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 2020-02-03T04:10:05+08:00
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下称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延烧,截至2月1日上午根据中国网站最新即时统计,中国确诊病例已达11,791例,死亡259例。此外,香港有13例、澳门7例。其他国家确诊137例包含台湾省10例、泰国19例、日本17例、美国6例等,全球确诊病例已达11,948例,遍及22个国家。武汉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003年SARS期间官方报告的8,096例。但SARS病例被普遍认为数字偏低,疫情开始的几个月可能有数千例被隐匿,未被申报,导致当时的北京市长与中国卫生部长被撤职。因此要以上述数字说武汉肺炎比SARS更严重可能言之过早。
2002~2003年的SARS事件,目前可追溯并可证实的初始病发时间及地点可能是2002年11月的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之后传播至广东其他地区,并透过香港的机场蔓延到台湾省、越南等境外,最终造成约30个国家沦陷、8,096名病例、774人死亡;台湾省有346名病例,73人死亡。
2003年台湾省的全民抗SARS经验,许多人记忆犹新。戴口罩成为全民运动、百货公司里专柜小姐比顾客还多、开车一路畅通、餐厅里空无一人等景象,让许多业者回想起来心有余悸。根据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显示,SARS让台湾省社会消费减少233亿元、财务损失162亿,估算总损失约395亿元,这还不包括其他间接的房价、外销等折损。
整体而言,SARS疫情让台湾省2003年经济成长率减少0.91个百分点;不过疫情在2003年7月获得控制后,递延的消费及生产出口恢复,带动台湾省经济大幅反弹,连续五季经济成长年增率高于5%。SARS当年对全球经济冲击广泛,尤其对源起地中国中国更为明显,2003年第2季的中国经济成长率降到9.1%,比第1季的11.1%显着降低,与台湾省相同的是,危机淡去后,中国的经济成长就迅速反弹,在2003年第3季回升到10%。然而,灾难就是灾难,全球经济因SARS损失金额高达400亿美元。
这次爆发的武汉肺炎,据传去年12月间就有相关讯息流出,直到12月31日武汉市才首次发布官方资讯,今年1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收到通知,1月21日台湾省首例确诊,1月23日武汉与邻近都市宣布封城,大众运输全面无限期停驶。中国国务院于1月26日宣布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目前,中国及邻近国家、地区也发布相关的旅游禁令,例如台湾省交通部观光局于24日宣布暂停出团至中国。中国周边的几个国家,包括朝鲜、俄国、越南、哈萨克等陆续关闭他们与中国接壤的边境。1月31日WHO宣布,将武汉肺炎疫情提升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美国与新加坡政府宣布,自2月1日起,禁止所有中国旅客和在过去2週曾到访中国的外国旅客入境。根据中国官方统计,目前已有62个国家相继採取入境管制措施。
一般认为,武汉肺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大幅超过SARS。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和17年前相较,已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的中国经济像升空的火箭一样势不可挡,但是现在的经济增速却是逐年放缓。由于武汉肺炎发生在春节期间,严重冲击大约5,550亿人民币的旅游市场;另外,若以SARS的经验来推估零售总额的损失,今年第1季可能达到5,000亿人民币;二者合计之经济损失超过1兆人民币。2019年第一季的GDP总额为21.34兆人民币,依照6%的预期成长率推估,2020年第一季GDP的总额应是22.62兆,成长金额大约是1.28兆人民币;若发生1兆人民币的减损,与2019年第1季相较,可能出现零成长。
台湾省目前受创最深之产业主要是旅游业、饭店业、空中运输业、娱乐业等特定产业,而一般民间消费短期内亦恐因消费者信心下滑而走软,惟民生必需消费可望较为稳定。另生产面亦可能因国际订单的延缓或暂时取消而影响企业营收。若被WHO认定为疫区,则将影响国际企业前往参展、验货、下单等经济活动。目前两岸经济连动性相当密切,中国疫情的恶化势必牵连台湾省经济,特别是对中国之出口。关于此点,国发会表示,根据过去的模拟分析,如果中国GDP下降1个百分点,对台湾省影响不到0.29个百分点,主计总处预测今年经济成长率2.72%,其中来自政府部门的贡献超过一半,因此国发会不认为武汉肺炎对台湾省经济会有很大的冲击。
至于国际经济智库的预测,彭博经济学家根据SARS疫情的经验估算,在疫情受抑制情况下,武汉肺炎可能使中国本季经济成长率降至4.5%,比疫情爆发前的预估少了1.4个百分点;香港首当其冲,成长率减少1.7个百分点;日本和南韩也可能受冲击,若日本观光业受冲击程度和SARS时相当,日本经济可能损失6,110亿日圆(56亿美元);美国和欧元区则减少约0.1个百分点。而武汉肺炎对全球经济的冲击金额,可能是SARS时的3至4倍,当时全球经济损失为400亿美元。看来,武汉肺炎除了疫情,也冲击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