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6/2022, 11:31:15 A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星暉 佳璿 陳梅希,編輯| 石燦
今年的央視3・15晚會,畫麵有些“不忍直視”。
許多雙沒穿鞋的腳踩在一堆菜葉子上,那土坑裏蔫不拉幾的菜葉子,輾轉幾道工序後,說不定就齣現在你前幾天吃的那碗老壇酸菜麵裏;鬍子拉碴的男子圍坐在一起,討論被自己騙得團團轉的大哥們,他們冒充女主播,陪無數大哥私密聊天,甜言蜜語不能變成果腹的乾糧,卻能把大哥們買乾糧的錢包榨乾;拿著整容手術刀的人,可能是個剛參加完速成培訓班的學員,剛上幾天課,就敢把刀和針插到彆人的臉上……
“不忍直視”有具象的事實體現,也有抽象的意義解讀。3・15晚會誕生至今已有31年。有許多人感嘆,這台晚會的影響力已遠不如當年,但每年它都會用觸目驚心的畫麵提醒著中國人: 小心你身邊的一切陷阱。
前情提示,全文分為兩大部分: 1、闡釋總結今年3・15,曝光瞭哪些大坑?2、我們統計瞭過去10年登上過3・15晚會舞台的全部91個案例(消費預警類除外)。
今年3・15,曝光瞭哪些大坑?
1:男運營冒充女主播與“大哥”聊天,用噓寒問暖榨乾粉絲的錢
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首個案例來自近些年火爆的直播行業。一些直播機構為女主播招募男運營,由男運營冒充女主播,與男粉絲們進行大尺度社交聊天。通過僞裝的噓寒問暖和擦邊球對話,吸引粉絲們每天光顧直播間,並送上價值不菲的禮物。
男運營和女主播一樣,都會按直播流水比例提成,一些運營為瞭騙取禮物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會將女主播頭像和色情影片做嫁接,作為和“大哥”交換的禮物。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涉及企業有聚響互娛和華億播商貿易有限公司。目前,聚響互娛官網已無法訪問,旗下被曝光主播“伍伍”已被平台封禁;華億播商貿易有限公司暫無迴應,天眼查資料顯示,該公司注冊成立不到一年。
很多年前,人們對互聯網帶來的未知充滿好奇和懷疑,於是有瞭那句頗有年代感的話:“你不知道電腦那頭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條會打字的狗。”直播時代,可愛的狗狗不會騙你錢,但裝成女主播的男運營會。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地和你撩騷,管你叫老公,以另一個女孩子的名義。電子身份和實際身份被剝離開,隻要能賺到錢,他們不會為此而羞愧。
此前, 刺蝟公社 曾前往某連鎖直播培訓機構試聽。培訓老師稱,現在直播刷禮物最多的就是大哥們,隻要能哄大哥們開心,他們多少錢都願意給。被假女主播套路的大哥們,和被假靳東套路的大姐們,請警惕網絡世界虛幻的親密,他們可能隻是想榨乾你的錢。
刺蝟公社評: 還是男人更懂男人啊!
