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民国在台湾」,大陆网路流传的段子,表达了对流行文化造成社会大众历史认知错误的讽刺和痛惜。14日《环球时报》刊登评论文章〈中国的文化垃圾太多了〉,称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
《环球时报》报导指出,「英国将设最严厉机构管媒体」,报导中大量引述英国媒体的批评,认为国会的决议是「新闻自由的终结」「媒体陷入悲伤和愤怒」「政治人士像马戏团指挥一样介入媒体」,并慨叹「英国再也没资格对
根据《环球时报》的报导,本月4日、5日,专研国家安全与战略问题的中美顶尖学者在隶属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中国海事问题研究所,谈到未来两国海军是否有合作的机会。美方学者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会对美国迫切
钓岛情势剑拔弩张,《环球时报》和《解放军报》同时都放话要求军民要有战争的心理准备,让中日钓鱼台争端的紧张气氛飙升。1月5日刚到任的日本驻北京大使木寺昌人昨天中午则宴请了北京的学者,席间,木寺昌人避谈钓
中共官方媒体《环球时报》12日报导,指叙利亚自由军击落政府军直升机使用的是中国大陆产制的FN-6携带型导弹,并认为FN-6的表现有助于中国武器出口。法新社日前引用该文,但对《环球时报》宣称的「成就」似
针对日本方面宣称将「迫降中国战机」,「活捉中国飞行员」等言论,中国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在接受《环球时报》访问时表示,中国官方已明确表态,一旦日本採取准军事行为,绝不要寄望于中方克制,日本对中国的红线心知
《环球时报》援引美国《好莱坞报导者》称,北京和上海亮闪闪的摩天大楼,以及不断膨胀的财富占据了头条,但是柏林电影节上的3部中国影片,却展现了中国紧张不安的现实。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娄烨的《推拿》以及宁
中时电子报作者: 记者郭玫君╱综合报导 | 中时电子报 – 2014年5月17日 上午6:00旺报【记者郭玫君╱综合报导】为抗衡中国大陆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菲律宾及美国近期签 ... 引美入南海 菲进贡
日本《产经新闻》驻北京记者矢板明夫16日翻阅《环球时报》时,无意中发现一篇中国学者的公开信:《让我们向日本伸出温暖的手──100名中国学者的倡议书》。倡议者中有不少在钓鱼岛问题对日本发表「强硬言论」和
《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6日发表社评,抨击西方国家及人权组织在真相未釐清前,即擅自评论艾未未遭警方带走事件是「中国人权恶化」,这是对中国政治框架的冲撞、无视中国的司法主权,中国法律不会因西方舆论批
针对解放军成都军区2日起在中缅边境进行演习,中共党媒分析称,这次演习在通告中不提「不针对某某」这样的字眼,在大陆军方中还是首次。另外,军方通告里还有两个不明确,一是没有明确演习地区距离边界到底有多远,
美国总统欧巴马签署法案,支持台湾以观察员加入国际刑警组织。中共党媒《环球时报》16日即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台湾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最终决定权仍在北京,只要北京不同意,台湾和美国只是瞎忙一场。在美国众议
英国公投决议脱欧,中共党媒《环球时报》发表社评,认为此举将让以往的「日不落帝国」又回到了原点。环时社评称,英国公投结果可能是打开了欧洲的「潘多拉盒子」,把这块大陆推入动盪。并认为公投结果证明脱欧派是「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私下抱怨中国大陆官员「非常无礼」言论曝光后,大陆官媒「环球时报」今天反击,中国古文明才能让「野蛮」的英国媒体好好上1堂礼仪课。女王在白金汉宫花园出席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