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之緣
2012年離開3G門戶之後,我決定嘗試微博自媒體瞭。
之前提起過,讀大專那幾年我一直玩著各大平台的博客,所以很早的時候就收到瞭新浪博客關於開通微博的私信邀請,於是在2009年8月份新浪微博剛上綫時我就注冊瞭,可以說是最早玩新浪微博的一批用戶瞭。
我通過一些雜誌報道,知道美國的臉書和推特很火,一直都有傳聞某些公司要打造國內版的臉書,但我也不知道到底哪傢公司能夠做到行業數一數二。後麵搜狐、騰訊、網易等門戶網站都陸續進軍微博,我也跟著腳步都注冊瞭,我猜測微博肯定會火起來。
當時大專三年級,也沒有什麼商業的經驗,同時也準備去找實習工作瞭,隻是注冊瞭去發發文章,偶爾研究彆的大號,希望自己的微博可以漲粉,至於將微博做大之後發廣告賺錢這一步,初齣茅廬的我是想不到的。
新浪微博藉助原本博客的優勢,很快拉攏瞭一群當紅明星進駐,新浪微博一下子就火起來瞭。同時一些比較有先見的人,開始玩段子號、垂直號,迅速圈瞭一大批粉絲,並開始偷偷接廣告賺錢瞭。
當時我太菜鳥瞭,更多時候隻是當一個旁觀者,看看熱鬧,學一些小技巧而已,自己的微博並沒有太多粉絲。直到2010年下半年纔知道微博粉絲的重要性瞭,於是嘗試運營一些不同類型的微博。
那時候新浪微博舉辦瞭一場微小說大賽,自己也寫瞭一些小說去參賽瞭,可惜並沒有獲奬,因為這樣的緣故,我看瞭很多微小說,所以我乾脆做瞭一個微小說的微博,就是把各種優秀的微小說都發布到自己微博,文字後麵備注原創者,最高的時候也就幾韆粉絲,但還沒有形成氣候,沒有達到盈利的規模。
由於自己寫瞭很多影評,後麵又做瞭一個影評的垂直微博,但那幾年微博並沒有扶持太多影評類的微博,我的影評微博僅僅積纍瞭幾百粉絲而已。
不閤格的美食博主
2011年我認識瞭一些玩微博的朋友,知道做本地號挺吸粉的,轉發評論都挺高,當年微信朋友圈還沒有上綫,大傢去吃飯去旅遊都喜歡拍照發微博分享,並艾特自己的朋友進行互動,新浪微博起步那幾年的社交屬性是非常強的。
於是我也做瞭一個美食微博,甚至請瞭還在讀大學的妹妹幫忙運營,剛開始是整理彆人的內容,偶爾自己去探店,也拍照寫文案發到微博上,效果確實比做小說和影評好多瞭。
為瞭漲粉,大傢都絞盡腦汁,其中有一個方法,就是互粉。通過一些互粉軟件,選好目標群體,每天關注幾百個人(當時新浪微博有限製每天的關注數量),幾天之後往往有20%至50%的關注者會跟我互粉,然後把那些沒有互粉的取消關注,以此不斷循環。
2012年,經過半年的努力,通過互粉和內容吸粉的方式,我的美食微博漲到2萬多粉絲,同時進駐一些類似微播易的平台,陸續有一些廣告找上門瞭。剛開始的時候我報價20元,有時一天就能接兩三單廣告。
差不多這個時候,我選擇瞭離開3G門戶,也有這方麵的原因,覺得做微博自媒體或許可以做大。
一個人、一部手機、一台電腦,我的自媒體之路算是正式開始瞭。我做瞭兩個美食號,主要發美食、旅遊、優惠打摺的消息,一個微博每天少則發三五條,多則發十幾條,看著互動量不斷變高,粉絲不斷上漲,心情那個激動,感覺離錢更近瞭。
經過一番努力之後,最大的一個微博的粉絲做到瞭十幾萬,發布報價從以前的20元上漲到100元,後麵又漲到瞭兩三百。
作為一個美食博主,肯定少不瞭探店,剛開始是自費用去吃,然後拍照,迴來寫文章發到微博去。後麵有微博有人氣之後,陸續有一些商傢找上來,說給他們的餐飲店推廣。
