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慈禧的大名,每個人都無比熟悉。
如果要講述她的功績,或許絕大多數人都會無從說起,但是要說慈禧太後身上有哪些讓人詬病的地方,那麼相信大多數人都能誇誇其談,最少能說齣個三四條。
作為晚清時期最有實權的人,她沒有想著怎樣盡心竭力地挽救大清江山,反而驕奢淫逸的揮霍著日漸空虛的國庫,加速著大清朝的滅亡。
同慈禧心狠手辣齊名的就是慈禧的各種獨特嗜好。
慈禧為瞭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體現著皇傢至高無上的特權,著實做瞭許多聳人聽聞之事,甚至在她日常生活之中,處處充斥著這樣的事情,甚至連作息時間都十分詭異。
慈禧寅時起床,8點纔上朝,那中間這幾個小時的時間,她都在乾些什麼事呢?說齣來你可能都想象不到,處處都體現著她的尊貴與獨特。
慈禧獨特的嗜好
在古代封建製度當中,男尊女卑是社會常態。
在兩韆多年的封建曆史中,隻有兩個女人站在瞭萬萬人之上的至高位置上,掌控著封建王朝最高的權利。
一個就是古今第一女皇武則天,另一個就是這位慈禧太後老佛爺瞭。
慈禧雖然不是女皇,但是她的地位可要比皇帝還高,畢竟她能左右著皇帝的任免,連皇帝在她麵前,也不過隻是一個傀儡罷瞭。
同樣掌握著王朝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她並沒有選擇像武則天那樣勵精圖治、振興國傢,而是選擇好好享受權利所帶來的各種特權,將皇傢的尊貴,體現的淋灕盡緻。
慈禧做事隨性,而且為瞭滿足自己的喜好不考慮任何後果,畢竟在她的認知中,天下都是她的,隻要她開心,做什麼都可以。
相傳,慈禧自幼喜好書畫,也曾花瞭一些功夫練習,可惜都不見起色。
作為權力巔峰的存在,難免有需要她親筆書寫的時候,更何況有人聽聞她喜好繪畫,為瞭迎閤她的喜好,還曾嚮她乞要過墨寶。
自己傢事自己知,慈禧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水平,如果真把自己的“真跡”賞賜齣去,那玩意讓彆人看到還不笑掉大牙?那她的麵子往哪擱?
於是,她不惜花費重金,將三名成名已久的書畫大師請入宮中,專門作為她的槍手,為她作畫寫字,一旦有彆人嚮她討要墨寶,或者她不得不親筆抒寫什麼的時候,她就會下令讓這三個槍手替她完成。
同時,為瞭不露齣馬腳,她還扼殺瞭這三個人的思想與發展,嚴令她們,必須保持風格,不得有任何更改或者變化,也不準嘗試彆的風格,同時更不允許把這件事說齣去。
就這樣,這三名當世大傢就成為瞭慈禧的代筆,而他們提升的空間也被慈禧給封鎖住瞭。
乃至於清朝滅亡後,這三位原本有潛力名垂韆古的大傢,變成瞭街邊賣藝的藝人,慈禧此舉可謂是害人不淺。
不過,慈禧為瞭滿足自己的嗜好,損人利己,勞民傷財之舉可不止這一個,光是她每日起床後到上朝之間的行程中,就有好多環節讓人看瞭驚嘆不已。
慈禧“上班”前的諸多環節
作為晚清時期最有權利的人,慈禧為瞭牢牢地將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她當然也是要上班的,也就是上朝。
同與許多人想象中睡到“自然醒”的生活正好相反,慈禧需要每日寅時,也就是三點左右就要準時起床,否則就來不及梳妝打扮,吃早餐瞭。
然而眾所周知,清朝時是沒有鬧鍾的,因此她隻能讓數名宮女守在殿外,徹夜盯著時辰。
一到時間,就要小聲的在她床邊一遍又一遍的叫她,直到叫醒為止。
起床以後,其他宮女們則要開始一天最為忙碌的時候,慈禧洗漱是不需要自己動手的,一旦她起床就有等候在門外多時的宮女們,拿著溫熱的濕毛巾,輕輕的敷在她的雙手上。
敷瞭兩遍之後,再端來剛剛燒開的山泉水,調好水溫、泡上玫瑰花瓣,給慈禧洗手。
洗好手後再用同樣的步驟,為慈禧洗臉。
慈禧洗臉是有專門的“洗麵奶”的,洗完臉還會由宮女為她洗洗塗抹上慈禧專用的“護膚用品”、再然後就是化妝瞭。
化妝結束後,再由專人為慈禧更衣梳頭,尤其在梳頭這個環節,慈禧是最為挑剔的。
她很討厭看到自己的落發,一旦梳頭的太監梳落的頭發較多,輕則慈禧就會給他一頓毒打,重則殺頭的都有許多。
因此慈禧梳頭太監更換的頻率,比如今學生們更換簽字筆的頻率還要高。
梳頭過後,慈禧再站起身來,任由宮女們將她挑選的衣服、飾品,一件件地穿戴在她的身上,這時距離慈禧起床已經過去瞭兩三個小時瞭。
穿戴結束,慈禧就會按照慣例抽上一口煙來給自己提神。
為瞭防止自己口腔裏有異味,也是為瞭保持青春,慈禧在抽煙結束時,還會讓人準備好一碗人的母乳,來給自己潤喉。
喝完母乳,慈禧則要在禦膳房精心製作的100多道菜肴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菜,隨便吃上兩口,然後再到皇宮裏,在太監們的環繞下散步,之後再坐上自己專屬的轎子上朝,然此時正好8點。
令人發指
許多人在瞭解完慈禧的這一段行程後,都極為驚嘆,同時也是暗罵慈禧的無道與奢侈。
暫且不說,每天一碗人類的母乳潤喉,需要殘害多少位女子,僅僅在當時那個國傢風雨飄搖,百姓睏苦不堪之時,慈禧每頓還享用100多道菜肴時的鋪張浪費,就讓人們咬牙切齒瞭。
不過,要知道的是,以上提及的這些環節,都隻是慈禧日常生活中的“常規流程”,而且也隻是慈禧從起床到上朝時這五個小時之間所作的事情。
至於慈禧其他驕奢的嗜好還有許多,勞民傷財之舉更是數不勝數。
作為一個女人,她能在封建王朝中,享受到這樣的待遇,可以說是史上少見的,但是也正是她如此的貪圖享受,纔讓本就風雨飄搖的清朝變得更加的岌岌可危,也難怪會背負上那麼多的罵名。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