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結果塵埃落定,馬剋龍順利連任。然而,非但投票率偏低及極右候選人得票逾四成,法國、歐洲以至國際形勢也可謂危機四伏,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他沉浸在慶祝勝利的歡樂當中。
自從默剋爾卸任德國總理後,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歐洲領導人當中隻有馬剋龍一人具備足以帶領歐洲自強的魅力及遠見。然而,歐盟麵對一係列的問題當中不少急須解決,否則隨時演變成重大危機。如果馬剋龍想帶領法國及歐洲走齣睏局,他現在就得即刻著手改革。
法國能帶領歐洲嗎?
在外交方麵,歐盟最緊迫的問題是與俄羅斯的關係。俄羅斯入侵烏剋蘭對歐洲帶來很大的安全和經濟挑戰,一天不解決都可能有進一步惡化的隱憂。但正如地緣政治一句老話常說,「一國無法選擇其鄰居」,歐洲與俄羅斯互為彼鄰是不能改變的現實。因此,歐洲要達緻長遠和平,總得妥善處理與俄羅斯的矛盾,歐俄關係長期處於冰點並不閤乎兩個集團的利益。更何況今年爆發烏剋蘭戰爭,難保在馬剋龍五年任期內再齣現另一場更嚴重的衝突。
而說到烏剋蘭問題,歐盟的另一個緊迫問題是在安全上過於依賴美國,從烏剋蘭衝突上足以看齣歐洲安全實際上操縱在美國政策製定者手上。因此,歐盟要一定程度的重置歐美關係,改變這種依賴關係,做到軍事上的獨立。這方麵的時間更加緊迫,因為美國2024年將舉行總統大選,而一直對歐洲盟友不友善的特朗普很可能會捲土重來,當下的歐美團結便可能再受到威脅。因此在團結歐盟及實現安全和軍事獨立方麵,馬剋龍隻得兩年多的時間,更是不易。
至於馬林勒龐在今次選舉中得票逾四成,亦意味瞭極右政客不但在2027年總統大選有機會執政,民粹偏激的政客亦可能在中短期內進佔國會,左右政府施政。換言之馬剋龍並沒有任何閒暇可以放任社會不滿。
抓緊時間改革
事實上,每一個在危機中上任的政治領袖,都麵對時間緊迫的挑戰,即將政府換屆的香港同樣也沒有多少時間解決內憂外患。一方麵,新冠疫情一波接一波,內地疫情又再復發,距離下一波疫情可能不遠。另一方麵,香港的經濟仍未恢復,而內地經濟今年又可能麵臨很大壓力,如果不趕快為此謀劃,可能引發經濟更深度衰退及更多人失業。而隨著經濟衰退,社會有可能將經濟和民生問題轉化成為政治矛盾,就如同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來自於社會的深層次一般。
以往的香港官員予人的印象總是緩不濟急,未有把握時間改革社會和經濟結構,緻使迴歸近二十五載,歷經五屆四任特首,不單深層次問題不見緩解,甚至愈陷愈深。如無意外,李加超將在5月8日成為候任特首,我們期望他能認清形勢及香港的深層次結構問題,不要再把問題「拖」給下屆政府。否則,沒有人能知道擺在眼前等著香港的又一次危機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