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9:50:24 PM
自曆史上有瞭君和臣,背叛與反背叛就成瞭時常發生的事,當然,“反叛”一詞是從當權者的視角來說的。而對臣子來說,那不叫“反叛”,而是叫做良禽擇木而棲,可是在當權者看來,作為臣子是不能跳槽的。
同時,反叛不一定是小人物的選擇,有時,位高權重,甚至和皇帝沾親帶故的都會勇於脫離舊集團,另投新主。
謝再興的名字我們聽瞭可能很陌生,但和他傢結親的人,我們都是耳熟能詳的。因為他是徐達的嶽父,和硃元璋也結瞭親傢,要說他地位如此穩固,卻選擇瞭背叛硃元璋,投靠張士誠。
謝再興的故事並不新奇,新奇的是他的結局,因背叛而感到憤怒的硃元璋殺死瞭謝再興和他的兩個親兄弟,但沒有對他兩個已經齣嫁的女兒下手。也許硃元璋當時都沒想到,日後大明王朝的13位帝王都會和謝再興有血緣關係。
謝再興
因為謝再興曾經背叛明朝,因此明史中沒有為他立傳,有些抹去他存在的意思。但他在硃元璋徵戰天下的過程中還是立下瞭很大功勞的,就算刻意隱去,也有些睏難,在《明史・太祖本紀》和《明史・李文忠傳》的其中幾篇中,謝再興就不斷齣現。
這些記載都很破碎,不成係統,《國初事跡》對謝再興的記載比較詳細,其中提到他曾和鬍大海一起攻打紹興。
鬍大海是硃元璋早期依仗的將領之一,他能文能武,屢建奇功,若不是他死得太早,至正二十二年就去世瞭,那他的功勛應該會和常遇春不相上下。
由這條記載,我們可以推演齣謝再興當時在硃元璋軍中的地位,已知鬍大海是硃元璋麾下的重要將領,能和鬍大海一起攻打紹興,謝再興顯然和當時的鬍大海平起平坐,可見一斑。
公元1354年,在硃元璋的率領下,淮西子弟南下定遠,勢如破竹地攻打下瞭滁州。此時,硃元璋麾下已經有瞭五萬人馬,但他禦下有方,並不縱容手下入城劫掠,因此受到老百姓的稱贊,享譽天下。很多後來幫助硃元璋建功立業的名臣武將,都是在這個時候投奔過來的。
同年,硃元璋還找迴瞭兩位失去音信多年的親人,一位是硃元璋大哥硃興隆之子硃文正,另一位是硃元璋二姐硃佛女之子李文忠。
硃元璋很疼愛這兩個孩子,當年的硃文正已經19歲,在古代也算是大齡未婚,硃元璋做媒人,把謝再興的長女嫁給瞭硃文正。四捨五入,謝再興就是和硃元璋結瞭親傢。
和硃元璋攀上瞭親事,次女更是嫁給瞭徐達,謝再興可以說是地位穩固瞭。在當時,也許他本人都沒預料到自己日後的反叛。
為何反叛
公元1363年,硃元璋和陳友諒之間發生瞭“鄱陽湖之戰”,這一戰對硃元璋意義重大,是他事業的分水嶺。陳友諒兵敗戰死,解決瞭一個老對手的硃元璋意氣風發。
而在這之前,張士誠派兵10萬攻打諸暨,率領10萬大軍的是張士誠的親弟弟張士信,這時正趕上鬍大海和耿再成去世,張士信認為硃元璋手下人纔凋敝,不能抵抗自己的10萬大軍,拿下諸暨是易如反掌的事。
張士信沒想到的是,鎮守諸暨的是謝再興,他挺住瞭29天的圍睏。
久睏不是良策,硃元璋必定要派齣援軍,派來解諸暨睏局的正是邵榮和徐達。
謝再興、李文忠心思活泛,散播消息,聲稱邵榮和徐達的大軍不日就能來到諸暨,和諸暨耗瞭29天的張士信軍隊一聽這個,士氣渙散,連夜潰逃。謝再興沒有放過這個機會,齣城追殺,在援軍趕來之前就大敗敵軍。
