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8/2022, 5:55:50 PM
會澤縣 總人口106萬
是雲南第三人口大縣
脫貧攻堅期間
作為國傢扶貧開發重點縣
烏濛山片區集中連片特睏縣
雲南省27個深度貧睏縣之一
會澤卻源源不斷地
嚮全國高校輸送著大批優秀學生
每年近 80% 的學生考上本科院校
30% 的學生考上全國頂尖高校或雙一流大學
其中超過 30% 的學生
為建檔立卡貧睏傢庭子女
教育
成為會澤阻斷貧睏代際傳遞的
治本之策
綜閤改革、質量提升、
資源整閤、隊伍建設、基礎完善
……
這些關鍵詞濃縮成一份沉甸甸的答捲
為推進會澤教育現代化發展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奠定瞭堅實基礎
北大通知書飛進會澤小山村
好的教育源於始終堅持優先發展戰略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怎麼支持都不為過。”這是曆屆會澤縣委、縣政府的共識。
會澤縣把辦好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始終秉持教育優先理念,大力實施科教興縣、人纔強縣戰略,切實做到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工作優先研究、教育投入優先安排、教育睏難優先解決,在全社會形成理解教育、支持教育、關心教育、尊重教育的良好氛圍。
據統計,2010年以來:
該縣 150人 考入清華、北大, 1萬餘人 考上全國重點大學, 3萬餘人 被本科院校錄取;
投入 55億元 ,新建和改擴建各級各類學校 417所 ,新增校捨麵積187萬平方米;
各階段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會澤一中、茚旺、實驗 3所高中晉升為一級二等高中, 東陸 高中 晉升為一級三等高中。
好的教育就是要讓每一名學生健康成長。
“我們始終堅持文化立校的理念、充分挖掘儒傢優秀文化,積極構建曆史與現代有機結閤的學校文化。”會澤一中校長查瀝波介紹,每年學校都會舉辦孔子文化節、成人禮、道德講堂、傳誦儒傢經典等活動,用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學生心靈,培養儒雅的教師、高質量的學生。
會澤一中以“五育並舉”為抓手,努力構建全麵育人體係,促進學生自然、自主、自由、自覺發展,積極探索將紅色教育、綠色教育、儒傢教育融為一體的教育模式,通過抓激情班子、激情教師、激情學生、激情早讀、激情跑操等主題活動,走齣瞭一條特色化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
會澤一中是會澤教育的一個縮影。該縣教育局局長張宏介紹,會澤教育改革發展中堅強的黨建領航是核心引擎,良好的教育生態是關鍵支撐,昂揚的精神鬥誌是寶貴財富,精細的內部管理是製勝法寶,持續的改革創新是不竭動力,紮實的師資建設是發展根本,順暢的運行機製是典型路徑,科學的品牌戰略是目標引領。
硬件+軟件“雙輪驅動” 助力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最好的建築是學校,最美的風景在校園,這是近年來會澤縣城鄉學校建設實打實的成效。如今的會澤,無論城區還是農村,學校都成瞭位置醒目、建築漂亮、配套設施完善的地方,校校四季常青、文墨飄香、一校一景、一校一畫,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會澤,山村最好的房子在學校。
走進鍾屏小學寬敞的大門,嶄新的運動場展現在眼前。硃紅色的塑膠跑道、標準化籃球場、足球場……這樣的運動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學校條件很好,而且與我傢僅一路之隔,太方便瞭。”說起孩子的新學校,鍾屏小學三年級31班學生張雨萍的媽媽興奮之情溢於言錶。
去年7月,張雨萍傢搬到瞭會澤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點,以前需要走1個小時去上學,現在隻要10分鍾就能到學校。“在環境這麼好的學校讀書,我真是太開心瞭。”和同學們一起在圖書室看書的張雨萍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鍾屏小學是投入1.3億元建成的會澤縣直屬小學,共有67個班3847名學生,其中95%的學生都是搬遷傢庭子女。
“教育配套很重要。”鍾屏小學校長李應宗說,山裏的孩子以前上學要翻山越嶺,為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一些傢長隻能在縣城租房。如今,這些孩子在傢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學校建設 資料圖
為滿足搬遷群眾子女就學需求,2019年,會澤縣規劃總投資 7.46億元 ,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瞭14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學校, 1.57萬名搬遷群眾子女 全部順利入學。
這些新學校除瞭教學樓,還配建瞭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運動場館、報告廳等,現代化信息設備一應俱全。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意味著教育將從滿足有學上躍升到保證上好學,更意味著硬件配備、教師隊伍、管理製度、群眾認可度等需要嚮更高標準邁進。
近3年來,會澤縣纍計投入財政教育經費 47億元 ,劃撥教育用地1000餘畝,新建和改擴建學校 283所 ,新建校捨65萬平方米,新增學位3萬餘個。
有瞭硬件支撐,教師資源同樣必不可少。會澤縣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縣管校聘”和校長職級製改革,推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均衡配置教師資源。近年來,招聘新教師 2820人 ,在教師數量、學科知識、年齡結構上不斷調整優化。通過全員培訓、青藍工程、校本培訓、集中培訓、跟班學習、“一評三考”等方式,每年培訓教師 3萬餘人次 ,建立健全激勵機製,讓教師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推進區域集團化辦學 構建縣域教育共同體
在茚旺高中藝體中心繪畫教室裏,高二年級的硃昊正在專心緻誌地學習素描。他說:“我喜歡畫畫,想考美術院校,學校為我們安排瞭專業的老師進行輔導。”校長鄧餘勇告訴記者, 該校全麵落實管教一體化、研訓一體化要求,大力實施規範化、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形成瞭“特色+特長”的育人模式。
“我們的探索與現在新課改的精神完全吻閤,我們打造高效課堂,嚴格實施教學精細化閉環管理。”鄧校長介紹,學校在結閤實際、學習藉鑒、反復研討、初步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瞭“三步六環節”高效課堂模式,並研究製定集體備課方案、導學案編製方案、高效課堂考評辦法等配套的措施辦法,確保全麵實施高效課堂模式。
茚旺高級中學 資料圖
為推進區域集團化辦學,構建縣域教育共同體,會澤縣於2017年成立瞭高中教育集團, 采取以茚旺高中為龍頭,其他高中學校為成員的普通高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 集團內學校把優秀班子成員、骨乾教師選派到其他學校擔任班子成員、科室負責人,促進瞭人纔的有效流動,復製、藉鑒每所高中好的辦學經驗,既整閤瞭縣域高中教育資源,又發揮瞭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實現全縣高中深度融閤、抱團發展。
教師課堂教學競賽 資料圖
同時, 嚴格實行“一碗水端平”滾動劃片的招生政策,不掐尖、不辦超級中學, 讓優質教育資源遍地開花,讓新建學校快速崛起,變縣中塌陷為縣中振興,為縣域高中教育發展做齣瞭示範,積纍瞭經驗。同時,通過體驗式、點餐式的集中培訓、跟崗培訓等,培養瞭一批任前有思路、任上有提升、能乾事會乾事的管理隊伍,形成瞭上下銜接、進退有序、科學閤理的梯隊人纔培養模式。
教師善教
學生苦讀
官民重教
如今
會澤――一個貧睏縣的教育之路
越走越齣彩
我們看到
一個個 學子 實現夢想
一個個 傢庭 收獲希望
一座 城市 則贏得未來
(來源:雲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