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9:13:50 AM
文/盧明 編輯|燕子 圖片|網絡
林衝是水滸好漢裏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作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雖然級彆不一定太高,畢竟是最高軍事機關的工作人員。他齣場很早,一直堅持到故事的最後,是一個貫穿始終的人物。
這裏解釋一下,所謂八十萬禁軍教頭,並不意味著他管八十萬禁軍,而是說,禁軍有八十萬,他在禁軍中是個教頭。禁軍中的教頭多瞭,並非隻他一個。
林衝一齣場,就帶有悲劇色彩。他陪娘子去東嶽廟燒香,隨便去間壁魯智深住處切磋武藝,沒想到,那邊廟裏,自己的娘子卻被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調戲。
這嶽廟,並非是紀念嶽飛的廟,而是東嶽廟。嶽飛是南宋名將,為他立廟是南宋以後的事情。那麼,祭祠泰山的嶽廟怎麼又齣現在東京汴梁呢?這是因為,曆代皇帝都尊奉五嶽之神,而泰山居五嶽之首,所以,對泰山神的祭祠特彆重視,這也影響到民間的信奉。遠離泰安的人,為瞭方便祭祠,就在本地建起東嶽廟。所以,各地都有東嶽廟。林娘子去的這個嶽廟,自然不是泰安的嶽廟,而是東京的嶽廟。我們說這個嶽廟就是東嶽廟,還有一個證據,就是王進說去此廟燒香時,提到敬劉李王。“劉李王”,不是三個姓,而是兩個神,在東嶽廟裏,一個是劉郡王,一個是李郡王,雖然他們都是東嶽神的下級,但縣官不如現管,人們常常把香燒給劉、李二位郡王。
《水滸》寫這廟在酸棗門外。北宋東京有兩座酸棗門,一個是內城的北門,叫舊酸棗門,一個是外城的北門,叫新酸棗門,這兩座城門的名稱都是民間的俗稱。《水滸》所寫嶽廟,不清楚在哪個酸棗門外。我們隻要知道《水滸》裏寫的是酸棗門外就可以瞭,況且,幾次寫到這地方都對茬。比如,寫魯智深初到大相國寺,寺裏研究讓他做什麼的時候,有人就提齣,酸棗門外的菜園子,可以讓他去管。王進逃嚮延安府,為瞭躲開殿帥府派齣的兩個聽侯支使的牌軍,也提到讓其先到酸棗門外的嶽廟裏做好準備。林衝陪娘子到嶽廟上香,更是明確指齣魯智深的菜園子與嶽廟隔壁。
林娘子被高衙內調戲,走不脫,使女錦兒沒辦法,急著找到魯智深處。林衝急忙彆過魯智深,來到廟裏,揪住調戲他娘子的人正要打,卻發現這人竟是高衙內。林衝考慮到自己是高太尉的屬下,怕得罪瞭高俅,就把這事給壓下瞭。現代文學名傢張恨水說林衝不如王進,王進一條好漢,閤得來就跟著乾,閤不來遠走高飛,決不在權貴麵前彎腰,而林衝卻做不到這樣。不過,我們知道,林衝有林衝的性格,他能忍,他捨不得那份不錯的工作,捨不得那個溫馨的小傢庭,他想以自己的隱忍保全與妻子共有的生活。可是,他的這些想法,最後也破滅瞭。
高衙內一心想得到林娘子,茶飯不思,這個時候,小人就有瞭獻媚的機會。浮浪子弟富安主動齣壞主意。富安先是讓陸虞侯假裝請客,把林衝領到樊樓,然後,騙林娘子說林衝在陸虞侯傢吃酒犯病一氣上不來,情況很危緊,使林娘子趕快到陸虞侯傢,早已等在這裏的高衙內非禮瞭林娘子。此事被使女錦兒發覺,找到樊樓來告訴林衝,林衝火速趕到陸虞侯傢解救瞭娘子。高衙內一看林衝來瞭,嚇得跳窗逃走。林衝忙問林娘子:“沒被他奸汙吧?”林娘子說:“沒有”。林衝非常氣憤,感覺這個和自己從小要好的陸謙,真是難以饒恕,就砸瞭他傢裏的一些東西,帶著刀子去樊樓找陸謙。陸謙早已逃之夭夭瞭,哪裏還找得到!林衝沒辦法,隻得悻悻地迴到傢裏。
這裏介紹一下樊樓。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裏,記載瞭宋徵宗時期東京的城池、街道、河流、建築、風土人情等,明確寫到處於大內東南角不遠處的白礬樓很齣名,而沒有寫到樊樓。白礬樓,簡稱礬樓。礬字的繁寫,上麵一個姓樊的“樊”,下麵一個石頭的“石”。想來,這樊樓就是白礬樓,古書刻印的時候,把礬字下部的石字旁略去瞭。這礬樓,很氣派,在東京很有名氣。
林衝迴傢後,開始幾天,很煩悶,到處找陸謙報復。魯智深為瞭給林衝解悶,天天來陪他找地方吃酒,林衝報復的心也就淡瞭。
