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类演化为题,作者根据达尔文理论,发挥丰沛想像,描绘那诸神退场、无人见证的创世时代,人类如何由单细胞生物,历经浑沌蒙昧,终于「奔出直立的双足/在湿热的丛林排练面对面交合之姿」,而完成演化。自此,花草
决审委员:向阳、席慕蓉、陈育虹、杨照主持:杨泽(人间副刊主任)时间:10月5日地点:中国时报报社第32届时报文学奖新诗组,投稿总数为708件,经过6名初审(杨佳娴、文珮、田威宁、刘梓洁、丁名庆、胡金伦
化石是生命演化论的最有力证据。古生物学的崛起,将化石从妖怪的遗骸转化成地球历史的见证,不过因缺乏属于中间型或称为过渡型的生物物种化石,就成为反对生命来自共同祖先论者的主要攻击点。然而,地球上曾经生存过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进化论」说明人类是经过演化历程为今日的遗传学、基因学奠定基础。然美国有位遗传学者质疑,达尔文可能只说了人类演化历程一半。据其研究指出,人类是从母黑猩猩和公猪交配后代与黑
今天1份蜥蜴使用单向系统唿吸的研究发现,颠覆了生物学常识,可能使我们重新思考物种在2亿5000年前地球大灭绝后,是如何走过演化,成为现在的样子。法新社报导,人类与多数动物的唿吸系统都是所谓的「潮汐型」
马英九总统今年一席水母友善说,让台湾民众对于水母有更多关注!连水母是否有大脑也成为网友热烈讨论话题。不过美国科学家研究指出,据新的基因研究显示,水母状动物可能是人类祖先,打破过去人类是从海绵动物进化来
化石虽不语,却能深沉诉说卅五亿年的演化大戏。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经过两年半的精心规画,即日起推出「水中蛟龙—水栖爬行动物特展」,展出来自四大洲、七个国家的两百多件珍贵原件化石,利用借尸还魂技法复原,展开
「演化的脚步-腔棘鱼特展」,即日起在屏东车城乡海洋生物博物馆展到明年10月底。海生馆表示,腔棘鱼发现至今已有75年,是曾与恐龙一起存活过的活化石,约出现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并历经恐龙时代存活至今,牠那
想知道海中的猫熊腔棘鱼长什么样子吗?生物DNA又是如何演化?教育部所属11馆所今年上半年推出超过200场次讲座、400场次以上研习、200场次营会及2500场次演上的展演活动,让民众及学生农历春节及寒
「长毛象YUKA特展:全球首公开实体长毛象及披毛犀牛」展至3月2日,迈入倒数阶段,正逢农历年节与寒假期间,涌入大量学生参观,展场开放长毛象毛、象骨、卷曲的门牙触摸体验,学生从听、看、摸全方位体验古生物
全球大约有40种不会飞的鸟,数百年来一直令鸟类学家很困惑的是:它们是怎么失去飞行技巧,而且发展出不同的骨骼结构,与会飞的同类大异其趣。现在,借由追溯南美陆居鸟类䳍形鸟的血缘,科学家认为这些空有鸟形而不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有越来越重视大家外在曲线的倾向。臀部曲线也是其中一部分,我们会为其作词谱曲,还发明了全新的自拍方式来展现它,女性的着装方式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突显自己的臀部。然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我
从过去到现在,人类可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才成为今天的模样,但不断演化的过程直到现在,依然不能说人类已经达到完美。事实上我们身体还有很多部分都是可以被淘汰的,像智齿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这些对
原台湾土地银行总行,这个美丽的古蹟建筑,将有恐龙大举「入侵」!土银与国立台湾博物馆合作,将列为古蹟的原土银总行,修复后委由台博馆代管营运,成为「台博馆土银展示馆」,如今工程完成,一月卅一日正式对外开放
达尔文在一八三七年于笔记本中绘下了「演化树」的原型。演化系谱就如同一棵树,树有树干、有树枝,分叉的树枝代表各个类群家族,但溯源回来树干,大家彼此之间又有共同的亲源关系。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最新版本的双孔
《大西洋》表示,下巴是人类独有的身体部位,其他动物都没有。下巴到底是拿来做什么的?为了演化需要?还是有其他的用处?人类学家、生物学家、演化学家,为此都有不同的讨论。杜克大学生物学家詹姆斯‧潘帕斯(Ja
电脑、智慧手机盛行,加上便捷网路,现代人获取资讯更为容易!而透过社群传播,能迅速和好友、粉丝互动的脸书(faceboook)也成为网友最爱。网路也曾戏谑「一日不上脸书,总觉面目可憎」,然成天泡在脸书上
人类为何起源于非洲,而不是亚洲?中国大陆科学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的报告揭密,他们研究了来自中国西南部的新化石后找到一种可能的答案,即3400万年前全球气候急剧变冷导致亚洲的类人猿走向灭绝。距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朱茂炎研究员课题组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了距今15.6亿年、个体长30釐米以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这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领域中的重大发现,将地球上大型
人类、猩猩和猿猴等哺乳类灵长目起源于5500万年前,自那时开始人类经过各种变迁,近30万年人类的演化速度飞快,文化、工业革命、科技发展,都使某些科学家发表了「人类不再受《物竞天择》影响,人类的演化已经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开了UGC 1382星系隐藏至今的秘密。UGC 1382是一个位于2.5亿光年外的宇宙郊区的星系。原先天文学家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型而年迈
