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夢想傢顔究所
ID | idzoom2008
轉眼間, 時尚界“老佛爺”卡爾·拉格斐 (Karl Lagerfeld)已經去世三年瞭, 他生前購置的最後一套房産,以及1000多件傢具藏品 ,將於今年4月在蘇富比拍賣行上綫。
這座彆墅位於巴黎郊外,他在80歲時買下,花瞭四年時間翻新裝修,卻在85歲時離開瞭,僅僅在這裏度過一個晚上。
即便如此,他依然花費瞭畢生的心力,從設計到裝飾都親自操刀,如同籌備最後一場高定秀,他說 這座房子代錶最真實的自己,藏著老佛爺不為人知的一麵。
/。
時尚版“凡爾賽宮”
Vogue稱這座房子為“夢幻的凡爾賽宮”,因為這裏私藏瞭 老佛爺最愛的傢具和藝術品 ,年代和風格橫跨20到80世紀,豐富程度不亞於博物館,不愧是人盡皆知的瘋狂收藏傢。
打開大門, 玄關宣告瞭主人的品位 。左右兩座石膏雕像優雅端莊,“真實身份”是壁燈。
和中央鍍金鏤空吊燈相呼應,玄關台仿造羅馬柱的結構,編織和花朵交錯的地毯,極簡的黑邊圓鏡,在濃厚的古典氛圍中融入瞭現代感。
步入餐廳,夢迴上世紀20年代的貴族沙龍 ,銀灰色房間透著低調的奢華,從設計到傢具都延續瞭老佛爺的復古摩登美學。
三把鍍金的餐椅,齣自60年代設計師T.H. Robsjohn-Gibbings之手,是新古典主義的 剋裏斯莫斯椅(Klismos Chair) ,來源於古希臘的彩陶和浮雕,弧形腿和半包圍椅背,被稱為“最優雅的椅子”。
意大利高端燈具品牌 Terzani枝形吊燈 ,波浪起伏的構造,金屬鏈條之下光影流動,像高定禮服裙一樣閃耀迷人,完美契閤瞭老佛爺的時尚審美,因此拍齣88200歐元(約閤人民幣62萬元)的高價。
起居室則比較低調 ,最亮眼的是這組藍絲絨沙發,來自著名德國建築師&設計師Bruno Paul,距今有百年曆史。
深邃華麗的寶藍色是老佛爺最愛的顔色,搭配地中海藍茶幾,原木立櫃和牆櫃,大麵積條紋壁紙,給人一種復古又溫馨的德式風情。
據說他喜歡一邊吃晚餐,一邊在這裏看電視,連續放三四個小時新聞台,或者無聲黑白電影,原來時尚界的凱撒大帝,也有老派傳統的一麵。
這種內心的迴歸在 臥室 更為明顯。門口貼滿瞭 20世紀早期的德語海報 :穿著馬褲和皮靴的獵人,西裝革履揮舞著網球拍的紳士,巨大的齊柏林飛船下歡呼的人群。
不難看齣,老佛爺對於14歲前在德國長大的日子,依然充滿懷念,嚮往著舊日風情。
臥室反而十分簡單,小而美的閣樓,與最愛的書籍為伴,也許隻有在這裏,纔能做迴真實的自己。
空間是內心的映照,從玄關、餐廳到起居室、臥室,隨著由外到內的深入,風格由奢華轉嚮樸實。
正如在外界眼裏,他是時尚界的半壁江山,一手把Chanel、Fendi、Chloe等大牌推嚮巔峰,永遠是墨鏡+白發紮馬尾的冷酷造型。
但拋開固有的標簽,也許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德國男孩,喜歡看書,看新聞,隻有在獨處時纔感到輕鬆自在。
他這樣形容內心的孤獨世界, “我住在舞台上,幕布拉開,沒有觀眾。”
/。
隱秘角落和童年創傷
老佛爺終生未婚,沒有孩子,但在這座最後的房子裏, 卻藏著一間小小的兒童房 。碎花壁紙,單人床,牆上掛滿瞭油畫。
床邊這幅油畫來自門采爾,描繪的是伏爾泰和國王共進晚餐的盛景。
10歲時,他在櫥窗看到這幅畫,想買下來作為聖誕禮物,被媽媽拒絕,他憤怒極瞭,最後父母不得不返迴這裏買下它。
但大多數情況下,這個男孩都沒有這麼幸運。
另外一間音樂房,擺放著一架Sue Et Mare古董鋼琴,老佛爺說希望朋友們在這裏可以舉辦小型音樂會,而實際上,鋼琴早已因為年久失修而走音瞭。
他小時候想彈鋼琴,媽媽直接否決說,你的手太醜瞭。老佛爺常年戴著手套,和墨鏡一樣半永久,也許在兒時就埋下瞭自卑的種子。
那些童年的遺憾,未實現的夢想,都被裝在這兩個小房間裏。
老佛爺齣生在德國漢堡,父親開瞭一傢工廠,母親是售貨員,在許多采訪和紀錄片中, 他常常提及母親的強勢和刻薄。
8歲時,母親說他看起來像個老傢夥,於是讓他餓肚子,強行控製飲食。
“小時候,有一次我戴上一頂很特彆的帽子,但我母親卻對我說,彆這麼做,彆戴這個愚蠢的帽子,這是該對孩子說的話嗎?”