通常一個新的餐飲店開業,或者一傢急需人氣的飯店,會邀請幾位到十幾位美食博主來試吃,各種招牌菜都會擺上台,博主們拿起單反或者手機逐個拍照,然後纔是品嘗菜式,比較有見解的博主可能還會將一些好建議給到老闆和大廚,老闆會給每個博主一個紅包作為推廣費,那時候普遍纔一兩百元,最後博主迴去編輯圖文發微博推廣。
有些外行人可能會覺得美食博主挺好,不但可以免費吃一頓美食,還有紅包收,真是躺著賺錢。其實並沒那麼容易,平時博主要保持多條微博更新,探店後又要編輯圖文,纔賺那一兩百元,真是少得可憐,關鍵又不是天天有。
期間我還嘗試過給團購網站發宣傳,然後賺取傭金,成交一單有的傭金幾塊錢,有的幾十塊,也有幾百塊的,但幾百塊傭金的團購往往銷售額要達到3000元以上,這種單子是很少成交的。這種團購內容不能發太多,因為發太多很容易掉粉,所以一直控製發布頻率,例如發四條內容,再發一條團購單,如此一來,發布團購不會太多,一個月算下來最多也就分傭一韆多,通常也隻有幾百塊,而且越到後麵效果越差,開始變得有點雞肋瞭。
為什麼我做美食自媒體做不大呢?第一個原因是我不夠熱愛美食,是人都喜歡吃美味的食物,可是作為一位專業美食博主,你唯有超級熱愛,纔會認真去鑽研那些細節,怎麼拍照纔能吸引用戶,怎麼將簡單的一道菜用圖文錶達齣來,這道菜說用什麼材料烹飪而成的,另外還要對本地的餐飲有足夠瞭解,甚至要認識那些餐飲老闆,纔能拉到更多的業務,這些因素都是我非常欠缺的。
第二個原因,廣州的美食博主實在太多瞭,導緻競爭壓力特彆大,他們起步比我早,粉絲比我多,做得比我專業,自然大錢被他們賺去瞭,我隻能賺點小錢瞭。
嘗試推廣業務
做美食微博,一個月廣告平均五六條,加一點其他收入纔一兩韆元,連生活費都賺不到。看來在電腦前等待廣告主找上門來,這種方式行不通瞭,要想辦法主動齣擊瞭,同時也要擴大營業範圍瞭,於是我開始嘗試代理運營,策劃推廣,整閤營銷等等。
曾經給過一款牛奶品牌做活動宣傳,要到現場去拍照,然後發瞭5條微博,一共收瞭好像1300元,那是我做自媒體以來收過最大的一筆款瞭,創下瞭日收入的曆史新高,那天我非常開心,馬上買瞭一個榴蓮迴傢,還去市場買好菜犒勞自己瞭,遺憾的是那兩年再也沒有齣現過這種輕鬆賺錢的閤作瞭。
2012年9月,我接瞭一個代理運營微博的單子,那是一傢雞排加盟店,當時屬於網紅小吃。主要幫他運營微博,包括日常內容發布、漲粉、互動、推廣等,然後再通過自己的十幾萬粉絲的美食微博給他宣傳。
一個月收1500元,老闆還是挺爽快的,第二天就全額打款瞭。為瞭更好地推廣,我特意去到他店鋪考察,老闆也請瞭我吃他們的雞排,我拍照後就拿著雞排迴去瞭,說實話這個小吃更多是賣一些新意,口感隻能說一般。
加盟店有個缺點,我幫他們店推廣,相當於幫整個品牌也推廣瞭,那些粉絲看到瞭不一定會去他那傢店購買,而是就近原則選擇瞭其他加盟店嘗鮮,而他的雞排店顧客更多來自附近的年輕人,因此我做的推廣效果就大打摺扣瞭。
雞排加盟店的老闆就是感覺生意一般纔想到微博推廣的,推廣瞭一個月也沒有太大的改善,於是他有瞭關閉店鋪的想法,自然跟我的閤作一個月就終止瞭。
盡管沒能持續閤作,但也賺瞭1500元,或許下一單會更好呢?我繼續去開發新客戶,找瞭一傢貓主題的網紅餐廳,這次我是主動上門的,直接去他們店吃東西,然後約老闆談閤作。我說明瞭來意,並要瞭他們的聯係方式,可惜那傢餐廳有幾個股東,一個股東不會馬上決定閤作。
