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0/2022, 11:52:43 PM
“去中國化”的“印太經濟框架”
美國總統拜登20日下午乘坐專機飛抵位於韓國京畿道烏山的駐韓美軍空軍基地,開啓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之旅。
這是拜登自去年1月就職總統後首次訪韓,也是美國總統時隔3年對韓國進行訪問。前任總統特朗普曾於2019年6月訪韓。
拜登下機後,隨即前往三星電子位於京畿道平澤的半導體工廠,同韓國總統尹锡悅一道視察工廠。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F陪同視察。尹锡悅視察後發錶講話稱, 希望韓美關係能藉此次視察之機發展成為基於尖端技術和供應鏈閤作的經濟安全同盟。
韓聯社的報道就認為,韓美半導體同盟的具體展開方式,將對中韓關係産生一定影響。韓國半導體最大齣口國為中國,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分彆在西安和無锡設有工廠。
(圖片來源:韓聯社)
事實上,備受外界關注的是,5月20日到24日期間,拜登將先後訪問韓國和日本,在日本期間拜登還將齣席美日印澳“四邊機製”(QUAD)峰會,並正式推齣 “印太經濟框架” 。
而美國將拜登的此次訪韓及訪日日程,視為各國就“印太經濟框架”正式開始討論的絕佳機會。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美方最近與韓國政府共享瞭與“印太經濟框架”協議正式齣台有關的計劃。報道稱,韓國總統尹锡悅和拜登總統21日舉行首次韓美首腦會談時, “印太經濟框架”相關事宜很可能成為主要討論議題。
報道稱,美國還計劃本月底在日本舉行的美日印澳四國峰會結束後,公布參與國名單。路透社援引外交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除美國外,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國傢中,菲律賓、新加坡等至少6個國傢有可能成為最初簽署國”。
分析人士認為,拜登政府鼓吹通過該框架建立一個“適應21世紀要求的多邊夥伴關係”, 實質是在推動區域國傢在供應鏈、基礎設施等方麵“去中國化”。
“印太經濟框架”包括“公平有彈性的貿易、供應鏈韌性、基礎設施和脫碳、稅收和反腐”四大支柱。然而《外交政策》刊文稱,所謂“四大支柱”,實質是確立一種貿易新規則,要求閤作夥伴滿足“高標準”。
觀察指,“印太經濟框架”實際上就是一個用經濟來進行包裝的政治手段,即用經濟手段來達成政治目的的一種排他性“小圈子”,目的一是淡化《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區域一體化過程中的影響,再者就是同“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進行對衝。因此,它並非純粹的經濟框架,而是 一個有陷阱意味的地緣戰略框架。
而拜登此次亞洲之行,也被認為是為實現美國“印太戰略”的“一體化威懾力”的重要一步。在俄烏衝突背景下,美國政府正以所謂“中國軍事危險論”為切入點,加強同亞太地區在安全領域的閤作,依托、整閤同盟關係,打造多種框架機製,讓其相互配閤、形成互補,最大程度打造對華“協同陣綫”。
今年2月12日,拜登政府公布瞭其首份“印太戰略”,對特朗普政府時期以軍事手段為主體的戰略進一步優化,提齣兩年內的十項核心任務,其中就包括主導“印太經濟框架”、加強東盟團結、支持印度的持續崛起與區域領導地位等。當中純涉軍事的三項內容則包括“加強地區威懾能力”、“加強‘四邊安全對話’機製建設”、“加強太平洋島嶼的發展韌性”。在此戰略下,美國正加緊構建以“432”為主體的印太安全框架,4即“四邊機製”,3即美英澳三邊安全閤作(AUKUS),2即是美日美韓兩個關鍵的雙邊同盟。
韓國並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
不難看齣,拜登此行在日韓的重點考量,就是貫徹其“印太戰略”中所強調的幾大計劃,進一步強化“432”框架。不過在這一點上,韓國和日本也各自有考量和邏輯。
就韓國而言,新任總統尹锡悅被認為是一名“親美派”,但分析其就職之後與競選期間的用詞區彆可以看齣,韓國新政府正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尋找平衡,韓國並不希望簡單地選邊站隊。
據韓國《中央日報》5月19日報道,韓國國傢安全室第一次長金泰孝在介紹即將到來的韓美元首會談時錶示,韓國的目標是把韓美全麵戰略同盟上升為有利於東亞和全球和平繁榮的軸心,韓美兩國在價值同盟的基礎上,通過韓美自貿協定(FTA)將兩國軍事同盟擴展到經濟聯盟和技術同盟。
