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軍曆史上驍勇善戰、智勇雙全的猛將之一,李先念稱贊他“打仗數第一”、士兵們稱譽他為“小鋼炮”、經常習慣性地稱呼他為“司令”,他就是開國上將陳锡聯。
陳锡聯
陳锡聯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曆?他在抗日戰爭中取得瞭怎樣的戰績?為何會將兵權交給陳锡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秘開國上將陳锡聯的傳奇一生。
從放牛娃到“小鋼炮”
陳锡聯齣生於湖北黃安縣一個名叫彭傢村的小山村中,在三歲的時候,陳锡聯的父親就因病去世,隻剩下母子兩個人相依為命,母親為瞭撫養他長大,生活十分艱苦。
從小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陳锡聯非常懂事,為瞭幫助母親分擔壓力,陳锡聯七八歲的時候,就去幫地主傢裏放牛。
在地主傢放瞭幾年牛之後,陳锡聯參加瞭村裏的農會,加入瞭農會的童子團,成為瞭一名少先隊員,1927年,黃安等地爆發瞭起義,成立瞭遊擊隊。
陳锡聯(左)
當時14歲的陳锡聯毅然報名參加瞭當地的遊擊隊,1929年4月,陳锡聯所在的遊擊隊被編入瞭紅軍,陳锡聯也成為瞭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
1931年3月,剛剛正式入伍不到兩年的陳锡聯,跟隨部隊攻打雙橋鎮,當時駐紮在雙橋鎮的反動軍閥守軍是嶽維峻的第13師,而陳锡聯所在的部隊正是負責主攻的部隊。
當時的陳锡聯剛剛16歲,彆看他年紀小,個子不高,但是打起仗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一點都不怕死。
在戰鬥打響之後,陳锡聯便跟著部隊開始往雙橋鎮裏麵發起衝擊,在衝擊的過程中,敵軍一發炮彈將陳锡聯所在部隊的旗兵連同一下子給轟倒瞭。
陳锡聯見狀,直接衝到倒地的旁邊,舉起,搖旗呐喊地衝在最前麵,朝敵人衝去,在陳锡聯這種精神勁頭的感染之下,經過幾個小時的戰鬥,紅軍攻破瞭雙橋鎮,活捉瞭反動軍閥嶽維峻。
陳锡聯
這次戰鬥過後,陳锡聯的營長在錶彰大會上專門錶揚陳锡聯說道:“彆看廉甫(陳锡聯字廉甫)年紀小小,個頭也不高,但打起仗來可是真的不怕死啊,舉著旗就往前衝,就像一門小鋼炮一樣。”
從此之後,陳锡聯這個“小鋼炮”的綽號便開始在軍中流傳開來,陳锡聯也在以後的戰鬥中越戰越勇,這個名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1933年10月,蔣介石任命四川軍閥劉湘為“剿匪”總司令開始對四川地區的紅四方麵軍展開瞭圍攻,陳锡聯所在的部隊負責堅守火峰山。
在頂住川軍的一次次衝擊之後,陳锡聯所在部隊開始進行瞭反擊,但前幾次的反擊都被敵軍打瞭迴來,這讓部隊軍心開始有些不穩。
陳锡聯知道一旦亂瞭陣腳,再想取得勝利就難瞭,於是把預備隊調瞭上來,抱著一挺機關,帶著部隊就朝山下衝去,嘴裏大喊:“讓你們嘗嘗紅軍的厲害。”
陳锡聯與子
在陳锡聯的帶領下,戰鬥取得瞭重大的勝利,陳锡聯“小鋼炮”這個綽號也再一次響徹軍中。
夜襲陽明堡機場
這是一場震驚中外,永載我軍史冊的輝煌戰績,1937年,陳锡聯率領部隊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擊毀24架日軍戰機,並打死打傷日軍一百多人。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陳锡聯率領的紅10師編入瞭八路軍,改編為瞭129師的769團,陳锡聯也由紅10師的師長,改任為瞭769團的團長,成為瞭當時129師師長劉伯承手下的一員戰將。
1937年10月,在黨的指示之下,陳锡聯率領部隊在蘇龍口、劉傢莊一帶開展山地遊擊戰,在這個過程中,陳锡聯發現經常有日軍的飛機大搖大擺的從自己頭頂飛過,囂張到瞭極點。
陳锡聯身邊的戰士也被日軍這種囂張的行為氣的破口大罵:“小,有種彆在天上逞凶,下來在地上和老子較量。”
陳锡聯與
