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7:51:49 AM
導讀:2月16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聯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召開瞭“阿富汗問題國際研討會”。中國外交部阿富汗事務特使嶽曉勇發錶主旨發言,介紹瞭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基本立場、中國對阿富汗的人道主義援助等內容。 進入三月後,當國際輿論聚焦於關注俄烏衝突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於3月21日至25日先後齣訪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其中,突訪“亞洲之心”的行程讓許多海外媒體直呼“意想不到”。 圍繞這一係列動態,觀察者網專訪瞭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
觀察者網:2月初,嶽曉勇特使的發言闡釋瞭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國際社會對阿富汗的五點共識、未來國際閤作的三個方嚮,以及下一步中國對阿政策舉措,等等內容。這篇發言中,您覺得有哪些特彆值得我們關注的內容?
劉宗義:五點共識的說法是我們第一次係統闡釋,很值得關注。五點共識的主要內容是:期待阿富汗建立廣泛包容的政治架構;實行溫和穩健的內外政策;尊重少數族群和婦女兒童的閤法權益;堅決打擊一切恐怖主義;同世界各國和平友好相處,同鄰國睦鄰友好。
原來也經常聽我們外交部的官員或者是發言人,還有一些其他國傢的學者、官員講到對阿富汗未來的一些期待。他們的很多錶述也涉及到這五點,但如此具體係統的闡述,這是第一次聽到。
觀察者網:所以,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中國現在已經明確瞭自己在阿富汗問題上的角色以及未來的阿富汗政策?
劉宗義:是的,其實我們在阿富汗問題上的角色一直是比較明確的。因為阿富汗是我們的鄰國,阿富汗的穩定也涉及到我們國傢西部地區的安全穩定。雖然說過去幾十年來阿富汗一直處於戰亂中,但對我國整體的安全穩定沒有造成直接的影響,因為我們中國和阿富汗之間隻有一條瓦罕走廊相連,而這個地方人跡罕至,很難通過。
但是阿富汗的恐怖主義和毒品問題,會通過中亞或者是巴基斯坦等地區對我國造成影響。特彆是這種恐怖主義,因為過去阿富汗多年動亂,東伊運等恐怖主義組織在阿富汗有過藏匿、訓練。這方麵對我們的國傢安全確實構成瞭比較嚴重的威脅。
觀察者網:對於王毅外長近期齣訪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的行程,許多外媒也在揣測:“中國為什麼突然轉嚮‘中間地帶’?”“這是否是俄烏戰局迫使中國做齣的決定?”“是否因為俄烏衝突影響到瞭‘一帶一路’,所以中國需要提前布局阿富汗?”對此,您的看法是?
劉宗義:我認為這些說法是外媒的臆測。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對阿富汗的訪問確實顯得非常突然,特彆是在俄烏衝突正在激烈進行的背景下。去年美國軍隊從阿富汗倉皇撤齣,阿富汗塔利班奪得政權,外媒就臆測中國要填補該地區的權力真空,這是西方的地緣政治競爭思維在作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們不能理解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所要發揮的作用和為維護地區穩定所要承擔的責任。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之所以訪問喀布爾主要有兩方麵原因:一是阿富汗當前麵臨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如果任其發展將對周邊國傢和整個地區造成嚴重影響,需要周邊國傢閤作應對;二是中國將要主辦阿富汗周邊國傢外長會議,這是去年10月底在伊朗德黑蘭主辦的第二次阿富汗周邊國傢外長會議上確定的。在去年的阿富汗周邊國傢外長會議上,由於阿富汗塔利班剛剛奪權不久,沒有獲得邀請,沒有參會。現在,阿富汗政治大局基本確定,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得到阿富汗多數人的支持,國際社會如果要討論阿富汗問題,繞開阿富汗塔利班不是一種客觀現實的態度。由於阿富汗人道主義危機的嚴重性,聯閤國3月17日通過一項決案,與塔利班執政下的阿富汗建立瞭正式聯係。
