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6/2022, 5:06:42 PM
各地政策偏嚮於基層和應屆生
國考過後,省考也隨之而來。2022年公考大軍隊伍越來越大。
從各省發布的招錄公告來看,今年有不少省份進行瞭省考擴招,且進一步偏嚮基層和應屆生。有專傢錶示,此舉主要是為瞭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同時鼓勵公務員到基層去鍛煉,增強基層發展的活力。
盡管有擴招,但相應的競爭絲毫沒有減弱。截至目前,河南省計劃招錄7993人,報名人數超過58萬人,相比去年淨增瞭10萬人。福建省招錄4057人,報名並通過審核的人數接近23萬人。一些過去幾乎無人報考的鄉鎮公務員崗位,也齣現“擠破門檻”的現象。
招錄2人,報名3608人
自去年年底以來,全國各個省份相繼啓動瞭2022年公務員省考招錄工作。
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發布省考公告。廣東依然是公考第一大省,招錄人數達到15801人,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份的招錄人數也超過瞭7000人。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曾有20個省份的省考縮招,相比而言,今年除瞭江蘇、上海、遼寜等地,不少省份都進行瞭擴招,如北京、山東、天津、河南、湖南、江西等。其中,江西省招錄人數增長59%,湖南省考招錄人數增長49%。
2021年11月28日,2022年國傢公務員考試在全國各地各考場同步開考,計劃招錄31242人,16745個崗位,相較於上一年度增加5516人,擴招21.4%,招錄人數近年來首次突破3萬。中新社發 姚俊 攝
雖然擴招帶來的名額機會增加,但競爭絲毫沒有減弱。
多個省地報名還未結束,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今年省考報名人數將再次實現突破,福建省招錄平均競爭比達61:1。
與此同時,限製條件少、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也相繼齣現瞭“韆人坑”崗位。鄭州市委政法委員會,招錄2人,報名3608人,競爭比達到1804:1;廈門市思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01)綜閤科一級科員招考1人,報名人數1541人。
實際上,今年的國傢公務員考試報考競爭更是激烈。今年共計招錄31242人,擴招瞭21.4%,也是曆年來國傢公務員招聘人數最多的一年。同時,國考報名人數也創下新高,突破202萬,同比去年增長34.2%,其中,最熱崗位競爭比超過20000:1。
曾在組織部門工作過的李偉(化名)認為,無論是已經結束筆試的國考,還是各地省考,擴招的政策是和國傢整體戰略相匹配的。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2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突破1000萬人,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再創曆史新高。
李偉錶示,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繼續增加,同時,由於國外疫情仍在蔓延,齣國留學、就業的人員持續走低,導緻國內就業市場人數增加,此時,體製內的單位便要發揮其作用,既通過公務員擴招來吸納一部分就業人員。
教育也發布通知,要求做好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其中提到,要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如健全畢業生基層就業支持體係、優化招考時間安排等。
“當然,各個地方的公務員擴招也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一些職能部門的老乾部這兩年會相繼退休,為瞭補充新人,也會進行擴招。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瞭解決就業,各地招錄政策基本都是偏嚮於應屆生的”,李偉說。
對於公考持續“升溫”的現象,國傢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傢認為,一方麵是疫情之後,不少企業前景黯淡,這也使得畢業生更傾嚮於求穩,紛紛考慮體製內崗位。另一方麵,越來越多的優秀人纔進入體製,為公務員體係注入新鮮血液,這也是提高瞭公務員隊伍的整體實力,有助於提升地方社會治理能力。
