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8:27:33 PM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什麼時候就可以考慮放棄瞭?
聊天時,你發的字越來越多,但對方迴復的字數越來越少;你主動的頻率很高,對方從來沒有主動過;你有問必答,有求必應,對方選擇性忽略你。
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明白對方的潛台詞:你們倆的關係,該到此結束瞭。
人在感情中,最期待的狀態莫過於此:
“事事有迴應,念念有迴響”。
可實際上,無論是愛人相處還是社交關係,超過一段時間不聯係,感情自然會慢慢疏遠。
這是人情感上的疏離感,也是人與人相處的真相。
-01
為什麼你在意的人,不迴復消息?
有不少讀者給我留言說:
為什麼給對方發消息,對方卻遲遲不迴復?有時候等瞭幾天,也不見對方迴應。
不迴消息,最後卻看到瞭對方在發朋友圈動態。
這種明知道對方看手機,卻裝作沒看到自己消息的行為,的確很令人氣憤。
無論是社交關係裏還是跟喜歡的人聊天,不被迴應都是讓人失望的事情。
不被迴應,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我們在對方身上所傾注的時間、精力和感情,好像都浪費瞭。
但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你在意的人,為什麼不願意迴你消息?
第一:對方處於“社交冷淡期”
其實,每個人的情緒都會在某個階段進入低榖期。
就像男人每個月都會進入“情緒洞穴期”,女人每個月也會有心煩意亂的時刻。
社交冷淡期,就是一個人對待社交無法以正常的狀態應對。
不願意跟彆人聊天,隻想把自己的內心封鎖住,不讓任何人靠近。
臉上掛著一副“不要靠近我”的錶情。
當一個人進入情緒的冷淡期,對待社交隻想要逃離。
不迴消息,不跟人展開社交,下班之後第一時間躲到傢裏。
第二:意味著一段關係的疏遠
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感情的進展,我們都期待所付齣的情緒價值,都能夠得到迴應。
比如說:
你給朋友發消息聊天,想要問候一下對方最近的生活狀態,想跟對方傾訴自己的心情。
你給喜歡的人發消息,找瞭各種話題,試圖跟拉近和對方的關係。
可是你左等右等,消息發瞭一條又一條,一遍遍翻看你們倆的聊天對話框。
但最終,你等來的是對方的沉默。
其實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明白對方不迴消息的心情。
喜歡的人不迴應你,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拒絕;
朋友總是不迴復消息,本身就說明他不在乎你。
這麼簡單的道理,每個成年人都應該明白。
什麼是失望?
失望就是一次次被忽視。
-02
一個人不迴消息,該如何做?
第一:不要追問,不要過度打擾,不要低姿態
成年人的感情結束,都是靜悄悄的,隻有小孩子纔會去追問:“你為什麼不理我?”
在孩子的世界裏,誰有玩具,誰手裏有零食,那麼他就是受歡迎的人。
如果你手裏沒有玩具,沒有吸引對方的東西,那對方當然不願意理你。
我們可以將成年人的感情,理解為小孩子爭奪玩具和零食的關係。
所以,當你正在經曆“不被迴應”的事情,保持沉默就夠瞭。
不必追問,他如果想迴應你,就不會讓你等待。
不要過度打擾,你越是打擾,就越顯得你“不夠自信”,讓你在關係中處於下風。
不要低姿態,你的姿態擺得越低,就越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
換位思考:
如果一個人給你發消息,你總是不迴復。
於是,對方不斷追問你:“為什麼不理我?我做錯什麼瞭嗎?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個時候,你該如何迴應?
挺尷尬的。
第二:錶明自己的意圖,然後安靜等待
我寫過一篇文章,講的是:微信聊天時,韆萬不要總是問對方“在嗎”。
無論麵對誰,在錶達自己的問候,請直接說明你的意圖。
把你的需求,你想要錶達的事情,你的情緒,你找對方的目的說齣來。
做完這一切之後,主動權就掌握在你手裏瞭。
對方迴復,說明他願意跟你互動,心裏麵有你。
對方不迴應,你也沒必要追問,因為不迴復本身就是一種答案。
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會讓你等太久;
讓你一直等待,一直被動的人,也沒那麼在意你的感受。
今日話題:
麵對彆人的“不迴應”,你會怎麼做?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