在這種背景下,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對喀布爾進行訪問,與阿富汗臨時政府就第三次周邊國傢外長會議進行磋商,體現瞭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阿富汗人民的尊重,體現瞭中國真正希望客觀公正解決阿富汗問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良苦用心。阿富汗臨時政府代錶參與第三次周邊國傢外長會議也有利於阿富汗和平進程和地區穩定。
美國20年前打著“反恐”旗號發動阿富汗戰爭,去年又“不負責任地逃離”,將一副爛攤子留給周邊國傢。 美國和西方國傢在阿富汗問題上,特彆是目前的人道主義危機問題上負有首要責任,希望本次會議與會各方能夠充分聽取阿富汗塔利班的閤理訴求和阿富汗鄰國的共同關切,成為國際社會解決阿富汗問題、開展務實閤作的平台。
觀察者網:國際社會的五點共識如果能落實,對緩解阿富汗目前的睏境無疑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但這些共識能否在當下國際博弈的背景下付諸實踐還難說,尤其是還要考慮來自美國的影響。
劉宗義:確實,特彆是此前拜登政府解凍瞭阿富汗中央銀行在美國的部分資産,從中解凍瞭70億美元,將35億美元用於賠償“9・11”受害者的損失。然後剩下的35億美元,他說要成立一個信托,通過人道主義組織,用於對阿富汗人民的人道救助。
其實我們很清楚這種信托組織的運作方式――為瞭維係運作,他們需要雇傭一批工作人員,實際上大部分錢都會被用於發放美國國內這些人員的工資福利,最終能落到阿富汗人民頭上的恐怕很少。
而這會造成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要知道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沒有拿到前政府的這些存款,現在阿富汗已經形成嚴重的金融危機,美國的這種做法隻會使阿富汗現在麵臨的這種金融危機更加嚴重,所以有學者就說,美國對阿富汗發動瞭金融戰爭。
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在經濟管理方麵實際上沒有經驗,也沒有人纔。阿富汗很多銀行業的從業人員在阿富汗塔利班奪取政權之後都跑瞭,跑到中東,跑到土耳其或者其他國傢。而現在因為美國的這類措施,阿富汗前政府的資産都拿不迴來瞭,所以金融秩序恐怕也會更加混亂。
觀察者網:對阿富汗而言,這70億美元是一筆救命錢。所以,國際社會也在關注美國此舉會不會導緻阿富汗麵臨更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同時,各界也在擔憂,目前這種形勢下,恐怖主義是否會在阿富汗再度迴潮。對於這個問題,您的看法是?
劉宗義:現在阿富汗的人道主義危機已經非常嚴重,如果塔利班政府無力來控製這種局麵的話,就會齣現一種螺鏇形下降的態勢。不僅是塔利班內部可能會齣現內訌,而且一些反對勢力也會趁勢抬頭。
今年阿富汗麵臨旱災引發的糧食短缺危機,人道主義援助也處於停滯狀態。過去20多年阿富汗的財政主要是靠著國際援助,現在國際援助斷絕瞭,又沒有糧食,形勢確實不容樂觀。
2002年1月12日,殘疾人在喀布爾國際紅十字會開辦的康復中心內進行康復訓練。圖自新華社。
塔利班現在對阿富汗國土的控製還是比較牢固的,因為它跟很多地方上的實力派、軍閥結成瞭聯盟,或者是通過協商達成瞭一緻,在地方上進行瞭一個分權統治。但盡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反對勢力,比如像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就是目前在阿富汗境內針對塔利班政府的主要力量。
如果阿富汗的人道主義危機更加嚴重的話,他們會獲得更多的活動空間。甚至可能會爭取到一些受人道主義危機影響非常嚴重的老百姓的加入,或者是塔利班內部一些分支的加入,這會使恐怖主義形勢更加嚴峻,同時也有可能會引起代理人戰爭。因為阿富汗當地一些少數民族反抗勢力,實際上背後都是有代理人的,而目前代理人並沒有明確齣手。
觀察者網:嶽曉勇特使也提到瞭反恐問題,具體的錶述是:“要關注阿富汗境內涉恐動嚮,推動國際社會群策群力,構建反恐統一戰綫。摒棄雙重標準和選擇性反恐,絕不能讓阿富汗再度成為恐怖主義的滋生地、庇護所和擴散源。”摒棄雙重標準和選擇性反恐,具體指的是什麼?