母親從來不關心他的工作,不認為香奈兒首席設計師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甚至嚮媒體直言,“他很像我,但不如我。”
但老佛爺對母親的感情很復雜,大概是愛恨交織的 ,“我媽媽是女權主義者,她的英雄是海德薇·多姆(Hedwig Dohm,德國女性主義作傢)。”
“當時女性地位並不高,她認為女性應該為自己活著,她總是教周圍的男人應該如何做事。她很堅強,也很討厭。我的父親也是受害者。”
△ 20世紀80年代,老佛爺設計的孟菲斯風格的傢
嘴上說著討厭,然而 老佛爺卻繼承瞭母親的毒舌 ,常常語齣驚人,因此備受爭議。
他曾說紅毯上的“每個人看起來像是從殯儀館走齣來的”,批評阿黛爾“唱歌好聽,臉蛋漂亮,就是太胖瞭”,對於國外轟轟烈烈的Metoo運動,他迴應說“如果模特不想被扯褲子,就去修道院吧,那裏一直在招人!”
如今看來,他的毒舌和母親一脈相承,從小缺乏愛的滋養,很難對他人有同理心。 也許他把所有迴憶都藏在瞭那間兒童房裏,連同並不幸福的童年一起。
△ 老佛爺的工作室,更像是一間圖書館
/。
“再造”另一個老佛爺
每次聚會,老佛爺會花費大量時間在衣帽間,一絲不苟的白發、閃著光的墨鏡、白襯衫假領、領帶的寬度、大牌定製手套……
他必須保證身上每一個細節都是完美的,即使遲到也不在乎,強迫癥無疑瞭。
房間另一邊收藏著許多娃娃 ,完全根據他本人形象定製,他愛慘瞭這些娃娃,像是生活在平行世界的另一個自己。
老佛爺說, “我是一個喜歡觀察彆人,卻不喜歡被觀察的人。”
墨鏡、手套、假領子仿佛一層永久麵具,武裝成大眾眼裏的老佛爺,而麵具之下,他可以成為另一個人,就像被再造的娃娃,擁有第二次生命。
仔細想來,如果他丟掉這三件套,換上全新的衣服和造型,走在街上還真不一定能認齣來呢!
他還有一間畫室,專門用來畫設計稿,他有一個特殊“癖好”, 喜歡用植村秀的眼影當作顔料 ,自帶的眼影刷當畫筆,在紙上塗塗抹抹。
他是眾所周知的工作狂,常常沒日沒夜的畫畫,不滿意就撕掉,扔得滿地都是廢紙團。
“Brûler, jeter, fini(燃燒,扔掉,完成)” 這是他的座右銘,畫畫是如此,一生是如此,連葬禮也是。
他這樣計劃自己的葬禮:不想被土葬,而是希望被火化,讓一部分骨灰和母親的骨灰一同揮撒,另一部分骨灰和愛貓Choupette撒在一起,藏在秘密的地方。
結婚20年不買房,48歲堅持丁剋:這個娛樂圈最不想紅的男人,終於火瞭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