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11:11:00 PM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王瑋皓
4月11日,鄭開馬拉鬆組委會宣布,鑒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原定於2022年4月23日舉辦的第15屆鄭開馬拉鬆賽確定延期舉辦。4月份,本應是馬拉鬆賽事的黃金期,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恐怕馬拉鬆跑友要等到鞦天纔能重迴賽場。不過,沒有比賽的日子,跑步愛好者們並不會停下他們的腳步。
鄭開馬拉鬆官宣延期
創辦於2007年的鄭開馬拉鬆賽,是國內馬拉鬆的金牌賽事,也是國內唯一一場跨越兩座城市的馬拉鬆賽事,從鄭州到開封的42公裏大直道,被譽為國內最直馬拉鬆賽道。
2022年的鄭開馬拉鬆的項目設置為馬拉鬆(42.195公裏)、半程馬拉鬆(21.0975公裏)、迷你馬拉鬆(5公裏)、情侶馬拉鬆(5公裏)、親子馬拉鬆(5公裏)。預計總參與人數39000人,賽事計劃安排在4月23日一天進行。
4月11日,鄭開馬拉鬆組委會發布《關於延期舉辦2022鄭開馬拉鬆賽的公告》,組委會錶示:鑒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切實保障參賽選手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經組委會審慎研究決定,原定於2022 年 4月 23日舉辦的鄭開馬拉鬆賽延期舉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對於已報名的選手,可選擇“保留資格、繼續參加延期舉辦的賽事”或者“退賽”。若選手選擇“繼續參賽”,則無需辦理任何手續,賽事組委會將繼續保留選手的參賽名額。
若選手選擇“退賽”,可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鄭開馬拉鬆”,從 4 月 11 日起至 4 月 17 日申請退費,組委會核對信息後,報名費將沿原繳費通道退迴,退費時間: 4月 18 日-4 月 22 日。
4月份全國超50場馬拉鬆賽事延期或取消
馬拉鬆在每年當中有兩個黃金季,分彆是春暖花開的4月份和鞦高氣爽的10月份。此前在3月初,國內一大波馬拉鬆賽事相繼發布日程錶,有超過50場賽事計劃在4月份舉辦,每個周末都會有10多場馬拉鬆上演,以剛剛過去4月10日為例,就有廈門馬拉鬆、重慶馬拉鬆、徐州馬拉鬆等重頭賽事。然而由於國內多地疫情反復,馬拉鬆賽事紛紛宣布延期或取消,隨著鄭開馬拉鬆宣布延期,4月份已經沒有賽事可跑。
2018年4月15日,全國各地曾有多達43場馬拉鬆賽事在同一天開賽,共有超過26萬人一起奔跑,刷新瞭國內一天之內舉辦馬拉鬆數量的紀錄。這可以說是近年來全國馬拉鬆熱的一個縮影。2011年在中國田徑協會注冊的馬拉鬆及相關路跑賽事隻有22場,隨後馬拉鬆每年都在呈現幾何式的增長,從大城市席捲到中小城市,遍地開花。
根據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馬拉鬆年度報告》,2019年全國共舉辦1828場次規模賽事(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及徒步活動),覆蓋瞭全國31個省區市,參加人次達712萬。
但近兩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馬拉鬆賽事呈現斷崖式下降,比賽延期或取消成為瞭常態。2021年上半年,馬拉鬆曾在3月至5月期間迎來爆發,全國有近120場馬拉鬆賽事上演。但隨著5月底甘肅白銀越野跑發生大量人員傷亡事故,馬拉鬆賽事又被全麵叫停。加之疫情影響,去年9月和10月份,全國僅有十幾場馬拉鬆成功開賽。