2:一齣齣大戲上演,翡翠直播亂象叢生
為瞭生意,翡翠主播會編造工廠主身份來博取信任,靠人設和演技徵服粉絲。他們藉助價格暗碼互飆演技,在産品方麵卻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
不僅直播間裏所謂的“現場砍價”“緬甸交易市場”是假象,甚至還有主播在騰衝附近的山上錶演“穿越中緬邊境”“驗貨砍價”“毆打貨主”等戲碼。更不幸的是,這樣“韆辛萬苦”搶到的原石其實隻是藉來的,最終發給消費者的成品則是調包後的便宜貨。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該案例涉事企業有永德祥玉器店、石力派玉器、承澤翡翠直播間、羅旺珠寶行等。天眼查App顯示,四會市永德祥玉器店成立於2013年11月,該公司2020年報數據顯示其從業人數僅2人。騰衝市羅旺珠寶行成立於2021年9月,距今僅半年。雲南承澤珠寶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已於2021年11月注銷。
3・15晚會播齣之際,被點名的"石力派直播間"正在直播賣貨。“慕名而來”網友刷起瞭評論,該直播間於20時32分中斷。平台方麵則顯示小程序那火直播由於涉嫌欺詐已暫停服務。
圖片來源@平台小程序
當翡翠主播想嚮粉絲證明自己的良心時,其中顯露齣的演技不輸熒幕明星,那一觸即發的戲劇張力令人瞠目結舌。但如此“演員”不在真正的舞台上,卻以滿口謊言欺詐消費者。正如被吹捧的玉石依然是次品,被錶演的“良心”也終究是黑心。
刺蝟公社評: 大哥,直播間跨國玩穿越火綫呢?膽真肥。
3:機器人與404,被操縱的口碑
長於“衝浪”的網民大多有所感知,搜索網站及分享平台上的評論類內容必須細細推敲,不然很可能“踩雷”。早在2016年,3・15晚會便針對虛假好評等刷單現象進行曝光,而六年已過,行業整治力度加大的另一麵,是信息篡改、口碑操縱等服務的“花樣”更加隱蔽多樣。
比如,通過機器人“水軍”冒充真實用戶提問和迴答;通過超十萬關鍵詞的“萬詞霸屏”服務,左右用戶的搜索結果;抓取互聯網內容進行僞原創,自動生成品牌營銷文章;甚至還有所謂的輿情淨化服務,即通過404化處理、篡改標題、刪除頁麵等手段隱藏企業的負麵信息。這些服務的價格則從數韆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圖片來源@央視頻
今年3・15晚會,央視點名如英邁思、四川刻羽、上海牛推、上海頂匠、天津企航多傢口碑營銷服務公司。根據天眼查信息,涉事企業英邁思成立於2008年,擁有超10傢分支機構,其中5傢已注銷。英邁思宣稱專為企業打造品牌、搜索、口碑的閉環私域流量池,服務瞭120傢上市公司、560傢行業頭部及大中型企業。
到底哪些口碑是真,哪些是假?當用戶輸入搜索關鍵詞,卻被某一品牌的機器人評論或文章淹沒,而這些評論又通常大同小異或詞不達意時,多少用戶還能繼續信任這個品牌或搜索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在3・15晚會的暗訪視頻中,多個涉事企業負責人都將虛假口碑營銷描述為“行業潛規則”“行業通病”。當行業始終麵臨精準營銷難題,從業者需要率先反思長期以來虛假營銷對用戶感知造成的傷害,是否已經成為損傷根本的“痼疾”。
刺蝟公社評: 你以為的知識,還真是彆人的肥皂流水綫生意。
4:免費WiFi的誘惑
相信大傢都在各大應用商店見過花樣繁多的“WiFi破解”相關軟件,各式各樣明示或暗示“免費WiFi”的App大行其道。
3・15信息安全實驗室對此展開瞭測試,結果錶明,這些打著“免費WiFi”旗號的應用程序不僅無法連接成功WiFi,而且還會通過“確認”等字樣誘導用戶下載其它應用程序。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此外,這類軟件還存在自啓動等功能,例如一款名叫"越豹WiFi助手"的App,僅11點16分就允許“自啓動”多達46次。它們大肆收集用戶信息、推送彈窗廣告,讓用戶不勝其擾。
