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1:39:40 PM
本文圖片 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微信公眾號
“小時候我在列寜格勒的街頭學到瞭一點:如果一場打鬥不可避免,那你必須主動齣擊。”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烏剋蘭基輔時間2月24日拂曉,俄羅斯軍隊從烏東部、北部和黑海方嚮,分三路對烏發動瞭突然襲擊。這似乎也印證瞭美《外交事務》雜誌2月21日文章的預言:“俄似乎即將對烏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動用大量軍事資源發動一場公開而激烈的衝突來席捲烏大部分地區――不僅是東部、還會試圖奪取其首都進而建立親俄政府。”
俄軍進攻基本態勢:多方嚮齣擊
截至北京時間2月25日零時,綜閤相關公開信息,俄兵力進攻方嚮基本態勢如下:
北部方嚮:以駐白俄羅斯境內參加“聯盟決心-2022”軍事演習後滯留不歸的東部軍區部隊為主,其中第5、29集團軍參演部隊瞄準日托米爾,同時控製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35、36集團軍參演部隊瞄準切爾尼戈夫方嚮,兩股部隊協同鉗擊基輔。2月24日上午七點,來自烏剋蘭森基夫卡-白俄羅斯韋謝洛夫卡之間的白邊境口岸監控錄像顯示,一列俄軍車隊正過檢開進烏剋蘭。
與此同時,靠近基輔的白俄羅斯魯尼涅茨機場集結瞭俄空天軍32架蘇-25SM攻擊機、34架卡-52武裝直升機和10餘架米-8突擊運輸直升機,這批飛機成為瞭24日上午俄軍從空中方嚮突擊基輔市郊霍斯托梅爾鎮安東諾夫機場(烏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所屬)的主力,機場一度被由米-8搭載的俄空降兵近衛第11、31空中突擊旅所屬部隊控製,但俄亦有兩架卡-52被烏軍擊落,且有最新實時信息反饋烏剋蘭國民警衛隊快速反應旅正在展開試圖重新控製機場的戰鬥。
東北方嚮:為俄軍此次行動的主攻方嚮,主要目標為烏東北軍事工業重鎮哈爾科夫及其西北方嚮的蘇梅。其中,在靠近哈爾科夫的俄彆爾哥羅德地區,集結瞭俄陸軍最精銳的兩支部隊――西部軍區近衛第1坦剋集團軍所屬近衛紅旗第2“塔曼”摩步師和近衛紅旗第4“坎捷米羅夫卡”坦剋師。
24日上午九點,該股俄軍就已從彆爾哥羅德沿公路南下推進到瞭哈爾科夫以北20韆米處的傑爾加奇鎮利普齊村,但此後進攻受阻,“坎捷米羅夫卡”坦剋師所屬近衛紅旗第423摩步團還有兩名士兵被烏軍俘虜,有T-80、T-72主戰坦剋被烏軍反坦剋導彈擊毀。蘇梅方嚮則進展順利,至24日下午五點,俄裝甲部隊已進入該市,預計俄軍在鞏固蘇梅據點的同時將從此齣發,嚮東南方嚮進兵哈爾科夫,從西嚮對駐哈烏軍進行閤圍。
東部方嚮:為頓巴斯民間武裝主攻方嚮,攻勢目的在於恢復盧甘斯剋、頓涅茨剋“共和國”的“行政邊界”。在該方嚮,俄軍目前傾嚮於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即以頓巴斯民兵為主攻力量,予其以強大的火力支援,並對烏軍前綫部隊綜閤使用心理戰、輿論戰攻勢,迫使烏軍不戰而降、放棄陣地。在該方嚮,俄軍主力是南部軍區近衛第8集團軍第150摩步師,它是俄軍首個采用“(摩步團+坦剋團)×2”主力框架的摩步師,在力量配置上更注重“攻守均衡”和“獨立靈活”,兼具陣地守備和快速突擊能力,專為類似烏剋蘭的東歐平原戰場“量身定做”。俄軍在該方嚮還加強瞭第49集團軍第205哥薩剋摩步旅和第34山地摩步旅,以為主攻部隊提供支撐和協助。
南部方嚮:以黑海艦隊第22步兵軍為主力,主攻目標是烏剋蘭赫爾鬆州、紮波羅熱州沿海地區,同時控製位於多瑙河三角洲入海口附近的烏剋蘭“蛇島”,對“蛇島”對岸駐有美軍部隊的羅馬尼亞形成戰略威懾。截至24日中午,塗有“Z”標記的俄軍裝甲車隊已穿過剋裏米亞東北部的川格爾渡口和西北部的卡蘭恰剋鎮(澤連斯基兩周前剛到訪該地)開進赫爾鬆州境內,並拿下瞭卡霍夫水電站等關鍵水利樞紐――這將重啓並保證自剋裏米亞入俄以來中斷8年之久的對剋裏米亞的淡水供應。
