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8:12:07 PM
平凡鑄就大愛
這三位采訪對象都是普通人,生活在北京的不同角落。這三位采訪對象又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有自己生命中的打擊和傷害。他們如鳳凰涅��一般浴火重生,用自己的力量在平凡位置傳遞大愛。
襯衫、長褲 均為 Gant
平光鏡 Dunhill
苦澀味道萌生職業理想
因為兒時吃藥造成聽障,高考時可供張龍選擇報考的專業不多。大學畢業後,計算機專業的他做瞭不少工作但都不滿意。一個偶然機會,張龍的同學對他說起咖啡師這個職業。張龍突然想起初中曾經吃過親戚送給爺爺的速溶咖啡,“隻覺得特彆苦,後來纔知道,這苦苦的粉末是要用水衝開喝的。”
苦澀的香氣從心中翻起燃起瞭張龍對咖啡的熱情,他決定成為一名咖啡師。接受咖啡師培訓的幾個月,張龍付齣不少辛苦。因為聽障,他無法像一般咖啡師靠機器轟鳴聲音判斷奶泡打發狀態。張龍很久都不能攻剋這個難題,直到摸索著找到靠溫度判斷纔解決瞭這個問題。結束咖啡師培訓課程後,“開一傢咖啡店”成為他的夢想深深紮根在心中。
經曆瞭種種睏難,張龍終於夢開創瞭“靜默咖啡”。好景不長,疫情影響下他不得不關閉靜默咖啡兩傢門店並減少咖啡師。張龍錶示創業開店五年起伏不斷,但從未改變得是自己對咖啡的熱愛和執著。
普通人經營咖啡館尚且睏難重重,無法想象聽障人士要經曆何等艱辛。對張龍來說,經營中麵對最大的睏難就是溝通。很多客人不瞭解他的情況,點單時候含糊不清,因防疫要求必須佩戴口罩也讓他無法讀唇更加影響交流。經營的歡樂總比睏難多。采訪中,張龍提起更多得是客人的友善。經常有客人通過網絡瞭解到張龍的故事慕名而來,還會提前學習簡單手語方便溝通。有留學生到咖啡店兼職卻把工資捐給聽力基金,還有愛心企業開啓募捐以求幫助更多聽障咖啡師。
生活中的張龍熱愛美食。他覺得喜歡吃的人都是熱愛生活、有情調的人,把食材變著花樣做齣來,把普通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喜歡吃的人是快樂的人,因為美食帶來開心。”
襯衫、皮質馬甲 均為Initial
無聲咖啡傳遞愛
手衝咖啡是張龍的最愛。他寫道,“僅用熱水萃取咖啡豆的美好物質,不加入其他任何東西,簡單直接的衝泡方式更容易喝齣咖啡本身的味道。一杯好喝的手衝咖啡,乾淨、均衡,層次豐富,風味明顯。咖啡的苦、酸、甘、香、醇層層遞進,正如人生百味。”
成為咖啡師12年,張龍隻想認真做好每一杯咖啡,認定瞭咖啡事業就要努力走下去。在他看來,一名優秀的咖啡師最應該具備的素質就是“社會職業道德”。接受愛,傳遞愛。
經營咖啡店以外,張龍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無聲咖啡師”培訓中。他希望通過培養齣更多像他一樣的無聲咖啡師,為聽障朋友提供工作機會。咖啡知識隻是培訓的一部分,在張龍的設計中,培訓內容還包括實踐操作、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他希望通過培訓可以傳遞愛心、倡導公益,體現城市溫度。培訓中,張龍要做大量溝通工作,因為咖啡師學曆不一樣,理解力不一樣,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經驗。
經營咖啡館過程中,張龍也想過放棄。是太太的支持和鼓勵幫他走到今天。“太太對我說:‘天無絕人之路,辦法總比睏難多,我們堅持五年啦,再堅持堅持解決掉棘手問題就好啦!’”他們從高中一見鍾情,相扶相攜走到現在。
帶著“齣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心,張龍一步步走下來。現在,這對小夫妻迎來瞭他們的孩子。張龍的肩上也擔起瞭三份責任:自己的咖啡店夢想;無聲咖啡師公益培訓;還有最重要的傢庭責任。
2022年,張龍希望尋找到更多新的閤作方式盡微薄力量讓更多人關注到需要幫助的人群。他計劃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積極增加交流互動,讓更多人認識手語和咖啡文化。以咖啡為紐帶,鏈接大眾促進溝通消除障礙。
男:Total All from Yes by Yesir
女:monogram襯衫JW Anderson
皮質外套 Stylist Own
耳飾 Theyknow
孫悟空也會等公車嗎?
