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12:26:07 AM
撰文 七君
許多育兒書,還有神經科學和語言學教材裏都會講,人類學習語言有黃金時期,這個時期是在青春期前。這個結論是怎麼得齣的?今天就來講為這個理論提供支撐的一個殘酷研究:一個沒有母語的人。
故事的主人公有個精靈的名字(化名):Genie。
沒有母語的人 Genie。圖片來源:wikipedia
她是個被禁錮的精靈。Genie 的父親 Clark Wiley 因為小時候被母親拋棄,長大後性格扭麯。在 Genie 齣生不久後,他拉上瞭傢中四處的窗簾,把女兒一個人關在小黑房間裏。
Genie 的父親 Clark Wiley(左2)、哥哥(左3),Clark當時七十來歲,事發後很快自殺。圖片來源:AP
在人生的前13年裏,Genie 晚上一直被綁在床上,白天則被鎖在小馬桶上。
Genie 的父親讓老婆和大兒子不要和 Genie 說話,這倆人在他的傢暴和威懾下也服從瞭。
她就在這個小黑屋裏長到13歲,附近的鄰居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小女孩的存在。
終於有一天,Genie 的母親在父親外齣購物的時候帶女兒逃瞭齣去,這下人們纔知道還有這樣的女孩活在世上。
在被人發現時,這個13歲的孩子的體重隻有26韆剋,身型隻有6歲孩子那麼大,沒有任何語言能力,也不會自己上廁所。因為從沒吃過固體食物,她的乳牙都還沒有掉,有兩套牙齒。
剛剛被解救時的 Genie 不太會走路。圖片來源:NOVA: Secret of the Wild Child
Genie 是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虐待兒童案件之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語言學教授 Susan Curtiss 錶示,Genie 是醫學史上被社交隔離時間最長的人。
在普通人眼中,Genie 是個人倫悲劇,但對於研究者們來說,她卻是珍貴的研究對象。
在語言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方麵,當時盛行的理論是 Eric Lenneberg 的假說。Lenneberg 在1967年提齣,人類學會語言有一段關鍵時期,而這個關鍵期在青春期開始時結束。他的這套理論也被稱為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在青春期到來之前是學會語言的黃金時期,之後學習的難度增加。圖片來源:wikimedia
雖然關鍵期假說得到瞭許多研究者的認同,但實際上在 Genie 齣現前它缺乏直接數據支撐。原因很簡單,剝奪人類語言的實驗在現代實驗倫理學中是禁區。
當然瞭,在古代文獻裏有一些關於語言剝奪實驗的記載。比如,13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曾做過一個實驗,他不讓一些幼兒與人發生交流,想藉此看看人類會不會自發形成語言。但是這些年代久遠的資料並不能為現代科學理論提供第一手的證據。
13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左)曾剝奪一些幼兒的語言。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 Genie 被解救後,1971年,南加州大學的研究者 David Rigler 從美國國傢心理衛生研究院(NIMH)那裏獲得瞭一筆研究經費,帶領瞭一個跨學科團隊開展瞭一個名為“Developmental Consequence of Extreme Social Isolation(極度社交隔離對兒童發展的後果)”的項目,對 Genie 開展研究和治療。
Genie 也因此成為科學史上第一個獲得研究的缺失母語的人。
1971年10月開始,研究者們對 Genie 的語言能力(包括詞匯、語法、語音)進行瞭多方位的測試。
一開始,Genie 對誰說話都沒有反應,還會徒自走開。但是,在醫院療養的短時間裏,Genie 的進展迅速。她學會瞭自己上廁所,也開始對彆人說話産生興趣。她能認齣主治醫師,並在對方前來時錶現齣開心。
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後,Genie 對救助她的醫護人員和研究者錶達齣瞭積極的情緒。圖片來源:見水印
她也學會瞭一些詞語,能讀懂並錶達錶情,也學會瞭和人擁抱。
在所有研究者中,上文提到的 Susan Curtiss 是和 Genie 最親近的。甚至在科研經費中止後,Curtiss 還一直探望 Genie,和她互動,並做一些研究觀察。
在看到 Genie 詞匯量的迅速增長後,Curtiss 甚至開始希望,關鍵期假說是錯的。
但是現實卻沒有嚮著理論的反方嚮逃脫多遠。在學會瞭數百個單詞後,Genie的進度變慢瞭。更糟糕的是,她無法把詞匯連成句子,也就是說,她沒有學會語法。
和用語言交流相比,Genie 更習慣用圖片和手勢錶達。圖片來源:見水印
實際上,Genie 的詞匯量展現齣的進步遠超她的語法。1975年時,她已經能準確說齣常見物體的名字,但是她的語法一直保持在支離破碎的狀態。
在日常交談中,Genie 通常隻說短句,或迸齣幾個詞。比如在1972年,Rigler 聽到 Genie 自言自語:“Father hit big stick. Father is angry.(爸打大棍。爸生氣。)”
Genie 的另外一個特彆的語言障礙是,她似乎無法區分“你”和“我”。比如她常指著自己說:“Mama love you”(媽媽愛你)。
1977年,Genie的繪畫,這幅畫錶達的是“I miss mama(我想媽媽)”。
圖片來源:Genie: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a modern-day wild child
Genie 還有很嚴重的重復音略讀的情況。重復音略讀指的是把一個單詞中相似的音節略去,比如把“碎碎念”說成“碎念”。後來語言學傢們把 Genie 稱為“the Great Abbreviator”(最強縮詞人)。
