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3:10:19 AM
點擊文藝日照關注我,加★星標★
有位英國記者這樣問我國金一南少將:說抗美援朝朝鮮戰爭中,中國的死亡人數是十九餘萬人,這數量足足是美國的五倍,你們怎麼好意思說贏中國瞭美國?
金一南少將聽後,沒有急於反駁,而是說:
“中美兩國的算法不同,而且,你不好奇美國當年為什麼打著打著就逃迴瞭三八綫以南嗎?”
朝鮮戰爭打瞭三年多,美國的實際用兵是四十四萬,
但是對外宣稱是三萬三韆餘人,然而他們刻在戰爭紀念碑上的人數是五萬四韆餘人,
倆個數字間有八韆多的差距,這數目明顯對不上,
這說明美國在極力隱藏這場戰爭的傷亡人數。
我們國傢的算法是,隻要在這場戰中的誌願軍,
哪怕你不是中國人民,隻要是在這場戰爭中受傷死亡的,那就都算是我們的傷亡人數。
這樣認真計算的話,美國的傷亡人數是遠高於我們的。
有網友說,傷亡數量是成本問題,這不是勝負問題。
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還沒有穩定的發展,反觀美國已經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
第一,朝鮮戰爭不僅僅是中美戰爭,而是中朝和以美國為首十六個國傢的戰爭。
那麼算傷亡也是中朝和美國為首的十六個國傢比。
這個數雙方大概是差不多,甚至於十六個國還要多一點。
2014年10月29日,中國民政部、總政治部確認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
聯閤國軍的人員損失在57萬人以上。韓國:陣亡137899人、負傷450742人、失蹤24495人、被俘8343人;
第二,看戰爭目的的實現。
就中國來說,已經達成額戰略目標,中國可以說是完勝。
朝鮮戰爭從爆發開始,韓國國軍就抵擋不住朝鮮人民軍的攻勢,
朝鮮的軍隊一路南下,很快就占領瞭整個半島百分之九十的土地。
美國以朝鮮侵略韓國為由,提議組建一支聯閤軍隊。
隨後有15個國傢響應瞭美國的號召,16國聯軍在美國五星上將麥剋阿瑟的率領下,在仁川浩浩蕩蕩地登陸瞭朝鮮半島。
朝鮮很快就敗下陣來瞭,被打迴瞭三八綫。
但是美國並不滿足於此,想幫助韓國統一朝鮮半島,中國也警告瞭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綫。
當時的中國,除瞭國土麵積比美國大一些,其他方麵確實落後許多,麵對中國的警告,美國根本就沒當做一迴事。
美國的戰機還肆無忌憚地越過鴨綠江,將炸彈投放到瞭中國東北邊境,造成瞭大量中國人民的傷亡,嚴重威脅瞭東北人民的和平安全。
中國人民誌願軍應朝鮮邀請入朝作戰,將以美國為首的聯閤國軍趕迴三八綫以南,最終美國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勝負在這場戰爭中不是按照數字來算的。
判斷戰爭輸贏的唯一標準,就是誰實現瞭自己的戰略目標,而不是單純的比一下誰的傷亡人數少還是說多。
戰略目的的不同,裝備的不同,中國達成瞭自己的戰略目標,而美國沒有。
抗美援朝戰爭起於鴨綠江,止於三八綫。
當時美國軍隊的目標是徹底滅掉朝鮮,中國的目標是保住朝鮮。
戰爭最後的結果是,中國完完整整的保住瞭朝鮮,達到瞭戰略目的,取得瞭完勝。
第三,美國重視新中國
一個被西方衊視百年,積貧積弱的農耕國傢,竟在一場兩年九個月高烈度戰爭中擊敗瞭由世界第一強國組成的17國聯軍。
沒有什麼比這讓人震撼,當然,勝利者收獲的紅利也超過普通人想象。
二戰時期齣名的五星上將麥剋阿瑟評價中國軍隊,他直截瞭當地說:“ 誰想要和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是有病 ”。
朝鮮戰爭後,中國迎到長達十多年的和平發展,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朝鮮戰爭中新中國打齣瞭中國人的實力。
朝戰失敗,打醒瞭美國,從此將中國陸軍作為世界第一假想敵,編印瞭《韓戰白皮書》《中國陸軍戰術特點》兩書,
對誌願軍“反斜麵戰術”、“坑道戰術”、“步兵夜戰”等輕步兵戰術分析細緻,一改曾經粗放打法。
而對基層戰鬥單元,如班排連加大山地、坑道戰對抗訓練,為越南戰爭積纍瞭一定經驗。三
角山戰鬥(上甘嶺)的炮兵飽和攻擊下對誌願軍殺傷比,“範佛裏特彈藥量”也成為美陸軍新的彈藥基數。
不客氣地說美軍真被誌願軍打怕瞭,從心裏意識到在地麵上擊敗中國陸軍,
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因此調整戰略,推齣瞭島鏈遏製戰略,這種戰略,
直到現在還在用,可見朝戰對美國軍事布局影響。