與此同時,俄黑海艦隊第810海軍步兵旅所屬部隊登陸“蛇島”並占領瞭島上的烏軍第43情報中心,這意味著俄對烏剋蘭沿海的封鎖之勢即將形成。
總體用兵思路:組閤拳運用愈發嫻熟
俄軍此番對烏攻勢,在某種程度上即為在敘利亞軍事行動的進階版,其長期演練的“輿論攻勢+遠程精打+特戰滲透”組閤拳運用愈發嫻熟,對攻勢時間性、可控性的掌握也更加精確,主要用兵思路有以下三點:
一是戰前實施有效戰略欺騙。俄在戰前始終拒絕承認有攻烏意圖,實則“嘴上說不、行動誠實”:自去年3月以來,俄密集調兵,多方運“箭”置於俄烏邊境“弦”上卻引而不發。在簽署關於盧甘斯剋、頓涅茨剋“共和國”的獨立地位確認協議後,以普京為首的俄高層並未嚮外界展現齣臨戰的緊張情緒,普京本人還於2月22-24日間先後會見阿塞拜疆總統和巴基斯坦總理,並於23日發錶瞭紀念俄“祖國保衛者日”的電視講話,看似一切照常。
甚至,直到2月22日早些時候,俄副外長魯堅科還錶示,俄希望與烏和平解決衝突、無意與烏斷交;然而與此同時,普京收到瞭盧、頓“兩國領導人”發來的關於請求俄派兵協助他們抵抗烏軍“侵略”的信函,俄聯邦委員會遂於當晚緊急開會,通過瞭批準授權普京指揮俄軍在境外軍事行動的決議。整個過程與2015年普京受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之邀,派兵赴敘打擊“伊斯蘭國”的法理操作流程如齣一轍,而當烏想組織有效應對、求援北約時則為時已晚。
還需注意的是,美此前不斷“拱火”、疾呼“狼來瞭”稱俄將在2月16日前攻烏,這一舉措雖未使烏完全放鬆警惕,卻也乾擾瞭澤連斯基政府的決策,使烏無從判斷俄是否齣兵、何時齣兵及北約是否增援,嚴重阻礙瞭烏組織國土防衛的進程。
二是行動中堅持精確打擊。與在敘利亞戰場不同,在對烏剋蘭發起的進攻行動中,俄軍毫不吝惜地使用昂貴的精確製導彈藥:早在行動開始時,俄國防部便宣稱將使用高精度武器實施打擊,使烏主要軍事設施、防空係統、軍用機場和戰機癱瘓,而不會傷及烏主要城市、居民和放下武器的烏軍士兵。
俄軍此舉頗似60年前解放軍炮擊金門時恪守的“隻打蔣艦、不打美艦”原則,即“隻打烏指揮中樞和軍隊高層、盡量不傷及平民和普通士兵”,對前者真打、對後者恐嚇。當年,“炮擊金門”粉碎瞭美妄圖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而俄軍此舉則是要粉碎烏加入北約的企圖,同時將烏民眾、普通士兵與反俄的烏軍政高層加以區彆對待;畢竟,對於俄烏近乎跌至榖底的“兄弟般情誼”而言,使用精確製導彈藥的耗費總要比俄烏人民感情因烏平民傷亡而繼續惡化所付齣的代價要便宜的多。
而從具體戰況來看,俄軍真正以普京電視講話中宣稱的“非軍事化烏剋蘭”為目標,在開戰後一個半小時內綜閤運用電子壓製工具、高精度武器等手段“失能化”打癱烏重要軍事設施、指揮通信樞紐,基本壓製瞭烏空軍、海軍主力。截至基輔時間2月24日下午三點半,俄國防部宣稱已摧毀烏境內11個軍用機場、3個指揮中心、18座防空雷達站以及1個大型海軍基地。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俄軍精準摧毀烏國民警衛隊司令部、頓巴斯地區烏軍聯閤作戰指揮部的行動,這充分顯示齣俄軍綜閤通過多種“隱蔽”手段長期對烏重點軍事目標實施跟蹤監視的有效積纍。
三是多方佯攻掩護主攻方嚮。軍事行動剛開始,從戰場態勢上看俄軍似是“四麵齣擊”、陸海空天力量傾巢齣動,讓外界一時無法判斷俄軍主攻方嚮。而從目前來看,真正讓人無法辨彆俄軍主攻方嚮的原因,恐怕是俄軍在部分佯攻方嚮的“高歌猛進”,其進展已快於主攻方嚮從而使主攻方嚮得以被掩蓋。此外,互聯網媒體上紛繁復雜、無從辨彆的“fake news”比比皆是,例如2月24日一早便齣現的“俄軍登陸敖德薩”“俄軍占領基輔”等由俄、烏或西方媒體放齣、互聯網轉發擴散的不實消息層齣不窮,乾擾瞭外界對烏戰場局勢的判斷。不過,根據當前戰況激烈程度和兵力布勢來看,俄主攻方嚮依然是“烏東三州”(哈爾科夫、盧甘斯剋、頓涅茨剋)。
未來走勢探析:軍事行動“照抄曆史”?
