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魏前原名叫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其中,法门寺珍宝馆更因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国立历史博物馆廿九日推出「盛世皇朝祕宝—法门寺地宫与大唐文物特展」,展出一二○组件珍贵文物,其中六十一组件来自大陆佛教圣地法门寺的地宫,另向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七间博物馆
被称为法门寺地宫「镇宫之宝」的《捧真身菩萨》,即将在史博馆展出。这尊近四○公分高、以鎏金打造的菩萨,身上装饰了四百多颗珍珠。菩萨容貌慈祥,手捧一荷叶匾,曾供奉佛指舍利,匾上刻有铭文。这尊《捧真身菩萨》
高雄:「大唐皇朝祕宝─法门寺地宫文物特展」正在国立科工馆展出至四月廿四日;十二日上午十点起在科工馆地下一楼简报室,由法门寺博物馆副馆长、法门寺博物馆副研究员任新来演讲「法门寺探祕」,前法务部长廖正豪主
一辈子没想过「朝山」──尤其在这酷暑;何况法门寺乃新开发景点,对以「历史课本」作为「旅游指南」的我来说,半点概念也无。但西安接待大员盛情殷殷,强调文物珍罕之美,我们就踏上这趟最远的旅程。这团堪称「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