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8:24:12 PM
審核專傢:顧海彤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
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在我們的認知中,特彆是疫情以來,測體溫這件事伴隨著我們上班、下班、吃飯、逛街……一係列活動。
好像從學校起,老師就一直在說―― 人類在正常狀態下的體溫是37℃ 。但實際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發現,人類的正常體溫(核心溫度,非體錶溫度)一直在下降。
我們的身體一直在變涼……
1
體溫37℃的固有觀念
人類記錄體溫的曆史要從1851年說起,當時一位名叫 卡爾・溫得利希 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瞭25000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經過數據整理後發現,人體的正常體溫大概為37℃,於是便將 37℃作為人類的正常體溫首次確定瞭下來 ,之後的將近200年間,逐漸成為瞭我們生活中最廣為人知的常識。
卡爾・溫得利希
來源丨騰訊新聞
如果按照37℃標準體溫來計算的話,專傢們一般認為一個成年人的體溫,如果達到瞭37.7℃,就算生病發燒瞭。
然而現在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有感覺眼睛脹痛不適,腦門發熱的情況,但是一量體溫卻是在37℃以下。甚至有的人在37.5℃的時候就會齣現明顯的發燒癥狀,同時可能引發頭暈、乏力和腹瀉等問題,可見 標準體溫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所以,問題齣現在瞭哪裏?
2
體溫一直在變?
根據科學傢長期的統計研究發現,原因主要是 人類的核心體溫在下降,現代生活中已經有人體溫常年處在36.5℃ ,那麼即使測齣來體溫在37℃,他都會感覺到發燒和不舒服。
人類的體溫下降並不是沒有人注意到,最早在2003年非典時期,我們測體溫的次數就變得非常頻繁,在測量腋下溫度時有時會齣現35℃,甚至34.7℃這樣的低溫,標準的37℃已經很難在日常齣現瞭,甚至有人還會以為是體溫計壞瞭。
某住院患者體溫記錄錶
來源丨丁香醫生
美國斯坦福大學針對人類體溫下降問題進行瞭有關調查,研究人員找到瞭1800年以後的近9萬多份美國軍人體溫報告,並將這些體溫數據與研究團隊調查的體溫現狀進行比對, 結果發現男性的平均體溫從37.2℃下滑到瞭36.6℃,大概下降瞭0.59℃,而美國女性的體溫也不例外,現有統計數據顯示下降瞭0.32℃。
也就是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人類每十年時間平均體溫就會下降0.03℃,不到200年間下降瞭0.4℃,從37℃降到36.6℃。
來源丨eLife
3
人類的體溫為何在150年裏不斷下降?
科學傢的解釋是,人類社會正在經曆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這種變革反應到瞭每個人的體質上,並 與我們過去近200年間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
人類的37℃,本來是 為瞭用較高的溫度來抵抗緻命的真菌和病毒在體內的侵染 ,發燒的本質原因也在於此。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 人類社會的醫療衛生和飲食環境大幅改善 ,與古代相比,現在的人們已經很少因為食物染上瘧疾、肺結核等疾病,而即使不幸感染瞭有關病原體,我們也會通過藥物治療很快治愈,減少發熱的機會,從而降低瞭人體溫度。
同時,我們的 生活條件也發生瞭很大的變化 ,從前在隆鼕臘月,天寒地凍加上吃不飽飯,衣服也不足以保暖,人體在這種條件下的體溫調節中樞係統就會非常“勤奮”,但是現在我們可以用空調、暖氣、電熱毯來提高環境溫度、吃高熱量的食物來補充所需能量;炎熱的時候,無處不在的空調都讓 人體大腦體溫調節中樞對外界環境溫度不再敏感 ,我們本身的自我調節功能,同樣變得“懶惰”瞭,身體的發熱能力也下降瞭。
來源丨騰訊新聞
為瞭證明現在生活方式對人類體溫的影響,科學傢找到瞭依然依靠自然進行原始狩獵和生活的土著部落,結果發現 原始生活的人的平均體溫普遍比現代人高 。同時科學傢也發現,在受到病毒感染後,土著們身體代謝會明顯加快,從而導緻體溫升高。
與此相比,我們接觸微生物和惡劣天氣的機會減少, 體內免疫細胞訓練的機會也大為減少 ,在發病的初期就會服用特效藥和消炎藥來緩解病癥,這樣發熱的機會便急劇減少,所以人類正常體溫普遍呈下降趨勢。
現代人還缺乏運動,基礎代謝下降,能量消耗就會減少 ,人體基礎體溫也會下降。
當然,可能還有現代人 生活壓力大 的緣故。在比較高壓的條件下,人體會分泌皮質醇激素,分解肌肉並促進脂肪儲存,人體代謝能力下降,體溫也隨之降低瞭。
4
發燒的標準該不該有變化?
按照統計數據,大部分人的正常體溫已經下降到36.5℃,那原有的37.3℃發燒溫度綫還有適用價值嗎?
目前的 說法並不統一 ,這給醫生判斷病情帶來瞭不少睏難。本來醫生可以通過測量體溫來瞭解病情,但是現在更多的隻能依靠病人的自述,所以護士住院時常常會記錄患者的平均體溫,方便在體溫齣現波動時判斷發燒情況。
另外,人體恒定高溫是為瞭抵禦疾病,那是不是意味著體溫下降,人體免疫力也在下降呢?
體溫是和基礎代謝率掛鈎的, 體溫每上升1℃,基礎代謝會提高13% 。體溫過低,可能意味著代謝不好。體溫高時,血流速度快,白細胞就能更加迅速地發現體內異常,把病原體扼殺在搖籃裏。
良好的免疫係統,對外可以快速識彆和清除病原體,對內可以及時監測並殺死癌細胞。但是,如果體溫降低,免疫係統反應遲鈍、消極怠工,病毒、細菌、癌細胞就都有瞭可乘之機。
來源丨《神偷奶爸》截圖
不過,體溫下降確實是人體適應當今生活環境的産物,準確來說,就是我們太依賴現代社會的便利導緻的。以後發現自己體溫低也不用驚慌,時代在變,身體總是適應環境的。
轉載內容僅代錶作者觀點
不代錶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編輯:雲開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