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11:28:14 PM
文:理性思考 圖源:視覺中國
近幾年來,中考“五五分流”成為越來越熱的吸睛話題。據騰訊網報道,2022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華田接受媒體采訪時錶示,建議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實行小學到高中十年製基礎義務教育,微博上關於該建議的討論也衝上熱搜,閱讀量單日突破數韆萬。
一、為何要搞“中考分流”?
簡而言之,“中考分流”的政策,來自於“技工荒”和中職學生人數的不斷下滑。據媒體報道,在國辦印發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中提到,高技能人纔短缺已成為我國産業轉型升級的一大瓶頸。
從市場供需來看,最近幾年技術工人的求人倍率(即崗位需求數與求職人數之比)一直在1.5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更達到2以上水平,全國高級技工缺口達1000萬人。
一方麵是職業人纔奇缺,另一方麵卻是中職學校因生源減少,學校總量不得不隨之減少。
根據教育部2022年3月公示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與2020年相比,2021年全國中職數量減少瞭2571所,招生人數少瞭138萬人。顯然,齣台相關中職政策,與中職在校人數急劇下滑的現狀,有必然的關係。
對於廣受關注的“中考分流”問題,根據教育部迴應“實行普職分流非常必要”,因為“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擴大就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方麵做齣瞭積極貢獻,所以堅持普職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如此看來,相關部門齣台“中考分流”政策,讓50%的初中學生分流到中職學校,以滿足市場對技工人纔的需求,便能明白齣台相關政策的初衷瞭。
二、傢長如何看“中考分流”?
圖源:院長熬雞湯
因為中考關係到適齡青少年在初三畢業時麵臨的人生重大抉擇,“中考分流”政策受到億萬傢庭的高度關注,自然可以理解。
那麼傢長是怎麼看待“中考分流”的呢?據一項針對2000多傢長參與的調查數據顯示,95%以上的傢長認為應該“盡可能讓孩子上大學,纔是最佳道路”。
95%以上傢長認為盡可能讓孩子上大學(圖片來源:“中考分流”傢長問捲調查分析報告)
由調查結果可知,“中考分流”的政策,並沒有得到廣大傢長的廣泛認同,因此成為廣大傢長關注的焦點問題。如果中考的錄取率下降,學生要想上普通大學,肯定必須先考上普通高中,而考上高中則必須經曆中考,那麼這意味著中國教育升學考試的瓶頸“卡”在中考階段。
而如今大學的錄取率,普遍超過瞭90%。既然90%的高中生能夠上大學,為什麼非要在學生智力不成熟、人格不成熟、世界觀不成熟的初三階段,強行進行五五分流呢?
三、“中考分流”能解決“技工荒”嗎?
另一方麵,藉助“中考分流”支持中職發展,從而解決“技工荒”問題,這個依據也受到專傢的質疑。全國人大代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也認為,伴隨著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未來工廠企業需要開“數控機床”的“高級藍領”,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術工人”。初中畢業後就進入職業教育,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達不到未來智能製造業需要高級“藍領”的要求,不能滿足我國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
的確如此,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職業教育並不意味著“低端教育”。事實上,隨著智能製造、工業機器人、無人機、數控機床等高科技手段和設備的開發和應用,恰恰對從事職業教育的人纔,提齣瞭更高的要求――中職學曆的畢業生無法掌握先進技術,自然無法滿足現代技術條件下工業生産的要求,反而很快被先進的技術所淘汰。
因此,以“滿足技工人纔需求”為理由,在初中就將學生分流,顯然無法達到培養高素質職業技術人纔的要求,也解決不瞭“技工荒”現象。
原有的中職學校辦學環境、學風學紀、師資水平等各方麵,目前還遠不能滿足傢長的需求。很多傢長擔心過早進入社會工作,會對身心不成熟的孩子會有不利影響,因此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18歲就開始工作,因此會采取各種措施,讓孩子盡可能考上高中。所以,通過中考來“強製分流”,既不能解決閤格技工短缺的問題,也不能得到絕大多數傢長的支持。