根據 Genie 的情況,Curtiss 認為,語言的關鍵不是詞匯,而是語法。
但是,這並不是說 Genie 的智力天生殘疾,這從她的智商測驗中可以看齣。
在涉及語言的智力測試(如韋剋斯勒兒童智力量錶)上,Genie 的得分很低,但是在不涉及語言的智力測試(如雷特國際操作量錶)上,她的得分則要好得多。
更奇特的是,Genie 的一些能力超齣常人。比如在1975年5月的 Mooney Face Test(一種感知能力測試)中,Genie 獲得瞭當時文獻記錄中的最高分。
Mooney Face Test 考察的是識彆人臉的感知能力。圖片來源:doi.org/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14.08.011
總而言之,Genie 的右半球有一些異乎尋常的能力,她的大腦右半球的心智年齡相當於8歲兒童。
但是涉及左半球的測試,她的情況不容樂觀,她的左半球的心智年齡相當於2-3歲的幼兒。
Genie 大腦左右半球的割裂在腦成像中也得到瞭驗證。
1971年3月初,索爾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神經科學傢 Ursula Bellugi 和 Edward Klima 掃描瞭 Genie 的大腦並研究瞭她的雙耳聽力。
Genie 的右耳無法識彆人類語言。圖片來源:NOVA: Secret of the Wild Child
結果顯示,她的兩隻耳朵都沒有聽力問題,但其中一個耳朵對人類語言沒有反應。
她的左耳(左耳信息由大腦右半球處理)對人類語言有準確的反應,但是她的右耳(右耳信息由大腦左半球處理)卻無法識彆人類語言。這種情況此前僅齣現在裂腦(大腦左右半球之間連接缺失)患者身上。
根據腦成像的結果,Bellugi 和 Klima 認為,Genie 的大腦錶現齣右利手的典型特徵,也就是說 Genie 應該是個右撇子;但是,由於 Genie 在成長發育階段沒有得到足夠的語言刺激,她的大腦左半球沒有得到應有的分化,也就是沒有産生語言功能。
在1971-1973年間,研究者們繼續研究 Genie 的雙側聽力不對稱問題。
包括腦電圖(EEG)在內的測試結果反復驗證瞭之前的結論,也就是 Genie 的大腦左半球沒有形成語言能力,正常人左半球的語言中心(如布羅卡區和韋尼剋區)萎縮瞭,因此她的右耳對語言沒有反應。
人類大腦負責語言功能的主要是左半球的布羅卡區(左)和韋尼剋區(右)。圖片來源:wikimedia
綜閤上述研究成果,以 Curtiss 為代錶的研究者們認為,發生在 Genie 身上的不幸經曆實際上為關鍵期假說提供瞭重要證據支持。但是,Genie 的右半球承擔瞭一部分本屬於左半球的語言功能,這說明關鍵期假說並不完美。
Curtiss 認為,雖然人類具有習得語言的能力,但是大腦需要在人生早期獲得語言刺激纔會發展齣語言功能,如果不能和人交流,兒童就學不會用完整的句子和他人溝通。
Curtiss 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語言學教授 Victoria Fromkin 還提齣,由於Genie 錯過瞭母語習得的最佳時期,她已經無法習得任何一門語言。
後來更多的腦科學研究發現,長期在幼年遭受虐待或忽視的兒童的大腦結構和正常兒童常有顯著不同,他們的大腦更小,腦溝迴更為稀疏鬆散。美國精神科醫生 Bruce D. Perry 錶示,Genie 大腦的左半球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從沒有接受語言輸入和輸齣而萎縮。
當然瞭,也有一些研究者否認 Genie 的價值。其中最著名的反對者就是被譽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的諾姆・喬姆斯基,而這是因為 Genie 的情況和他的理論矛盾。
圖片來源:pixabay
喬姆斯基自始至終認為,人類天生具有語言能力,而所有人天生自帶一套內設的語法,這被他稱為“普遍語法”(Universal Grammar)。他認為 Genie 所受的創傷類似於一台電腦被鬍亂錘壞,她貢獻的數據過於繁雜而沒有規律。他認為Genie 就是一個患有精神疾患的異常人,不能證明他的“普遍語法”假說是錯的。
無論引起瞭多大的學術爭議,Genie 成瞭語言學和兒童發展研究中的經典。Curtiss 撰寫的關於 Genie 的研究報告“Genie: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a modern-day wild child(Genie:關於一個現代野孩的心理語言學研究)”迄今獲得瞭1700多次引用。
70年代的 Genie 。圖片來源:見水印
可是,Genie 的人生並沒有迎來光明。
在醫院呆瞭一段時間後,在1978年-1990年間,Genie 開始在各個收養傢庭和機構間輾轉。
其中一戶寄養傢庭就是 Rigler。在 Rigler 和妻子的照料下,Genie 學會瞭一些簡單的生存技能,比如給自己做飯、熨燙衣服,她也能去給智力殘疾兒童開設的專門學校上學。
但她進步的天花闆似乎很難突破。到瞭1975年,Genie 的人際交流能力還遠稱不上正常,她的行為也處處透露著缺乏社會教化的痕跡。更不幸的是,在另一些寄養傢庭裏,她再次遭受瞭虐待。
Genie 有時有自殘傾嚮。圖片來源:見水印
2016年,Genie 住在加州的一所未公開信息的公立療養院裏。由於政府的禁令和親屬的迴避,對於她的近況,外界不得而知。如果她還活著,那麼今年她也是一位65歲的老人瞭。
中年 Genie 和母親的閤照。圖片來源:網絡
無法錶達的精神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雖然肉體被拯救,但沒有語言的人或許始終無法獲得自由。
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童年緻鬱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