏剋蘭,如果俄方再動手,這些國傢不能袖手旁觀。
不過,這份名單上究竟有哪些國傢,烏方並未透露, 要是有美英法德等國,事情估計就難辦瞭……
進展三,俄羅斯宣布大幅減少在基輔和切爾尼戈夫方嚮的軍事行動。
請注意關鍵詞: 大幅減少。
更要注意,基輔和切爾尼戈夫是當前俄烏戰場的 最前沿戰綫, 也是鬥爭最激烈的地方之一。
如今,俄方宣布大幅減少在這兩地的軍事行動,對於緩和局勢,促成談判內容進一步落實,有著不小裨益。
希望這能成為俄烏全麵停火的積極開端吧。
進展四,俄羅斯錶示不反對烏剋蘭加入歐盟。
畢竟,與北約這樣的軍事聯盟不同, 歐盟偏經濟屬性, 烏剋蘭加入與否,對俄羅斯的影響並不大。
當然,俄羅斯反對與否,對與歐盟吸納烏剋蘭來說, 也沒有什麼太大影響 。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歐盟各成員國對烏剋蘭的看法。
不過,烏剋蘭是歐洲經濟最不好的國傢之一,即便歐盟之前釋放過“支持烏剋蘭入歐”的信號,也不見得會真的接受烏剋蘭。
但不論如何,俄方的這一錶態, 對基輔來說算是一種示好,對俄烏局勢來說,也是一種積極信號。
進展五,俄烏總統會晤,終於要提上日程瞭。
30日,俄方談判代錶團團長梅津斯基錶示,普 京與澤連斯基的會晤可以和兩國代錶草簽和平條約同時進行 ,一切取決於俄烏雙方是否盡快在相關問題上達成一緻。
烏方代錶則錶示, 希望兩周內能達成協議,俄烏總統能盡快會麵。
自俄烏衝突發生以來,澤連斯基不止一次地錶示,希望與普京麵對麵談,甚至還給普京打去瞭電話, 但不論是麵談、還是綫上通話,兩人都沒能“搭上綫”。
如今,隨著俄烏同時釋放“兩國總統有望會晤”的信號, 俄烏局勢沒準會迎來更大的轉機與突破。
總結來看,俄烏此輪談判,確實稱得上是一個好消息,不論對俄烏,還是對世界來說,都是如此。
當然瞭,對於給此次俄烏談判提供場地並積極斡鏇的土耳其來說,也是一個提升國際影響力的好機會。甚至於,若土耳其成功調停俄烏衝突, 埃爾多安沒準都能拿一個諾貝爾和平奬。
此外,盡管俄烏第5輪談判取得瞭突破性進展,各方也都頗為滿意,但不可否認,俄烏達成和平條約依舊麵臨著不少阻礙。
至少3個吧。
第一個阻礙是俄方的訴求沒有得到全部滿足。
早在俄烏第一輪談判開始時,普京就曾對烏剋蘭明確提齣 4個要求:
一是烏剋蘭保持中立,拒絕加入任何軍事聯盟;
二是烏剋蘭去軍事化、無核化;
三是烏剋蘭承認俄對剋裏米亞的主權;
四是烏剋蘭承認烏東兩地――頓涅茨剋、盧甘斯剋“獨立”。
目前,烏剋蘭隻答應瞭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約和無核化,在“去軍事化”和領土、主權問題上並沒有讓步。
很顯然,俄羅斯不會輕易放棄剩餘的要求,而烏剋蘭也無法接受 ,雙方勢必還要經曆一番漫長且激烈的談判“拉鋸戰”。
不過,隨著衝突被不斷延長,俄烏遭受的損失正逐日增加,在決定開啓“談判拉鋸戰”之前,雙方應該會實現正麵戰場的停火。
總之, 戰場上的交鋒不能再繼續瞭,談判桌上的較量可能還會延續。
第二個阻礙是美國的態度。
全世界都清楚,俄烏衝突背後,實際上是美俄問題,而美國更是這場衝突的發起者, 如果美國不喊“哢”,衝突就不會停止。
因此,俄烏想在“繞開美國”的情況下達成和平條約,並不現實, 忙前忙後的美國更不會缺席俄烏衝突的“收官”階段。
30日,白宮便錶示,拜登將就 與普京進行直接會談做準備, 並指齣會談的前提是俄羅斯能對美方提齣的一些條件 “做齣保證”。
看吧,俄烏談判取得有效進展後,一直對會談持“無所謂”態度的白宮, 突然改口呼籲俄“坐下談”瞭 。並且,美俄總統還沒談,白宮就已經想著提條件,並讓俄方做齣保證瞭。
很顯然,隨著美國插手, 俄烏後續談判與達成和平條約,將很難按照俄方的意願進行。
此外,拜登一邊準備與普京會談,另一邊卻在召集英法德意等國領導人討論俄烏局勢。
幾乎同時,北約也將舉行外長會議,並邀請日韓澳等國參加,談的還是俄烏局勢。
說到底,俄烏衝突已不再是俄烏兩國的事, 更像是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博弈 ,夾在二者之間的烏剋蘭, 不僅處境艱難,還很“身不由己”。
可以預見,在俄烏衝突真正落幕之前,美俄總統將舉行不止一次的磋商與談判。
第三個阻礙,歐洲的態度與立場。
事實上,歐洲對於俄烏局勢一直存在 “兩極分化” ――法德、歐盟為首的勢力主張俄烏停火,避免戰火升級、外溢,難民數量激增,危及歐洲安全與經濟發展;而英國則一如既往地“煽風點火”,巴不得東歐局勢越鬧越緊張,以促使東歐資本嚮倫敦轉移。
畢竟,英國已經“脫歐”瞭,歐盟的安全與利益,並不在其考慮範圍之內。
再加上, 日韓澳加等國也在給美國“幫腔造勢”,俄烏談判麵臨的壓力很大。
30日,俄烏談判迎來喜訊後,比利時宣布驅逐21名俄外交官,荷蘭宣布驅逐17名俄外交官,捷剋也宣布驅逐瞭一名俄外交官。這顯然不是巧閤。
接下來,估計還會有更多西方國傢 “跟風”驅逐俄外交官 ,俄方也將發起反擊,一場不見硝煙的戰役正在打響。
最後,在全球化時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都可能給世界帶去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影響,更不要說俄烏衝突這樣的大事瞭。
還是希望各方保持理智與剋製, 以和為貴、以大局為重,早日平息戰火、恢復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