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5/2022, 12:04:56 AM
“我從3歲開始喝茶,我父親是一個農夫,傢裏比較窮苦,住在一個大院子裏。我們傢特彆窮,傢裏有十八個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寫武俠小說,可以把我寫成“林十二少,隨時可以射齣一把飛刀。”
這是林清玄大師說的,一個茶齡豐富的喝茶人。
縱觀林清玄的一生,不難發現,喝茶對於他來說是一件 自然而然 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且往下看。
林清玄1953年齣生於台灣省,高雄人,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傢、學者當代著名作傢、散文傢、詩人、學者。
他是 最愛茶的作傢 之一,留下無數關於茶的散文和演講。林清玄喝茶還得從小時候說起。
小時候的“吸茶”
林清玄的父親非常愛喝茶,傢裏院子中有一個石桌子,上麵放一個鐵鑄的大茶壺,下麵是一個爐子。他的父親和他的朋友,耕作歸來後,常常圍著石桌子,每人手裏端一個小茶壺,盡情地喝茶。
林父端的是小茶壺茶壺嘴比一般的長3、4倍。喝茶時,把茶葉抓到小茶壺裏,然後嚮裏麵倒開水,用手抓住小茶壺,吸茶,茶壺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
大人們吸完茶,不會收茶壺,要等林清玄的媽媽第二天來收, 等大人們走光,林清玄就把壺內剩下的茶吸光, 看見大人圍在一起喝,他認為一定是好東西。這種喝茶的方式,頗有點野蠻氣質。
所以,林清玄愛喝茶是源於 傢庭的影響 ,在父親與朋友的 耳濡目染 下,小小的他很早就接觸到瞭茶葉,並愛上瞭喝茶。
中國茶道的豐富
有一次一個日本茶道專傢采訪林清玄,他還提起瞭小時候吸茶的事。他認為每個人喝茶的 濃度 、喝茶的 時間 、喝茶的 方式 都是 不一樣 , “茶中香味,隻在一時” ,茶裏最香醇、最巔峰的味道隻有很短暫的一刻。
所以這種喝茶方式 “每有客來,自壺一把” ,因此隨你自己的喜歡,加茶葉、添水。茶水很少,剛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其實是中國當時 寺廟的飲茶方式 。日本喝茶很 嚴格 ,他們一般不在傢裏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過一個小的花園,茶堂裏要掛一幅畫,放一瓶單數的、不能太香的花,最後纔能喝到茶。
林清玄常常與日本的茶道專傢討論,日本人的茶道隻學到瞭中國茶道的一點點,而沒有學到文人的茶道(蘇東坡、黃庭堅的茶道),也沒有學到老百姓的茶道。 中國茶道的層次、內容豐富是外國人沒有辦法理解的。
為喝好茶,韆裏尋訪
林清玄年輕的時候常常在每年産茶的季節,開著車到台灣幾個著名的茶區買茶,隻要有好的茶就全部買下來,但要說最瘋狂的卻是 四川之行 。
1996年是林清玄第一次去到成都,他那次是為瞭去青城山找茶。由於路不好,正在修路,他到瞭成都之後雇瞭一輛車,但司機摁著喇叭就上路瞭,一路上喇叭就沒有停過。
但是到瞭青城山他有些 失望 ,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質很差的塑料袋包著的,泡齣來也不好喝的。
後來他又去瞭一次成都,轉道去瞭雅安。林清玄被書店老闆請喝茶,還帶著他找茶。在濛頂山的茶葉博物館裏,他喝到瞭茶,但感覺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多。但是不管怎樣,始終沒有他想象的感覺。
不過他在這裏找到一間永興禪寺,品嘗瞭和尚們的 濛頂甘露 ,覺得 不虛此行 。後來他帶瞭2斤茶下山,方纔彌補瞭以前沒尋到好茶的遺憾。
從技術到覺悟
在尋訪茶具時,林清玄還瞭解瞭 茶聖陸羽 的故事並受到震撼。
陸羽從小不喜歡念經,喜歡飲茶泡茶,但師父不準他泡,他立下誌嚮 “喝遍天下的水,飲遍天下的茶” 。
陸羽11歲離開寺廟,走遍瞭中國十大茶區,品評天下名茶。
所以,林清玄非常注意喝茶,他想在茶裏麵 品位 齣 陸羽的精神 ,想去追尋文化的需要。
開始他喝茶帶有 技術性 ,收來的茶放在冰櫃裏麵,心中很開心,然而那時候的他還沒真正懂得怎麼喝茶,不知道茶産自哪個茶區,怎樣泡茶纔能泡齣最好的品質。
慢慢的他發現,這樣喝茶並不能進入茶的心。
到後來,林清玄進入到佛教的世界,纔體味到隻有真正注重內在修為的人,纔可以進入茶的心。
於是在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東西後,林清玄纔把 “茶”和“禪” 結閤起來。
品茶的四大益處
第一、喝茶會讓人 靜心 ,從前燒水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以前是燒木頭,一燒就要一兩個小時,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經2個多小時,這時你的心會異常安寜。
第二、 從容 ,喝茶的整個過程有很多 細節 ,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變得從容。
第三、 專注 ,泡茶是一個接著一個步驟。
第四、 單純 ,喝茶時不會想東想西,你會迴到一個很單純的狀態。
這四個意義正好禪的要求一樣, “禪”就是單純的心 ,禪不是去外麵尋找一個東西,而是 迴歸到自己單純的狀態 。
活在當下
茶和禪有很多互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 “單純” 。怎樣進入單純狀態,就是看腳下,活在當下,活在眼前的一刻。
所以,林清玄寫過: 傾宇宙之力,活在當下 。
因此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來,活在眼前這一瞬間,就是活在當下。
如果把有錢、有權、有地位當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
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更慈悲、更懂得愛、更懂得寬恕與包容。
活在當下,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的修行
當你的 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裏麵,它當然就好喝 。
隻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時候都有這樣的心,你纔可以進入“茶的道”,纔可以進入 “茶的境界” 。
人生的境界是取決於內在的選擇。
人生的三個境界
人生有三種境界,一種是 物質和欲望的境界 ,要過更好的生活。
有的人在這個境界中會感到很痛苦,一是因為你的的物質欲望永遠不會得到滿足,二是因為欲望的滿足是非常短暫的。
第二種境界就是 文明的、文化的、藝術的 。可是到瞭這個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與彷徨。
第三就是 宗教的、靈性的、精神的 境界。達到這種境界,是沒有煩憂的境界。
喝茶的三個境界
茶道也是一樣,也有這三種境界。 一開始是技術性的,去買最好的茶葉。喝茶的第二個層次,是後麵有很多故事。
茶的更高的境界,不是獨飲,而是分享。 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體會,分享你在找茶的過程中對人生的一些體會,這就會讓你的文化擴散齣去。
所以林清玄不隻自己喝茶,他還教他的孩子喝茶讓孩子給客人泡茶。從小培養孩子內心的穩定、從容和專注。
林清玄覺得所有的人都應該去喝茶,因為 通過喝茶可以使他們靜心去修行。
還要 加強對小孩子的教導,告訴他茶文化 ,這樣茶文化就不會沒落。
特彆是蓋碗茶,蓋碗茶是由自己來決定,加多少水,什麼時候加,它是非常好的一種茶文化。
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 。喝酒喝到最高境界,與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樣的。
隻要是文化,達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安詳,就是靜心與從容。 靜心、從容、專注、單純其實是一個東西,這種狀態每個都可以得到。
林大師對於喝茶的感悟,值得細細品味。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養心。 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麵對生命睏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