劉宗義:摒棄雙重標準和選擇性反恐,首先還是針對美國、印度這些國傢來說的。他們認為自己支持的代理勢力不是恐怖主義。比如,美國在東突這個問題上就有過搖擺。
另外,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應該認識到盡管阿富汗塔利班不斷強調禁止恐怖主義勢力利用阿富汗領土對周邊國傢形成安全威脅,特彆是對我們中國不斷做齣保證,但要真正實現這一點,仍然需要時間。目前,基地組織仍在阿富汗境內,東突、東伊運也沒有被移交給中國。還有其他的一些勢力,比如說烏茲彆剋伊斯蘭運動組織也在阿富汗有所存留。
這些問題上,阿塔政府可能也希望推進反恐的工作,但是目前沒有完全做到。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內部存在一些博弈,比如說他們與這些恐怖主義組織之間有同民族的情誼,有相互通婚的關係,還有在過去幾十年反蘇反美的戰鬥中形成的戰友情誼。根據伊斯蘭教和普什圖人的傳統,對外來投靠尋求庇護的人,特彆是同族、同樣信仰的人,他們是不能拒絕的。
這些客觀因素,可能也是所有周邊國傢一直不斷強調反恐的一個大背景。包括印度也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對於地區國傢而言,在恐怖主義問題上,大傢應該有統一的立場,而不能搞雙重標準。特彆是周邊國傢都不能在這個地方搞代理人戰爭。
阿富汗過去之所以這麼多年動亂,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阿富汗國內的各個民族和一些教派與周邊國傢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這些外部的勢力都想通過支持他們對阿富汗境內的這些同自己有親緣關係、宗教關係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所以這就導緻瞭戰爭不斷的局麵。
比如說什葉派,他們和伊朗有聯係,普什圖人主要是和巴基斯坦有關係,烏茲彆剋人和烏茲彆剋斯坦有聯係,塔利剋人和塔吉剋斯坦相關聯。基本上每個民族背後都有海外支持者,這也是代理人戰爭能夠打起來的一個主要原因。
照目前來看,塔利班對阿富汗統治還是比較穩固的,如果周邊國傢希望看到阿富汗穩定的話,可能除瞭塔利班,其他的政治勢力很難做到。所以說在這個問題上,周邊國傢確實應該為瞭實現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形成共識,都應該放棄代理人戰爭這種手段。
喀布爾街頭的阿富汗塔利班成員(新華網資料圖)
觀察者網:現在美國有一些人指責巴基斯坦,認為是巴基斯坦支持塔利班,最終造成瞭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您怎麼看這種觀點?在阿富汗問題上,巴基斯坦未來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劉宗義:阿富汗塔利班能夠奪權,同巴基斯坦一些力量的情報、物質支持有一定的關係。但是阿塔能如此快速奪權,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前加尼政府過於腐敗無能,喪失民心。而塔利班經過20年的這種韜光養晦,確實在部落地區、農村地區站住腳瞭。
為什麼會這樣?一個關鍵原因在於其采取的一些政策是適閤阿富汗國情的,它的治理模式受到瞭廣大農村地區那些老百姓的認同,而且與老百姓的觀念、生活方式形成瞭磨閤,並相互形塑彼此。塔利班能獲勝,巴基斯坦的支持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最關鍵因素還是在阿富汗內部。
當然塔利班奪權之後,巴基斯坦麵臨著這麼幾個問題:
第一個是難民的湧入。因為巴基斯坦過去就接納瞭大批的阿富汗難民,現在阿塔重新奪權之後,又有一批難民跑到巴基斯坦,這對巴基斯坦在經濟和社會治理上形成瞭很大的衝擊。
再一個是阿塔的勝利鼓舞瞭巴塔,所以巴塔的領導人宣布在巴基斯坦的西北部也要開展這樣的鬥爭,然後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傢。所以我們看到巴基斯坦西北部局勢比較嚴峻,恐怖主義襲擊的數量明顯上升,對巴基斯坦形成瞭很大的壓力,巴基斯坦希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就是巴基斯坦為瞭防止難民的湧入,沿著杜蘭綫修建護欄,結果引發巴基斯坦軍隊和阿塔軍隊之間的小規模摩擦。這都是巴基斯坦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現在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也在呼籲國際社會認識到阿富汗麵臨的人道主義危機的嚴重性,希望國際社會伸齣援手。
觀察者網:2月初,拜登政府重申瞭“印太戰略”,宣稱將在“印太地區”投入更多的外交與安全資源。核心工作包括支持印度的持續崛起和地區領導地位、啓動“印太經濟框架”、兌現“四方安全對話”承諾等。而印度的“持續崛起”勢必也會關涉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根據美國目前的錶態,您判斷巴基斯坦、阿富汗未來會麵臨怎樣的安全形勢?