後麵經過網上的溝通,他們也有意閤作,於是我帶著閤作文檔又一次去到他們餐廳,跟他們股東一起討論閤作的細節,最後我們順利談成瞭閤作並簽瞭閤同,這次不是代理運營,而是綜閤推廣,總價格隻有1000元,他們先付款瞭20%的費用。
迴去之後我就給他們餐廳策劃各種文案,有粉絲爆料美食,有海珠區美食盤點,有貓主題攻略等等,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很多美食博主都抄襲發布瞭,微博和網上有瞭很多他們餐廳的報道。
可能數據不是特彆高,沒有達到餐廳生意火爆的效果吧,餐廳老闆對效果並不是很滿意,最後纔支付300元,加上預付的200元,我這次推廣收入纔500元,說這賺的是血汗錢,真的一點不為過。
但我並沒有因此就放棄,後麵我又接瞭一單代理微博運營,給一傢DIY蛋糕店推廣,1500一個月,他們預付瞭20%是300元。
我給他們的微博更新各種文案,同時也在自己的美食微博給他們宣傳,最後想辦法引導粉絲到他們的蛋糕店消費。
可是運營瞭半個月後,蛋糕店老闆對微博運營不是很滿意,想終止閤作,後麵我去他店裏溝通,但他已經決定瞭,並說沒有達到效果不給尾款瞭,最後送瞭一盒巧剋力給我。客戶不滿意,我還能怎樣,要跟他們吵起來打起來嗎?隻好自認倒黴,或者責怪自己推廣效果不夠好瞭。
後麵我迴去總結瞭,這種金額一兩韆的代理運營,往往是一個雙敗的結果。因為資金不多,基本很難帶來火爆的效果,這樣客戶自然就不滿意瞭,不太想付尾款瞭,而我本來報價不高,收不到尾款相當於打白工瞭。
代理運營隻有那些高額收費的,纔有可能讓雙方都滿意。例如一些大公司的綜閤代理運營,包括微博、微信、網站等多個平台的,一年能收費一兩百萬以上的閤作。這種情況,代理運營的公司纔能招更好的員工,策劃更好的方案,給客戶平台運營好,把各種數據和效果都做好,這樣客戶也滿意瞭,自己也能賺到大錢,纔能持續閤作下去。
可惜我隻是一個小小的美食自媒體,在廣州也沒有什麼人脈,很難接觸到大公司的運營代理閤作,看來這條路比較難走下去瞭。
轉戰騰訊微博
2013年,眼看自己的微博業務沒什麼突破,我開始找其他平台,那時候騰訊微博排行老二,憑藉QQ的超大用戶群體,讓騰訊微博的活躍度還挺高的。
於是我注冊瞭幾個騰訊微博,發一些垂直的內容,同時進行互粉軟件操作進行漲粉,結果發現效果竟然比新浪微博還要好。
那時候有很多對接微博的賺錢平台,其中一種模式是CPC,就是我微博發布平台提供的廣告,然後用戶點擊內容裏麵的鏈接,我就會有收入,一個點擊從0.2元至1元不等。我用幾個騰訊微博嘗試瞭一下,一個微博的日産齣竟然有5元左右,我猜這或許是一個機會。
我開始瘋狂注冊QQ,然後開通騰訊微博,那時候注冊沒什麼限製,根本不用手機和身份注冊。我一個人開通瞭五六十個騰訊微博,同時我也雇瞭幾個兼職,一起來注冊運營。
一個月時間,一共注冊瞭差不多200個騰訊微博,運營瞭幾天後,我就開始發布CPC的廣告瞭,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一天帶來的收入有400左右,這樣我一個月收入有一萬二瞭,扣掉兼職的幾韆塊,我收入超過8000元,這一度讓我看到瞭賺大錢的希望。
第二個月,很多平台開始扣我的CPC收入,判我違規點擊。其實我根本沒有用人工或者軟件去刷點擊,可能騰訊微博不斷互粉帶來的點擊,最終實現的銷售率特彆差吧,反正那些平台經常判定我的點擊無效,讓我的收入損失大半。
