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3/2022, 9:20:41 PM
曆經兩年多時間,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從國傢醫保局獲悉,曆經兩年多時間,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目前,醫保信息平台已在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全域上綫,有效覆蓋約40萬傢定點醫療機構、約40萬傢定點零售藥店,為 13.6 億參保人提供優質醫保服務。
據介紹,醫保信息平台涵蓋支付方式、跨省份異地就醫、公共服務、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等14個子係統,目前已陸續落地應用,可滿足幾百個統籌區多樣化的業務需求。
新平台已經在異地就醫結算、支付方式改革、醫保智能監管、藥品集中采購、醫藥價格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新平台功能完備、響應高效、運行穩定,住院結算平均響應時間約0.8秒,比舊係統性能平均提升3至5倍。
醫保信息平台形成瞭標準全國統一、數據兩級集中、平台分級部署、網絡全麵覆蓋、項目建設規範、安全保障有力的平台格局,支撐醫保跨區域、跨層級、跨業務、跨部門、跨係統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服務融通,實現醫保業務“一網通辦”“一窗辦結”。
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DRG/DIP支付係統將全麵打通,藥品耗材招采價格聯動,藥價趨於透明
隨著全國醫保信息平台及藥品耗材平台的14個業務子係統(14個子係統包括招標、采購、交易、結算、支付、評價等醫保掛網常用功能)的上綫使用,也意味著全國醫保和招采品種信息將全部打通,統一編碼、統一模式、統一監管,全國藥品招采可以聯動,各省的藥品價格也將越來越透明。
有瞭統一的藥品編碼,各省醫保、招采數據實現有效互認,為集采提供瞭更加準確的基礎信息和采購信息,有效保障瞭集采的擴圍。特彆是藥品編碼實施後,集采數據的準確性更高,價格更透明,企業可比性更強,最終是老百姓從標準化中受益。
同時,統一編碼也為探索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也打下瞭堅實基礎。過去高值醫用耗材編碼不統一,不同耗材之間無法進行比較,同一耗材在不同地區也無法比較。隨著冠脈支架等醫用耗材編碼的逐步統一,在部分省份招采係統落地,真正做到瞭“帶碼招采、帶碼入庫、帶碼使用、帶碼支付”,有助於國傢加強高值醫用耗材治理,進一步規範流通秩序和購銷行為,理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體係。
2022年4月15日,國傢醫保局發布《關於做好支付方式管理子係統DRG/DIP功能模塊使用銜接工作的通知》,加快建立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製,推進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嚮縱深發展,國傢醫保局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開發瞭DRG/DIP功能模塊基礎版。
通知明確2022年11月底前,實現DRG/DIP功能模塊在全國落地應用,這意味著,DRG/DIP支付係統將全麵打通。而這也將直接影響全國1.2萬個公立醫療機構院內藥品、耗材采購與使用。
此外,按“十四五”規劃及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到2024年底,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全部開展DRG/DIP付費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符閤條件的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基本實現病種、醫保基金全覆蓋。
隨著這一目標的逐漸推進,公立醫療機構的用藥/耗方式,診療方式,甚至醫院的定位和運營管理都將重新調整,公立醫院的業務將發生較大改變,直接影響藥械企業的藥品耗材銷售和使用!
處於優勢臨床科室將投入資源大力發展,成本效率跟不上支付方式及精細化管理的科室將會被邊緣化,藥品耗材也會在此調整變化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此時方凸顯不可替代性的藥物之可貴。
而對於藥械企業而言,國傢通過集采和DRG/DIP,分彆牢牢把控瞭醫保基金的入口和齣口,集采通過量價掛鈎、以價換量方式確定準入資格和支付標準,再以DRG/DIP支付方式調控和優化診療、用藥結構,從而影響藥械産品全流程的準入、價格、使用和支付。
那麼,對於企業來說,如何應對新政策環境?
首先,藥企應與醫院的調整同步,調整自己的目標醫院、目標科室以及目標客戶。
基於醫院的變化,藥企要考慮自己的産品與病種之間的關係,病種與分組、分值之間的關係,進而考慮到哪些醫院會重點發展與此有關的科室而弱化甚至淘汰某些科室。目標與醫院同步,纔能集中有限的資源獲得營銷業績,企業如果不顧醫院的變化不做任何調整的話,隻能錯誤選擇市場、客戶,資源投入到錯誤的方嚮上,最終導緻錯誤的結果。
其次,藥企應該同時兼顧藥品(含競品及相關藥品)、器械耗材、診斷檢驗、診療方式之間的變化,尤其是同一個病種、在同一個分組內的各項産品、服務的關係。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DRG/DIP付費下,同病種固定的付費標準下,在同一個分組內的産品、服務,大傢處於競爭關係。醫生其實是“帶著鐐銬的舞者”。醫生經過判斷後,開齣處方,選用一個其中的産品或治療方式,就會相應減少用另一個産品。
這裏所說的産品,包含瞭藥品、器械耗材和診斷檢驗方式,以及相應的治療方式。此長彼消。企業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判斷醫生的處方行為,應該有全局觀而不能僅僅盯著自傢産品的單一思維。
再次,企業應研究多産品組閤,順應DRG/DIP付費模式的基本形態。
在同一病組內,各類産品既有競爭關係,同時也要看到有閤作的一麵。企業應該精確測算病組分值以及該病種在某傢醫院的患者量(住院部、門診分開)、手術量、周轉天數等關鍵指標,研究製定齣符閤醫院利益的病種診療方案。
該方案應結閤自己産品的基本情況,找到能夠實施這一解決方案的“同盟軍”,藥品與藥品搭配,藥品與耗材搭配,藥品+耗材+診療方式組閤,而不是孤軍奮戰,纔能在未來DRG/DIP付費模式下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假如統一病組中,有A藥品、B耗材、C服務三項構成一個付費包,A/B/C內各有多個不同産品,那麼,企業應該結閤上述情形,製定A1+B2+C1的組閤模式,以達到成本最優、效率最高的目的,這樣纔能讓醫院樂於接受、醫保放心。
最後,在渠道和終端選擇上閤理布局院內院外。
醫院會綜閤評估在各項政策的影響下哪些藥品在院內閤理使用,哪些科室?哪些藥品處方流轉到院外?
隨著門診共濟製度的實施落地,患者也可在門診進行統籌報銷,DRG/DIP也會相應延伸到門診的統籌部分,因此,不排除一部分原來在門診銷量較大的品種會進入院外。
藥企應抓住這一窗口期,準確把握藥品在院內院外不同場景的機會。
END
2022全國醫院運營大會來瞭!
從“大建設”到“精運營”,如何建立現代醫院管理製度?如何通過良性運營實現醫療機構精細化、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如何打造市場認可的品牌專科?....2022年6月,由2022上海醫交會專傢委員會、上海交大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學術支持,看醫界傳媒主辦的2022全國醫院運營大會將在上海舉行,歡迎報名參會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