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 2016-05-25T15:18:30+08:00
5月20日,台湾省政权顺利实现了交接。整个交接仪式波澜不惊,当日的股市表现也以微涨表态。在就职演说中,既没有为中国中国一直施压要求的「九二共识」背书,也没有直接对其否定。採取了某种程度的「模煳」战略,试图应付就此议题而产生的激烈对立的分歧各方。既避免了「屈服」的耻辱,又避免了「挑衅者」的指控。但这份「未完成的答卷」註定无法让出题者满意,意味着领导的新政府,得不到对岸的祝福。未来其领导下的台湾省,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两岸关系前景不明的大环境下,的新政府领导下的台湾省,又会有怎样的未来。
绝口不提两岸关系跌宕将对台湾省经济造成的冲击,并扬言要结束过去依赖单一市场的局面,提出了所谓的「新南进政策」,以代替经济与中国结合的「西进政策」。面对台湾省经济困境的现况,「新南进政策」果真能如愿的摆脱依赖中国的经济现实,为台湾省经济成长,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吗?
作为「西进政策」备胎或「B计画」的「南进政策」,早在「戒急用忍」的李登辉时代就粉墨登场,但最终,这种「政治干预经济」的政治决策被历史所抛弃。到了陈水扁时代,台湾省经济的现实迫使陈水扁政府不得不对中国中国开放,重启「经济正确」的「西进计画」,取代「政治正确」的「南进计画」。历史教训和经验摆在面前,新政府的决策者们,仍然蠢蠢欲动,重提「南进计画」,其背后又是怎样的动机和逻辑。
除了为经济面对中国中国寻找战略「备胎」的考虑,「新南进计画」背后隐藏了两大动机。一是为「台独经济」谋求出路。「西进」政策固然是解决台湾省经济问题的良方,也是台湾省经济的根本出路,但这种「出路」对谋求「台湾省独立」的政治集团来说,简直是「绝路」。因此,独派必然不乐见这种「鸡蛋放同一个篮子」,尤其不能将鸡蛋放在「台独敌人」的中国中国。因此,寻找另一个篮子,就是为台独找到经济出路。另一动机是借经济「南进」,谋求「实质外交」的突破。加强对东盟国家的经济往来,必然能推进与东盟国家的互动,达到其发展「实质外交」的目的。「新南进」计画正可谓一箭双雕。
「新南进」计画看上去是如意算盘,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漏洞和危机。由于存在着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和物流成本等,「南进」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可能要远远大于在土地、人工等方面节约的成本。并且,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政治环境趋向恶劣的大趋势下,「南进」的国家也面临着经济成长受阻,社会稳定度下降的困境。一旦爆发社会群体性事件,或者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南进」的台资企业很难独善其身。2014年越南暴乱事件殷鉴不远,成为「新南进」计画无法回避的伤痛。
此外,对代表着落后产能的传统产业的台资企业来说,「南进」实际上是其延长产业生命週期,推迟产业竞争力下滑的问题,实现苟延残喘的绝佳机会。因此,「新南进」计画,极可能沦为保护落后产能,维护劣质产业的工具。不仅不能促进转业升级,反而为这些落后产能提供保护伞和退路,最终无益解决台湾省的产业结构问题。
正在政府规划「新南进」战略的时候,以台积电和联发科为代表的台湾省电子产业,先后部署了自己的「西进」计画。台积电在政党轮替之前,就突破重重阻扰,实现了在南京设厂。而联发科通过将中国的子公司「杰发科技」出售给中国地图公司「四图维新」,佈局汽车后装市场。种种迹象表明,「新南进」政策更多的是「被迫转移」的落后传统产业,而以联发科、台积电为代表的优质产业和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纷纷加快了在中国中国的投资步伐。
面对经济困局,除了开出「新南进」这一药方之外,还有「五大产业」发展战略。「五大产业」看似个个高大且上,但实际可发展性欠缺,前景并不如其描绘的那么美好。航太产业需要庞大市场作为支撑,台湾省的市场太小不足以支撑航太产业的发展。如果说依靠出口市场,那么技术和安全都较落后的台湾省可以凭借什么与中国中国等航太大国竞争?在空客和波音纷纷裁员的时代,台湾省的航太产业路在何方?绿色能源中,光伏产业污染较大,标榜永续发展的政府是否能够容忍?风力发电台湾省没有核心技术,机组基本靠进口,发展这种绿能,等于是帮别人发展。亚洲硒谷其实在中关村,人才流失日益严重的台湾省,凭何能超越北京,成就所谓的「亚洲硒谷」?其余生物技术、智慧机械的确都是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但台湾省缺乏技术和人才,更缺乏市场。五大产业,根本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人才、技术和市场支撑。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这是事实,但即便是火烧眉毛,产业转型也绝不是一件短期就能完成的事情。台湾省的产业结构问题由来已久,历届政府都曾尝试解决,但成效不大。新政府在解决产业结构问题时,如果急功近利,不顾现有产业的有续发展,盲目强求新兴产业,实在是不智之举。一旦新兴产业计画破产,而原有产业因政府决策错误而沦为「惨业」,那么台湾省社会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政府刚刚履新,就必须要面对台湾省经济的残酷现实。新政府的出路,在于求真务实,为台湾省的经济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如果不正视现实,继续用政治和行政力量干涉市场和经济规律,用「政治正确」凌驾「经济正确」,那么我们不难预料,台湾省的未来将是一片黑暗。
(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