中新网报导,中国西北大学表示,该校地质学系研究员韩健等在陕西南部宽川铺生物群中微型动物化石的研究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原始后口动物—冠状皱囊动物。这种成体仅1毫米的微型动物,被认为代表着显生宙最早期的微型
随着地球生态恶化,不少科学家提出火星移民计画,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不过,人类若长期定居火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美国莱斯大学生物学家索罗门( Scott Soloman)声称,人类移民火星后,物种外观改
有个笑话是:大猫熊最理性公平,因为牠们「只有黑白,没有立场」。黑白相间的大猫熊,与呆萌的模样,使得我们觉得牠们真的很可爱,要是猫熊週边商品可以抽成,牠们绝对是最富的物种。不过在演化生物学上,黑白相间的
高雄市长陈菊确定北上接任总统府秘书长一职,在年底的选战布局中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曾不只一回与柯文哲隔空对槓,甚至放话柯文哲已不能信任,蔡英文总统也感叹柯P已不是过去的柯P,民进党北市是否礼让柯文哲恐
地质学家指出,不可避免的地球磁极倒转,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它将使得地球受到大量伴随太阳风而来的带电粒子以及宇宙射线的影响,除了剧烈改变生物演化进程之外,并对人类生活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卫星通讯社报导
历史上所谓的先知大部分都是乌鸦,宣扬末日迫在眉睫以警醒人心,媒体也喜爱以耸动新闻做标题。尤其回顾千禧年以来的10年,天灾人祸不断,世纪性的大地震、大海啸、全球暖化的证据似乎越来越明显,最近一次能源危机
多次与台北市长柯文哲隔空交锋,大家发现北农总经理不一样了,吴音宁已非昔日的吴音宁!Linbay好油表示,现在柯文哲面前打得北市府道歉的吴音宁,不再是过去的吴音宁,而是经过重重劫难,获得称号的女英雄。L
象牙在许多商人眼中是个超高价值的珍品,因此导致非洲猎捕大象的情况相当严重,除了数量锐减外,甚至还影响了大象的演化。近日就有研究指出,在非洲发生莫三比克内战后,就有1/3刚出生的母象没有象牙,而南非阿多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宛如人类细胞,除了用来酿酒与烘焙,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中央研究院基因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典显研究团队发现,演化后的酵母菌若转移到生物系统优化上,可用于协助开发治疗疾病新药
我国特有的国宝级乔木「牛樟」不但是上等木材,可提炼芳香精油,更能培养俗称「森林红宝石」的牛樟芝,然而这样的森林珍宝,却因遭受大量盗採而濒临绝种,中研院研究团队解码牛樟基因体定序,并釐清其演化地位,研究
相信许多民众都有看过《侏儸纪》系列的电影,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是有着庞大身形、满嘴利齿的暴龙吧!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暴龙起初并非是恐龙界中的霸主,牠的始祖身形只有90公分、80公斤重。不过怎么会突
「咦!这不是海豚吗?」乍看鱼龙的复原模型,常让人误以为是熟悉的海豚,其实鱼龙并非鱼类,也不是哺乳类,而是生活在中生代,距今两亿五千万至九千三百万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的祖先原为陆栖爬行类,在三叠纪早
美国及法国科学家合组的研究团队首度在子宫胚胎四肢上发现了类似爬虫类的肌肉,这些肌肉在婴儿出生前就会全部消失,科学家说,这是人类从爬虫类演化成哺乳类的最新例证。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每日电讯
有些人一出生,耳廓上就有个神秘的小洞,其实这就是「耳前瘘管」。美国进化生物学者表示,耳前瘘管是鱼类演化成人的最佳证据,拥有这神秘小洞的人,前世可能是条鱼喔!据《商业内幕》报导,世界上有极少部分的人,在
新冠病毒持续延烧全球,金万林(6645)25日宣布,携手美国知名基因检测公司AGI合作开发新冠病毒检测与自动判读套组,若顺利通过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EUA)后,首批合作研发产量为6000套,每套可
「红皇后假说」是1973美国古生物学家Van Valen提出的生物演化假说,「红皇后」一词源自《爱丽丝镜中奇遇》(英国作家路易斯‧卡罗于1871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家喻户晓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
台南左镇化石园区新增多媒体展示设备,于园区三馆、四馆推出互动多媒体「我是谁?」、「动物搬厝」、「与鳄的距离」3大主题,透过新的影音设备与视觉艺术,深入浅出介绍演化物种与台湾化石特色,让展览从静态变动态
当达尔文演化论深入现代都市丛林,生物在高楼林立的人口密集区如何展现惊人的演化?达尔文认为,演化是缓慢运作的过程,在人类短暂的一生中不可能观察到。但事实上,就这么一次,他错了。透过不一样的角度看待你所居
我站得与天地轻夹的共生,俯望无垠草地、丛荫,像水鹿顾盼之姿──轻呦。深信牠们早已用灵敏侦测到闯入家园的山客,那是达尔文演化赐予更高警觉,不轻易卸下过往鑑戒。傍着荖浓溪的蓊郁山谷,簇拥而颠簸蹊径画出神秘
尼克‧连恩着,梅苃芢译,猫头鹰,420元,科普本书曾获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大奖。经过了数十年的各种科学研究,我们迄今已能窥探生命演化的历史。作者尼克‧连恩以最新的科学发现,择选10个演化史上的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