林衝是消氣瞭,可高衙內不算完。富安又來使壞瞭,他和陸謙給高衙內齣瞭個更壞的主意,給高俅說,要想遂瞭高衙內的意,就得想辦法把林衝害死。於是,一個罪惡的陰謀就在高俅之流的操作下推齣。他們先是派一個人,假裝急著要錢,拿一把寶刀故意在林衝麵前叫賣。林衝喜歡,貪便宜買瞭那把寶刀,自然是中瞭圈套。第二天,兩個承局來告訴林衝,高太尉聽說林衝買瞭把寶刀,要林衝去府裏比試比試,待林衝走到高太尉辦公的白虎節堂裏,兩個承局抽身而走,高太尉汙說林衝帶刀闖入白虎節堂,意欲謀殺太尉,著落開封滕府尹治林衝的罪。
好在滕府尹手下有個公正善良的孔目孫定,他一眼就看齣林衝冤枉,說服府尹為林衝開脫。他知道高俅權傾朝野,高安排的案子,再冤你判無罪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打擦邊球,找從輕發落的理由。最後隻以林衝不閤帶刀闖入太尉府的罪名,將林衝脊杖二十,發配滄州。
押解林衝的差撥有兩個,一個叫董超,一個叫薛霸。他們將林衝押齣來的時候,林衝的嶽父及親朋鄰居都來為他送行。林衝的嶽父張教頭,給兩個公人每人五兩銀子,算是打點。林衝對嶽父說,自己命運不好,惡瞭高太尉,發配後放心不下,怕連纍娘子,願寫一封休書,任從娘子改嫁,絕不反悔。嶽父勸他不要擔心,自己可以接女兒和使女錦兒迴傢,能夠養活他們,絕不讓高衙內得逞。林衝還是執意要寫,說是為林娘子好。嶽父扭不過他,隻好說,你寫你的,我不讓女兒改嫁也就是瞭,專等你迴來團聚。在這種情況下,林衝寫下瞭一紙休書。林娘子看到休書,悲痛欲絕,發誓活是林衝的人,死是林衝的鬼。
董超薛霸把林衝暫押一處,迴傢送張教頭給的銀子,迴來的時候,陸謙已經在巷口等著,把他們叫到一個酒店,每人給他們五兩銀子,說明高太尉的意思,要在路上結果瞭林衝的性命。董超薛霸都夠壞的,薛霸更壞。董超開始還猶豫,薛霸卻說,高太尉分咐的事哪能不做,硬是把那銀子收下。他嚮陸謙保證,短則兩站,長則三五站,把事做成迴復陸謙。如此,林衝的厄運又來瞭。
為瞭下手方便,他們故意摺磨林衝。在一個酒店裏,薛霸故意用燒得很熱的水猛燙林衝的腳,弄得林衝腳上到處是泡。然後,讓他穿粗硬的草鞋,以至於林衝腳上全是血,痛得難以前行。當他們來到野豬林的時候,董超薛霸就要下手瞭。野豬林,有人說是滄州的,這不對。因為,他們一天隻走三十裏,到這裏也就走瞭三四天的樣子。書中隻寫是通嚮滄州的道上,這裏離滄州還遠著呢。書中交待,這個林子以前結果瞭不少人的性命,可見,遇害的不隻林衝,這更說明瞭當時社會的黑暗。
董超薛霸假意怕林衝逃走,林衝說,自己本是好人,也想好好服刑,決不會逃走。兩個公人說,還是不放心,要把林衝綁在樹上,林衝也就讓他們綁瞭。可是,綁上以後,董超薛霸立刻就露齣凶惡的麵孔。還是這個薛霸,惡狠狠地把高太尉要害林衝的事說瞭齣來,並對林衝說,“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祭日”。盡管林衝救情,要他們放自己一碼,可這兩個人還是要加害林衝。就在薛霸舉起水火棍要打殺林衝的時候,隻見大樹後一個大漢拿禪杖將水火棍打飛,接著對兩個惡人打去,隻是在林衝的勸說下,纔停瞭下來。這個人就是魯智深。魯智深在東京,聽說林衝發配滄州,去開封府沒找到林衝,他覺察有人在暗地裏安排什麼,懷疑惡人加害林衝,於是就一路跟隨而來,林衝和差撥住哪裏,他就住哪裏,偷偷地監視情況。薛霸用開水燙林衝的情形,魯智深看到後,本想當時就懲治這兩個傢夥,隻是怕被眾人阻擋纔未齣手。這一次,他是先到野豬林等著,想要這兩個公人的命,卻看到這兩個公人要加害林衝,於是就挺身而齣救人瞭。他怕兩個公人再生歹心,就一直把林衝送到滄州附近,看著人煙稠密,沒有險處瞭,纔離開。
到滄州牢城前,林衝先遇到瞭柴大官人。受到柴大官人熱情款待和銀兩接濟。柴大官人名叫柴進,是滄州橫海郡的大戶。滄州,曆史上曾是渤海郡的郡治。有沒有橫海郡,就不好說瞭。我們隻要知道是滄州就可以瞭。柴進的祖上是五代後周皇帝,宋太祖趙框胤在陳橋發動兵變,黃袍加身,變後周為大宋。作為迴報,給後周柴氏小皇帝以丹書鐵券,讓他及其子孫有法律霍免權。這柴進專一結交天下好漢,凡有犯事到滄州的,他都要接濟一番,這次林衝來,他自然要接濟的。為瞭林衝在牢裏不受苦,柴林還專門給管營寫瞭一封信,開後門,說情。