劉宗義:在最近的一次學術研討中,美國的學者特彆提到這個問題,他說他不希望看到阿富汗重新成為大國競爭的博弈場,也不希望代理人戰爭重新在這裏爆發。然後我特彆問他,美國的“印太戰略”說得很明確,就是要塑造中國周邊的戰略環境。因為美國承認無法從內部改變中國,那麼它現在要做的就是塑造中國的周邊環境。那麼這是不是包括阿富汗?
這位學者明確說他從來不認為美國的“印太戰略”和歐亞戰略、阿富汗戰略是連在一起的。但是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我覺得美國的“印太戰略”是一個全球戰略,事實上也關聯著阿富汗戰略。因為現在“印太地區”,特彆是太平洋西岸地區,是世界政治和經濟的重心,所以“印太戰略”實際上是一個全球戰略。而美國之所以撤齣阿富汗,從中東和阿富汗地區收縮,為的是把精力和資源轉移到亞太地區對付中國。
而且現在解決阿富汗問題的一個關鍵在於印巴兩國能不能達成一緻。由於美國推行它的“印太戰略”,並且韆方百計要提升印度的戰略地位,巴基斯坦方麵是比較焦慮的。他們最擔心的是,由於美國執行“印太戰略”,支持印度,實際上會使得印度在本地區追求地緣政治擴張,這會使得阿富汗的局勢更加混亂。
在這次阿塔重新奪迴政權的過程當中,印度是一個失敗者,但是它畢竟在阿富汗經營瞭20多年,投入瞭30多億美元,它不僅是搞基礎設施建設,而且在當地的民生項目和人文交流方麵投入很多,在“收買人心”方麵做瞭大量的工作。
目前,印度還比較有信心的,認為隻要讓他們重新介入阿富汗事務,他們就能繼續保持在阿富汗的民心不流失。現在印度對阿富汗進行比較大規模的人道主義援助,也是希望能夠保持在阿富汗老百姓心目當中的形象。
觀察者網:您提到瞭印度的問題。 在俄烏局勢仍然膠著、阿富汗問題亟待解決的時間點上,王毅外長訪問印度的行程在外界看來似乎“很突然”。外界也在推測這是否是中印關係破冰的第一步。對此,您的分析是?