2021年3月27日,山西太原,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認真備考。中新社記者 武俊傑 攝
鄉鎮公務員也被“擠破門檻”
國傢越來越重視基層建設工作,在此背景下,各個省份的招錄政策繼續嚮基層、應屆生傾斜。
今年的招考中,各地基層部門的招錄人數均占比較高,招考政策也進一步放寬瞭對於報考基層人員的條件限製。
以河南省為例,鄉鎮係統招錄人數達到2163人,占總招錄人數的26.99%,相較於去年擴招瞭2倍。在湖北省,鄉鎮係統招錄1088人,同樣占總招錄人數的20%。
為瞭給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和報考的機會,大部分職位不再要求基層工作經曆。同時,為瞭鼓勵其到基層工作,不限專業的崗位也主要集中在鄉鎮基層。
另外,一些偏遠欠發達地區鄉鎮公務員招考,也采取瞭適當降低學曆要求、不限製專業條件、調整報考年齡、麵嚮當地戶籍等措施,降低進入門檻或給予相應的政策,以吸引就業人員報考。
這種情況下,基層公務員的競爭顯然也會隨之增加。河南省僅鄉鎮係統報名人數就超過17萬人,競爭比達到79:1。廣西報考確認人數最多的前300個職位中,超過100個為鄉鎮機關公務員。
“原來鄉鎮公務員會齣現無人報考的情況,但現在基本也是擠破門檻瞭”,基層工作人員李甜(化名)說,現在,無人報考隻會齣現在專業、學曆等限製條件多的崗位,甚至偏遠落後地區的招考也會因為政策傾斜而齣現競爭激烈的情況。
李甜是2021年考進體製內的。當時,她以為報考基層崗位相對輕鬆一些,然而錄取分數齣來後,反而高於一些縣局崗位,“因為要求限製少,而且大部分人都抱瞭同樣的心態,所以競爭反而激烈瞭。”
西北某鄉鎮的公務員邱敏(化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近幾年來,當地報考鄉鎮公務員的人數持續增加,1個招錄名額就有上百人報名,“這種崗位其實也是為瞭解決本地人就業,要求相對較低。而且本地經濟欠發達,收入水平低,當地人要更傾嚮於收入穩定的體製內工作”。
竹立傢錶示,基層是我們未來在新時期新階段的一個重要領域。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進步,基層公務員招錄的數量會逐步擴大,原因就在於我們為基層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治理的需要會越來越大。
李偉也認為,目前,基層工作壓力較大,急需補充一批年輕、相對高素質的工作人員。讓公務員到基層鍛煉,既有助於瞭解國情民情,也能增強基層發展的活力。
“對於普通高校的畢業生來說,報考基層公務員確實會考慮競爭相對較小,而且也是不錯的齣路。而對於那些選調生,去基層工作也是必然的經曆。”李偉補充。
基層如何留住人
基層公務員不斷擴招,報考人數也不少,基層如何留住人?
在李甜看來,通過考核的公務員基本不會辭職,除非有更好、更優質的工作機會,若有調走或考走的可能,都會爭取抓住機會。“基層公務員工作不起眼,而且太纍瞭。”
隨著政府一些職權下放至街鎮,加之當地開展創城工作和疫情的影響,李甜所在科室的工作強度明顯增加,“基層環境條件有限,忙的時候周六也經常加班,有事得隨叫隨到,而且很多雞毛蒜皮的事情,身體和心理壓力都比較大。”
李甜還透露,與她一科室的同事大多是近兩年調來或新考進來的。“現在工作難找,大傢都抱著先考進體製的態度到瞭基層,一旦有途徑到彆處,肯定都會考慮。如果能參加公考,也都會試試。”
江西財經大學教授歐陽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現在,即便有公務員的規定是在鄉鎮待5年纔能考走,但還是有不少基層公務員是一到鄉鎮就準備看書,一心想考走。
歐陽靜說,由於公務員編的大學生想方設法從基層遴選到省市,基層留下來的人往往是事業編人員。然而,他們當中許多人能力很強,卻幾乎沒有任何上升渠道,進而齣現“用人難”。
在李偉看來,一些地方要求基層公務員有5年的最低服務年限,這其實也是為瞭基層隊伍的穩定發展。另外,很多地方也在改善基層公務員的生活條件和崗位設置等,“比如有經濟條件的地方會給鄉鎮公務員一定的補貼和福利”。
竹立傢認為,要讓基層留得住人,一是要轉變基層工作者的職業發展觀念,二是要持續改善基層工作環境。“提升工資、福利待遇等這些隻是保障因素,還要拓寬基層公務員的晉升渠道,以此起到激勵作用。”
竹立傢也提到,事實上,不少地方已經開始改善基層政治生態環境瞭。“現在提拔乾部時,往往要求有基層工作經驗,對於鄉鎮基層公務員來說,這其實也是一個好處,也會優先考慮”,邱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