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9:09:00 PM
房地産市場終於迎來觸底反彈時刻!
01
超10城下調住房貸款首付比例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個城市下調瞭公積金或商貸首付比例,其中以三四綫城市為主。
2月25日,山西晉中市發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的通知(試行)。通知指齣,將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傢庭購買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需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比例下調為不低於購房總價的20%。該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全國範圍內第5個下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的城市,此前北海、自貢、南寜、福州等城市均齣台政策下調公積金首付及提高貸款額度。
相比下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更引人關注的是,2月以來至少有5個城市下調瞭商貸的首付比例。
繼山東菏澤打響降低商貸首付第一槍後,包括重慶、江西贛州、河南駐馬店等地銀行均將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降至20%。
據中新經緯2月25日報道,江蘇省南通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江蘇銀行下調瞭該市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 首次購房、首次申請住房貸款的購房人首付比例從之前最低30%,降至最低20%。
前海證券研究報告指齣,此輪調整房貸首付比例的城市均為“非限購”城市,是由當地住房、金融職能部門根據“因城施策”原則共同決定調整。
事實上,在央行2016年所發布的《關於調整個人賬戶方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已明確規定,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傢庭首套個人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可以下調, 允許在最低首付款比例25%的基礎上嚮下浮動5個百分點 ;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傢庭,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於30%。
業內人士認為,下調首付比例對刺激市場需求效果比較明顯,超過10城降低首付比例的舉措或引發更多城市效仿跟進,特彆是城市基本麵弱、市場調整壓力較大的三四綫城市。
“當前首付比例的下調,顯然是一個趨勢,客觀上有助於促進購房門檻的降低和購房需求的釋放。”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齣,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低首付、零首付等操作還是要糾正,各地要在閤規情況下積極放貸,助力購房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據中原地産研究院數據顯示, 2022年1月至今,已經有超過45個城市發布瞭穩定樓市的政策。
“預計未來,從中央到地方還會有政策陸續齣台,刺激市場需求側實質性改善,逐漸形成政策閤力,為房地産行業構成穩定健康的上行空間,包括改善非熱點城市以往的過度糾偏。”前海證券研究報告指齣。
“對於市場來說,各地扶持政策發力顯效仍需時間,預計短期市場調整態勢仍將延續,部分前期調整較早以及需求支撐力度強的城市,隨著信貸環境的改善以及相關扶持政策陸續落地,市場有望逐漸築底迴升,部分城市3月小陽春仍有預期。”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陳文靜錶示。
02
住建部透露房地産發展四大信號
2月24日,住建部再次為2022年房地産發展定調,在“房住不炒”主基調下,因時製宜給齣瞭政策方嚮。事實上,相關部門的多次錶態,既體現齣行業齣現的階段性問題需要解決,又相當於再度明確房地産“支柱産業”地位不變。
這次發布會,全場貫穿一個“穩”字。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樓市維穩,保障民生”是主綫,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目標。在筆者看來,住建部此次再談房地産,說瞭四句“關鍵話”,亦是四個重要信號。
第一句,精調控。 “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和協調性”,這是過去“因城施策”“調控聯動”兩大提法的“加強版”。重點做到三個“加強”:一是加強土地、金融和市場監管等政策的協同,二是加強部、省、市的調控聯動,三是加強對城市“一城一策”政策的指導和監督。日前齣台的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就體現瞭這一思路,其在全國層麵統一安排,各地將因企施策、“一城一策”進行資金監管。
第二句,穩預期。 “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滿足閤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這意味著將繼續激活購房需求,恢復基本麵“穩預期”。有瞭“因城施策”的前提,各地可根據房地産市場運行情況靈活調整政策。據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超40城齣台穩定樓市新政,涉及降首付、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發放購房補貼等方麵。未來從三孩傢庭等角度看,可能會適度釋放以二套房、大戶型房為主的改善性需求。事實上,針對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適度調整過於嚴格的限製性政策已在進行中。
第三句,保交付。 “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這“三保”去年底正式提齣,此次再提“三保”是首要目標,是住建部對個彆房企因債務違約所引發的項目逾期交付風險的再次“亮劍”,即“堅決有力處置”。
眾所周知,2022年是房企償債高峰期,到期債務近萬億元。今年以來,並購貸登場、銀行間債券融資放行,都是緩解流動性壓力,防風險,助力行業跨越信心修復期的舉措。但核心就一條,維護購房群眾閤法權益。購房者不該為房企過去過度金融化引發的惡果買單,交樓、民生、穩定三者辨證統一,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屬地政府管理責任,維護社會穩定。
第四句,護大盤。 “努力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積極作用”。或許,這是從業者希望聽到的,也是住建部首次提齣的新定位。在筆者看來,這是對“房地産是支柱産業”定位的新延伸,意味著有望看到更多穩定市場的政策齣台。穩住房地産市場,助力行業從粗放式發展轉為精細化管理,適度去金融化,提升産品力,同時激活存量市場,有助於從居住領域護經濟大盤。
不短視,從長計議,不再靠房地産短期刺激經濟景氣度,但不是經濟增長不需要房地産。結閤行業現狀來看,調整態勢仍在深化,但是在調控政策堅持連續性和穩定性下的調整,“穩”,從來都是主鏇律。
03
一二綫樓市上漲
此前的2月21日,國傢統計局發布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
數據顯示,一綫城市的房價在連續下跌6個月後,終於開始觸底反彈!
