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7:50:29 AM
周蓉和馮化成在貴州那個小小的山洞裏,一起生活瞭八年,在這段艱苦的歲月裏,他們恩恩愛愛,甜甜蜜蜜。
馮化成被平反後,周蓉也考上瞭北京大學,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未來也充滿瞭希望,然而就在這時,他們分道揚鑣,以離婚為收場,結束瞭他們八年的婚姻生活,讓人覺得遺憾,也更讓人感到不解。
難道他們真的是隻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貴嗎?
不,他們的婚姻是特殊年代下的,特殊環境下的組閤,他們的婚姻沒有愛情做基礎,隻是被崇拜和需要維係在一起。
當崇拜消失,需要也不再需要時,他們婚姻的解散是必然的。
01
馮化成是北京的一個詩人,周蓉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小姑娘,兩人以筆友的方式通信,筆友在那個時代非常流行。
看似正常的筆友關係,其實存在著欺騙和利用。
那時馮化成被打成右派,像過街老鼠一樣,悲苦又愁悶,妻子又因為他被打成右派,與他離瞭婚,這對馮化成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他實在需要一個心靈的慰藉。
周蓉,一個聰明天真、又極具文學素養的初中小姑娘,恰在這時齣現,她像陽光一樣照進瞭馮化成的心裏,給他安慰,給他力量。
他們通信一年後,馮化成纔告訴她,他曾被打為“右派”,但已經摘帽瞭,但同時錶示與她中斷通信關係,然後單方麵地中斷瞭與她的通信。
從這裏可以看到,馮化成是極其自私的一個人,他在落魄時,在人生的低榖時,隱瞞自己結婚並且被打成右派的事情,與周蓉通信,從她身上汲取情感安慰,等他一摘瞭帽子,恢復瞭正常生活,不需要周蓉的安慰時,立刻單方麵中斷瞭與周蓉的通信,無情地讓人不可思議。
周蓉在與馮化成的通信過程中,已經被他的詩意和浪漫深深吸引,無可自拔地愛上瞭這位詩人,即使收不到馮化成的來信,她還是義無反顧地一封一封給他寄明信片。
不知道馮化成收到周蓉的明信片會作何感想,是嗤之以鼻,無動於衷,還是滿足一下小小的虛榮心?
總之,周蓉再沒收到過他的一封來信,這對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而馮化成從來沒有考慮過。
那時周蓉從來沒有見過馮化成,更多的是愛他的詩,崇拜他這個人,然後認為自己愛上瞭他,這是一個小女孩兒,錯誤地把崇拜當成瞭愛。
馮化成其實明白這一點,如果他好好地開導周蓉,讓她明白愛與崇拜的區彆,或許周蓉不會那麼瘋狂,可是馮化成選擇的是簡單粗暴地中斷瞭與周蓉的聯係,讓一個小女孩在什麼都不知道情況下執著地愛他,馮化成的自私和無情讓人心寒。
02
周蓉是一個有毅力、又執著的女孩,她發誓要考到北京的大學,與馮化成相伴一生。
文革後,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再上大學瞭,她親自去瞭北京,在那裏她見到瞭再次被打成右派的馮化成。
然後,馮化成再次把她當成心靈的慰藉,周蓉見到瞭自己魂牽夢繞的人,她認為兩個人已經在心靈上閤而為一,更堅定瞭她對愛情的執著。
愛情至上的周蓉瞞著傢人偷偷去瞭貴州下鄉,因為馮化成被下放到瞭那裏。
03
周蓉完全是為瞭愛情,韆裏迢迢奔嚮瞭窮山惡水的貴州,隻為瞭拯救她的愛人,隻為瞭和他在一起,可以說,周蓉的目的單純而美好。
相反,馮化成對周蓉就沒那麼單純瞭,反而有一種利用和依靠的感覺。
馮化成被打成右派下放到貴州,生活條件差不說,關鍵是精神上備受摺磨,周圍的人都把他當敵人看待,無論他走到哪裏,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受人監視。
他既沒有行動自由,也沒有說話自由,周圍的人都不願意搭理他,即使說話也是官方的,冷冰冰的,他在貴州感受不到一點溫暖。
周蓉,一個大三綫工人階級的女兒,在貴州是備受尊敬的,他太需要周蓉的保護,更需要周蓉帶給他的溫暖和慰藉。
一個遭受厄運的男人,在舉目無情,孤苦伶仃的冷酷環境裏,有這麼一個漂亮、溫柔、又極具涵養的嬌妻相伴,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哪有不緊緊抓住的道理?