1958年第二次台海危機(炮擊金門),兩岸雖有假打成分,但美國人不知道,第七艦隊驅逐艦分隊艦長特雷.考爾,嚮老師艾森豪威爾(時任美國總統)電話建議,應該對軍隊做齣適當反應,幫助盟友(台灣)建立信心。立即遭到艾森豪威爾臭罵:“你的愚蠢讓我驚訝,將重新考慮美國艦長一職是否勝任,英國佬(紫石英號)曾和你想法一樣,最後成瞭全世界笑話…”
艾森豪威爾
第四,中國警告被重視
1965年越南戰爭,偉人再次給美國劃齣紅綫――不能越過北緯17度綫。
五角大樓的命令立即傳達到瞭越南美軍:“軍事行動控製在北緯17度綫內”,這就是朝戰力量。
第五,日本不敢再輕視中國
朝戰是美軍“最深傷疤”,一直選擇遺忘,
“越戰紀念園”早早完成,“韓戰紀念園”42年後(1995年)纔磨磨蹭蹭完成。
日本,曾對中國很為衊視,“支那”稱呼掛在嘴上,一些少壯派軍官乾脆不承認日本敗給中國,隻承認美國蘇聯打敗自己,自衛隊高野正雄:
“太平洋戰爭,蘇聯齣兵,中國有能力打敗日本嗎?既然你們是戰勝國,領土上為何駐紮著70萬戰敗國軍隊(關東軍)……”
朝戰後,日本上下閉上瞭嘴,再也聽不到“支那”二字。一位日本教授感慨:“100多年來中國一次次失敗,幾韆一兩萬外國軍隊就可以闖入你們首都殺人放火,讓你們割地賠款。但在朝鮮戰爭中,你們卻把美國人從北麵趕到南麵,中國人真正站起來瞭……”
第六,蘇聯重視中國
朝戰勝利,也讓斯大林看到中國潛力,將中蘇關係推嚮蜜月期。
戰爭中蘇聯嚮誌願軍提供瞭大批先進武器,如tT34坦剋、米格-15噴氣機、卡鞦莎火箭炮等,鳥槍換炮與戰爭勝利密不可分。
戰爭結束後,又推齣“156計劃”幫助我國。
“156計劃”――幫中國建立156個工業項目,以基礎重工業為主,用十幾年完成西方工業百年之路。
要知道當時我國一窮二白,沒有資金、設備、鋼鐵、石油,西方又進行技術封鎖,無法引進任何技術,是蘇聯幫助我國建立起瞭現代科技體係,從數學、物理、化學、空氣動力學、生物化學、流體力學到核物理,這些不應該忘記。
沒有朝鮮戰爭,蘇聯憑什麼對我們傾囊相授?
朝戰後,誌願軍戰術與作戰特點走進瞭世界一半軍事院校,5000年來第一次。
朝鮮戰爭,美國為什麼會以戰敗告終?
最核心也就是最重要的軍心,也就是整個部隊,整個國傢的意誌力以及凝聚力。
中國軍人捨身忘死,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西方世界永遠也學不會。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這就是中國能夠永遠屹立不倒的原因。嚮我們的自願軍先烈緻敬,山河無恙,先烈永存。
抗美援朝這場戰爭打齣瞭中國軍人的血性,戰爭中誕生瞭多少英雄,邱少雲,伍先華,楊育纔等等等等,他們的故事可歌可泣。
這場戰爭是不可一世的美國在唯一一次沒有勝利的情況下,簽下瞭停戰書,達到瞭我們保傢衛國抗美援朝的戰略目標,換來瞭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的機會,讓我們有時間有機會來趕超西方國傢。
為此付齣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
前一段時間熱映的電影《長津湖》,相信不少人都看過吧。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戰士們一個個的都被凍成瞭冰雕,可是卻依然做好瞭隨時嚮敵人衝鋒的準備。
我相信在電影院的各位,心中都會不由自主的為之一顫吧。
這就是我們的先輩,我們國傢的英雄先烈。
有瞭他們血與淚的付齣,纔有瞭我們現如今的安樂生活。
我們何其有幸,生在中國,長在中國。
現如今的中國已經變得非常強大,不再像從前那樣可以被隨便的欺負。
但過去的曆史,我們永遠也不應該忘記。
從曆史長河中看,中國人走嚮民族復興,是從跨過鴨綠江那一刻開始的。
這已經不是一個在東方海岸綫上加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傢的時代瞭。
曆史上的中國人用鮮血和意誌徹底的粉碎瞭西方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
我們正處於一個國際力量格局在較量中劇烈的演變的時代,中華民族正在實現自己的復興,我們正在參與一次新的長徵,曆史不可忘。
我們要牢記祖國今天的太平盛世,是由韆韆萬萬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換來的。
是無數人用血肉之軀築起的鋼鐵長城換來的幸福生活。
讓我們緻敬抗美援朝以及祖國復興以來的英烈們。
本文轉載已獲授權,其它賬號轉載請聯係原賬號:每日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