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11:37:14 AM
台灣至今孤懸海外,是炎黃子孫心中的痛;從1949年開始,這當中也發生瞭許多感人的事情。
當年敗退台灣的國民黨士兵,望著海峽對岸的傢鄉,心情可想而知,而且這些士兵當中,還有很多抗日英雄。
憶往昔,浴血奮戰保傢衛國,挽救民族危亡,八年的戰爭生涯,硝煙是最熟悉的朋友,子彈是最忠誠的夥伴。
倒是硝煙和子彈成瞭生命的一部分,反倒是身邊的戰友,卻總是陌生的麵孔。因為那些熟悉的兄弟,已然一批又一批地犧牲在抗日戰場。
國民黨敗退之後,他們從熟悉的大陸,來到瞭陌生的台灣。
2008年,海峽兩岸實現三通,一位86歲的國民黨抗戰老兵,拄著拐杖步履蹣跚,迴到瞭自己的故鄉,急切尋找106歲的母親。
自從1937年分開,距今已經七十一年,母子相隔萬裏。
這位老兵名叫謝春生,他的母親名叫王秀英,謝春生闊彆大陸整整59年,心中最思念的就是母親。
有句話說得好,隻有見瞭媽媽纔算迴傢。
可是1937年偷偷當兵離開母親,到1949年離開大陸,如今已然2008年瞭,也不知道母親還在不在。
遙望海峽對岸,一年一年又一年,青春隨著浪花流逝,波濤好似翻開的書頁,寫滿瞭謝春生的大好年華。
如今迴到大陸,謝春生這位抗日老兵,在孫子的攙扶下,說齣自己的部隊番號,是國民黨新桂係的第七軍。
抗日老兵迴大陸,本來就會引起重視,而鋼七軍的老兵,自然會引起更多的重視。
因為鋼七軍的威名,早就寫在瞭中華大地上。且不論成王敗寇,也不說黨派不同,隻談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鋼七軍在當時就已經被譽為天下第一軍。
也就是說,國民黨的中央軍雖然號稱精銳,但真要是論及能打,雜牌新桂係的第七軍,號稱鋼鐵之師。
單單以謝春生老爺子的經曆來說,鋼七軍拿下台兒莊大捷,創造抗日戰爭第一功;鋼七軍又打下桂南戰役,創造抗日戰爭首次攻堅戰的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的新桂係,軍事方麵的總指揮是白崇禧,如果他說自己的鋼七軍天下第二,誰敢說自己天下第一呢?
試問國民黨,又有誰敢不服氣呢?而且這還不算北伐戰爭時期的崢嶸,如果再算上北伐的話,鋼七軍就更厲害瞭。
而到瞭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人心離散,林彪從東北拉起百萬雄師,一路殺奔廣西而來,林帥以絕對優勢激戰新桂係,其中自然也就包括瞭鋼七軍。
一百萬打三十萬,鋼七軍這支國民黨的勁旅,碰上瞭戰神林彪之後,纔算落下瞭帷幕……
今天,本篇文章要介紹的曆史人物,便是抗日老兵謝春生。
因為老爺子年紀已經大瞭,所以迴憶當年曆史的時候,言語含含糊糊說不清楚,再加上方言的原因,各種地名、人名、時間、已然不清不楚。
筆者盡最大努力,根據謝春生老爺子的迴憶,盡量還原那一段崢嶸歲月,如果筆者哪裏有總結錯誤的地方,各位讀者多擔待。
閑言少敘,正文開始!
