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6:58:26 PM
慈善公益報-公益在綫(公益記者 陶凱龍 張靜)盤錦訊 2022年3月8日晨,遼寜盤錦大窪區城郊學校教師李紅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瞭學校,剛踏進校園,刺耳的電話鈴聲響瞭,她接通電話聽到一位傢長急促的聲音,“李老師,我傢孩子他爺爺在外地做核酸檢測呈陽性,孩子不能上學瞭!”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李紅第一反應是學校的師生都會和該生直接或間接接觸過,如不及時處置,後果不堪設想,她立刻嚮校長汪海清匯報瞭這一重要情況。校領導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層層匯報,並按照疫情應急預案處置。
上午,盤錦市疾控中心的醫護人員來學校做全員核酸檢測,李紅老師所在的班級師生屬於次密接觸者,率先檢測,當學生們來到檢測地點看到醫護人員穿著白色防護服時,帶著疑惑恐懼的神態問老師“我們是不是感染上瞭新冠病毒瞭?”
李紅老師察覺到學生的心理變化,微笑著對每個檢測的學生說,“不是的,我們隻是做核酸檢測,排查感染,不會有事的,有老師在不用怕。”在她的安撫下,學生情緒未齣現大的波動。
此時按照上級要求需要提供學生傢裏和共同居住人的詳細信息。當她和傢長們核實信息時,有些傢長已聽到瞭一些謠傳,擔心和恐懼迫使他們不停地給李老師打電話,一個信息沒等填寫完,傢長的電話又打進來,此時的她頓感分身乏術。
一邊微笑著安慰身邊的學生,一邊耐心地安撫每一位傢長;一邊認真地填寫學生的信息。
下午放學時間到瞭,學校未接到上級通知,學生暫時不能放學。學生再一次陷入恐慌之中,傢長在校門口的焦急等待,急躁的電話鈴聲再一次讓李老師忙得不可開交。
為瞭安撫學生,李紅及時給孩子們播放心理防疫視頻,並現身說法進行疏導;同時通過微信群、電話耐心地給傢長解答,‘疫情當前我們必須服從上級命令,聽從指揮,不能亂瞭陣腳,隻能耐心地等待。’1小時後,接到上級指令,走讀生和本市的住宿生迴傢隔離,外市的學生在校隔離。
此時剩下的14名住宿生隱約感到不安,“老師我們啥時能迴傢?老師,我害怕,想迴傢!”
此時的李紅老師剋製內心的不安與焦慮,臨危不懼,神態自若地用喜聞樂見的科普故事形式給學生們講解防控隔離的知識,使學生們很快地安定下來瞭。
麵對住宿生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校長汪海清召開緊急會議要求疫情防控非常時期,需要部分老師留下來管理學生,黨員先留下。李老師悄悄來到校長汪海清麵前說,“我不是黨員,但我留下,我是班主任,因為孩子們需要我。”簡單的一句話,說齣瞭一名普通老師的擔當。
到瞭晚上,孩子們看到班主任李老師不僅沒有迴傢,而且與她們同住,高興得跳起來說,“有老師陪我們,我們就不害怕瞭。”李老師叮囑指導每個學生做好衛生清潔,看著每個孩子們安靜地入睡瞭,她纔顧上用微信文字輸入與惦念自己的傢人道平安。
臨近半夜,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瞭夜晚的寜靜,她急忙接通,隻聽電話裏有個傢長泣不成聲,‘責怪自己把兩個孩子送到疫區瞭,孩子要是感染上病毒自己沒法活瞭,要來陪孩子。’
此時李老師的嗓子經過一天不停說話安撫學生已經沙啞瞭,但還在不停地安慰講解,直到傢長的情緒穩定瞭纔放下電話。
晚上10點多,校領導發來信息,核酸檢測結果齣來顯示全部陰性,可以轉告傢長,讓他們安心。
當李紅老師把這一消息發到群裏時,傢長們迅速迴復著幾十條同樣的信息。“謝謝老師,您辛苦瞭。您該休息瞭!”看到這一句句簡單的謝語,李老師欣慰地笑瞭。
接下來的三天裏,為瞭確保學生們的身心健康,有一個整潔舒適的學習環境,李紅老師每天把教室打掃乾淨,多次消毒通風並給學生們多次測量體溫。
每天為瞭更有效地防控,食堂的工作人員一日三餐地把飯菜送到班級,李老師都和孩子們一同用餐,敏感心細的學生發現班級的學生在教室用餐,而其他班級的學生都在食堂用餐,質疑我們班的學生都感染新冠病毒瞭嗎?
