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綠能産業 標簽 新聞 第 1 頁


加工区提升绿色竞争力

     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积极投入协助区内产业提升绿色竞争力,所提「加工出口区绿色竞争力发展计画」业经行政院国科会同意补助,该计画之目标系将加工出口区改造为绿色园区,主要分为绿色环境发展及绿能产业群聚推动


加工处办绿能宣导会

     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为发展绿能产业,并将绿色观念导入区内,日前特委託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举办「绿能产业群聚宣导会」,介绍太阳能、LED、电动车等产业趋势及国外大厂绿色环境成功案例与产业群聚参考模式


南科推广绿色能源

     面对地球资源的短缺,和传统利用石化燃料或核能所驱动的电力所引发的污染和安全问题,南科管理局日前举办「绿色园区‧能源科展」,除了借由活泼多元的环保科技让民众对能源有更一步认识外,也配合政府环保政策,推展


携手合作 可望称霸全球

     工研院副院长曲新生昨天指出,两岸标准检验认证合作项目,可以优先锁定LED及太阳光电等产业为两岸产业合作领域;如果两岸可以合作,一定可以建立全球性标准,进而称霸全球。曲新生昨天在「2010年海崃两岸首届


新北市去年Q4招商亮眼

     景气真的有感复甦了吗?依新北市政府统计最近一季、去年第4季民间投资招商统计,投资金额达474亿元,比前年同期成长27.87%;新北市招商行动小组召集人叶惠青指出,这些新增投资额的企业主要集中于ICT、


无米乐兼卖玄米茶 绿能标竿

     今后,「无米乐」不只卖米,也兼卖茶叶。无米乐提升稻米品质促进会今年经台北医学大学杨玲玲博士辅导,导入生技研发玄米茶,常务监事黄丽琴说,吃玄米向来只联想到日本,新一代的无米乐,将成南县绿能产业的标竿。全


竹县建绿能园区 吴揆力挺

     县长邱镜淳为加速在台大二期校地推动「国际绿能智慧园区」和新竹生医园区医学中心採BOT兴建,廿三日偕同工研院董事长蔡清彦及产官学界人士,拜会行政院长吴敦义争取支持。吴敦义肯定并支持新竹县发展绿能产业,要


绿能产业 打开国际大门

     第49期《创业创新育成》双月刊出刊了!本期双月刊封面故事讲述在政策的铺路下,台湾绿能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将聚焦于应用性商品的开发,在产学合作的基础下将逐步打开国际大门。报导中提到,气候变迁及能源短缺的


贸协组团 赴东协拓展市场

     经济部国际贸易局为协助国内业者拓展东协市场,委託外贸协会推出「优质平价产品强力拓销东协市场计画」,筹组「东协加一拓销布局团」、「生活用品赴东南亚拓销访问团」、「绿能产业赴东协拓销团」及「环保产业东南亚


菊拟发展绿能 顺吁鸿海留步

     市长陈菊廿三日走访高雄县路竹乡指出,会力挺企业,让路竹科学园区成为台湾绿能产业重镇;国民党市长提名人黄昭顺则是到高雄市盐埕区召开「大新不能倒、郭台铭不要走」记者会,痛批市府错误政策让郭台铭未能如期在高


绿能就业博览会 明登场

     协助民间绿能产业在长远发展过程中拥有充沛的人力资源,也为有意从事绿能产业的优秀人才寻找合适的绿色就业机会,经济部能源局明(28)日在世贸2馆举办一场「2010绿能就业(Green Job)博览会」,现


绿能产业就业潮 能源局推一把

     2015年绿能产业即将成为我国第三兆产业,面对绿能产业快速成长带动的职场就业热潮,1111人力银行公佈调查数据指出,有9成5的受访者看好绿能产业发展,7成受访者表示有意进入绿能产业者。媒合绿能产业征才


绿能产业论坛 30日登场

     落实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促进绿能产业发展,经济部能源局结合高雄市政府经济发展局,携手经济部所属的加工出口区管理处、南区联合服务中心等单位,8月30日在高雄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办「中央与地方共同推广绿能产业


陈菊邀裕隆 投资大高雄

     市长陈菊廿六日率局处首长北上参访裕隆集团纳智捷汽车公司,了解电动车产业发展现况并寻求合作机会。陈菊表示,高雄拥有发展绿能产业绝佳条件,正规画旗津朝向电动车产业发展,当面邀请裕隆集团董事长严凯泰投资进驻


高苑科大绿色能源科技系 揭牌

     「绿能产业」是目前国家推动六大新兴产业的核心产业,高苑科技大学为迎合世界潮流、配合国家永续发展及绿色能源政策,99学度年正式设立绿色能源科技系,在新任曾灿灯校长主持下于日前(16日)举行揭牌典礼,而典


大高雄市长参选人动态-陈 菊 力促发展绿能产业黄昭顺 痛批市府团队失职杨秋兴 对邻长等人开支票

     高市长陈菊十四日力促发展绿能产业,并鼓励绿色产业在地生根;国民党市长参选人黄昭顺痛批陈菊市府团队失职,致高市经济发展充满了不安定因素;高县长杨秋兴于主管会报对邻长、县府临时人员权益开出支票。高市府「绿