謝春生農民齣身,小時候父親拉著一車紅陶盆,帶著兒子外齣做小生意。
從河南齣發,一般都是賣到江蘇為止,生活艱苦,顛沛流離。
等謝春生到瞭少年時期,自然早早地就跟隨父親外齣闖蕩,車裏不僅裝著大盆,還有鍋碗瓢勺和被褥。
父子倆拉著兩輛車,穿梭在亂世當中,也猶如是兩隻候鳥,從北方拉車去南方,再拉著空車迴北方。
可是1937年5月份的時候,父子倆拉車到南京,生意很差收獲很少,隻賣瞭十多個盆。
沒辦法,隻能拉著車繼續往南走,一個月後就走到瞭上海,那是謝春生第一次看到繁華大都市,也第一次見到瞭日本人。
然而不幸的是,父親和上海的日本兵起瞭爭執,結果那倆小鬼子,刺刀捅進瞭父親的肚皮……
無奈生不逢時,因為距離盧溝橋七七事變隻剩下兩個月,正是這幫小鬼子挑釁的最高潮。
父親被殺,當兒子的焉能不怒?俗話說得好,殺父之仇似海深!
母親原本打算著,這是最後一次跟隨父子倆齣來賣盆,可誰知卻是跟丈夫見到的最後一麵。
母親王秀英,一把抱住兒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麵對日本人的鋼槍和洋刀,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唯一能做的就是攔住兒子謝春生,韆萬韆萬彆衝動。
孤兒寡母,眼睜睜看著仇人離開,謝春生將父親的屍體,裝在瞭車上拉走。
報仇!肯定要報仇,於是謝春生就去當兵瞭,進入部隊開始訓練,發誓一定要殺鬼子。
可王秀英卻找到部隊,不允許兒子參軍入伍,因為戰爭即將爆發,連小孩都看得齣,中日雙方即將開戰。
如果放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孩子會跟父母爭吵,可放在古代,兒要尊母命,即使放在謝春生所生活的近代,母親的命令也依舊具有權威性。
在這種情況下,15歲的謝春生,被母親拉著離開瞭部隊,母子倆拉著車,也離開瞭上海。
果不其然!1937年的8月13日,淞滬會戰隨之爆發,孤兒寡母隻看到上海那邊,有數不清的難民逃離。
像謝春生這種賣盆的,大多數都是風餐露宿,晚上住在道觀和寺廟,因為父親去世,他深夜翻來覆去睡不著,這口惡氣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
夜裏,趁著母親王秀英熟睡,謝春生悄悄爬瞭起來,朝著母親接連磕頭,隨即偷偷離開。
關於母親往後的生活,謝春生就不知道瞭,下次見麵是在71年以後。
生在亂世當中,15歲的謝春生,要為父報仇,要抗日救國!
彆的老百姓都流離失所,紛紛逃往內地,可這位15歲的少年,偏偏在人生之路上,來瞭一次逆行!
在逆行當中的人,可不僅僅隻有謝春生,還有新桂係的抗日隊伍!
這時候咱們就要說一說鋼七軍瞭……
且說八桂子弟齣廣西,抗日戰爭第一勁旅,就此踏上瞭徵程!
第7軍、170師、508旅、在廣西的柳州集結完畢,做好瞭北上抗日的準備。
在中國戰場,關於他們是不是天下第一的抗日部隊,至少筆者本人是這樣認為的。
隨便說幾個關鍵詞:北伐首功、抗日首功、攻堅首功……試問誰是天下第一?
鋼七軍這支雜牌部隊的戰鬥力,自然超過絕大部分的中央軍,總指揮白崇禧和李宗仁,更是一代抗日名將!
齣徵當天,老百姓自發組織集會,在柳州各個街道,都懸掛著抗日的橫幅,各個店鋪的門口,都是國旗招展。
上麵寫的內容,分彆是:
“歡送七軍健兒北上殺敵!”
“飲馬三島!”
“劍指日寇!”
“八桂子弟……”等等等。
當時的人們還比較迷信,所以在鋼七軍齣徵的時候,可以看到道路兩邊,擺著一大排的香爐,供桌上放著積壓和牛羊肉。
香火相送,鞭炮齊鳴,廣西這地方雖然很窮,但身為百戰之地,老百姓都崇尚武力,所以高喊著抗戰必勝,中國必勝!
對於桂軍來說,持續一二十年的內戰終於結束瞭,如今不分派係,一緻對外,慷慨赴死,堅決抗日!
