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5/2023, 12:42:55 AM
《甄嬛傳》一直被奉為宮鬥劇的天花闆。都說後宮是個大染缸,任你曾經是多麼純潔的女子,隻要踏入後宮,經過一番熏染,從而捲入後宮永不休止的勾心鬥角,最終從一個天真的單純女變成腹黑的心機女!然而,在劇中,就有一位代錶後宮的一股清流,這個人就是甄嬛的最好閨蜜瀋眉莊。
瀋眉莊是標準的大傢閨秀,端莊得體,談吐不俗,美麗大方,但她又是個性格十分剛烈的女子,可以說,心比天高的她,卻命比紙薄。在屢次遭到華妃的陷害,並看透皇上寡情寡義後,開始主動遠離雍正。後來她又偷偷喜歡英俊瀟灑的溫太醫,並珠胎暗結,最終卻因難産而死,是個典型的悲劇人物!那麼曆史上,瀋眉莊的原型究竟是誰?在雍正後宮真的有這麼一個女人嗎?
曆史上的“瀋眉莊”:謙妃劉氏
瀋眉莊曆史原型是雍正的謙妃劉氏,跟劇中的瀋眉莊齣身名門不同,曆史上,劉氏父親隻是一名六品的小官,但劉氏從小就是一個美人胚子,父親劉滿為瞭混個皇親國戚當當,雍正七年,就將女兒劉氏送入宮中,由於長得貌美齣眾,在一眾宮女中脫穎而齣,雍正第一眼就看到瞭劉氏,一見傾心。
以劉氏這樣的齣身,也就是能參加內務府選秀,然後入宮做個宮女,年滿便可齣宮,然而命運又似乎尤其眷顧,當晚,雍正就安排侍寢,並將其封為劉答應。當時劉氏纔剛滿14歲,而雍正已經51歲瞭,也就說,劉氏足足小雍正36歲,妥妥的是老夫少妻,不過,這一段卻是劉氏最快樂的時光。
那時候謙妃年齡尚小,想法單純,相比後宮其他爾虞我詐的妃嬪,謙妃算得上是一股清流,因此雍正感覺和她在一起很放鬆。
入宮一年後,劉氏升瞭兩級,被封為貴人,雍正十一年,劉氏生下兒子六阿哥弘曕,這也算是雍正老來得子,母憑子貴,雍正必然龍心大悅,生下弘曕的第二天,劉氏就被封為謙嬪,這一年,她纔十八歲。
《甄嬛傳》中的瀋眉莊的後宮之路頗為坎坷,雖然一開始得到雍正的寵幸,協助華妃管理六宮,但也屢次遭陷害,甚至被太監推入湖中,導緻昏迷數日,還一度捲入“假孕風波”,被雍正禁足,就這樣,瀋眉莊被雍正傷透心後,最後喜歡上瞭對她昔日照顧的溫太醫,生下女兒靜和難産而死!
而曆史上的劉氏並非是難産而死的,相反,她的前半生卻過得很順遂,但老夫少妻總要麵臨一個不幸的問題,那就是生離死彆。在雍正去世時,劉氏隻不過纔22歲。
乾隆繼位後,雖把這位小自己兩歲的庶母封為皇考謙妃,但卻又將她唯一的兒子弘曕過繼給瞭十七叔允禮,也就是《甄嬛傳》中的果郡王,失去丈夫,兒子又被搶走,雖成謙妃,但劉氏心中的苦悶可想而知瞭!
但劉氏除瞭跪地接旨,謝主隆恩,什麼也改變不瞭。而更讓劉氏沒想到的是,兒子弘曕也不爭氣,成為瞭一個典型的紈絝子弟!
弘曕過繼允禮:享受親王待遇,但兒子不爭氣,使得謙妃晚年喪子
乾隆即帝位時,弘曕隻有兩歲。因他幼時常住在圓明園,所以稱為“圓明園阿哥”。但弘曕似乎從小就對這位皇帝哥哥心生畏懼。
有一次,幼小的弘曕在園內玩耍,乾隆本想上前與他說說話,給這個幼弟點安全感,可弘曕一見乾隆卻顯得十分害怕,掉頭就跑瞭。乾隆滿心不高興,但不好責怪年幼的弘曕,所以把心中怒火撒在太監們身上!
不過,乾隆對這幼弟極為疼愛,請著名的詩人瀋德潛當他的老師,弘曕善作詩詞,且富藏書,逐漸成長為一位有較高水平的詩人。受到一些著名詩傢的肯定和贊譽。允禧看到弘曕的詩後,高興地對客人說:讀經畬主人的詩作,可知宗室中不乏人也。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弘曕心性也變得頑劣!
乾隆三年時,雍正帝的第十七弟允禮果親王去世,因死後無子,即以弘曕過繼給允禮,弘曕便順理成章承襲允禮的親王爵位。
隨著弘曕長大,弘曕剛滿18歲,乾隆也給他委以重任,想讓他多些鍛煉,多點閱曆,於是,讓他管理圓明園八旗護軍營、武英殿等職務!年紀輕輕就位尊的弘曕,沾染瞭不少毛病,也漸漸有瞭一些浮躁,做事從不考慮後果,由此,給自己造成瞭不可收拾惡果。
畢竟允禮在兩朝功勞不小,在諸王中較為殷富,弘曕承襲嗣封,租稅所入,年紀輕輕也算一大富翁瞭,但弘曕生性儉嗇,對待下屬很苛刻嚴厲。由此,乾隆也對他很不滿意,屢加訓飭。
後來,又因開設煤窯,強占平民産業,瘋狂斂財,到處惹是生非,結果被告到瞭乾隆那裏,兄弟之間的矛盾,日積月纍,終於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爆發,乾隆斥責弘曕,說他的所作所為,令他實為之寒心!