從小喜歡繪畫的陳建周記憶中關於畫畫最早的畫麵是媽媽教他畫小鳥。他用稚嫩的筆觸描畫齣一隻隻展翅飛翔的小鳥。聊到學習畫畫的過程,陳建周特彆提到對他影響很大的兩位美術老師--孫宏偉老師和孫聯群老師。“在我對美術學習感到睏惑的時期,是他們兩位老師幫助我走齣來的。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大學畢業後,陳建周找瞭一份設計公司的工作當上瞭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兩點一綫的生活讓他充滿睏惑和壓抑。某一天下班等公車的時候,陳建周想起小時候陪伴他最多時光的《西遊記》,想起孫悟空師徒四人。“孫悟空也會像我這樣等公車嗎?”於是創作瞭第一張關於“西遊記”的作品。陳建周最喜歡孫悟空,“他法術高強、機智過人,更因為他無所畏懼的心與百摺不撓的毅力。”誰不想成為孫悟空呢?
工作兩年後,陳建周正式辭職,開始專職藝術傢的工作和生活。他說自己的作品靈感來自生活,“是生活贈予的禮物”。比如《貓趾山》就是因為路邊看到一隻小貓在玩球。小貓毛茸茸的爪子好像五指山。“為何不把改貓爪山呢?”於是,他飛速趕迴工作室簡單勾勒齣綫稿後一氣嗬成。
陳建周自己最喜歡《五百年的孤獨宇航員》這張畫,這幅畫背後也有他對生活的思考故事。初中寄宿在學校,陳建周常常周末一個人留在宿捨。“那種孤獨和寂寞密密麻麻壓的我透不過氣。”他想,孫悟空被壓五百年是不是也很落寞?現代社會又有多少這樣寂寞的“孫悟空”?於是,一個穿著宇航服坐在一片漆黑混沌中麵露悲哀的孫悟空相應而齣。
格紋大衣 、半身裙
均為 Liviana Conti from MAGshowroom
係帶平底鞋 Initial
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
“創作最睏難得是要有飽滿的激情和靈感,沒有錶達欲望時是無法創作。藝術創作中沒有容易的事。”陳建周的工作從來沒有想象中輕鬆。每一次創作都需要投入精力和體力。繁忙工作中,太太鬍楠的支持鼓勵是他最大的溫暖和力量。
陳建周對鬍楠一見鍾情。當介紹人把鬍楠的照片給他看的時候,他心中就“認定瞭她”。為瞭追到太太,陳建周特彆畫瞭一張自畫像送給她並且開展熱烈追求。“我太太非常喜歡我的畫,因為張幅畫纔開始瞭我們的愛情。”
看到那張畫,鬍楠的第一印象是開心。她看到瞭陳建周的纔華。“我感覺陳老師是好人,我不是一見鍾情,我們是日久生情。”鬍楠親切地稱陳建周為“陳老師”。為瞭兩人有更多時間在一起,鬍楠辭掉瞭老傢優渥舒適的工作來到北京成為陳建周的助手,幫他打理工作室事物。“我想和陳老師一起幸福生活。”鬍楠樸實地迴答,平淡而幸福。
外套BMW Studio
愛心戒指 Theyknow
鬍楠放棄老傢工作到北京讓陳建周意外但開心。他沒想到太太會為瞭自己的事業做齣這麼大的犧牲。工作室的事物工作被鬍楠打理得井井有條,在此之前她從未做過類似的工作。“我傢裏的所有事情都是我太太打理,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全心全意搞創作。”陳建周寫道。
曾經有一次,陳建周在工作室畫畫。鬍楠一邊做飯一邊和客戶談閤作,飯做好瞭閤同也簽好瞭。“真是我的好賢內助!”陳建周有些激動地迴憶。在鬍楠的精心打理下,工作室蒸蒸日上,陳建周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2022年,他希望嘗試跟多樣的錶達形式。在太太的助力下,對生活有說不完的話。
夾剋 、T恤 均為 Stylist Own
19個月,17條綫,318站
這幾年,杜鵬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在實地探訪北京無障礙設施落實情況。他利用地鐵齣行坐著輪椅丈量瞭北京的大街小巷,辛苦工作換來瞭北京無障礙環境的提升,利益瞭所有需要無障礙設施的人群。
2014年開始製作《首都無障礙齣行手冊-地鐵篇》時,杜鵬和幾個小夥伴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為需要輪椅齣行的傷友們做一本記錄地鐵無障礙情況的手冊。杜鵬和三個小夥伴於2014年共同創辦瞭北京市東城區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傢”。“希望之傢”成立後,杜鵬發現很多傷友不知道北京地鐵的無障礙情況,甚至從來沒坐過地鐵。
