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2:25:21 PM
中國曆史上的商朝,又稱為殷商。商朝大約為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這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也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王朝。
之所以有“
殷商
”這一稱謂,是因為商朝的國都頻繁遷移,在其後裔
盤庚遷殷
纔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
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
商朝處於奴隸製的鼎盛時期,國傢權力已經初步確立,奴隸製的社會秩序亦已穩固。
商朝地圖
一.商朝的建立:
商人的始祖是
契
,他因幫助夏朝的開國君王
夏禹
治水有功,因而受封於商邑(今河南商丘) ,所以他就以
“商”
來稱自己的部落。
夏朝的最後一位國君
夏桀
繼位後,錶現得非常殘暴,中原百姓已不堪忍受。此時夏王朝的統治已處於嚴重的內外交睏之中。這時的商部落的首領為
成湯
,他是一位很有修養和本事的人,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暴政已引起眾叛親離後,他便著手建立新的王朝。
當
夏桀
得知成湯在徵伐諸侯並擴大商的勢力後,派使臣將
成湯
召至夏王都,並下令將其囚禁在夏台(夏朝監獄)中。
成湯
的下屬
伊尹
和
仲虺
得知消息後,搜集瞭許多珍寶、玩器和美女獻給夏桀,請求釋放商湯。於是夏桀下令將
成湯
釋放。囚禁之事在諸侯和方國中引起瞭更大地恐慌,大傢紛紛投奔商,願助商湯滅夏。
成湯
繼續以德立威,厲兵秣馬,使臨近部落紛紛歸附。在與夏桀決戰之前,成湯又滅掉瞭此時仍然聽從夏指揮的個彆方國部落――剪除瞭
夏桀
的羽翼。
鳴條之戰:
一切準備就緒後,在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率領商部落士兵與夏軍在鳴條(山西夏縣之西)進行瞭一場決戰――
鳴條之戰
。商湯選良車70乘,敢死隊6000人,聯閤各方國軍隊,采取戰略大迂迴,繞道至夏都以西突襲夏都,夏桀倉促應戰。結果夏朝軍隊大敗於鳴條。
這場戰爭成為夏王朝滅亡的轉摺點,成湯自此成為商湯――他建立瞭中國的第二個王朝商朝。
商朝古墓中的戰車
二.商朝的衰落與中興:
商朝一共曆經瞭約31代君主
。至第八代商王仲丁繼位時,國勢逐漸衰落。當時廢棄瞭嫡長子繼位製,擁立諸兄弟和他們的兒子繼位,因此造成爭奪繼承權之混亂現象。從
仲丁
到
盤庚
的一百多年間,商朝曆史進入中衰時期。以至於諸侯都不來朝見,
史稱九世之亂。
盤庚遷殷
和
武丁中興
:
盤庚是商朝中期的一位賢明君主
。他繼位後,決定把首都遷移到殷(今河南安陽)。遷至殷地有三條好處: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較肥沃。 第二,遷都以後一切都要從頭做起,王室和貴族將會受到抑製。第三,新都城比較安全,外部乾擾少。果然,遷殷後王室內部矛盾緩解,社會經濟得以迅速發展。
盤庚因此被稱為“中興”之主。
後來繼位的盤庚的侄子武丁
,也是一位賢明君主,他開闢瞭
武丁中興:
他即位以後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對外,他齣兵徵伐夷方、巴方、蜀及虎方等地,拓展瞭商朝版圖和勢力範圍。對內大力發展生産,促進瞭製造業的昌盛:青銅業有瞭突破性進展,齣現瞭司母戊大方鼎、偶方彝、三聯�[這樣的重器。此外在紡織、醫學、交通、天文等方麵,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這是商朝的鼎盛時期。
商朝的甲骨文
三.商朝的滅亡:
武丁死後,商朝又開始逐漸衰落。到瞭商代最後一個王
帝辛
(
商紂王
)時期。在傳統史學敘述中,
紂王
沉迷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是與
夏桀
同樣的暴君 。與他相關的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
但是,後世就此存在很大的爭議。
由於甲骨文的齣土,考古學傢和曆史學傢有瞭重大發現
:其實,商紂王
帝辛
少年英勇,多次派部下嚮東徵討萊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
將商的勢力延伸到瞭東海和長江流域,為中國版圖嚮東南延伸做齣瞭極大貢獻
。但是其連年徵戰極大消耗瞭國力,進一步激化瞭國內矛盾,使其對西北的控製力下降,給瞭
周
部落以可趁之機。
牧野之戰:
周武王姬發
的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新鄉市附近)進行的決戰。商朝至此已經曆六百多年,至
帝辛
(商紂王)時,已是危機四伏。
周
部落居住於今陝西中部,到
姬昌
這一代時國力日強,周邊諸侯紛紛依附。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
姬發
(
周武王
)繼位。此時商朝發生瞭內亂:帝辛殺瞭叔父比乾,囚禁瞭另一個叔父箕子。
武王決定趁機齣兵伐商
。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
周武王
親率戰車三百乘,虎賁三韆人以及步兵數萬人齣兵東徵。
帝辛
驚聞周軍來襲,隻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和戰俘,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開赴牧野迎戰。戰爭結果自然是周武王決勝。
帝辛見大勢己去,返迴朝歌,登上鹿台,”濛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
在曆史的長河中,商朝為中華文明添加瞭濃墨重彩的一筆,揭開瞭中國可考曆史文化的大幕。其重要貢獻在於:
一.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刻在獸骨和龜甲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文字中最早和較為完整的文字。
二. 青銅文化:
我國的青銅文化源遠流長,商朝的青銅文化在中國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天文曆法
:商代重視天象觀測的傳統,殷墟蔔辭中有不少關於天象的記錄。
四. 數學成就:
五.音樂方麵:
從商代開始,中國音樂開始分為民間音樂和宮廷音樂。
商朝的大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