馮化成太明白這一點瞭,他更明白,一旦失去周蓉,他的處境將更加不堪,於是他騙周蓉,他是一個未婚男士,把周蓉騙上瞭婚姻的盜船。
婚後,馮化成對周蓉言聽計從,像一個乖孩子一樣聽周蓉的話,這或許是生逢厄運的男人對待嬌妻的一種策略,這讓周蓉心滿意足。
馮化成每次迴傢,還會摘一把野地的鮮花送給妻子,在那麼艱苦的日子裏,一把鮮花所帶來的浪漫,足以讓周蓉感到幸福甜蜜。
這就是馮化成和周蓉在貴州的婚姻。
周蓉對於馮化成來說就是一根救命稻草,他要牢牢地抓住,所以騙也好,乖乖聽話也好,溫柔浪漫也罷,都不過是手段而已,周蓉卻是陷在愛情虛幻裏,幸福著自己的幸福。
04
馮化成被平反後迴到北京,又是一個被人尊敬的詩人。
人們對他的遭遇非常同情,老朋友們像迎接英雄似的迎接他,他的詩人身份也讓人敬佩,慢慢地,他開始飄飄然瞭,有點兒忘乎所以瞭。
馮化成不需要周蓉的保護瞭,更不需要周蓉的情感慰藉瞭,他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更有令人尊敬的身份,他忙著享受生活,忙著把受苦的那些年也找補迴來,他更忙著齣名,忙著有一番大的作為。
此時的馮化成不再把周蓉當成救世主,他甚至覺得他成為瞭周蓉的救世主,他曾無恥地對周蓉說:“愛上我你不吃虧,現在我讓你成瞭北京人,知道不?有的女人為瞭北京戶口,甘願於任何男人上床。”
說這話的馮化成簡直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主,更是一個負心漢,這讓周蓉氣憤又失望。
更讓周蓉失望的是,馮化成為瞭齣名已經開始不擇手段,他利用周蓉在北大策劃的“中外情詩朗誦會”,把郭誠寫的詩當成自己的詩朗誦,並且占用其他詩人的時間,自己一個勁地連續朗誦三首,並且不顧朗誦會的要求,朗誦的一首長詩,又一次占用瞭彆人的時間。
馮化成的所作所為,讓周蓉震驚瞭,這不是她愛的詩人,這是一個為瞭齣名盜用彆人的詩的人,這是一個為瞭齣名自私地占用彆人時間的人,這是一個為瞭齣名不顧規則要求的人,這是一個為瞭齣名而沽名釣譽、不擇手段的人。
這一刻,周蓉徹底失望瞭,那個她愛的浪漫詩人不見瞭,變成瞭一個徹頭徹尾的僞君子。
周蓉愛的是理想化的馮化成,是她想象中的詩人馮化成,是在貴州僞裝後的馮化成,或者從從頭到尾她愛的一直是馮化成的詩,進而對詩的作者無限崇拜,可以確定的是,她愛的絕不是平反後暴露瞭本性的馮化成。
本來已經失望的周蓉,在馮化成一次又一次的齣軌後,徹底絕望,她在馮化成身上再也找不到那個她愛的那個人的影子,於是果斷選擇離婚。
周蓉的婚姻失敗,讓我們明白兩個道理:
其一,你可以因為一個人的纔華而崇拜他,但絕不能盲目地嫁給他。
其二,婚姻一定要看人品,一定要情投意閤,一定要三觀一緻,這纔是美滿而上乘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