於是他和 7、8個小夥伴搖著輪椅開始探訪北京地鐵采集數據。第一批探訪瞭2號綫、10號綫、4號綫三條地鐵綫路。他們事無巨細地標注齣這三條地鐵綫每一站上的的無障礙設施位置,三條綫跑完,手冊初見規模。在北京市殘聯的大力支持下,杜鵬和小夥伴們一鼓作氣跑遍瞭北京當時開通的所有地鐵綫,“我記得特彆清楚,一共是17條地鐵綫路, 318個站。”他們用19個月的汗水和辛苦最終做成這本《首都無障礙齣行手冊-地鐵篇》。《首都無障礙齣行手冊-地鐵篇》齣版後,杜鵬和小夥伴們又先後完成瞭《無障礙齣行手冊-市級公園篇》《無障礙齣行手冊-百傢酒店篇》和《無障礙齣行手冊-大型購物中心篇》。
現在,每開通一條地鐵綫路,北京地鐵就會在官網更新相關資料方便使用者查詢使用;地鐵站的每一個進齣口都會有清晰標識指名無障礙進齣口位置;每一名新入職地鐵的員工也都會在入職培訓時學習到如何對使用輪椅的人士提供幫助。
2008年,因脊髓受傷坐上輪椅而五年沒齣傢門的杜鵬被幾個朋友抬齣傢門觀看瞭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比賽。十幾年後,杜鵬深度參與瞭2022年北京鼕奧會、鼕殘奧會的無障礙體驗工作。“2008年無障礙席位的欄杆正好在我的視綫位置,看比賽很不方便。今年我們去考察發現欄杆降低瞭,可以很輕鬆地觀看比賽。”十年間,北京的無障礙設施有瞭很大改善,這其中就有他和小夥伴們的貢獻。說起這些,杜鵬非常驕傲。
毛飾上衣 Stylist Own
墨鏡 Gucci
希望之傢開啓希望
杜鵬性格裏有一種北京人的韌勁,做什麼都要做到更好。創辦“希望之傢”初期,他和小夥伴們就商量要腳踏實地做真正能幫助到脊髓損傷小夥伴們的事。2014年,杜鵬和小夥伴專門到台灣“中途之傢”考察學習三個月。他們心中都憋著一股勁兒,要帶著科學的康復理念和管理經驗迴來幫助更多傷友。
沒想到的是,在台灣的第一晚杜鵬就被生活來瞭個下馬威。洗澡的時候,他從馬桶摔到地闆上。杜鵬不知道怎麼從地闆迴到輪椅上,隻能咬著牙拽著輪椅爬到床邊爬上床再從床挪到輪椅上收拾。說起這些迴憶,杜鵬語氣很輕鬆:“我當時想我們從北京來的不能丟人,得有麵兒。”經過三個月學習,杜鵬也真正掌握獨立生活的能力,這纔有瞭後來他探訪地鐵站撰寫《首都無障礙齣行手冊-地鐵篇》的故事。
2015年,北京“希望之傢”正式開始康復培訓幫助傷友重建生活。哈爾濱姑娘李春宏在網上看到北京“希望之傢”開辦全國班的消息,帶著“試一試”的心情,她添加瞭杜鵬的微信谘詢。沒想到兩人越聊越親密,産生瞭“見一麵”的心情。
作為第一批北京“希望之傢”全國班學員,李春宏受傷後第一次齣遠門來到北京也見到瞭杜鵬。學習結束後,她留在北京“希望之傢”工作也和正式和杜鵬確立戀愛關係。2018年1月18日,杜鵬李春宏兩人結為連理。在采訪中,杜鵬特彆強調幾次這個重要的日子。隨著北京的無障礙措施越來越好,杜鵬也終於能帶著太太在一傢無障礙設施良好的婚紗店裏拍下結婚時就想拍的婚紗照。
迴想創立希望之傢之初,杜鵬說怎麼也沒想到會因此收獲愛情。更沒想到的是,他們的愛情給很多傷友做瞭榜樣,讓他們看到生活的希望,對未來有瞭期盼。“走齣去就會有希望。”杜鵬說。
在未來,杜鵬想利用視頻內容推廣宣傳無障礙齣行。“無障礙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每一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需要無障礙設施。比如孕婦、嬰兒車、大行李、老人。”杜鵬說,無障礙不隻是一小部分人的需求而是所有人的需求。他要做的就是一直在路上,為無障礙齣行奉獻自己的力量。
齣版人:陳佳倫Jessica
監製:左敏潔
編輯:曉辰 &Flora肖穎
導演:張愷祺
剪輯:JonnySpider蜘晗
造型:何炫瑩
妝發:黃商施
妝發助理:培培
撰文:王三金
手語指導 :敖筠&張紅
特彆鳴謝:《三月風》雜誌
場地:Amaze Studio
新媒體編輯:Vivienne、劉晨陽Vega
新媒體排版:Gianna
SUPER往期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