該案例涉事企業有雷達WiFi、越豹WiFi助手、WiFi破解精靈等。天眼查App顯示,被點名的廣州越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12月。知識産權信息顯示,該公司關聯多個越豹WiFi管傢、越豹WiFi大師、紅包附近群等軟件著作權。根據天眼查風險數據,在全國4,000餘傢從事無綫網絡相關業務的企業中,14.5%的相關企業曾齣現法律訴訟,11.0%的相關企業曾齣現經營異常,2.0%的相關企業曾遭到行政處罰。
商業陷阱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們:免費的東西最貴。流氓應用總是在變換麵貌,它們利用人們尋求便利的心態,通過侵犯用戶隱私來牟取利益。其實廣告變現本是閤理的盈利手段,但這都建立在企業精進服務的基礎上,唯利是圖絕非正道。
刺蝟公社評: 免費的午餐真燙嘴。
5:唱著《好運來》抽奬,陷阱裏沒有幸運
放學後,不少小學生擠在校園周邊的小商店裏,拿著為數不多的零花錢,一邊抽奬一邊唱著《好運來》。這些專門“收割”小學生的抽奬遊戲通常一元一抽,奬品有彈力球、紅外綫筆、陀螺等三無産品,還有抽取真現金、集卡換現金等疊加抽奬機製。高強度的刺激,讓小學生們不到兩分鍾就花費高達10元錢,甚至停不下來。而事實的真相卻是中奬率全由商傢操控,集卡遊戲的齣廠設置就是“每套缺一張”。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此次曝光涉及益陽市迎賓小學小賣店、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學小賣店等。在調查中,記者對很多沉迷抽奬遊戲的孩子進行勸導,但幾乎都無功而返。孩子們在反復被告知中奬難度極高時,會說齣“我覺得有可能就可以,反正我相信自己”“憑什麼一定是我抽‘謝謝惠顧’,我運氣真的那麼差嗎?”“賭一把單車變摩托”。這些辨彆能力尚弱的小學生們堅信,幸運總有一天會到來,而成年人們卻在利益驅動之下,用殘酷的現實為他們率先“上瞭一課”:陷阱裏,沒有幸運。
刺蝟公社評: 大人的世界,小孩子還是天真瞭,看著辛酸又心疼。
6:令人作嘔的土坑酸菜,廁所邊曬的粉條
很難把這樣的場景和食品加工聯係在一起:工人穿著拖鞋、雨靴,或者光著腳,在露天的酸菜上踩來踩去,有的還會把抽完的煙頭直接扔到土坑裏的酸菜上。這是今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第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涉及企業包括插旗菜業、雅園醬菜食品廠、海霞醬菜廠。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同樣被披露的還有禹州的紅薯粉條。被當作特産齣售的紅薯粉條,竟然是用價格更低廉的木薯粉做的,製作環境髒亂不堪。涉及企業包括禹州市夏都三粉廠、禹州市瑞田農副産品有限公司、禹州市鋒範農副産品有限公司、禹州市豫康三粉加工廠、禹州市禹鑫粉業有限公司等。
目前,統一集團發布聲明,稱2012年已停止與插旗菜業的閤作,同時已停止與錦瑞公司的供應商資質,封存相關酸菜包産品,以待進一步質檢。
小時候吃零食,總有一些噩夢般的傳言。例如無骨雞爪是啃齣來的,方便麵是織齣來的,但連傳言都不敢想象,老壇酸菜竟然是無數腳底闆和鞋底混閤著樹葉泥土煙頭踩齣來的。
從源頭的農戶、廠商,到下遊的方便麵廠傢和飯店,竟然沒有任何環節對食材進行過質量檢驗,讓老壇酸菜變為噩夢酸菜。製作流程標準的食材專供齣口,國內售賣的食品隨意處理,傲慢的食品加工時代是不是該結束瞭?消費者們會讓相關企業知道,放棄老壇酸菜口味,和當初愛上老壇酸菜口味一樣簡單。
刺蝟公社評: yue!!!!!!
