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頭,黑框眼鏡,胖胖的身材,伶俐的口齒,這是《奇葩說》辯手顔如晶。
顔如晶已經在《奇葩說》的舞台上走過8年,作為節目資曆最老的嘉賓之一,她在這檔節目中積纍瞭大量的粉絲和財富,當然也有學識和能力。
在這個三觀跟著五官走的時代,又是《奇葩說》這種沒有對錯,隻管“鬍說”的節目,顔如晶和很多選手比起來都並不占優勢。
甚至可以說,要拿下節目的BBKING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也許這也是顔如晶從始至終沒能拿下BBKING的原因之一。
當最好的成績穩定在第二名,顔如晶心裏不是沒有不服的。
最近,顔如晶在綜藝《送一百位女孩兒迴傢》中坦誠透露,她不會再參加下一季《奇葩說》瞭。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顔如晶直言《奇葩說》是個非常打擊人的節目,不論是誰到瞭節目中,都會受到一萬點暴擊。
簡單來說就是節目太捲瞭,《奇葩說》的忠實粉絲都知道,要在有限的節目時間內,快速進行頭腦風暴,整理邏輯和語言,在雙商在綫的情況下,清晰完整的錶達齣來。
要麼走學霸精英路綫,上來就開擺精準數據、專業詞匯以及一大堆聽過沒聽過的概念、定律、名人名言。
要麼打感情牌,站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不但要呼喚的不油膩,還得呼喚到人心裏去。
以上兩種都做不到,至少也得會搞笑接地氣,善於調侃自黑說歇後語,靠著伶牙俐齒、尖酸刻薄,也能贏得一席之地。
看似容易,其實太難瞭,心理素質不過關的人分分鍾被KO.
顔如晶就是那種心理素質並沒有太過關的人,她總是在關鍵時刻被打亂節奏,上演一齣麵紅耳赤、手足無措的跑題戲碼。
很多時候她能在比賽中繼續走下去,靠的是觀眾對節目老選手的包容。
顔如晶似乎也意識到瞭自己的問題所在,眼看節目新人輩齣,比她更優秀的大有人在,乾脆不去自尋煩惱。
想要的都已經有瞭,乾什麼非要迴去毀瞭口碑呢。
另外一個原因,顔如晶是覺得她已經以“辯手”的身份生活瞭很多年,是時候給自己換一個身份瞭。
顔如晶並不是一個喜歡內捲的人,她能在《奇葩說》堅持這麼多年,靠的是她對夢想的熱愛。
當她發現,其實夢想並不一定要靠拿到BBKING纔能完成,而她敢於不停挑戰自己,就已經完成瞭最初的夢想時,她毅然決定走嚮人生下個階段。
再者,就算她總有一天要迴歸辯手的身份,她目前的學識也不足以支撐,所以她需要走齣去看世界,去更新自己,讓閱曆更加豐滿,好讓她能以全新的麵貌迴來。
我總在看《奇葩說》的時候想,為什麼顔如晶這麼多年瞭,和其他很多辯手相比,她在舞台台風上,辯論技巧上,並沒有太大的成長。
當薑思達可以頭也不迴的離開這個平台,去做一檔屬於自己的節目,還時不時齣現在各大奢侈品牌秀場上時。
當馬薇薇、黃執中、肖驍都成為新選手的導師,各自帶隊參賽時,與他們同期開始參加節目的顔如晶依然隻是個不那麼亮眼的選手。
也可以說,她齣道即巔峰,後來的每一季她都是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就如同她的自我評價,她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打擾,她不是沒有能力,隻是無法全部展現齣來。
一次次站上那個舞台,到她決定離開那個舞台,她一定鼓起來很大的勇氣。
顔如晶不是中國人,她是馬來西亞人。
2013年,顔如晶參加瞭北師大珠海分校舉行的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這讓她受到國內辯論圈的關注。
2014年,顔如晶報名參加瞭《奇葩說》第一季。
作為國內少見的綜藝形式,這檔以辯論為主要目的脫口秀節目瞬間在網上引起大量討論。
尤其是《奇葩說》立足年輕人關注的每一個話題,還開放網絡票選,投票高的可以作為節目下一期的辯論選題。
《奇葩說》第一季貢獻瞭不少經典名場麵,比如“漂亮女人該拼事業or男人”“結婚在不在乎門當戶對”“人到30歲是做穩定的工作還是追求夢想”等等。
跟著節目一起頭腦風暴發散思維,不但自己學會瞭思考,也能獲取到更多角度的觀點。
不是單純的答疑解惑,而是帶來新鮮的看待世界的視角,更是錶達自我的窗口,《奇葩說》之於想要從節目中獲取答案的觀眾,想要走到幕前的選手,想要傳達價值觀的節目組本身都是很成功的節目,三方收益。
而第一次登上《奇葩說》舞台的顔如晶,23歲,意氣風發。
那時她還沒這麼胖,臉圓圓的,人很靦腆很可愛。
可一旦開始辯論,她就像換瞭個人似的火力全開,條理清晰的論點,有條不紊的論據,擲地有聲的結辯。
她給人的感覺是積極嚮上的,是“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實力贏”,而她也確實展現齣來她的辯論實力。
可不知怎麼的,顔如晶慢慢的變瞭,總拿不到冠軍讓她變得焦慮,她很想贏,也是這份心態嚴重影響到她進步。
後來顔如晶的狀態傳達給觀眾,就是很容易被對方的論點打懵,一懵就開始說一些很奇怪很牽強的反論點,非但沒有說服力,有時還會引起觀眾反感。
她也不再自信,觀眾還沒有投票,她就認定瞭自己會輸。
她一季又一季的迴到《奇葩說》,拿不到BBKING,她似乎永遠想不開。
這樣的如晶是讓人心疼的,可每一個不肯放過自己的人都明白,除瞭自己想通,彆人的寬慰沒有用。
聽到如晶決定不迴到《奇葩說》是欣慰的,這說明她終於肯放過自己瞭。
希望離開《奇葩說》的如晶,能找迴原來的自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