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4:48:38 PM
願以我血獻後土,換得神州永太平。
在封建時代裏,皇帝作為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是不允許任何人觸動他的權威。
但是在任何賢明的或是昏庸的皇帝,
總會有幾個政治眼光不夠的臣子。絳侯周勃的兒子,周亞夫從小跟隨父親在軍營裏鍛煉、養成瞭一身軍人的作風,但是此人實在不適閤留於朝堂。
皇帝要麵試丞相,吃肉卻不給筷子,
丞相離開後,皇帝:此人留不得。
周亞夫將漢朝的三代皇帝都得罪瞭,也注定他的下場。
因為功勞過大卻自恃功高不給皇帝麵子,
周亞夫在漢景帝時因為行為失措,最後落得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一、絳侯之子,周亞夫從軍記
周亞夫是西漢初期的名將,當時太尉周勃的次子。因為齣身軍人世傢,周亞夫從小便接受軍事化訓練。也正是因為軍人世傢讓他養成瞭一身軍人正直的作風,作為助手係留的河內郡守,
周亞夫一直以來都是盡職盡責訓練手底下的士兵。
他治軍嚴明,在曆史上也是有確實的記載的。
這個齣身軍人世傢的周亞夫,在課本上留下瞭《細柳營》的故事。這篇文章是司馬遷在史記當中,為進一步凸顯周亞夫形象通過實地求證所記載下來的。
錶現齣周亞夫這個人忠於職守、治軍嚴明的文學形象。
但是這也僅僅是周亞夫軍事生涯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作為軍人齣身的周亞夫,更為擅長的是在戰場上行軍打仗。
尤其是七國之亂上立下不世功勛,
更是讓周亞夫獲得瞭至高無上的榮譽。
二、平定七國之亂,周亞夫立下戰功
漢景帝時,經過數十年發展的諸侯國更加強盛起來。地方權力的擴大勢必導緻中央權力的縮小,因此當時的諸侯國也成為瞭朝廷的心腹大患。在漢景帝時齣於晁錯的建議,皇帝下令削藩,
這使得早有謀反之心的吳王勾結其他幾個諸侯國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瞭聲勢浩大的武裝叛亂。
當時的吳王和漢景帝早已經有殺子之仇,在漢景帝還是年輕,還同時因為一次口角便將吳王的兒子殺死。而當時的漢文帝齣於愧疚,便安撫瞭吳王屹帆,給予他一些特權,但是這卻導緻瞭吳王的勢力不斷擴大,
甚至因為殺子之仇開始暗地裏厲兵秣馬。
在漢景帝時,削藩正給瞭吳王起兵造反的理由。漢景帝眼見時諸侯國
術
十萬大軍來勢洶洶,隻能認慫,並且相信對方提齣的條件、殺掉瞭自己的老師晁錯。但當時這些諸侯國怎能輕易罷兵,
漢景帝麵對這一情況、選擇瞭將周亞夫派去鎮壓叛亂。
周亞夫在細心審視瞭當時的情況之後,
他不與數十萬,諸侯國正麵交鋒;反而采取兩國的軍隊拖住叛軍的主力,而自己則趁機而動、切斷瞭叛軍的補給。但是這時候卻給他埋下瞭一個仇人,便是梁王劉武。
因為周亞夫沒有正麵和叛軍交鋒,導緻梁王這一邊的壓力非常之大,
而且周亞夫並沒有及時迴應梁王的求援、導緻梁王內心暗生仇恨,
在之後不斷嚮自己的皇帝兄弟指責周亞夫。
有瞭這七國之亂的卓越錶現,周亞夫便被任命為丞相。在軍事上有著強大能力的周亞夫卻不是一個政治能手。
三、得罪景帝,周亞夫被降職
在漢景帝想要廢黜太子時,務識時務的周亞夫偏偏和皇帝作對,認為太子錶現中規中矩、不能廢掉。這就使得周亞夫得罪瞭當時最高的統治者漢景帝,
並且因為這一次的廢太子導緻周亞夫也得罪瞭後來的漢武帝劉徹。
在軍營裏,一嚮直來直往的周亞夫,
麵對這一問題也直接地錶達瞭自己的想法,
錶示皇帝既然對自己有不滿,那麼不如廢掉自己的丞相之位。當然,漢景帝也沒有慣著周亞夫,直接讓他迴鄉下去瞭。
在成為丞相以後,周亞夫不僅在太子之位上和漢武帝對著乾;而且在一次賞賜匈奴人首領時,周亞夫又一次站齣來惹怒瞭漢景帝。
在封候事件中,景帝一次想立外姓為候,一次想立匈奴降將為候,均被周亞夫反對,
忍無可忍的景帝說瞭一句“丞相議不可用”直接把降將封瞭候。
周亞夫的倔脾氣也上來瞭以請辭要挾,結果景帝也沒慣著他,批準瞭他的要求。
如果說此時的周亞夫能夠轉變思路,或許能夠落個安穩晚年。但是偏偏年老糊塗的周亞夫又一次放在瞭皇帝手裏,這一次他沒有那麼幸運、得以安度晚年瞭。
四、年老糊塗,皇帝不留周亞夫
漢景帝年老之時想用周亞夫來輔佐太子,便想再看一看他的脾氣是否有所改變。於是漢景帝便請周亞夫來吃肉卻不給他筷子,
倔脾氣上來的周亞夫非常生氣嚮下人要瞭筷子。
而漢景帝一說這事也值得你不高興嘛,周亞夫極不情願的下跪賠罪;但是景帝剛剛想說起身,周亞夫便抬抬屁股走人。
看到如此難以管教的周亞夫,漢景帝便放棄瞭,再次縱容他的想法,並且感覺此人不能留給年少的漢武帝。
但此時年老昏庸的周亞夫也犯瞭錯,落到瞭漢景帝的手中。當時周亞夫的兒子在為他準備後,事實買瞭500甲盾,這在漢朝時屬於私自盜用軍需品,是要殺頭的。當時漢景帝便派人查實這一情況,一嚮倔強的周亞夫,
又怎麼肯承認自己想要謀反瞭?
於是便絕食五天後、吐血而亡。他用這種方式證明瞭自己的清白,但同時也瞭解瞭漢景帝的一樁心事。他可憐的政治頭腦,決定瞭他最後的下場。在封建王權的時代裏,她並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定位,
得罪瞭最高統治者也注定瞭他下場的悲慘。
可以說,周亞夫在戰場上是絕對的能人,但是在政治舞台上卻是一個莽夫。永遠
學不會察言觀色的他給自己帶來的災難,
伴君如伴虎是他最真實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