1月份,一綫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升0.6%,而上月則是-0.1%,這個數據創下瞭7個月以來的曆史新高。
1月份,二綫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1%,這是在經曆瞭連續三個月的環比下跌後,再次迎來上漲。
因此,僅從一二綫城市新房價格來看,樓市已經開始觸底反彈瞭。
看完瞭新房數據,再看二手房數據。
1月份,一綫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0.1%,盡管漲幅不高,但已經是連續兩個月迴升。
二綫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0.2%,但跌幅已經在持續收窄,觸底的趨勢十分明顯。
可以說,從1月份的樓市數據來看,房價已經開始觸底反彈瞭!
迴顧2021年,中國樓市經曆瞭史上最嚴的調控,全年調控次數超過500次,調控政策嚴厲前所未有。
以2020年樓市漲得最凶猛的深圳為例,僅一個二手房指導價,就將深圳樓市徹底冰封。
自二月份深圳二手房指導價齣台後,深圳樓市4月份後開始齣現大幅下跌,隨後連跌8個月,2021年10月份進入1605套的月成交冰點。
到瞭2022年1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僅1557套,再次跌底!
這一數據創下瞭深圳二手房成交量的十年新低,上一次齣現這個數據是在2011年!
不僅成交量下降,深圳的房價也在下跌,從二手房指導價齣台後,二手房價格就直接被“打瞭八摺”。
深圳之後,上海、廣州、成都、南京、寜波、蘇州等城市都相繼齣台瞭二手房指導價,對房價進行乾預,廣州甚至齣現瞭一二手房環比齊跌的情況!
2021年,中國房價的走勢是,一綫城市持平或微跌,二綫城市微跌,三四五綫城市下跌嚴重。
04
2022年樓市反彈為主
2022年,中國的房價應該要開始嚮上瞭。
由於樓市下行、房企爆雷,2021年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壓力。
著名經濟學傢馬光遠說到,房住不炒是正確的,房價決不能再大漲,但也不能下跌,2021年的房價下跌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瞭。
所以2021年下半年之後,政策上開始對樓市有所鬆綁。
先是下半年,對於房企融資有所放開,允許部分房企擴大海外融資。
2021年12月份,央行開始降息25個基點,釋放瞭上萬億的資金,給股市、樓市打瞭一劑強心劑。
進入2022年1月份之後,對樓市的刺激政策更加頻繁瞭。
20%的首付、下調的房貸利率,國傢在“催你買房”瞭。
以菏澤市開始,全國約40城下調瞭房貸首付比例,從30%下降至20%;
廣西北海、四川自貢等城市公積金貸款買房首付比例下調、貸款額度增加。
六大行下調瞭廣州首套房、二套房貸款利率,全國範圍內也有不少城市對房貸利率進行瞭下調;
首付比例下調至20%、房貸利率下調,這很明顯就是刺激人們購房的政策,在2015年開始的房價大漲潮中,這兩個政策功不可沒。
2022年樓市的主基調,有可能是“觸底反彈”瞭!
2月份開始,樓市有可能會進入金三銀四,成交量、成交價格都可能會有一定迴升,樓市整體迴暖。
1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已經開始有瞭十分明顯觸底反彈趨勢瞭,照這個走勢,2月份、3月份、4月份的樓市受政策影響,預計迴暖跡象會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