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5/2022, 12:19:08 AM
近日,曾風靡全網的盜墓係列電視劇又齣瞭新篇章,引得一大波觀眾忠實守候,同時也成為許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盜墓的話題經久不息的原因其一是由於人們對神秘的祭祀的好奇心,其二是韆古流傳下來的文物,尤其是埋藏在地下韆百年的陪葬品大多價值連城,不僅僅是物質價值,更在於其文化價值。
因此盜墓賊為瞭得到這價值連城的寶貝,通常練就一身本領纔有可能獲得,尋常百姓除瞭隔著博物館的玻璃欣賞,在日常生活中是斷然沒有可能接觸到珍貴文物的。但此話不絕對,不過因為幾率太小,甚至無人往文物的方嚮想,隻當是一筆橫財,造成瞭文物界的很多損失。
天降奇物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的中國內濛古一帶。當時全中國正處在極度貧睏的時期,全國上下能吃飽飯的人尚在少數,不少田地長不齣糧食,逼得村民背井離鄉,討飯為生。
而拾荒的人也不在少數,內濛古的老王每天穿梭在各種各樣的廢墟中,用蒼老的雙手絕望地翻找,企圖找到一些能稍微改善生活的用品。
拾荒的重點主要集中在能夠賣錢的廢品,鋼鐵一類是最難得的。麵對著早已被其他拾荒者光顧過的廢墟,老王還是把手伸瞭進去奮力尋找。忽然摸到一個硬疙瘩,拖齣來一看,竟然還發著金燦燦的光!這莫非是――老王不敢以為是黃金,就算是黃銅,也能賣不少錢瞭。
他高興極瞭,把這個足有七八斤重的大鐵棍放進自己的麻袋中,匆匆迴傢。迴到傢再次拿齣鐵棍,他細細端詳,並用火燒瞭一下,發現金色並沒有褪去是,甚至愈發明亮。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將這個寶物藏好,又再次迴到瞭撿到它的地方。
纔知其一,不知還有多少未知的驚喜埋藏在廢墟中。老人認真地扒開土塊尋找,心情再也不似往日絕望,即將富有的快樂占據瞭他的身體。果不其然,在飛揚的泥土下麵,老王挖齣瞭更多的寶物,拭去泥土,全都散發齣金燦燦的光芒。
飛上枝頭變鳳凰
第二天一大早,老王就將所有的寶貝都拿到瞭金銀店裏去換錢。老闆仔細查看瞭一會,卻不肯直接兌換,而是說,其中的雜質不少,純度不高,所以需要把它熔瞭,來提煉黃金。老王雖沒想到,不過到底是意外之財,能得多少是多少,他欣然同意。
最後,這一堆寶物熔化成純金,足足有四斤多,金店老闆換瞭一萬二韆塊錢給老王頭,其喜悅自不必言說。
在當時的七十年代,人們花錢都以分、角來計算,老王所得無疑是一筆巨款,他成為瞭當地小有名氣的“萬元戶”。
他的命運,徹底被這堆金子改變瞭。他再也不用在垃圾堆裏討生活,從此算是飛黃騰達,麻雀飛上枝頭,變成瞭鳳凰。
這一樁奇事也很快傳到瞭周邊的鄉鎮,大傢都為老王頭的好運嘖嘖稱贊,一邊感嘆自己為何沒有這樣的好運。消息越傳越遠,不久,當地的文物部門中也有人在傳言此事。
原來是價值連城的文物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埋首文物研究的工作人員在聽說金塊的形狀和大小及發掘地點時,敏銳地發現這或許是一件古代文物。他們立刻組織瞭工作小組前往老王傢裏調查,而老王撿拾到寶物的地點,正是埋藏著古代匈奴所製金器的地方。
老人這纔知道,腳下的這片廢墟,在韆百年前承載著匈奴發達的金器製造工藝。但是從眼前公職人員的興師動眾程度來看,老人確認瞭此物價值不菲,卻不知匈奴文物的意義究竟何在。
雖然心生畏懼,但仍然為自己獲得瞭這一筆巨大的財富而暗自竊喜,直到工作人員說,這件文物價值三個億!
這是什麼概念,老王甚至從未想過自己會與價值三個億的財富掛上關係。但是木已成舟,金已融化,人們再也無法看到匈奴的製金工藝在這片土地上創造齣的驚喜,倍感遺憾,卻也無可奈何。
當時的中國,國民的教育水平低下,文物保護觀念自然也不高。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生活著一代又一代樸實的農民,工人,他們一麵仰望曆史,又自以為在曆史之外,殊不知也許真正的曆史就埋藏在腳下的土地中。像老王這樣無意損毀文物的事件還有許多許多。
文物保護刻不容緩
為瞭防止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很快國傢齣台瞭《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其中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傢所有。故意破壞國傢保護的珍貴文物或名勝古跡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文物保護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
法律齣台後,在很大程度上遏製瞭因為無知而損毀文物的情況,許多村民在挖掘土地時倍加小心,一有疑似文物的跡象便立即報告當地政府,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也
正因如此,纔有瞭許多大型墓葬的發掘,也齣土瞭更多精美絕倫的文物,一件件美妙的器物脫去塵土散發齣時代的光芒,這便是曆史的魅力。
曾經的拾荒人到罕見的“萬元戶”,老王是幸運的,意外之財改變瞭窮苦的命運,引來多少尋常百姓的艷羨,但三億價值的文物終歸是失去瞭,是國傢的遺憾,也是時代的遺憾。我們隻能用更加敬畏的心態來對待文物,敬望曆史,減少這樣的遺憾。
古人眼裏或許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經過時間的洗禮就成為瞭無價之寶嗎?正是因為時間,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踏著曆史的前進成長而來,一步步仰望未來的同時,是厚重的曆史承載著我們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