今年3月份,中國田協發布瞭《關於加強路跑賽事活動安全穩定工作的通知》。明確指齣,根據賽前的風險評估,被評為中、高風險的賽事活動不得舉辦,低風險地區按照屬地防控政策,動態調整近期賽事及活動,嚴格按照一賽一策要求,製定應急預案及熔斷機製,嚴格落實各項賽事活動安全工作,確保賽事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目前來看,錯過4月份這個“黃金季”,上半年馬拉鬆賽事很難恢復正常。鄭開馬拉鬆組委會人員錶示,如果下半年疫情防控形勢緩和,不排除鄭開馬拉鬆在今年重啓。
疫情讓馬拉鬆愛好者放緩參賽腳步
在各大馬拉鬆賽場上,總能看到一些來自南天海北的跑友,他們對於馬拉鬆的癡迷超乎很多人想象。無賽可跑,對於熱衷於馬拉鬆賽場的人無疑是一種遺憾。來自北京的資深跑友張先生,從2017年到2019年,他完成瞭連續兩個賽季的中國馬拉鬆大滿貫賽事,北京、廣州、重慶和武漢四項大滿貫賽事是他必跑的比賽,除此以外,他也會參加鄭開馬拉鬆等其他賽事,大大小小的馬拉鬆已經跑瞭30多個。但隨著疫情影響,多項賽事取消,近兩年他放緩瞭參賽的腳步。
“以前每年都要做一個年度馬拉鬆計劃,並根據計劃設置訓練目標,但現在不確定因素太多瞭,雖然參賽的計劃擱淺瞭,但跑步的習慣一直在堅持。”張先生說,自打8年前接觸到馬拉鬆後,跑步改變他瞭生活,更是在心中植入瞭一種“一旦齣發,必須到達”的信念。“跑馬拉鬆的好處不勝枚舉,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健康的體魄、樂觀的心態、愉悅的心情,更重要的是讓我結識瞭許多來自天南地北的跑友,大傢一路奔跑,互相激勵。”張先生說。
來自鄭州的趙先生在兩年前搬到瞭東區居住,在疫情後就愛上瞭跑步,“在傢裏憋的時間太久瞭,就想齣去活動活動,跑著跑著就著迷瞭。”趙先生說,東區有很多適閤跑步的地方,龍子湖、北龍湖、CBD、七裏河沿綫等等,都留下他的足跡,每天下班後,隻要有時間他至少要來一場20公裏的長跑。趙先生的朋友圈中,曬滿瞭他每天的跑步路綫圖。
今年,趙先生報名瞭鄭開馬拉鬆半馬比賽,這是他第一次參傢跑步賽事,“一來想檢驗一下自己的水平,二來想感受一下大賽氣氛,很遺憾比賽延期,不過我也有瞭更多的時間來訓練,我的目標是復賽之後報名參加全程馬拉鬆。”趙先生說,為瞭跑步,他除瞭速乾衣、跑鞋、跑錶、無綫耳機四大件,還添置瞭導汗帶、髕骨帶、能量膠、鹽丸等重要配備。“如果玩得專業,跑馬的消費也很高,全套裝備配下來至少也要5000元以上。”
因地製宜,跑友在自傢小區跑瞭一百公裏
來自鄭州的黃先生也是一名資深馬拉鬆愛好者,逐漸發福的身體讓他邁開瞭腳步,近年來馬拉鬆、越野跑等賽事他已經完成瞭幾十個。"2012年體檢,我是血脂高和中度脂肪肝,體重也超標,也就是所謂的亞健康,工作也提不起精神。"黃先生說,為瞭減肥他開始跑步鍛煉,從1公裏,到跑10公裏,再到嘗試半程馬拉鬆,直到2014年,黃健第一次參加瞭鄭開馬拉鬆全程比賽。跑步途中,他結識瞭很多誌同道閤的朋友,組成瞭跑友團。
"我們經常組織一些團體活動,以前可以去大學校園跑,但現在都各自在傢附近跑步,周末會去CBD、北龍湖、植物園、樹木園等地長距離拉練。"黃先生說,經過常年的鍛煉,他體重減瞭30斤,煙也戒瞭,為瞭早起跑步,都是晚上9點左右上床睡覺。"疫情期間,大傢雖然時不時會是被封住雙腿,但封不住對跑步追求的靈魂,隻能為瞭讓自己平時每一步,馬拉鬆的成績正是給我最好的證明!但沒有比賽,我們依然不會停下腳步。”
“疫情影響瞭跑步類賽事的舉辦,但也讓大傢的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強,雖然我沒有詳細統計,但感覺跑步愛好者的人數肯定是增加的。因為隻要曾經是愛好者,不會因為疫情影響丟掉愛好,而會因地製宜的進行跑步鍛煉。昨天,黑龍江七台河市一個黎明腳步的跑友,在自傢小區跑瞭一百公裏!”作為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海外的跑步團隊“黎明腳步”的創始人,李曉拴說,沒有一個鼕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希望在下一個春天,大傢可以在馬拉鬆的賽場上盡情奔跑。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王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