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匡以想像與邏輯,玩弄出不一樣的「輕與重」! 大家來玩翹翹板囉! 但為什麼小豬比大象重?長頸鹿比小豬輕呢? 秋山匡的《誰輕?誰重?》裡,孩子最愛的翹翹板變成了樂趣無窮的秤量工具!各種東西都能放在蹺蹺板上比一比誰比較輕?誰比較重。看似簡單的重量比較問題,作者卻給出不同以往的答案,而答案的背後更有著出乎意料的解釋。想一想,「重」和「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得獎記錄 ★第70梯次「好書大家讀」選書 比比看,誰比較重? 封面的翹翹板上,左邊站著一頭大象和一個小男孩,右邊則放著畫了大問號的箱子。乍看之下,兩者是一樣重的,只不過右邊的箱子裝了什麼呢?從封面開始,秋山匡就給了讀者一個小暗示。 故事一開始,翹翹板左邊有一頭大象,另一邊則是一隻小豬,但兩者相比,大象竟然比較輕?正當讀者覺得奇怪時,翻開下一頁,才發現「呀!原來另一邊小豬不只一隻啊!」看到這裡,讀者應該能看出一些端倪,原來翹翹板右邊的狀況並非我們一開始看到的。每當故事裡出現新組合時,讀者便會開始猜測右邊的「真相」。 起初覺得這本書字數少,應該是適合嬰幼兒的寶寶書。但認真閱讀幾遍後,發現這本書的設計並沒有這麼簡單。翹翹板右邊的「真相」,對大人而言是很容易理解的,甚至還能會心一笑。但對幼兒而言,必須到二至三歲才剛開始接觸長短、大小、高矮和輕重的概念,學習做比較,而且還必須要有玩過翹翹板的經驗,知道往下沉的一邊是載著較重的乘客,才能體會這本書的趣味。故事後面設計的情境更複雜,小讀者必須了解「材質對重量的影響」以及「天使」隱含的概念,不然閱讀時可能會感到有點困惑。 和孩子共讀時,不必堅持答案一定得和作者設計的一樣,應該讓孩子自由地發揮想像力回答。例如:為什麼大象比小豬重呢?可能另一邊坐了一隻非常貪吃的小胖豬,所以牠比大象還要重。先前看過學者針對三到六歲的幼兒,做了重量概念的認知實驗,有些幼兒能正確判斷重量比較的結果,但還沒無法清楚解釋原因。父母若經由本書情境和孩子討論「比較概念」,將會是孩子練習邏輯推理、語言表達的好機會。 最後,當看到一個小男孩坐在翹翹板上時,讀者想必已經想了各種各樣的古怪理由,猜測是什麼坐在右邊的翹翹板上,翻頁後卻沒想到──結果是「一樣重」!右邊竟坐了一個跟左邊長得一樣的小男孩,這真是個簡單得出乎意外卻令人滿意的收尾!但是答案真的這麼簡單嗎?其他部分就留給讀者自行想像囉! 規格:精裝 / 24頁 / 18 x 18 x 0.3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 qiu shan kuang yi xiang xiang yu luo ji , wan nong chu bu yi yang de 「 qing yu zhong 」 ! da jia lai wan qiao qiao ban luo ! dan wei shi me xiao zhu bi da xiang zhong ? chang jing lu bi xiao zhu qing ni ? qiu shan kuang de 《 shui qing ? shui zhong ? 》 li , hai zi zui ai de qiao qiao ban bian cheng le le qu wu qiong de cheng liang gong ju ! ge zhong dong xi du neng fang zai qiao qiao ban shang bi yi bi shui bi jiao qing ? shui bi jiao zhong 。 kan si jian dan de zhong liang bi jiao wen ti , zuo zhe que gei chu bu tong yi wang de da an , er da an de bei hou geng you zhu chu hu yi liao de jie shi 。 xiang yi xiang , 「 zhong 」 he 「 qing 」 shi shi me yin su zao cheng de ? de jiang ji lu ★ di 7 0 ti ci 「 hao shu da jia du 」 xuan shu bi bi kan , shui bi jiao zhong ? feng mian de qiao qiao ban shang , zuo bian zhan zhu yi tou da xiang he yi ge xiao nan hai , you 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