所謂母憑子貴,子以母榮,弘曕不得聖心日久,這必會牽纍到母親謙妃,生母謙妃壽辰時,乾隆未曾加賜稱祝,弘曕不知哪來的膽量挑戰皇威,憤怒不滿,形之於色,嚮哥哥乾隆微詞諷刺,看來這個弟弟是無藥可救瞭。
乾隆決定嚇唬嚇唬這個放縱的弟弟,跟他看好算一筆總賬。乾隆反駁他:你坐擁那麼錢財,而侍奉母妃菲薄,連自己母親壽辰的禮物都捨不得給,反而嚮母親索要錢財,是為人子乾的事嗎?
除此之外,圓明園失火,弘曕住處最近,而來得最晚,諸王都進園救火,他一邊慢悠悠的過來,一邊和晚輩們說說笑笑,乾隆對他憤怒不滿,並斥責他毫無關念之情!
盡管乾隆怎樣聲色俱厲,還是不忍心懲罰他,而弘曕依舊以為自己犯的都是一些小錯誤,乾隆不會拿他怎樣,因而沒有一點收斂。
他的“荒唐”哥哥弘晝在盤查倉庫案中受罰後,已經變得低調起來,然而或許是被弘曕間接地壯瞭膽,就不太注重細節瞭。有一次,弘曕和弘晝兄弟二人一起,至皇太後宮中請安時,在皇太後座位旁邊跪坐,按清規,彆人是不能碰的,這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而且隻有皇帝纔能稱雍正為皇考,其餘兄弟都應按謚號稱世宗憲皇帝。
因此,乾隆帝責備兩個弟弟“儀節僭妄”,弘曕被革去親王,從親王降維郡王,從郡王變成貝勒,解除一切差使,永遠停俸。弘晝雖然一直都是明哲保身,謹小慎微,但也因此事,被罰王俸三年。
弘曕與弘晝哥倆一樣視財如命,但弘晝大智若愚,非常瞭解哥哥乾隆的秉性,而且拿捏有度,他一生行事多有“荒唐”,給自己操辦葬禮斂財,暴揍軍機大臣,這樣的弘晝反而得到乾隆的信用,安享富貴終生!
而弘曕也許是人生太過順遂,從未經曆過任何挫摺與磨難的他,被革去親王後,從此閉門謝客,深居簡齣。由於長期抑鬱憂悶,抑鬱不歡,體質逐漸虛弱,疾病纏身,到乾隆三十年,病情十分嚴重,乾隆聞知親臨視疾,但此時的弘曕隻能在衾褥間叩首謝罪!
乾隆被手足之情所感動,嗚咽失聲,拉著弘曕的手說:我是看你年少不懂事,故意嚇唬嚇唬你,給你稍加處分,由此讓你改變自己的脾氣,豈料,你會因此得重病。麵對弟弟病危,乾隆很動情,一迴宮後,就立即恢復弘曕的封爵,希望幼弟聽到這個消息後能夠盡快痊愈,可惜已經無濟於事,不久,病入膏肓的弘曕去世,年僅33歲。
弘曕死後,乾隆極為悔痛,還為弟弟弘曕吟詩作文,錶示對弟弟弘曕的喜愛和痛惜。而對於謙妃劉氏而言,更是十分悲痛,少年喪夫,中年喪子,對一個女人來說,劉氏也算是很悲涼的女人,且連太妃都圖不到,除瞭一個謙妃名頭,一無所有。
自雍正離世後,謙妃便在殿中吃齋念佛,不插手後宮之事,不隨意踏齣宮殿,保持著心中的謙卑。曾以為兒子當親王後,會平安過一生,結果兒子不爭氣,貪戀錢財、挑戰皇威,到最後置身於這樣的境地。
弘曕去世後,留下謙妃一個人在皇宮憂鬱而生,經過兩年的以淚洗麵,謙妃劉氏的命運也就這樣結束瞭,享年54歲。
謙妃劉氏死後,乾隆還特地為她輟朝三日,以此來紀念她。可見,乾隆對這位庶母謙妃還是很敬重,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謙妃的金棺奉移泰陵妃園寢,十月二十五日入葬,她的寶頂在前排純懿皇貴妃寶頂之右。
寫到最後
其實,在劇中的瀋眉莊和曆史上的謙妃劉氏性格特點還是很吻閤的,都是代錶著後宮的一股清流,從來不參與爭寵奪利的事情。《甄嬛傳》中的瀋眉莊也是唯一從始至終本性沒有改變的人。即便她愛過的兩個男人,雍正和溫實初喜歡的都是甄嬛,但她也沒有半分嫉妒報復之心,而是多次維護甄嬛,始終站在甄嬛一邊。即使遭到瞭華妃等人的暗算而失寵,也沒有睚眥必報,依舊毫無害人之心。不得不說,瀋眉莊是一個品格高貴之人,連甄嬛也自嘆不如。
曆史上不同的是,謙妃並不像瀋眉莊難産而死,而是順利生下一個兒子,且母憑子貴,在雍正晚年時獨享皇帝寵愛,後又得乾隆皇帝尊重。劉氏一生言行謹慎,她並沒有像後宮其她女子一樣,捲入後宮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晚年雖有一個安逸的生活,但青年喪夫,晚年喪子,使得她一個人孤孤單單走完苦悶的一生!雖說她不像劇中瀋眉莊那麼慘烈,但絕對算是一個苦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