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9:22:53 AM
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南坡街道口,坐落著北伐獨立團烈士陵園,陵園中埋葬著1926年9月北伐軍攻打武昌城戰鬥中壯烈犧牲的191位葉挺獨立團的將士,其中排以上的軍官就有18名。
多麼慘烈的一場戰鬥!
此烈士墓的設計方案是葉挺、廖乾吾和全團連以上的軍官經集體討論而製定齣來的。
墓地竪著一座上書
“浩氣長存”
的牌坊和一座名為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北伐攻城陣亡官兵諸烈士墓”
的石碑。
烈士墓的上端刻著191名烈士的英名,右邊刻著
“諸烈士的血鑄成瞭鐵軍的榮譽,無産階級的犧牲者,先烈之血、主義之花。”
在修墓的過程中,葉挺多次跑到現場指導施工,帶領官兵到烈士墓參加勞動。陵園竣工那天,獨立團全體官兵及很多武漢群眾團體代錶都趕去參加隆重的儀式……
在這些烈士中,有一位被葉挺視為“我最好的同誌”,其名叫曹淵,犧牲時年僅24歲。
曹淵是安徽壽縣人,齣生於烈士傢庭,從小聰明勤奮,喜談兵論劍,曾手抄孫子兵法十三捲,不時拿齣來閱讀學習。
上學後,曹淵被退學過兩次,第一次是領導學生參加反軍閥鬥爭的示威遊行;第二次是發動學生為校方瀆職緻死的學生舉行追悼會。兩件事足見其秉性充滿正義感。
1924年,曹淵和許繼慎、王逸常等人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1925年,他率學兵連參加討伐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徵,錶現神勇,同年6月,因在龍眼洞戰爭中奪取勝利,晉升為第一軍第三師九團一營營長;
1926年5月,曹淵被周恩來指派,到葉挺獨立團任第一營營長,在占領攸縣、奪取汀泗橋、占領鹹寜、攻下賀勝橋等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並與葉挺結下瞭深厚的戰友情誼。
1926年8月30日,北伐軍剛剛攻下賀勝橋,李宗仁、唐生智等就開會決議:趁敵立足未穩之機,下令攻城。於是,9月1日,各路北伐大軍雲集武昌城下,準備攻城。
但武昌城是易守難攻之地,攻城任務很艱巨。
9月2日,各部隊嚮民間徵集木梯數百架作雲梯用,3日拂曉開始攻城。
無奈武昌城城牆堅硬且高聳,北伐軍登上木梯後也夠不到城牆上端,加之敵人的滾木、��石、機槍、手榴彈等不斷傾瀉而下,北伐軍傷亡慘重。隻有暫時中止攻城。
葉挺獨立團開會決定組建奮勇隊,經商議,葉挺將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瞭第一營,由曹淵擔任隊長。
奮勇隊攻城的前一天9月4日,葉挺收到瞭妻子李秀文的來信,得知她已順利産下兒子,非常開心。曹淵聽說瞭也錶示祝賀,葉挺順便問道:
“曹淵,你有兒子沒?”
“有一個。”
“老婆是位什麼人物?”
“農村姑娘。”
“你喜歡她嗎?”
“……她人長得不錯,一雙巧手,什麼都能乾,也會體貼人……”
曹淵烈士
當晚,第一營的士兵紛紛寫好“訣彆書”,與自己的傢人告彆,並錶達自己為國為民而戰的決心。營長曹淵也不例外,他將訣彆書交到葉挺手中,並說:
“如果我這次犧牲,希望組織能把兒子培養成人,繼承我的遺誌。”
夜幕沉沉,曹淵率一營冒著炮火,竪起雲梯,攀登城牆,與敵人展開瞭殊死搏鬥,大部分官兵都壯烈犧牲瞭,曹淵見此情形,便俯身寫下緊急報告:
“天已露曉,全營傷亡殆盡,現僅存十餘人,但革命軍人有進無退。我誓必率我可愛同誌達成竪青天白日旗於城上之任務,……曹淵”。
這“淵”字的最後一筆拖得很長,因為正在那時,曹淵頭部不幸中彈,他把報告交給勤務員,繼續帶領大傢攀梯,身上緊接著又連中數彈,他堅持爬到梯頂,並鼓勵大傢踩自己的肩背上去,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
當葉挺看到曹淵印著鮮紅血跡的絕命報告時,他的好同誌、好戰友已經離開瞭人世,葉挺淚如雨下:
“曹兄啊曹兄,你在哪裏?”
據說葉挺一生就當眾哭泣過兩次,都是為瞭他心愛的戰友,一位就是曹淵,另一位則是同樣英年早逝的鄧演達。
鄧演達
轉眼十二年時光飛逝,曆經世事浮沉的葉挺已年逾不惑,任新四軍軍長。
1938年初,葉挺由武漢遷往南昌時,突然收到一封從安徽省壽縣曹傢崗發來的信件。他萬萬沒想到,這封信是好戰友曹淵的兒子曹雲屏寄來的。
“蒼天有眼,後繼有人!”
葉挺拿著信的手在顫抖,曹淵犧牲時,雲屏還不到2歲,如今已經長成14歲的小夥子瞭!
更令他激動的是信的內容,主要有兩點:一是說瞭說壽縣當地抗戰的情況,二是希望葉伯伯資助點上學的費用,將來想做一個對國傢、對人民有所作為的人。
葉挺看著信上的字跡,曹淵攻城前抒寫“訣彆書”的情景又重現於腦海,
“希望組織能把兒子培養成人,繼承我的遺誌……”
曹淵的遺言也同時在葉挺耳邊響起。
曹淵烈士紀念碑
葉挺立刻迴信,告知對方自己的通訊地址,並讓其迴信說明所需款項的具體事宜。
其實,收到曹雲屏信的還有另外一個人,就是周恩來。周恩來也同樣迴瞭信,並錶示願意支持他求學。
由於周恩來和葉挺的幫助,隻能二選一。最後,安徽地方黨組織根據周恩來的指示,並徵得曹雲屏傢庭的同意,讓曹雲屏和其堂兄一道奔赴延安。
在去延安途中,他們繞道南昌去見葉挺軍長。但葉挺已赴皖南前綫,錯過瞭唯一的見麵機會。
幾個月後,葉挺纔知道曹雲屏已經去找過他,並已順利到達延安學習瞭。當時項英正好要去延安參加會議,葉挺便托項英去看望曹雲屏,並讓其交給曹幾十元大洋,作為學習的補貼費用。
新中國成立後,曹雲屏在廣州工作,曾任廣州市政府秘書長,2015年1月去世。曹雲屏生前多次撰文迴憶與周恩來、葉挺兩位革命傢書信交往的這段曆史。
此外,今天位於安徽壽縣小甸鎮的曹淵故居紀念館中,立有一座雕塑,雕塑中呈現的三人,是葉挺軍長、曹淵的父親和曹淵的妻子。
那是1939年5月發生的事瞭,葉挺與張雲逸一行專程到壽縣曹傢崗看望曹淵傢屬。他們慰問瞭曹淵的父母、妻子,並留下與他們一起吃瞭頓飯,聊瞭聊傢常。
離開前,葉挺還命副官用相機拍下瞭他們與曹傢人的閤影,並錶示等革命成功後,會再來看望他們。
正是這“北伐名將慰烈屬”的感人故事 ,為壽縣留下瞭一段佳話。如今,每天仍有不少人為瞭解烈士的偉大生平到曹淵故居去參觀。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雪梨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討,非常感謝!
備注: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