劉宗義: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對印度的訪問錶明瞭中國希望緩和中印關係、加強中印閤作、積極主動的大國姿態和大國胸懷。
2020年4月至今的邊境對峙是印度方麵挑起的,企圖利用中國麵臨美國戰略壓力和新冠疫情的時機在邊境地區挑釁,逼迫中國接受印方條件,實現其戰略意圖。 在過去兩年中,印度的對華政策是失敗的,在邊境地區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推行經濟“去中國化”的結果反而是兩國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印度對華政策陷入一個死結,現在也是需要打破的時候。 去年下半年以來,印度對外戰略迴調是比較明顯的。不僅要重新平衡美俄關係,而且對中國也做齣一些緩和的姿態。
去年印度是金磚國傢峰會主席國,為辦好金磚國傢峰會,需要中國予以配閤。中國著眼於金磚國傢組織和發展中國傢共同利益,在金磚國傢問題上與各成員國一嚮積極閤作。中國也一嚮將印度看作發展閤作夥伴,這種立場沒有改變。
今年中國是金磚國傢峰會主席國,中國在事關金磚國傢組織發展和發展中國傢共同利益的一些問題上需要和印度磋商,金磚國傢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和發展中國傢的共同利益要求印度拿齣積極的閤作姿態。
中印兩國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立場比較接近,都希望俄烏衝突能夠通過和平談判方式最終解決。在俄烏衝突問題上,中印都受到美西方要求選邊站隊的巨大壓力。印度受到的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美國希望印度徹底成為它的小夥伴,為其衝鋒陷陣、火中取栗。
前幾天,主席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瞭視頻通話,就雙邊關係及俄烏局勢進行瞭深入探討。在當前俄烏衝突造成全球政治秩序和經濟秩序發生劇烈變動、地緣政治形勢錯綜復雜的背景下,印度擔心俄烏衝突造成美國將其戰略重點轉移到歐洲,從而使得美國“印太”戰略失去動力――使印度企圖藉助美國“印太”戰略,在遏製中國的過程中推動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重組、實現印度經濟騰飛和大國崛起的戰略構想落空。
因此一方麵它積極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協調,在“印太”地區拉住美國,另一方麵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與中國的關係,以免陷入戰略被動,陷入獨自與中國對抗的境地。 現在,印度國內北方邦等地的選舉已經結束,莫迪政府暫時不需要再利用民族主義情緒,因此從其國內政治環境來說,印度政府改善對華關係不存在嚴重製約。當然,印度希望藉中國舉辦金磚國傢峰會嚮中國提要求、列條件的外交做派沒有任何長進。
再者,中印兩國在很多國際問題上,特彆是近期俄烏衝突引起的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穩定、能源綠色轉型等問題上確實可以閤作。從過去兩年與中國經濟“脫鈎”的痛苦掙紮來看,印度要實現疫情之後經濟復蘇,現在還離不開中國。
但是從長遠來看,印度希望在“印太”地區製衡中國,並在此過程中實現經濟發展和大國崛起的戰略沒有根本變化。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和印度國傢安全顧問多瓦爾的會談中提到的一些承諾,如中國不追求“單極亞洲”,尊重印度在南亞地區傳統地位,希望開展“中印+”閤作等,從印度所固有的冷戰思維和“勢力範圍”視角來看,印度人不相信,也不會遵守。
附: 中國外交部阿富汗事務特使嶽曉勇發言全文
阿富汗變局是2021年備受關注的國際事件之一。美國和北約搞的所謂“堅定支持任務”部隊從阿富汗全部撤齣,阿富汗塔利班重掌政權,這是2001年美國以反恐為名發動阿富汗戰爭,武力推翻阿塔政權以來,阿富汗局勢發生的最復雜、最深刻的變化。下一步阿富汗形勢朝什麼方嚮變化,一個什麼樣的阿富汗最符閤鄰國、地區國傢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如何纔能幫助阿富汗實現持久和平與重建發展,成為當前各國各方普遍關注的話題。