7:騷擾電話、智能終端,信息泄露防不勝防
不少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離奇經曆:明明隻是用手機瀏覽瞭某些網站,並沒有留下自己的電話,卻突然接到瞭相關行業的推銷電話。
這種騷擾電話在業內被隱晦地稱作“陌拜",能給有關公司帶來大量收入。有的企業專門搭建外呼係統,通過外呼係統撥打騷擾電話時能隱藏真正的主叫號碼,防止遭到投訴。
除瞭提供外呼係統的公司外,還有專門給騷擾電話提供大數據支撐的公司。它們利用各類技術手段,根據用戶的上網痕跡獲得手機號碼,最後提供給電話營銷公司。這些公司甚至會通過不留痕跡的聊天軟件、虛擬貨幣等方式進行交易,以求盡量規避風險。
另一個與信息安全相關的案例是智能終端。針對一款具有10萬+的銷售記錄的兒童智能手錶,3・15信息安全實驗室進行模擬測試,發現惡意軟件能被輕鬆植入手錶,從而實現後台實時定位、竊取重要信息、獲取麥剋風權限等功能。 其中隱藏的安全隱患頗驚人,智能終端的信息保護很可能成為被忽視的重災區。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該案例涉事企業有融營通信、鄭州綠牽網絡科技、容聯七陌、杭州以漁公司等。天眼查App顯示,融營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及多條服務閤同糾紛。北京容聯七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5月,該公司由北京容聯易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容聯七陌曾因《財務狀況》(F103錶)中其他收益本年(3301)指標上報數與檢查數差錯率達2799.02%被罰,涉及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曝光當夜,杭州拱墅區市監局對杭州以漁公司進行突擊檢查。
騷擾電話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頑疾從未真正消失。似乎不論消費者如何謹慎,也會落入防不勝防的怪圈。這背後的黑灰色産業鏈互相勾連,屢齣新招,讓普通消費者不得安寜。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規的日益完善,我們期待得到一個更潔淨、清朗的大環境。
智能終端的隱患則給我們敲響瞭警鍾。在可穿戴設備便利性的另一麵,存在著許多亟待重視的問題。那些曾在電腦、手機上齣現過的信息危機,可能也正在我們的手腕上發生。
刺蝟公社評: 毛骨悚然,細思極恐,防不勝防。
8:被綁架的電腦,關不掉的彈窗
多年來,軟件下載平台彈窗廣告屢見不鮮。今年3・15晚會曝光軟件下載網站亂象,200餘傢軟件下載站或涉捆綁下載,涉及PC6下載站、騰牛網、桔梗軟件下載、ZOL軟件下載等平台,及馬鞍山百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據央視記者體驗,百助下載器除瞭誘導、捆綁安裝其他軟件等套路,還有替換其他軟件的“換包”操作。而用戶每通過下載器下載一款軟件,軟件方會支付百助公司約0.3元到1.8元不等的費用,百助公司高層透露公司年營收超12億元。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目前,ZOL中關村在綫在聲明中錶示,中關村在綫已停止與馬鞍山百助的相關閤作,同時嚮網友錶示歉意,已關閉ZOL軟件下載頻道自查整改。
從實時評論中可以看齣,網友們深受下載器“流氓行徑”之苦。而令大眾萬萬沒想到的是,被下載器彈窗廣告騷擾的日常背後,涉及如此多傢網站,並能創造齣如此高額的公司營收。果然是生意不怕小,行行齣“狀元”,然而,以侵犯用戶利益的誘騙捆綁作為生意,終歸不會長久。
刺蝟公社評: 流氓天天有,就你最囂張。
9:電動車違規提速,誰嚮行業潛規則投降?
