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9:20:07 AM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 棕匠”陳文東
用雙手詮釋山棕的魅力
趙 徑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古時下雨天,便是蓑衣的天下。蓑衣是何物?是古人的智慧,用棕葉絲和棕繩製作而成。
棕編,最早起源於戰國,是采用我國南方生長的棕櫚樹的樹葉、棕片、棕皮為原料進行編織的一門民間手藝,主要流傳於湖南、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天然山棕,被稱之為“森林珍寶”,材質天然,具有透氣、耐用、不怕水、不起黴、不起蟲等特點。用山棕做的棕繩、床墊、棕蓑衣、山棕刷,在過去是百姓追捧的健康傢居用品。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工業化生産正在逐步取代傳統手工藝。但在沐川縣境內,因林間地頭分布大量山棕樹,當地的山棕製品豐富多樣,山棕製作技藝流傳至今,“大楠鎮陳氏山棕手工技藝”被列為沐川縣非遺項目。
陳文東正在製作山棕絲茶墊
一個化工男的轉型
在沐川縣大楠鎮金盆村陳氏棕製品廠,筆者見到傳承人陳文東,他正和幾位棕匠製作棕綳。一旁由竹子搭建的展台上,展示著一係列棕製品,蓑衣、掃把、棕刷,以及一些創新擺件。
談起這些棕製品,陳文東說:“一路走來還是挺艱難的,比在化工行業上班難多瞭。”
我自幼在農村長大,那個年代,‘跳齣農門’是父母最大的期望。初中畢業選瞭一所化工學校,我清楚地記得,當把戶籍從農村轉到學校時,全傢人的喜悅溢於言錶。”陳文東迴憶,“畢業後,我進入瞭化工行業,一乾就是13年。”
為何一個化工男突然轉型做棕綳?
“2012年傢裏新房裝修完,準備搬傢入住,全傢人就去打掃衛生。中午把一歲多的兒子放在床上睡午覺,醒來後臉上齣現幾個紅斑,連續兩天都齣現瞭同樣情況。”陳文東說,憑著在化工行業工作的經驗,他意識到新房甲醛超標。
製作完成的棕綳床墊
床墊是離身體最近的一件傢居用品,陳文東突然想到老傢的棕綳。棕匠們經常攜帶著簡單的勞動工具,走傢串戶,為鄉親縫蓑衣、為有條件的傢庭編織棕繩綳子床。而陳文東的父親就是一位齣色的棕匠。
兜兜轉轉一大圈後,一張床墊,徹底把一個化工男帶進瞭他兒時根本看不起的老行當。陳文東決定迴到他曾經最想離開的老傢,把後半生投入到棕綳這個古老的手工行業。
各類山棕手工藝品
一步步做到行業最好
介入一個新行業,光憑著一腔熱情是不行的。陳文東分析棕綳行業,發現做棕綳的人極少,一方麵是工藝復雜費時,另一方麵則是純手工棕綳價格市場接受度不高。
筆者瞭解到,製作棕綳工藝過程長而復雜,把山棕這種植物材料,通過紡繩、勾穿、綳、編織、楔緊、防鬆等多項技藝,最後製作成棕綳床,純天然無甲醛,透氣透濕,硬而不僵,能很好地保護人體脊柱健康。同時棕綳可以編織“福祿壽喜”、八角花、窗花格等多種傳統圖案,寓意豐富。
為瞭把棕綳做得更好,陳文東東奔西跑,考察各地棕綳的編織技術,揚長補短;自己發明研製瞭很多輔助工具,以便製作過程省力省時……同時,陳文東把已經轉行的傳統棕匠、木匠組織起來,一起討論山棕手工技藝的齣路及行業發展。
“在老師傅的主導下,在保留棕綳核心元素不變的前提下,我和棕匠們一起做各種嘗試、檢測,做過一層棕繩、兩層棕繩、三層棕繩的;做過無橫檔支撐、一根橫檔支撐、兩根橫檔支撐的;一個人拉繩子、兩個人拉繩子、三個人拉繩子的……”陳文東笑談,“我的信念是,一步步做到行業最好,沒有之一。”
熊貓穿蓑衣戴棕帽
傳統與現代結閤發展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快速一體化商業,讓我們得到便利的同時,卻忘記瞭手工藝獨一無二的美麗。山棕,這份來自大自然淳樸的作品,在棕匠新穎的設計與創新下,煥發齣屬於它的獨特光彩。
除瞭傳承編棕綳、紮掃帚這類經典的棕製品手工藝,閑暇之餘,陳文東把山棕自然材料、傳統技藝與現代創新技術相結閤,成功研發生産齣“山棕絲花瓶係列作品”“山棕絲編織茶盤”“山棕絲海豚”等作品。
看到牆上一個個作品,陳文東感慨:“很多人說,機器會搶雙手的工作,會搶人的飯碗。作為手藝人,我從來不反對工業機器、不反對在保持好品質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所以每年都會嘗試一些新的方法和工具,就是為瞭能更快更好地做手藝。”
目前,隻有大楠鎮金盆村陳氏7人從事山棕手工技藝,而沐川縣陳氏棕製品廠,已初步形成綫上、綫下銷售山棕手工産品的經營模式。大楠鎮的山棕製作産品,已滲透到生産生活的各方麵,也一定程度見證瞭當地的傳統生産生活和發展,經過長期積澱,技藝獨到精湛,體現瞭沐川質樸的民風和沐川人民的智慧,具有地方特色。
談及今後的發展,陳文東說:“用雙手詮釋山棕的魅力,把一個棕匠對世界、對真善美的理解,通過作品傳遞給有緣人。”
山棕絲編織茶盤
來源: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文/圖:趙 徑
供稿: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