這一句話提醒瞭陳锡聯,為何不在地麵上擊毀日軍的飛機呢?於是陳锡聯從日軍飛機的起降規律進行分析,判斷日軍的機場肯定就在附近。
於是陳锡聯動員戰士,嚮當地村民打探消息,果然打探到瞭日軍在距離自己部隊十幾裏地之外的陽明堡有一個日軍機場。
知道具體位置之後,陳锡聯親自帶人前去偵查,經過多次的反復偵查,陳锡聯摸清瞭陽明堡日軍機場的飛機分布情況。
在陽明堡機場裏一共停放瞭24架日軍戰機,這些戰機分成三排排放,每排有8架,每到晚上的時候,這些飛機就會全部迴來,機場的日軍守兵大概在200人左右。
摸清情況之後,陳锡聯在營地裏召開瞭乾部會議,經過反復的磋商研究,最終製定瞭夜襲陽明堡機場的作戰計劃,以夜襲的方式,突入機場,擊毀日軍敵機。
陽明堡
1937年10月19日傍晚,陳锡聯指揮參與作戰的各營隊,在當地老鄉的帶領下,進入瞭機場的外圍。
此時的機場四周,猶如死一般的寂靜,機場內24架戰機整齊地排列在機場的空地上,隨著陳锡聯的一聲令下,負責主攻的3營嚮機場發起瞭猛烈的攻擊。
在飛機艙內執勤的日軍飛行員被我軍的攻擊驚醒瞭,慌亂之下,隻能盲目地朝前方開火,結果後麵飛機的機子彈全部打在瞭前麵飛機的尾部,搬起石頭砸瞭自己的腳。
3營的營長趙崇德此時大喊:“快!把手榴彈往飛機的肚子裏麵扔。”戰士們聽到命令之後,紛紛展開行動,伴隨著轟隆聲,飛機先後燃起瞭火光。
當晚的風勢本來就很大,此時爆炸産生的火焰藉助風勢,越燒越大,整個機場很快便成為瞭一片火海,24架飛機全部被燒成瞭“烤雞”。
戰鬥畫麵
這次的夜襲戰鬥過程持續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將日軍在陽明堡機場的24架戰機全部摧毀,還殲滅瞭100多名日軍,受到瞭八路軍總部的嘉奬,在事後見到陳锡聯之後更是親口誇贊:“你陳锡聯能打仗,是個將纔!”
晚年托付,主持軍委工作
他是我國最年輕的開國上將,深受晚年的器重,更是將軍委大權交給其掌握,他就是開國上將陳锡聯。
1976年2月2日,發齣瞭一號文件,這份文件內容非常簡短,之中隻有兩條內容:第一條是經提議,政治局一緻通過,由擔任國務院代總理;第二條是,在葉劍英生病期間,由陳锡聯負責主持軍委的工作。
當時之所以將軍委的工作交給陳锡聯來主持,是有以下原因的,在當時周恩來總理剛剛逝世,副總理又受睏於四人小組的為難,、葉劍英元帥的身體也因為重病無法主持工作。
因此在當時,既是政治委員,又是軍委常委的隻剩下瞭陳锡聯、王洪文等人,幾經考慮之下,認為陳锡聯從小就參加瞭革命,而且會打仗,也帶過兵團,便將軍委的工作交給瞭陳锡聯。
事實證明的托付並沒有找錯人,在陳锡聯剛剛接手工作之後,唐山便發生瞭7.8級大地震,陳锡聯等人組建成瞭抗震救災部,調動部隊立即展開瞭救援。
在陳锡聯等人的指導之下,經過近2個月的艱苦奮戰,唐山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工作取得瞭重大的勝利。
1976年9月9日,逝世之後,四人小組在政治舞台上更加的肆無忌憚,陳锡聯對此事憂心忡忡,多次錶示這樣下去不行,對待這幾人總要想一個辦法。
陳锡聯嚮葉劍英元帥建議道:“現在無論怎樣也不能開全會,他們人多,一開會什麼事情也乾不成。”
葉劍英
1976年10月4日,在陳锡聯的傢中,嚮陳锡聯講述瞭對四人小組實行隔離審查的具體行動方案,在當天晚上便將幾人隔離瞭起來。
隨後在當天晚上召開瞭政治局會議,在大會上一緻通過瞭對四人小組實行隔離審查的決定。
在陳锡聯等領導人的努力之下,一舉粉碎瞭四人小組的陰謀,解決瞭的遺願,在這幾項工作完成之後,陳锡聯便嚮提齣請葉劍英元帥繼續主持軍委工作的要求。
但葉劍英元帥當時錶示要協助他處理,讓他繼續主持軍委的工作,1977年,陳锡聯的這個請求得到瞭的同意,由葉帥繼續主持軍委工作,陳锡聯進行協助。
1999年,陳锡聯在北京病逝,享年85歲,陳锡聯在抗日戰爭期間作戰勇敢、屢建奇功,是軍史上智勇雙全的一名猛將。
陳锡聯一傢
在新成立之後,更是積極地投身於國傢建設的偉業,關注國傢的改革和國傢統一,我們要牢記這位偉大功臣的曆史功勛。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