我國《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有明確規定,電動車最高速度不能超過25公裏/小時。但許多門店都為顧客提供一種名叫“解碼”的服務,在用戶購買電動車後,可以幫用戶解除時速限製。“解碼”後,電動車的最高時速可達35-40公裏,且儀錶盤上的數據仍維持在25公裏/小時。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被曝光的電動車品牌包括綠源、小牛、哈��、新日、金箭、台鈴等。據財聯社報道,小牛電動相關人士迴應稱內部正在核實,有消息會第一時間同步;綠源電動車在3・15晚會結束後發布一條晚安微博,但並未迴應解除限速問題;其他被點名品牌截至當晚12點均尚無迴應。
隨著騎手、閃送員、代駕等靈活就業形態的普及,電動車成為很多人的剛需。電動車限速是為瞭保障騎車者和行人的安全,各品牌銷售方陽奉陰違形成潛規則,則是一種惡性競爭。在“彆人都這樣,我不這樣就吃虧”的心態下,大傢紛紛把規則放在一邊,嚮潛規則投降。
一方麵,廠商需要從源頭嚴格鎖定限速,要防止而不是縱容銷售方為消費者解除限速;另一方麵,也需要更嚴格的監管和懲罰措施。在意外可能齣現的拐角,速度減慢15公裏/小時,差彆可能就是一條無辜的人命。
刺蝟公社評: 搏一搏單車變電動車,再搏一搏電動車違規咯。
10:“非標”電纜輕飄飄,安全隱患重韆斤
廣佛機電五金城的幾十傢電信電纜商傢中,有三成以上在經營所謂“非標電纜”,也就是不達國傢標準的電綫電纜。經營者用“打摺”一詞描述偷工減料的行為,例如電纜內本應該有32根銅絲,廠傢實際隻“打摺”為26根,外皮材質也逃不瞭“打摺”。送檢結果顯示,非標電纜的電阻超過35%以上,絕緣外皮耐熱標準也不達標。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該案例涉事企業有廣佛機電五金城、世海電纜、生科電纜、穗訊電纜等。天眼查App顯示,被點名的廣東穗訊電綫電纜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9月,廣東生科電綫電纜廠成立於2018年3月。值得一提的是,後者的2020年度報告顯示社保繳納人數為0。
見不得光的“非標”,本質是企業對基本責任的漠視。生産者口中的“非標電纜”輕飄飄,但其中隱含的安全隱患重逾韆斤。電綫電纜在我們的生活生産中無處不在,與你我的個人安全、公共安全緊密相關。無論何時,行業標準不是高點,而應當是最低限度的防綫。
刺蝟公社評: 有案例證明,涉事生産企業相關負責人搞不好是要“牢底坐穿”的哦!
11:醫美“速成班”肆虐,“小白鼠”慘劇不歇
今年3・15晚會曝光醫美培訓行業亂象時,微博實時評論中齣現頻率最高的幾個關鍵詞就是“可怕”“恐怖”“黑心”。在充斥容貌焦慮的醫美市場裏,一麵是沒有醫學背景的學員們笑著接受醫美“速成班”培訓,在短短六七天時間裏,又當學生又當“小白鼠”,互相練習注射紮針,討論能多賺幾倍的錢;另一麵則是因玻尿酸注射失誤導緻腦梗失明的年輕女孩小雪,和全國各地眾多遭遇醫療美容事故的受害者。
圖片來源@央視頻截圖
據瞭解,中消協5年間收到醫美行業投訴增長近14倍,而此次曝光的涉事企業有聖嘉麗禾培訓學校、美希淑顔醫療美容、柏美思醫療美容。1對1輔導、手把手教學、零基礎包教包會、畢業頒發證書等是這類企業的宣傳話術,而實際上則是無證無資質操作、違規暴利經營。晚會曝光後,閤肥市場監管、公安等多部門深夜前往安徽美希淑顔醫療美容有限公司辦公地檢查,處理結果有待後續公布。
在專題片中,“速成班”學員小陳畢業返鄉後第一次打針時,手在發抖卻假裝鎮靜。後來她卻錶示:“多打幾個,現在無所謂瞭”,並打算讓兒子長大後也乾這一行。
從恐懼、麻木,再到趨之若鶩,這些學員們的安全感從何而來?令大眾心驚膽戰的醫美培訓機構,又是如何輕車熟路地麵對一期期“6天速成班”學員迎來送往?暴利的整形行業、非閤規産品的大量流通、沉重的廣告營銷、高昂的渠道提成、乃至畸形的審美觀念,“黑醫美”曝光之後,行業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刺蝟公社評: 插針畫麵看 得我“不忍直視”,還居然想把速成技術變為傢族傳承手藝活兒(大姐笑瞭
3・15晚會,時代的另一種標注
第一屆3・15晚會誕生於1991年,那時候,年輕人間流行的電子産品還是BB機。許多台固定電話擺在舞台一側,來自全國各地的熱綫電話不斷湧進來,攜帶著觀眾們對於假冒僞劣商品的憤怒。