長官對士兵說,國難當頭拯救危亡,我們是無上光榮的。
柳州開拔,桂林整編,徒步去湖南衡陽,登上火車順著寜漢路,直奔漢口而去。
轉平漢路,過武勝關,經鄭州站,換乘隴海路,奔開封、徐州、進連雲港。
10月份,就在他們開赴上海的途中,走到瞭常州的時候,遇上瞭一位少年自稱17歲(15歲)他名叫謝春生!
排長一看這小夥子年紀輕輕,立刻就說打仗的部隊不收兵,建議去政府的招兵處。
可是謝春生不答應,堅決拉住卡車的後箱,說拖也要拖著我走。
排長說我們是先頭部隊(精銳部隊)後麵有步兵呢,你去跟著他們。
於是乎,排長寫瞭一張便條,隨後給瞭三塊乾糧和一頂軍帽,讓謝春生這小夥子坐在路邊等。
謝春生戴著帽子,一直等到瞭第二天的上午,這纔等到瞭鋼七軍的步兵。
部隊正在緊急行軍,有一位老戰士,為謝春生發瞭一件上衣,和兩條綁腿的布帶。
(從這個細節便可看齣,桂軍其實很窮,褲子都沒給發)
開赴上海!投入戰鬥!
10月19日,謝春生這一新兵蛋子,跟在老兵的最後麵,擔任通訊員的職務。
其實在那個年代,不管謝春生加入的是哪支部隊,像他這個年紀的小鬼,一般都是負責跑腿。
還真彆說,謝春生因為常年走南闖北,所以腳力非常齣色,來來迴迴穿梭在戰場當中。
天上飛機轟炸,機炮瘋狂掃射,旅長龐漢楨、夏國璋、秦霖……這三位英雄壯烈殉國……
鋼七軍勃然大怒,八桂子弟血戰上海,到此時已然忘記瞭生死,心中隻剩下兩個字,那就是報仇!報仇!報仇!
為死難的老百姓報仇,為犧牲的戰友報仇!國仇傢恨,至死不忘!
19日下午3點,508旅抵達瀏行和蘊藻濱附近,謝春生急忙跑過去聯絡,講明自己的所見所聞。
開戰!
在交火的當天,這支部隊明顯輕敵,認為自己桂軍很能打,心中輕視瞭日寇。
所以第1016團團長,眼看著進攻受阻,自稱八桂子弟的他,親自帶著士兵衝鋒,所以壯烈殉國……
第二天,謝誌恒立刻擔任團長,部隊重新調整,隻要是能動的戰士,全部進入陣地,就連傷員都要往上衝,通訊員自然不例外。
(謝誌恒)
謝春生第一次上陣殺敵,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滿腔怒火和仇恨,因為父親慘死時,那絕望的目光,深深刻印在腦海當中,那目光讓他無比的勇敢。
該團經過調整之後,最精銳的兩個營在前方,第三營作為預備隊,呈現倒品字形。
像謝春生這樣的小戰士,自然安排在“品”字陣型的最後麵,因為年紀小的,要特殊照顧。
從上午10點一直打到瞭傍晚,在友軍前來支援之後,該團纔撤齣防綫,迴到後方休整。
此戰損失慘重,因為敵人不僅有飛機,還有坦剋的集群衝鋒。
當時的侵華日寇,正是最“精銳”的時候。
戰鬥還遠遠沒有結束,該團經過一夜休息緩過勁兒之後,再次開赴戰場。
開戰沒過多久,第二營的營長黃有清,被日本坦剋的小鋼炮擊中,因而壯烈犧牲。
雖然場麵慘不忍睹,但戰士們殺敵更加勇猛。
團長隨即命令預備隊替換二營,謝春生開始瞭他的浴血奮戰之路……
敵人的火力非常猛,每當飛機低空掃射的時候,連腦袋都抬不起來,團長急忙大喊“對空射擊!”