到瞭牢裏,林衝有柴進送的銀兩送管營和差撥,再加那封書信,分得一個比較好的差事,就是看管天王堂。每日裏,隻是燒燒香,掃掃地,就可以瞭。有人會問,發配場所,怎麼還有天王堂?這天王堂,是敬什麼神的?因為牢營由廂軍管,廂軍屬部隊編製,因此,軍隊敬天王,是唐宋的貫例。天王,即佛教的毗沙門,唐代中期與番兵的戰鬥中,有和尚作法說有毗沙門上陣,唐軍大勝,由此,朝廷認為這個天王是軍隊的保護神,就在軍隊裏建廟敬他。
《水滸》要錶現的,是林衝被高俅一夥一逼再逼。第一逼,汙他有謀殺罪,想判林衝死罪沒得逞。於是,就來第二逼,派人在路上結果他的性命,沒想到又被魯智深救瞭。現在,他們要搞第三逼。高俅派陸謙、富安來到滄州,讓管營差撥把林衝派到草料場,趁機把他燒死。《水滸》上寫,草料場在滄州城東十五裏,草料場往東半裏有山神廟,山神廟以東二三裏有莊戶酒店。滄州屬衝積平原的尾端,近海處生長大片蘆葦之類的植物,軍隊在這裏設置草料場,是極有可能的。隻是這韆裏大平原,哪來的山?沒有山,哪來的山神廟?北宋的滄州,北到天津,南到無棣,稱為山的,隻有兩處,一處是海興縣的土岡子,稱為小山;一處是無棣縣的火山口遺跡,稱為大山,大山也不大,隻有60多米高。(無棣現在屬於山東省)。有人說山神廟在這兩處。不過,山神廟,大概隻是《水滸傳》作者根據故事情節的需要,隨意寫上的,他對宋代滄州的情況,未必真的熟悉。當讀者的,隻須體會小說營造的氛圍中,就可以瞭。
這一夜,林衝在草料場。住處四處露風,凍得挺不住,就去東邊的村子裏打酒喝。迴來發現住的草廳已經被大雪壓塌,沒辦法,隻好去山神廟暫住一宿。也正是這個時候,陸謙富安還有牢城的差撥一把火把草料場給燒瞭。林衝得知此情,怒火衝天,一下子殺瞭他們三人。這個時候,已經走投無路,他隻好帶著柴大官人的信,雪夜奔嚮梁山。
沒想到,在梁山,占山為王的王倫卻不願收他,怕他武藝高強奪瞭自己的位置,隻是在硃貴、杜遷、宋萬的一齊勸說下,纔勉強答應,限三天內讓林衝交投名狀。投名狀,就是要先殺一個人獻上。林衝哪是乾這類傷天害理事情的人,但,被逼無奈,也隻好應承。第一天,一個人影都沒遇到;第二天,遇到瞭,卻是三百多人結伴而行,下不瞭手。第三天,等到中午,還沒遇到,林衝正想放棄,卻來瞭楊誌。林衝與楊誌打鬥幾十個迴閤,不分勝負。這個時候,王倫想將林衝楊誌一起入夥,互相牽製。楊誌還想迴東京謀復原職,還是走瞭。
後來,晁蓋等人劫瞭生辰綱,上梁山而來,王倫故技重演,還是推說梁山地方小,裝不下那麼多人。這個時候,林衝忍不住瞭,在吳用等人的激將下,殺瞭王倫,擁晁蓋為山寨之主。
林衝這個人,本是個軍官,有著安逸的生活,他不想失去這樣的生活,所以,他敬業,做事謹慎,遇事忍讓,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下去。但,他畢竟是個英雄,在忍得不能再忍的時候,他就齣手瞭,殺陸謙,殺王倫都體現瞭這一點,這就是,逼急瞭,總會反抗的。
林衝是梁山將排名很靠前的頭領,武功高強,上山又早,又有擁立之功。無論是在戰官軍,徵遼,還是打方臘的戰鬥中,他都衝鋒陷陣,屢建功勞。在徵方臘後,他患風癱病亡於杭州。
作者:盧明,男,1960年生人,筆名黃河入海。鄆城縣委退休乾部,鄆城縣作傢協會主席,縣詩詞學會會長。係山東省作傢協會會員,菏澤市詩詞學會副會長,菏澤學院水滸文化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鄆城縣曆史文化研究學者。在《光明日報》《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等多種報刊及網絡平台發錶散文100餘篇、小說20餘篇、詩詞詩歌1000餘首,其中《菏澤賦》在《光明日報》發錶。著有《正話水滸》《水滸印象》《好漢文化探究》《鄆城文史考略》(三捲)文化書籍六部,主編《鄆城文學作品選》《鄆城文韻》《水滸彆傳》《水滸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澤電視台主講水滸文化十三期。
壹點號心夢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