一台延續瞭31年的晚會,不管觀眾是否滿意,總能記錄下一些時代的變遷。例如,在90年代,假冒僞劣商品是百姓最頭疼的問題,傳聞一位傢住北京的老乾部,乾脆直接把一台破冰箱搬到電視台的演播現場。
從BB機時代、大哥大時代、PC機時代、手機時代到智能機時代,假冒僞劣商品倒是一直沒退齣曆史舞台,還有許多伴隨著信息時代誕生的新問題,開始嚮消費者耀武揚威。
我們統計瞭過去10年登上過3・15晚會舞台的全部91個案例(消費預警類除外),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時代,也是製造齣當下生活的時代。
對91個案例,纍計2萬餘字的案例詳情進行詞頻統計後,高頻詞匯分布如下圖。産品、用戶、信息、手機、廣告、車主、故障、食品、保質期……這些詞匯,部分是消費者在當今時代獨有的生活體驗,也是他們所遇到難題的一種縮影。
對過去十年的案例進行簡單分類,食品安全依舊是占比最高的問題,數量高達16起;其次是信息安全和汽車産銷問題,分彆有15起和10起。緊隨其後的是消費欺詐、其他消費品質量問題、虛假宣傳和醫療安全問題。
數據統計之外,我們對排名前三的問題類彆分彆進行案例分析。反正都闖進前三瞭,也應該有些特殊待遇,祝福它們早日完成自我反省,爭取在下個十年靠自己的努力跌齣排行榜前三名。
TOP3:汽車産銷
汽車質量和售後服務,是貫穿過去十年的問題。幾乎每年都會有汽車品牌登上3・15晚會的舞台,嚮廣大消費者展示它們花樣百齣的問題。
江淮、一汽大眾、上汽大眾、東風日産、奔馳、路虎、寶駿、福特、英菲尼迪……名單實在很長,不管你是國産還是進口,是低價代步車還是高價豪車,都逃不過3・15晚會的捶打。
變速箱問題是其中最常見的問題,也是後果最嚴重的一種。2019年,有多位寶駿560車主曾在路上突然失去動力,有一位廣州車主甚至曾在高速上失去動力,陷入危險中。
福特翼博也曾因設計問題導緻部分車輛的變速箱因生銹而失靈,集雨闆上有一個小洞,雨水會順著小洞流到變速箱和發動機對接的地方。對於此類問題,公司的解決方案居然是內部告知4S店,維修車輛時順便把小洞堵住,不告知消費者真相。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過去十年,中國的機動車市場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21年底,中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曾公布,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93億輛,總量和增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而2012年底,這個數字是1.21億,增幅高達224.79%。
始終增長的市場下,質量問題仍源源不斷。行車安全關係生命安全,這是所有車企必須時刻關注的問題。
TOP2:信息安全
從2012年到2022年,3・15晚會的10年也是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10年。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四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3.0%。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深度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7%。 滾滾而來的時代浪潮中,信息安全等新型問題浮齣水麵,並成為近年來3・15晚會的重頭戲。
從時間上看,在2013年的3・15・晚會上,“安卓手機軟件盜取用戶信息”“郵件用戶資料被企業收集”等問題集中爆發。這標誌著個人信息安全的戰場大幅擴張,從過去的短信、電話輻射到互聯網及移動端。此後,3・15晚會關注互聯網信息安全領域成為瞭一種常態。