自去年7月底以來,我和我的團隊赴阿富汗和歐亞中東南亞相關地區與國傢穿梭訪問,曆時近4個月,走訪15個國傢,30個國次,有的國傢去瞭近10次。在外交部直接指揮下,廣泛會見各國各方政府高層、黨派、國際多邊機構和學者專傢媒體,以及有關國傢特使,參加各種會議磋商,接觸瞭阿富汗塔利班臨時政府的上層以及阿富汗主要黨派代錶,經曆瞭8月15日阿富汗的劇變,深深感到,在阿富汗這一由亂嚮治的關鍵時期,中國作為阿富汗最大的鄰國,做齣巨大和有實效的努力。中國領導人和外交部門負責人直接做各國各方高層工作,著眼阿富汗人民,尊重阿富汗主權和獨立自主,同鄰國、地區國傢一起,呼籲和動員國際社會,促進阿富汗在這種劇變關頭止亂迴穩,幫助阿富汗人民在這一突如其來的危機之中緩解睏頓,迅速提供大批人道主義援助,揭露美國是阿睏局的始作俑者,明確要求美國對阿富汗局勢負起主要責任,同時引導阿方積極迴應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國的努力得到包括阿富汗人民在內的各國各方普遍贊賞和積極肯定,對促進國際社會形成應對阿富汗局勢變化共識、加強對阿接觸,發揮瞭突齣作用。
也要看到,當前阿富汗在很多方麵穩住瞭局麵,但仍處於由亂嚮治的關鍵階段,挑戰與機遇並存,睏難與希望同在。現在為止,根據有關國際機構報告,4000萬阿富汗人民仍有一半麵臨飢餓威脅,雖然立瞭春,但是阿富汗高寒地帶多,基礎設施和農業被嚴重破壞,社會治理不足,渡過危機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地區國傢和國際社會已形成一定共識,那就是:期待阿富汗建立廣泛包容的政治架構;實行溫和穩健的內外政策;尊重少數族群和婦女兒童的閤法權益;堅決打擊一切恐怖主義;同世界各國和平友好相處,同鄰國睦鄰友好。隻有具備以上五個特徵,阿富汗纔能真正具備長治久安的基礎,纔能盡早融入地區發展、國際閤作的大潮和國際大傢庭。中國在促進形成有關國際共識方麵發揮的積極作用有目共睹。要實現這些目標,各國各方需要至少從三方麵繼續共同努力:
第一,濟民生,應刻不容緩地共同協力和加強應對阿富汗人道狀況和經濟睏局。當前阿富汗突齣問題依然是人道危機和難民風潮的風險。國際社會應該在援助阿富汗問題上加大協調,在任何情況下人道援助都不應該附加條件。然而有些國傢,一方麵說要做一些人道主義援助,另一方麵,每一筆人道援助都附加條件,這就使人道援助變味瞭。美國無權對阿富汗資産進行無理凍結或任意處置,更不能因為自身的原因,將阿富汗人民的資産據為己有,這對阿富汗人民是不公平的。強調一下,美國是當前阿富汗睏境的始作俑者,應該承擔起對阿富汗人道援助的最大義務,應該以實際行動彌補對阿富汗人民造成的傷害,對阿富汗國傢造成的損失,讓阿富汗在美國的資産如數用於解決阿富汗人道危機和民生睏局,不要再做讓阿富汗人民的睏境雪上加霜的事情。要強調的是,主要大國對世界和平穩定負有特殊重要責任,在處理熱點問題時應堅持公道,不追求私利;應緻力於和平,不濫用武力;應鼓勵對話,不動輒製裁;應尊重當事國意見,不以勢欺人。
第二,促接觸,要繼續推進和加強同阿富汗的理性務實交往對話。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傢在設阿富汗事務特使、特彆代錶或者專門高官,以各種形式同阿塔臨時政權進行對話,這都是好的趨嚮。目前就阿富汗方麵來看,臨時政府積極開展對外交往,不斷釋放齣願意迴應外界的期待、履行所做承諾的信息,在政策舉措上采取瞭一些行動,做齣瞭一些規劃,總體方嚮應該說是好的,是正確的。國際社會應該在落實“阿人主導、阿人所有”原則基礎上,以平等、尊重、理性、務實態度,同阿方進一步加強接觸。讓這些對話交往産生正麵影響,引導阿富汗逐步走上良政善治的道路。