遇到這樣的提問時,她總會認真地告訴孩子們,我們班的學生是次密接觸者,要自覺地和其他學生保持距離,隻有這樣纔能確保我們大傢的健康安全。
李紅每天給在校的學生上文化課,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講解有關新冠病毒預防的知識;同時為在傢的學生發課件上網課。
每天都要陪學生們做口腔和鼻腔的核酸檢測采樣,是李紅的又一項工作,鼻腔采樣有一定不適性,每天的采樣讓部分學生采前恐懼,采樣前有的學生嚇得直哭,一名學生對采樣工作人員說,阿姨我擤鼻涕給您不行嗎?
此情此景李老師心疼得眼淚在眼圈裏直打轉,她撫摸著孩子,安慰道,要堅強,一會兒就過去瞭。
周三、周四這兩天,班級部分學生齣現不安、焦躁、哭鬧情緒,李紅冥思苦想,讓傢裏人做好防護零距離接觸給送來學生們愛吃的零食,安慰他們。到半夜,有處於恐懼心理的學生齣現哭泣,李紅老師她抱著睡,其中有四個本地孩子傢長因為傢裏還有其他孩子,怕有傳染危險,堅決不把孩子接迴傢去硬留下來,她坦然麵接下,把睏難留給自己。
3月11日是周五,下午按照慣例應該放假,學生哭著嚷著要迴傢,傢長也都不停地打電話谘詢什麼時間可以接孩子,李老師在未接到上級明確指示情況下,隻有不停地安慰。
下午5點接到上級指示,住宿師生迴傢隔離,但需要統計填寫來盤接學生人員的詳細信息和車牌號碼。又是一陣緊張而忙碌的工作,晚上7點多學生們全部離開,李紅又繼續迴到辦公室認真地整理接孩子人員的信息,直到8點多纔離校。
居傢“抗疫”的日子裏,李紅老師每天都給此密接的學生傢長打兩次電話,瞭解孩子每天的健康及學習狀態,再嚮校領導匯報,直到孩子全傢隔離期滿。
隔著網絡和屏幕,她時刻與學生心連心。
她麵對著電腦,拿著手機在綫批改作業,時而認真傾聽孩子們質疑提問,時而手機指點,時而在電腦前錄製課件,時而傳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晚上,30 名孩子終於完成瞭一天的學習任務,她卻不能休息開始準備第二天的課上內容。
居傢學習,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跟著老師的節奏認真學習,對於那些調皮、不能準時上課,學習敷衍缺乏自律習慣的孩子,李老師總是一遍一遍耐心提示著。她總是說:特殊時期,孩子的心理浮躁,傢長心情焦躁,作為教師心理必須是堅定且堅強,教師做好心理防護,保持良好心態意義重大,不僅關乎自己,還會影響學生,教師冷靜剋製麵對現狀,保護好自己,用良好的心態和行動給學生做齣示範纔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避免學生齣現盲目的恐懼從眾心理。
李紅,今年59歲,是大窪區城郊學校一位從事教育工作37年的平凡普通的教師,當疫情來臨時她默默地用自己的愛心與擔當在此密接特殊情況下72小時未成年人緊急心理拯救,不僅為國內提供疫情下未成年人團體心理救援提供樣本,更體現人民教師應有的師者風範。
疫情終將過去,在疫情肆虐期間,不過是我們人生故事中的一個場景,最後變成迴憶。
我們最重要的是在疫情期間學會瞭福禍相依的生命觀,麵對睏境挫摺能辯證對待看到希望,擁有命運與共的自然觀,與自然和他人和諧相處,融入社會、國傢和民族,在大我中實現小我,追求真善美,用天道酬勤的行動觀造福社會和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