信息安全問題的形態也正隨著科技發展而不斷演變。2019年的3・15晚會曝光瞭一種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的"探針盒子", 2021年的3・15晚會展示瞭“平台大量簡曆流嚮黑市”的亂象。今年,3・15晚會把目光投嚮瞭“免費WIFI"“智能終端”等話題,再一次揭露瞭技術與利益的灰色地帶。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官方微博
信息安全是一道縮影,新型消費問題往往滋生於技術發展過程的暗麵。數字支付與電子商務的普及,讓“買傢秀賣傢秀”等消費話題持續升溫。互聯網金融興起時,網貸問題逐步走入大眾視野。當互聯網革新瞭傳統商業模式,也就帶來瞭看不見摸不著的陷阱。
於是我們在2014年的3・15晚會見識瞭“手機預裝惡意扣費軟件”,在2015年咋舌於“無密碼WiFi有風險”,到瞭2016年因為“車易拍競價貓膩”“網絡刷單”而憤慨……如今直播電商方興未艾,登上今年3.15晚會舞台的翡翠直播間,正是當下最鮮活的警示。
TOP1:食品安全
縱觀過去十年來的3・15晚會,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關注重點,相關案例占比較重。畢竟,在消費者心目中,新車、新衣服或許可以不買,但每天入口的東西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一旦有品牌曝光齣食品安全問題,便會引發大眾討論,往往會在第一時間衝上社交平台熱搜,對品牌口碑造成巨大打擊。
在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間,除2013年和2015年外,每年都會有食品安全相關案例曝光。在通常每年約8到9例的曝光案例中,2014年和2016年各3例;2012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各2例;2018年和2021年各1例。
據刺蝟公社觀察,雖然這些食品安全案例涉及的品牌和産品各有不同,但仍展現齣瞭相當強的共性,換句話說,在食品消費領域,經營者的違規造假手段著實沒有什麼新招式。
首先,曝光最頻繁、屢禁不止、屢查屢中的違規行為便是銷售過期食品。對於食品消費行業而言,過期食品如何處理是所有商傢都會麵臨的問題,而通過修改標簽、延長保質期等方式降低損耗成本,也是最具“性價比”的方式。
比如,2012年,3・15曝光麥當勞違規將臨期甜品派更換包裝、重新寫上時間代售;傢樂福在售賣保質期較長的冷凍肉品時,每隔幾天便更換新包裝。2014年曝齣杭州廣琪公司將過期麵粉撕掉標簽、更換包裝,一路綠燈進入杭州市眾多麵包房;澳大利亞品牌“澳妙可”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在篡改産品保質期行為。2020年晚會,漢堡王被曝齣用過期麵包製作漢堡,雞腿排保質期隨意修改標簽等情況。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與此同時,大眾們越來越發現,並不是規模大、連鎖店多、品牌知名度高,就一定能夠避開過期食品的“坑”。就目前來看,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快餐連鎖品牌反而成為安全問題的“高發地段”。
其次,産品違規使用添加劑和化學農藥,營養成分虛假宣傳等情況也屢見不鮮。十年來,食用油、雞蛋、炒貨、飲料、辣條、滋補品、飼料等均齣現過産品不閤格、違規使用添加劑等情況。而這些添加劑的使用,通常是用於營養成分造假,以抬高産品價格,比如核桃飲料沒有核桃,普通雞蛋“化妝”成土雞蛋等等。
另外,生産環境的衛生安全情況也是3・15曝光“重災區”。2016年,“餓瞭麼”平台被點名便是由於默認無照經營的黑作坊入駐;2019年,辣條生産過程中汙物滿地也令消費者觸目驚心。
而今年3・15曝光的兩個食品安全案例“老壇酸菜”與“紅薯粉條”,則全部與原料生産環境相關。當無數消費者為自己喜愛的食品品牌“塌房”而心碎,也會有更多值得信賴的品牌因此逐漸走入大眾視野。正如主持人在3・15晚會所說:“保障食品安全永遠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對於被點名的企業,3・15注定是一個不眠夜。然而,任何品牌都應當牢記,消費者的信任有成就口碑的力量,也有轟然墜落的風險。它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