第三,聚閤力,要以人類命運與共、同舟共濟的精神,增進涉及阿富汗的多邊和地區協調。阿富汗不應該再次成為地緣政治的博弈場所,應該建設起並不斷鞏固圍繞阿富汗問題各方平等對話閤作的平台。現在的各種平台,有的是多年延續下來的,也有在新形勢下由鄰國、有關地區國傢或大國搭建起來的,比如說阿富汗鄰國外長會就是一個突齣的例子。各方要維護聯閤國主渠道地位,推動各類涉及阿富汗的多邊機製平台發揮作用,相互補充,形成閤力,為阿富汗推進和平重建、實現自主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要關注阿富汗境內涉恐動嚮,推動國際社會群策群力,構建反恐統一戰綫。摒棄雙重標準和選擇性反恐,絕不能讓阿富汗再度成為恐怖主義的滋生地、庇護所和擴散源。
從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形勢劇變以來,中方同阿富汗有關各方保持著密切接觸,嚮阿富汗人民緊急施援,積極推動國際溝通協調,幫助阿富汗維穩防亂,已經並在繼續做齣許多努力。
中方始終把中阿傳統友好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在支持阿富汗剋服睏難、邁嚮未來的道路上,中方始終把中阿傳統友好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為促進阿富汗形勢平穩過渡提供中國方案,發揮中國作用,貢獻中國力量。
中方一貫尊重阿富汗主權獨立、領土完整
中阿是山水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兩國人民友好交往、曆經韆年,中方一貫尊重阿富汗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從來不乾涉阿富汗的內政,今後中方將一如既往的堅持這樣做,堅持麵嚮全體阿富汗人民的友好政策,繼續支持阿富汗包容建政、止亂迴穩、製恐止暴、重建傢園,使阿富汗人民沐浴在和平安寜的陽光下,走上穩定發展的康莊大道。
中方繼續嚮阿施援,幫助阿富汗人民渡過難關
中方將繼續嚮阿施援,幫助阿富汗人民渡過難關,一如近幾個月來一樣,麵對阿富汗局勢的突變,中方第一時間伸齣援手,嚮阿富汗提供瞭價值近3億元人民幣的人道援助,包括糧食、醫藥、疫苗、越鼕物資等等,這些物資自去年8月以來陸續運抵並且交付。我們將根據阿富汗人民的需求繼續追加援助,雪中送炭,讓人道關懷的爐火溫暖阿富汗的韆傢萬戶。
中方大力支持阿富汗提升自主發展能力
中方將大力支持阿富汗提升自主發展能力,中方和阿富汗進行的鬆子空中走廊,現在已經有1400多噸瞭,幫助阿富汗改善民生。中方今後還將進口更多的阿富汗優質農産品,助力阿富汗民眾傢庭創收增收,我們願同阿富汗方麵加強治國理政的經驗交流,為阿國傢發展培訓更多的專業人纔。從更長遠的時期來看,中國還願同鄰國、地區國傢和世界一起,加強同阿富汗的互聯互通建設,幫助阿富汗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再現“亞洲之心”的輝煌。
中方將努力支持阿富汗重建的國際閤力
中方將努力支持阿富汗重建的國際閤力。阿富汗局勢發生劇變以來,中方和本地區其他各國各方緊急行動起來,通過阿富汗問題的上海閤作組織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領導人聯閤峰會,通過舉行新搭建的、兩次阿富汗鄰國外長會,通過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四國外長的非正式會議,通過中美俄加特使磋商機製會等等,發齣瞭幫助阿富汗止亂迴穩的一緻聲音,發齣共同促進與阿富汗接觸,閤力支持阿富汗和平穩定和重建的呼聲,推動瞭各國各方與阿接觸的共識形成和擴大,引領瞭國際社會穩阿助阿的積極努力。
中方還將與地區國傢繼續密切閤作
中方還將與地區國傢繼續密切閤作,繼續辦好阿富汗鄰國外長會,為阿富汗實現長治久安做齣鄰國貢獻。我們將積極參與各類的涉及阿富汗事務多邊機製的活動,推動協調各方,幫助阿富汗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相信在阿富汗人民共同努力下和在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下,阿富汗這個飽經滄桑的國傢,一定能夠實現由亂嚮治的轉換,贏得和平、穩定、發展的美好未來。
本文係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錶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