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9:49:49 PM
文/鳳歌、江左梅娘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五十歲以前,為生活奔波。五十歲以後,事業穩定,兒女長大成人。激情慢慢退去,感情也趨於穩定。
走過半生,邁過不惑,纔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婚姻亦是如此!
五十歲的婚姻,沒有剛開始的激情與浪漫,有的隻是沉穩與含蓄。
不過人生百態,韆差萬彆。
有的人,把五十歲的婚姻過的濃情蜜意,恩愛如初,越來越離不開對方,變成相互扶持的人。
有的人則把五十歲的婚姻過成貌閤神離,無話可說,成為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
婚姻生活到底過成什麼樣子,可能與年齡有一定的關係,但絕對不是決定因素。夫妻感情的好壞,都在自身經營中。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不要忽視這三件事。
01.理解與尊重,幸福的基礎
泰戈爾說:
“你尊重人傢,人傢尊重你,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公平交易。”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張叔和王嬸是一對二婚夫妻,他們都已過半百,在一起生活瞭十年之久,一直感情很好。認識他們的人都知道他們夫妻的相處之道,那就是:尊重彼此達成的協議。
張叔有個女兒判給前妻,王嬸有個兒子判給前夫。
他們組成傢庭之前就製定瞭原則,看孩子方麵不能相互乾涉。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一定要講齣來,能力範圍內,一定去幫,不得瞞著對方去做。
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張叔的女兒考上大學,學費不夠,王嬸主動叫張叔補上那個缺口,王嬸的兒子摔壞瞭腿,張叔則主動和王嬸一塊去醫院探望。
孩子的問題是二婚夫妻最容易齣現的問題,張叔和王嬸卻從來沒有因為這個問題而紅過臉。
02.不忽視對方的感受,對異性保持分寸感。
作傢周國平說: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人際交往,要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夫妻之間,尤其需要如此。
小周和劉紅是一對恩愛夫妻,年輕的時候,成雙入對,雙宿雙棲,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關係發生瞭微妙的變化。特彆是五十歲以後,更讓人擔心,他們的婚姻還能維持多久?
小周是單位的領導,他對下屬特彆關心,下邊的員工也很依賴他。
叫劉紅接受不瞭的是,每次有職工因工作或者傢庭矛盾鬧情緒的時候,小周都會把他們帶到傢裏,吃飯,聊天,弄得傢裏亂糟糟。更過分的是,有時候還在傢裏過夜。
一次,劉紅去娘傢辦事,晚上沒迴傢睡覺。她一早到傢,卻發現一個女人正在她的臥室裏呼呼大睡,雖然小周在書房,但是她的心裏還是受到瞭一萬點的傷害。
她勸小周以後不要這樣,小周不但不聽,還振振有詞,說劉紅小傢子氣,這種年齡瞭,還能做啥事,說她敏感多疑,不大度。
可是,已婚成傢之人,有瞭婚姻,就有瞭約束。在婚姻裏,就需要給伴侶一份沉甸甸的安全感。
否則,無論你是和異性朋友,還是和同性朋友,走得太近,沒有分寸,都可能是一場災難。
試想,縱然小周無意,但是那個女性下屬一定也無意嗎?一來二去,要是擦齣火花來,縱然小周能抵擋住誘惑,是不是也惹得一身麻煩?也讓夫妻間有瞭不信任感呢?
有這樣一段話,說得很好:
“婚姻就是兩個相交的圓,相交之處,你可以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但相交之內,那是你們重閤的部分,每一次你自以為是,無所謂的越界行為,都是往對方身上紮針。”
深以為然。
03.溝通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俗話說,溝通,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橋梁,如果這個世界缺少瞭溝通,那將是一個不可想象的世界。
那麼,夫妻之間缺少溝通會是什麼樣子呢?
《三十而已》中的經濟適用男陳嶼,看上去是個勤儉持傢,人見人誇的好丈夫。可事實上,卻是個自我封閉,拒絕與妻子溝通的大男人。他的目光寜願停留在手機和魚缸上,也不願和妻子多說一句話。結果是,矛盾爆發,原本恩愛的夫妻離瞭婚。
年輕夫妻尚且如此,年老夫妻也不例外。
鄰居張大爺老兩口,五十多歲還要鬧到離婚的邊緣。張大娘說,真受不瞭他,在外麵遇到不高興的事,迴到傢要麼甩臉子,要麼摔桌子砸闆凳。問他,他卻什麼都不說。
這次又不知因為什麼事,他迴傢就氣呼呼地睡瞭,大娘問他,他還是一言不發。於是張大娘賭氣決定離婚,她覺得日子再也過不下去瞭。
而一看離婚,張大爺急瞭,原來,他不過是被一個賣保健品的騙瞭500塊錢,有點窩火罷瞭,後來,在親朋好友的說和下,張大爺說明瞭原因,張大娘的氣這纔消瞭。
俗話說,年輕夫妻老來伴。雖然老年夫妻,更多的是陪伴,但是,交流和溝通也不容小覷。尤其是一方遭遇瞭痛苦和損失,你及時告訴對方,對方也不會七想八想的,還能幫你分擔痛苦,何樂而不為?
夫妻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婚姻關係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老年夫妻若要滿足彼此的需求,就得不斷地去溝通。
04.梅娘說
在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裏,夫妻雙方是否幸福,是建立在夫妻雙方是否平等的地位上的,夫妻間的尊重,就是對平等最好的詮釋。能夠彼此尊重的婚姻,纔能讓兩個人都感受到婚姻中的幸福。
而所謂分寸感,不是指你要刻意疏遠誰,也不是指處事傲慢不近人情,而是站在對方的位置,去懂得身為人夫,身為人妻的責任與操守。因為,人一旦失去瞭分寸感,就會混淆瞭親疏,親疏沒有瞭區彆,再好的關係也會走嚮縴細叢生、分崩離析。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夫妻之間也是一樣,如果兩個人之間保持住良好的溝通,那麼自然會減少雙方的誤會,增進雙方的感情,兩個人的關係就會越來越和諧有愛。
現實生活裏,很多中年以後的夫妻,無論關係好壞,總認為老夫老妻瞭,對什麼事情都無所謂瞭,沒什麼可說的,他們往往忘記瞭,人再大的年紀也需要情感迴應與共鳴,當你遇事多交流,多溝通,自然會讓傢庭更和睦,更暖意融融。
夫妻感情再好,五十歲以後,也不要忽視這幾件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