俄此次對烏動武並非沒有先兆――這最早可追溯到烏剋蘭總統澤連斯基於2021年發起的、在烏國內全麵打擊“親俄派”的政治行動。當民主黨齣身的拜登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後不久,澤連斯基便決定做些什麼吸引新任美國領導人的注意:他宣布對烏國內最大的“親俄派”――“烏剋蘭選擇”社會運動領導人、烏第二任總統庫奇馬的辦公廳主任維剋多・梅德韋丘剋及其團夥采取強硬態度。烏政府先是停播瞭梅德韋丘剋的電視頻道,剝奪瞭俄在烏宣傳渠道,又於當年2月19日抄沒瞭梅德韋丘剋傢族的財産。
顯然,普京不能接受在烏剋蘭問題上沒有一丁點的發言權,同時鑒於他本人是梅德韋丘剋女兒的教父,因此反擊是必不可少的。梅被抄傢僅兩天後,俄國防部就宣布在俄烏邊境部署3000名空降兵展開“大規模演習”――這是俄派駐俄烏邊境的首批“非駐地兵力”,此後俄軍在俄烏邊境的兵力規模便不斷擴張,也代錶著俄烏關係的進一步惡化。與此同時,美及其北約盟友則不斷嚮烏提供進攻性武器,甚至派兵赴烏境內“拱火”參加聯閤軍演。雙方的相互行動不斷耦閤發酵,最終點燃瞭今日俄烏衝突的導火索。
綜閤當前公開信息來看,實際上俄接下來的戰略動嚮、俄軍下一步兵鋒走勢似乎已按曆史的劇本寫好,甚至可以說是“照抄曆史”。比如,俄承認的盧、頓“兩國”以及很有可能被俄軍攻下的哈爾科夫州,將被俄“南奧賽梯-阿布哈茲”化,像這兩個“共和國”一樣成為俄與“非軍事-去納粹”化的烏剋蘭的“緩衝區”。再比如,基輔市郊的安東諾夫機場一度被俄軍占領,計劃迎接從俄西北部普斯科夫起飛的、搭載俄空降兵近衛第76空中突擊師所屬部隊的安-124戰略運輸機飛抵降落,這不禁讓人想起1968年蘇聯空降兵近衛第103空降師搭乘同樣是烏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安-12中型運輸機降落布拉格、閃擊捷剋斯洛伐剋的一幕――當年這一行動直接顛覆瞭杜布切剋領導的捷共中央,如今澤連斯基恐也將陷入類似的睏境。
不過,俄烏軍事交鋒、俄與北約的地緣博弈遠未結束,尤其不能忘記的是烏剋蘭北部的白俄羅斯――根據盧卡申科1月20日簽署的總統令,白將於2月27日舉行關於修改憲法的全民公投。在俄烏激烈對抗、俄與北約博弈的大背景下,白憲法修正草案中最值得關注的部分是刪除瞭關於白境內“無核化”和“中立”的相關條款,取而代之的則是“避免在本國領土上發生侵略他國行為”的承諾,以及“若局勢緊張,總統可要求議會考慮嚮其他國傢和地區派遣軍隊及相關人員以維護集體安全”的提議。當前,俄已率先“齣牌”發動對烏軍事行動,而位於俄與北約對峙一綫的白俄羅斯恐將成為北約及西方國傢布子齣招的“棋眼”――鑒於此,白總統盧卡申科嚮普京提議俄烏在白首都明斯剋舉行和談的同時,還請求普京在白南部地區留駐一部分俄軍,普京對此錶示瞭同意。
還有人分析認為,俄對烏軍事行動的前期準備已實現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在21世紀20年代以前“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白俄羅斯境內實現瞭成規模駐軍,而盧卡申科如今甚至求著俄羅斯駐軍,這在十年前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即便俄最後對烏的攻勢行動由於種種原因將要提前收場,在“取乎其上”不那麼完滿的情況下,實現在白駐軍從而強化對白控製、增強對白影響力並以此為據點對烏施加影響,也將是一個對俄而言“得乎其中”的、令普京還算滿意的結果。
縱觀局勢發展,8年前收迴剋裏米亞,讓普京戴上瞭俄羅斯“土地采集者”的帽子――他是自斯大林以來首個實現領土擴張的俄羅斯統治者,這也代錶著重獲戰略縱深依然且永遠將是俄國傢安全政策的重中之重和基本目標。作為俄外交、安全和戰略的重心,烏剋蘭自然是“普京一代”的俄政治精英努力促成俄重迴有力大國這一浩瀚進程中的關鍵一環。但如今,普京親自打開瞭潘多拉的魔盒,如何讓行動體麵收尾,把盒蓋適時閤上並有效麵對美西方即將給俄帶來的“毀滅性製裁”(美國總統拜登語),將是普京接下來所要麵對的最大問題。
(本文由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首發,澎湃新聞獲授權轉載,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