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8/2022, 7:44:34 PM
審閱者: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如果你已經服用瞭抗抑鬱藥,就會關心何時纔能停藥。如果情緒和麵對生活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是否真的需要繼續服用抗抑鬱藥?
通常,醫生建議服用抗抑鬱藥至少一年,以便充分發揮療效。在那之後,何時停藥,是否停藥,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個人選擇。
本文將幫助你理解不同類型的抗抑鬱藥物,如何有效地使用它們,以及服藥時間的考慮因素。
一、抗抑鬱藥如何幫助修復大腦?
“抑鬱癥患者往往很不願意嘗試藥物治療,”麻省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和心理藥物研究和治療中心主任安東尼(Anthony Rothschild)錶示。“一旦他們決定嘗試藥物,將會感謝我說服他們接受藥物治療。”
抗抑鬱藥針對大腦中某些化學物質(稱作神經遞質)來發揮作用。這些化學物質將會影響心情和情緒。但是,抗抑鬱藥到底如何減輕抑鬱目前尚不清楚。
按傳統的觀點,專傢們認為其可以恢復抑鬱導緻的化學失衡。
但是,一些研究人員現在認為,抑鬱癥和壓力實際上可能會摧毀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甚至是神經細胞本身。
他們相信抗抑鬱藥將會通過恢復這些神經通路來發揮作用。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抗抑鬱藥有哪些副作用?怎麼應對?
有五種類型的抗抑鬱藥。它們大部分針對神經遞質,比如5- 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
所有這些藥物都會産生副作用。大約一半服用這些藥物的人士經曆過副作用,特彆是在治療的前幾周。
選擇性5- 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SSRI)是最常用的抗抑鬱藥。它們往往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有效性。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SNRI)是與SSIs類似的新一類抗抑鬱藥。它們也常用於治療抑鬱癥。
SSRI和SNRI的可能副作用包括:
惡心;
睡眠睏難;
腹瀉;
激越(感覺緊張);
皮疹;
性生活障礙。
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抑製劑(安非他酮)沒有性副作用,這與許多其他抗抑鬱藥不同。
這些常用藥物的可能副作用包括:
激越;
頭痛;
食欲不振;
失眠。
三環類抗抑鬱藥是一類較早的抗抑鬱藥,由於具有較嚴重的副作用,因此使用較少。例如,患有心髒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人,應避免使用它們。
通常,它們僅適用於較新的抗抑鬱藥無效的患者。可能的副作用包括:
口乾;
便秘;
體重增加或減少;
膀胱問題;
性生活障礙;
視覺模糊;
嗜睡。
單胺氧化酶抑製劑(MAOI)也是一種較早的抗抑鬱藥,通常用於其他抗抑鬱藥無效的患者。
此外它們還可以使具有異常癥狀的患者受益,如過度睡眠、疑病癥或高度焦慮。
服用MAOI的人必須限製飲食,以避免嚴重的並發癥。他們應該避免醃製、熏製或發酵的食品,以及某些飲料和藥物。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
便秘;
嗜睡;
睡眠問題;
體重增加;
頭痛;
胃部不適;
頭暈;
體弱;
顫抖、抽搐或不尋常的肌肉運動;
性生活障礙。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怎樣應對抗抑鬱藥的副作用?
開始服用藥物時,與醫生的密切閤作非常重要,這樣可以監測任何副作用以及藥物的療效。
如果你服用某種藥物時産生瞭副作用,切勿在沒有谘詢醫生的情況下停用。安東尼錶示應對副作用的方案包括:
減少藥物的劑量;
增加有助於緩解副作用的其他藥物;
換用其他藥物。
患有嚴重抑鬱癥的人及其傢屬,在開始服用抗抑鬱藥時,還應當瞭解自殺風險。藥物本身不會導緻成年人産生自殺傾嚮。
它可以幫助患者重新獲取能量,並更加輕鬆地做決定,即使仍然處於嚴重抑鬱狀態。這可能會讓考慮自殺的人采取行動。
如果你有任何自殺的想法或感覺,請與醫生閤作製定計劃,以防遇到睏難。
四、如何從抗抑鬱藥中獲得最大益處
“人們往往會過早退齣治療,”休斯頓門林格爾(Menninger)診所高級心理學傢喬恩(Jon Allen)錶示。“他們開始感覺好些,因此便停止用藥,退齣治療,甚至提早結束住院治療。你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
要有效地治療抑鬱癥,在開始和停止用藥時應遵循以下提示:
給抗抑鬱藥一些時間來發揮作用。“抗抑鬱藥可能需要數周到幾個月的時間纔能發揮完全效用,”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戴維(David Brendel)錶示。不要指望抗抑鬱藥可以立刻讓你感覺好些。
按處方服用抗抑鬱藥。服用較少的藥物或停用藥物,將會使抗抑鬱藥的效用降低。如果您遇到麻煩的副作用,請務必立刻告訴醫生。
不要自行停用抗抑鬱藥。“隻有在醫生的監督下方可停藥,”戴維告訴美國互聯網醫療健康信息服務平台(WebMD)。“一些藥物可能具有非常令人不快的戒斷副作用。一旦到瞭停用藥物的時間,醫生將會幫助你通過逐漸減少劑量,來緩慢和安全地停止用藥。”
如果一種藥物對你沒有幫助,請不要放棄。如果你正在服用的藥物似乎對你不起作用,醫生可能會開另外一種抗抑鬱藥。
國傢心理健康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患有抑鬱癥並且對第一種藥物沒有反應的患者,如果嘗試第二種藥物,或者在治療中增加一種新的藥物,會有更好的康復機會。因此,找到適閤你藥物的努力是值得的。
即使開始感覺好些,也不要停用抗抑鬱藥。隨著情緒的提升,會越發想要停藥,但應繼續服藥,隻要醫生建議這麼做。
大多數醫生建議患者在不再感覺抑鬱之後,繼續服用抗抑鬱藥6個月到1年。在這一時間之前停藥,可能會導緻抑鬱癥復發。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五、治療抑鬱癥,何時能停藥?
因此,一旦發現對你有效的抗抑鬱藥,應當堅持服用多長時間?有許多影響因素。最重要的是復發風險。
“抑鬱癥是一種偶發和復發性疾病,”安東尼告訴WebMD。“服藥時間取決於其有多少個抑鬱期。例如,隻有一次發作的患者,應在減量前用藥6個月到1年。”
安東尼錶示,對於發作2次的患者,情況會更加復雜。
“如果他們具有很強的傢族抑鬱癥史,或者某次發作嚴重到使得生活受到顯著影響,那麼我會建議他們無限期服用藥物。如果不這麼做,可以嘗試在一年後逐漸停藥,並觀察病情。但是,有3次或以上抑鬱發作的人士,應終生服用抗抑鬱藥,因為復發的可能性約為90%。”
戴維錶示同意。“對於患有嚴重抑鬱癥的人來說,不值得冒停藥的風險,”他錶示。
但是,隻有你和醫生可以做齣適閤你的決定,你將需要考慮抑鬱癥的嚴重程度、復發風險、是否可以接受任何副作用,以及藥物繼續發揮作用的情況。
“這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決定,需要患者與醫生的對話,”戴維錶示。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麵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