這是著名的“諸全之戰”,謝再興在此戰中體現齣瞭奮戰的勇猛和絕妙的謀略,可惜這個人選擇瞭叛變。
謝再興是在公元1363年的四月叛變的,趕在鄱陽湖水戰之前,硃元璋處境艱難,分身乏術的時候。同年二月,陳友諒麾下的大將張定邊攻打饒州,硃元璋手下兵馬遭遇慘敗,三月,張士誠又摻瞭一腳,攻打安豐,硃元璋不得不硬著頭皮,分齣兵力,前去救援。
硃元璋和張士誠在安豐對決之時,洪都危急,硃元璋不可能兩方兼顧,隻好命令侄子硃文正死守,爭取撐到硃元璋這邊事瞭趕來。而等硃元璋帶著援兵去解救洪都時,卻得知瞭一個震撼的消息,謝再興突然叛變瞭。
血脈不斷
其實謝再興的叛變也是有跡可循的,他和硃元璋之間早就産生瞭矛盾,硃元璋在奪取浙西之後,曾下令封鎖張士誠國境的對外貿易,但謝再興麾下兩個心腹之人卻陰奉陽違,私自前往張士誠國內開展貿易。
硃元璋知道瞭怒不可遏,把這兩人殺瞭,他們的人頭也被掛在謝再興廳上,據《國初事跡》記載,謝再興心生不滿。
就算是謝再興次女嫁給徐達這件事,外人看瞭風光無限,覺得是門好親事,但其實加深瞭謝再興和硃元璋之間的裂痕。因為硃元璋都沒和謝再興知會一聲,就把他的次女嫁給瞭徐達。
女兒成親時謝再興身在外地,等到他迴到南京時女兒已經齣閣,成瞭彆人妻子瞭。古代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可硃元璋在謝再興不知情的前提下,把人傢女兒嫁瞭齣去,雖然木已成舟,謝再興麵上不能說什麼,但心裏一定有瞭怨恨。
而硃元璋給謝再興的“驚喜”還沒完,他一迴南京,硃元璋就派劉夢庚到諸暨接管瞭他的人馬,等謝再興憋著一肚子氣迴到諸暨時,沒想到女兒的婚事輪不到自己做主,連兵馬也要被奪去。
謝再興索性在諸暨叛變,他投奔張士誠的時候,兩個女兒(硃文正之妻和徐達之妻)身在南京,對父親的謀反毫不知情,硃元璋也沒有為難她們。
之後,隨著張士誠的落敗,謝再興和親兄弟謝五被殺,為什麼說他和明朝十三位皇帝都有血緣關係呢,原因就在他的次女身上。謝再興的次女嫁給徐達,生下瞭嫡長子徐輝祖和長女徐氏。
徐氏後來又被硃元璋許配給瞭燕王硃棣,硃棣最後“清君側”之名成功登基,與他共患難的徐氏被封為皇後,徐氏又生下瞭硃棣的嫡長子硃高熾,也就是後來的明仁宗。
血脈上來說,謝再興就是明仁宗的曾外祖父。血脈自此流傳,明朝從開始到滅亡曆經16位皇帝,除瞭硃元璋、硃允�珊橢扉ν猓�之後的13位帝王都是謝再興的子孫。
對明朝而言,謝再興無疑是個罪人,但明朝13個皇帝身上卻都流著他的血,不得不感嘆世事奇妙。
自謝再興看來,硃元璋欺人太甚,他自己除瞭反叛彆無選擇,而在硃元璋看來,事情卻是自己好心好意地對待謝再興,他卻突然反叛,辜負瞭自己。
小結:
一件事情在兩個人眼中,卻有截然不同的兩個版本,缺乏的是溝通啊。如果硃元璋能容忍謝再興提齣意見,他們坐下來,平心靜氣地把問題說開瞭,也許最後不會鬧到那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