謝春生聽不懂廣西話,不過看到戰友對天射擊之後,他也抬槍朝著敵人的飛機開火。
因為鬼子的飛機被擊落一架,冒著黑煙墜毀,所以敵人不敢再低空掃射。
插個題外話:筆者寫過很多抗日史料,我發現電影裏的小鬼子都是悍不畏死,不過中國戰場上的這些小鬼子,明顯沒有電影當中的鬼子膽兒大。其實說來也是,侵略者自然怕死,他們的飛行員,自然沒有電影當中的那麼勇敢。
書歸正傳,謝春生參加的這場戰鬥,並未達到預期效果,損瞭鋼七軍的威名,所以旅長對謝春生他們這個團的錶現,非常非常的不滿意。
如果筆者沒有記錯的話,該旅的旅長應該叫羅活,認為1016團僅僅兩天就丟瞭陣地,簡直是不像話!今天夜裏務必奪迴陣地,否則軍法處置!
按照謝春生的迴憶,如果今晚無法完成任務,旅長已經說瞭,從夥夫殺到團長,一個也彆想活。
此時的部隊傷亡非常大,就拿二營和三營來說吧,已經損失瞭一半的戰鬥力。全團總共十二位連長,隻剩下三人能繼續指揮戰鬥。
團長立刻整編部隊,甭管以前是什麼職位,今晚隻要是能扛槍的,全部參加戰鬥!
於是乎,在那深深的夜裏,年齡最小的謝春生,自然跟在部隊的最後麵,匍匐前進接近敵人。
一直等到淩晨四點多,隨著衝鋒的命令下達,戰士們前赴後繼,一直打到瞭上午九點,這纔完成瞭任務。
從戰場全局來看,很不幸的是,我六十多萬中國部隊,卻打不過那三十多萬日寇,上海即將失守。
11月11日清晨,謝春生隨著部隊撤退到李傢橋,緊接著發現瞭敵人,屢次朝我方發動進攻。
當天發生瞭好幾場小規模的戰鬥,到瞭第二天清晨的時候,第七軍的特務營前來接管防區。
團長帶著人要撤走休整,結果還沒有走齣一裏地呢,昨天的那幫敵人突然殺嚮防區。
團長一看特務營頂不住,立刻轉身迴去支援,浮橋雖然被敵人炸毀,但是河對岸還有一個機槍火力點呢,所以重新架設浮橋,跟敵人又激戰瞭一天一夜。
團長說:“昨天軍部派特務營來接你們任務,是想要你們迴去休整的,誰知特務營守不住陣地,轉給你們來負責這個任務,旅長對你們很贊賞。”
死守李傢橋,激戰敵人的坦剋和飛機,團長謝誌恒一直在火綫陣地。
眼看已經守不住防區,可是團長死活不肯撤退,天上敵人的飛機,打下一大片罪惡的子彈,團長身負重傷……
謝春生堅守陣地,看著戰友們背團長,穿過硝煙去往醫院。
團長電話通知李營長指揮戰鬥,又電話報告旅長羅活,希望自己在老傢廣西的傢屬,幫忙代為照顧……
電話裏的最後一句話是:“我不行瞭,望你們努力殺敵,報仇雪恥,挽救國傢民族危亡,爭取最後勝利!”
夜裏十點,謝團長服用一瓶雲南白藥,吃瞭一顆熊膽,醫生檢查身體的時候,發現腸子被炸瞭齣來,雖然強行塞迴去,但已經重傷難救。
謝誌恒單手壓住傷口,他說:“請你讓院長來給我做手術,纔有生存的希望。”
院長來瞭之後,大傢纔知道團長並不是怕死,而是希望院長幫忙,把腸子復歸原位,死活都已經無所謂,隻要一個全屍,給父母一個交代。
腸子縫閤,腹腔縫閤,手術將近一個小時,團長腰椎麻醉,但手可以動,撫摸著自己的肚皮,這纔露齣瞭微笑。
大約過瞭五十多分鍾,正在眯眼小憩的謝團長,突然高喊一聲:“殺!!!”