對於經濟閤作,韓國錶現齣積極態度。 金泰孝錶示,韓國將在“印太經濟框架”發揮主導作用,提齣新標準並邀請其他國傢加入,在“印太經濟框架”下實現本國利益。不過韓國《中央日報》在報道中也分析到,美國力推的“印太經濟框架”暗含經濟上牽製中國的意圖,同時通過美日印澳參與的“四方安全對話”機製在軍事安保層麵針對中國,從而實現經濟和軍事“雙軌”抗中的目的。
但與此同時,深圳衛視直新聞也注意到, 韓國似乎並不想在所有問題上都在美中之間選邊站隊。 韓國國傢安全室第一次長金泰孝周三(18日)就在記者會上錶示,由美國主導、韓國已決定加入的“印太經濟框架”不排斥中國,韓中正就自貿協定的後續談判進行協調溝通。分析認為,這一明顯與美方高官錶態不一緻的說法,顯示韓方在“印太經濟框架”與對華經貿閤作上的矛盾心態。
據悉,韓國總統室一位官員20日錶示,此次韓美首腦會談的議題 不包括總統尹锡悅在競選期間提齣的恢復“薩德”(THAAD)反導基地正常運轉等問題。
由於美方持續在韓美安保會議(SCM)上就該基地條件嚮韓方提齣不滿,有觀察認為,韓美領導人將在21日的會談上討論改善基地條件等問題。但上述官員當天明確錶態稱,這並非此次首腦會談的正式議題。
(位於首爾龍山的韓國總統府 圖片來源:韓聯社)
日本期待已久的美日首腦會談 不僅包括經濟還有軍事議題
而對日本來說,拜登此次訪日,岸田政府似乎期待已久。自去年10月上任以來,岸田與拜登曾在多邊場閤有過多次互動,但一直沒能進行麵對麵的正式雙邊會談。事實上,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美方將在東京宣布啓動“印太經濟框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計會錶態參加。
此外,拜登將在東京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領導人舉行“四方安全對話”峰會,預料以捍衛自由開放印太區域作為議題。雙邊會談上,拜登與岸田文雄也會就美日廣泛經濟關係、區域及全球安全議題進行磋商,預計“拜岸會”將就半導體的穩定供應和進行研發閤作達成協議。
日本政府對美國主導的經濟框架頗為積極。《日本經濟新聞》本月6日報道,日本希望印太經濟框架迅速啓動。日本內閣秘書長鬆野博一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也指齣:“我們歡迎印太經濟框架作為美國對印太地區做齣積極承諾的標誌。”
而據路透社20日引述朝日新聞台的報道說,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還將在與拜登舉行峰會時, 宣布增加國防預算 ,重申“日美聯盟聯手應對中國”。朝日新聞稱,閤力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是日美峰會的首要議程之一,但沒有提供消息來源。
共同社稱,拜登訪日期間,雙方將展示美日同盟的穩健性,圍繞俄烏衝突達成“不允許在任何地區以武力改變現狀”的共識,這也將嚮中國發齣信息。日經新聞網提到, 兩國會後發錶的聯閤聲明將明確提齣閤作政策,“以遏製和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活動”。
近段時間,日本國內一些動嚮引人關注。岸田政府準備推齣新的國傢安全戰略,考慮增強防禦能力建設、開發和部署導彈和其他係統。 有日本學者鼓吹,日美應更多關注軍事和經濟安全領域,例如供應鏈、網絡、技術和情報等,日本還考慮大幅增加國防開支。
更值得注意的是,據日媒透露,屆時拜登不僅會重申美國對日“核保護傘”依然有效,還要強調繼續強化其“延伸威懾”,並寫入雙方共同文件。 這意味著美國可能在日本部署更多武器,進一步將日本變為與大國對抗的軍事前沿。
近年來日本對“中國威脅論”的炒作不斷升級,俄烏衝突發生後,日本更藉機渲染“以實力改變現狀的事情在東亞也會發生”。前首相安倍晉三等人誇大地區核威脅,提議考慮“核共享”,觀察指,這成為美國重申“核保護傘”的直接背景。所謂“核共享”,就是將美國核武器部署在日本,由兩國“共享”。美國目前在歐洲的德國等五個國傢以這種方式部署戰術核武器,日本有人想加以模仿變相實現“擁核”。
但美國的目的顯然不隻是寬慰日本。美國係列戰略文件把中國視為“唯一競爭對手”,積極推動亞太地區美軍力量的轉型發展,並通過加大拉攏地區盟友,打造一支戰略進攻能力更強、戰備水平更高的前沿作戰力量,其中包括謀求在該地區部署數百枚中程導彈。而日本對美國的意圖自然心知肚明,但齣於所謂應對“中國威脅”、對抗中國的戰略目標,樂於“將計就計”進一步強化與美安全閤作。
由此看來, 拜登此次亞洲行的目的,並不僅僅隻是推齣一個“印太經濟框架”這麼簡單。
作者丨王宥棋,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