這樣摺騰瞭幾個月,很多微博被終止CPC閤作瞭,我發現收入又迴到瞭兩三韆元的水準,看來CPC的路子也走不遠瞭,我的自媒體之路也太難瞭吧。
艱辛的自媒體之路
2012年3月從3G門戶離職到2014年3月一共兩年時間,在做自媒體比較艱難的時候,我也是去找過工作的,做過微博運營、公眾號運營、文案策劃三份工作,工資基本是4韆多。但基本都是做一兩個月就結束瞭,因為4韆多的工資,我還是存不瞭錢,而且這種運營的工資也看不到美好前景,我始終不甘心。尤其一上班之後,自媒體的運營就容易荒廢,所以我一旦有瞭好的點子,還是手癢想自己齣來繼續拼一把。
做自媒體有一個缺點,就是收入極其不穩定,今天來一條硬廣,過幾天來一傢餐飲探店,可能要等一個星期後纔來新的閤作,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邊要辛苦運營一邊要等待閤作的日子過得非常焦慮,頭發都掉瞭不少。這兩年做自媒體我的平均月收入隻有兩韆多,收入還沒有上班高呢,這是我畢業後最艱辛的日子,經常交不起房租,吃瞭上頓沒下頓,不得不搬到廣州更偏遠的城中村去住,有時還跟朋友藉錢過日子,我混得太失敗瞭。
在這個艱辛過程中,有一位華工畢業的朋友,他姓林,但我們叫他奧沙利文,因為這是他的台球偶像。他大學畢業後自己開建築設計工作室,不知道是欣賞我還是同情我,有一天他突然決定投資我,但他也沒有太多的閑錢,他每個月投資幾韆塊,預計連續投資一年半左右,然後我給他一部分的股份。可惜他的工作室發展不太順利,兩個月後宣布倒閉瞭,他也沒有資金投資我瞭,他和我的閤作就這樣草草結束瞭。
還有一個高中同學老蔡,他一時沒有找到適閤的工作,他拿著他父母給他的一萬元入股我的自媒體,同時他也跟我一起做,我給他一部分股份。閤作瞭一個月之後,我實在找不到好的齣路,不想虧掉他父母的一萬塊,就把錢退換給他瞭,我建議他去外麵找份微博運營的工作,我一個人繼續去摸索打拼。
如此摺騰瞭兩年,自媒體半死不活,在廣州找的工作也工資不高,我開始思考其他齣路瞭。
故事寫到瞭這裏,我發現這已經不是逆襲故事瞭,而是我的奮鬥血淚史!上帝是不是又把我忘記瞭,像我這樣不屈不撓的年輕人,不應該來一點好運嗎?來一個安慰奬也行呀!
有人可能會問:你絕望過嗎?答案是肯定的。當我認認真真地執行瞭推廣閤作,客戶卻拒絕支付尾款;當我絞盡腦汁研究齣瞭一個新項目,開展幾個月就提前宣告失敗;當我辛辛苦苦交往瞭一個女朋友,卻因為自己實在太窮無法維持愛情而分手,誰不會傷心絕望呢?多少個不眠之夜,我想起瞭這些心酸事,不禁默默地流淚,我不甘心如此窩窩囊囊度過一輩子。
每次我失落瞭幾天之後,我腦海裏總有湧現齣一些聲音:再試一次吧,韆萬不要放棄,或許希望就在眼前。
有時會想起孟子的名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以此來激勵自己。
或者想起海明威《老人與海》的精神,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怎麼可以服輸,寜願戰死沙場,也絕不嚮生活投降,隻要我還有爬起來的力氣,我肯定捲土重來。
很少人會去鼓勵一個失敗的人,他們來嘲笑我都來不及瞭,那隻好找一個人來鼓勵我瞭,那個人就是自己。
忘掉昨天的傷疤,等到春暖花開時,那將會成為漂亮的紋身。
未完待續
(文未校對,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