王文潮领军 获日车厂订单

     身为台塑集团绿能、物流佈局总督导的王文潮昨(20)日宣布,8家事业体成功合作开发锂铁智慧型启动电池,并获得日本大发汽车青睐签署採购合作,本月起组装新车应用,初期订单200台。明年起欧洲车辆禁用铅酸电池


能源局推动电网级储能

     推广电网级储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太阳光电、风力发电等再生能源的供应比例,降低对石化能源与核能的依赖,发展成为全球产业,争取未来商机。为吸引产业界共同加入研发的行列,经济部能源局上周五举办一场澎湖储能示范场


巨狮能源论坛 节能前瞻

     解决国内发展再生能源面对的瓶颈,让业界推展清洁动力车辆、节能空调,及高效率LED照明,从技术、应用、实务有更宏伟的做法,巨狮创意科技公司在上周举办的「台湾国际绿色产业展」规画10场论坛,各主讲人提出宏


大台南市民 移动更环保

     民进党大台南市长参选人赖清德提出绿能产业计画,除了要创造太阳能发电城市,更将结合绿能与交通,让大台南市民的移动方式更环保。不仅绿能环保是重要的议题,大台南市存在已久的交通问题更是严重;而赖清德为看似不


经建会打造新竹成绿能科技城

     经建会副主委黄万翔、新竹县县长邱镜淳,昨(11)日在2010 MIPIM ASIA进行专题演讲时表示,绿色产业是全球的明日之星,经建会将以新竹县定位为未来绿能光电产业的重心,打造新竹未来的「黄金十年」


绿能政见 产官学肯定

     大台南市长参选人赖清德提出绿能政见,前经济部长何美玥大力肯定,而南台科大工学院副院长郭聪源也认为这是一个前瞻性的计画。何美玥认为,赖清德能在市长选举中,提出绿能政策作为未来市政发展的愿景,相当有远见,


赖清德打造大台南光电城

     民进党大台南市长候选人赖清德提出六大产业新计画,其中绿能产业计画,赖清德提出,要打造大台南百万太阳光电城,创造600亿元的投资效益、3,000亿元的产值,并增加3万人的就业人口,擘划大台南永续未来愿景


大高雄低碳研发中心 成立

     趁着美国绿色化学总统奖得主廖俊智来台参加会议,高雄市长陈菊昨(14)日表示,高雄市政府将和廖俊智、国立中山大学合作,成立「大高雄低碳研发中心」,并且当场向总统马英九争取中央预算,希望将高雄列为低碳运输


绿能创意产业 秀台湾软实力

     经济部及工业局共同举办之媒体参访日前由经济部次长林圣忠及工业局副局长周能传带队,参访行政院推动六大新兴产业之绿能产业及创意生活产业代表业者,包括:我国LED一哥的晶元光电、电动机车产业一哥的光阳公司,


绿能产业 高值化发展

     当前国际能源与环境的主要问题,来自能源需求激增、资源有限与价格攀升,以及温室效应及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如何解决相关能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对的挑战,为因应全球暖化及气候变迁问题,各国积极推


能源局 绿能展 拚产值破兆元

     经济部能源局副局长王运铭昨日指出,瑞士国际管理学院(IMD)「2010世界竞争力年报」首度就各国运用绿色科技创造竞争优势的潜力,进行问卷调查评比,台湾在受评比国家中,全球排名第6,亚洲高居第2,显示台


高雄发展绿能 菊吁马支持

     第一届台美国际绿能产业─节能减碳论坛,十四日在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举行。马英九总统致词表示,暖化效应全球出现极大雨或极干旱现象,台湾近年来也饱受极大雨之苦,环保救国不是口号,要化为实际行动。马英九表示,


扎根 北县办绿色产业课程

     绿色产业已被全球认定是未来五年最夯的产业趋势,为鼓励辖内企业厂商提早布局,同时加速国内绿色产业推动发展,台北县政府经发局指出,将委託台大严庆龄工业研究中心,在25日及28日举办三场「清洁生产及绿色产业


缙锠再攀CNC车床高峰

     挺过20多年前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前些年的SARS及去年国际金融大海啸,缙锠工业迈入第33年,一直致力于自动车床与CNC自动车床的开发,截至目前为止已开发出将近70种不同的机型,满足不同客户的加工需求,


荷台经贸 合作共创双赢

     荷兰贸易暨投资办事处代表傅康(Hans Fortuin如图)表示,去年八月来台湾接任新职,认为非常具挑战性,对台北印象很好;接任首要工作是加强荷兰与台湾双边经贸关系,台湾与荷兰在地理位置上非常相似,荷


南市府乐见成绿能重镇

     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表示,将在台南沙崙成立创新绿能科技园区,台南市长赖清德在2015台南国际生技绿能展开幕式中转达此一喜讯,并强调高铁台南站东侧预定地,可供开发的产业用地逾1,000公顷,南市府乐见


小英:2025绿电占20%

     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昨(18)日公布绿能政策,强调她上台后将分三步骤整合全国资源发展绿能产业,将在台南沙崙的高铁特定区成立「创新绿能科技园区」并进军国际市场,预计能带动上兆元的绿能投资金额,2025


         






©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