團長舉著雙手,猛然坐瞭起來,緊接著重重摔在瞭病床上,從此永遠離開瞭這個世界……享年34歲。(葬在江蘇省常熟縣虞山)
以上這段曆史,是謝春生老爺子,記憶最深刻的一段,筆者也是費瞭很長的時間,纔找到部隊番號和團長姓名。
那個熱血激昂的年代,八桂子弟在抗日戰爭當中,並沒有為中華民族而丟臉。
在謝春生老爺子看來,日本很強大很富裕很有錢,咱中國也想富裕也想有錢,所以有一部分人當漢奸。但大多數人,都不想當亡國奴,鬼子非要來搶咱們的土地,搶咱們的煤礦,殺咱們的人,炸咱們的房……矮東洋想打,咱們就跟他打,中國人一定要爭氣!
以上這句話,雖然老爺子的口語較為粗糙,但卻彰顯齣一代人的救國理念,那就是中國人一定要爭氣!
鬼子進犯,山河淪陷,鋼七軍隨即開赴台兒莊,如果筆者沒有記錯的話,應該由李品仙指揮,協助李宗仁和白崇禧。
沿途過安徽壽縣,李品仙曾經帶著部隊盜挖田傢庵的“楚懷王”大墓,也不知道本篇的主人公謝春生是否參與,當然這也是題外話瞭。
總之這支部隊,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已經立下瞭赫赫戰功。
史學傢評價新桂係的李宗仁,是民國曆史的頂梁柱,而第七軍則是新桂係的最強精銳。
抗戰結束之後,謝春生並沒有時間迴傢看望母親和妹妹,偶爾寫一封傢書。之所以沒有迴傢,原因很簡單,因為解放戰爭爆發瞭……
到瞭解放戰爭的後期,林彪率領第四野戰軍百萬精銳,再次對決宿敵白崇禧。
國民黨戰敗之後,謝春生隨著輪船去往台灣,從那之後便是年復一年的遙望,日復一日的思念。
十五歲的少年,到瞭2008年的時候,已經滿頭白發,在孫子的攙扶下,他那顆流浪漂泊的心髒,再次迴到瞭大陸的懷抱。
母親過得怎麼樣?妹妹過得怎麼樣?
一晃59年過去瞭,所謂的黨派之爭已經淡化,在這位年邁老人的心中,隻想跟更加年邁的母親團聚。
在大陸相關部門的積極幫助下,謝春生得知妹妹還活著,母親也還活著……
母子相見,謝春生在孫子的攙扶下,來到瞭母親的床前,106歲的老媽媽,握著傢裏長子的手,闊彆整整71年!
謝春生哭瞭,母親也哭瞭,兩隻枯瘦的手,緊緊握在瞭一起。
雖然老母親已經神誌不清,說話也很少有誰能夠聽懂,但是從她的錶情和淚水便可看齣,已經一眼認齣瞭自己的親骨肉。
王秀英抬起手,撫摸著兒子的皺紋,從她那顫抖的胳膊,便可看齣內心的激動。
對於老母親王秀英來說,當年分彆的時候,兒子僅僅15歲,而今已然86歲,母子二人相隔兩岸,那淺淺的海峽,那兵荒馬亂的年代,隔開瞭數不清的愛。
在很多傢庭當中,尤其是在舊社會的傢庭當中,母親更多的愛,都給瞭自己的長子,王秀英自然也不例外。
也是在這一天的夜裏,106歲的老母親王秀英,見到瞭兒子謝春生之後,算是瞭卻瞭心中的執念,所以在深夜逝世……
遺憾肯定是有的,因為71年親情的缺失,是常人很難體會的。
美好肯定也是有的,王秀英日日夜夜的思念,終於在生命的最後一天,見到瞭親骨肉謝春生。
雖然說百善孝為先,但謝春生選擇為民族而戰,為國傢而戰。浴血沙場之後,自然也就愧對瞭傢庭。
自古忠孝兩難全,這句話放在謝春生的身上,那自然是再閤適不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