四、“強製分流”加劇瞭“劇場效應”
近些年來,一些教培機構被質疑“販賣焦慮”,造成中小學生不得不層層加碼,疲於奔波在各類培訓班之中,從而顯現齣眾所周知的“劇場效應”。相關部門重拳齣擊,教培機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擊,抑製輔導班滿天飛的效果的確非常鮮明。
劇場效應(圖片來源:搜狐號牛媽彭小蹦)
然而如果隻打壓培訓機構,而不考慮因“中考分流”而引發傢長和學生對補課産生的實際需求,錶麵上地麵上的培訓機構不復存在,然而實際上補習之風並沒有得到有效扼製,都轉嚮瞭“地下輔導”。
3月2日,北京發布的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顯示――“雙減”政策受到普遍贊同,校長、教師、傢長和學生錶示贊同“雙減”政策的比例分彆是96.8%、92.8%、90.5%和96.0%。而這一調查結果,得到的是留言區網友的普遍質疑。
筆者周邊很多朋友反饋,實行“中考分流”後,中考壓力比以前大多瞭,因為“雙減”取消瞭大量的培訓機構,傢長不得不花比以往高得多的價格來請私教來補習,或被製定參加“小黑班”補習,已經成為各地傢長的普遍現象,顯然與實施“雙減”政策的初衷完全背離。
自媒體反饋的“小黑班”(圖片來源:今日頭條號虎媽升學圈)
有人會說,如果有人私下開設私教課,完全可以舉報其非法開班,讓其受到應有的製裁。而在實際操作中,一對一、一對四五人以下的單獨輔導的方式,很難被完全記錄下來。
中國現在有不到2億的在校讀書的中小學生,涉及約上億傢庭。顯然在如此眾多的學生和傢庭中,很難做到有效實施跟蹤和舉報製度的可行性。因為很多傢長的孩子也需要補習,因此絕大部分傢長並不會采用舉報這種極端方式。
另外,對於一部分富裕傢庭,采用聘用全職傢庭教師的方式來避規這些問題,無法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來阻止。這對於中下等收入群體的傢庭來說,有限的教育資源被少數傢庭所壟斷,反而達不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
五、多位專傢呼籲取消“中考分流”
據騰訊網報道,全國人大代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建議,推進九年製義務教育體製改革:“縮短學製、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實行小學到高中的十年製基礎義務教育。”
北京大學教授姚洋也建議“全麵實行10年義務教育,小學縮短至5年,初中高中閤並為5年一貫製,取消中考,緩解孩子升高中的壓力。”
據人民政協報澎湃號報道,全國政協委員盧曉光錶示,職業教育分流延至高中以後,更有利於培養高質量技術工人。盧曉光說,高技能人纔需求越來越大,初中畢業即分流到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基礎學科教育不足,較難進一步提高技能,不能滿足國傢戰略發展智能製造、高端製造行業的需要。從孩子自身成長來說,初中分流也不利於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發展。
盧曉光認為應該“探索綜閤高中發展模式,在普通高中按年級分流,分段實施職業教育。”他建議在高二全部基礎學科已經結業並會考之後,分流為普通班和職業班,按不同教育方案,充分發掘培養孩子的潛能和一技之長,讓普通高中後的教育分流更加人性化和閤理化,給孩子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全國人大代錶牛三平認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前提需要考慮當前國情。中國所有傢長從孩子齣生那天起就憧憬孩子上大學,中國傢長對於職業教育的觀念還處於一個扭轉的過程。為瞭避免初中畢業就被綁定讀職高,傢長的‘中考焦慮’遠遠大於‘高考焦慮’。”
由此可見,取消“中考分流”,已經成為諸多有識之士的共同觀點,相關部門應充分考慮全國人大代錶、全國政協代錶提齣的建議的閤理性,迴應廣大傢長對“中考分流”政策的高度關切和減輕中學生中考壓力的閤理訴求。
圖源:院長熬雞湯
六、如何製訂更受傢長歡迎的政策?
“中考分流”現在已經成為懸在傢長頭上的“達摩剋利斯之劍”,既然多數傢長並不接受中考分流,那麼製訂更好的分流方案,是諸多傢長的熱烈期待。
筆者建議采取以下措施,來製訂齣更受傢長歡迎、符閤教育公平和公正發展原則,也能滿足國傢和社會對職教人纔需求的政策。
1、成立職教發展智庫,充分研討相關政策
國內並不匱乏對職業教育、科技教育、職業教育持有真知灼見的專傢,全國政協委員盧曉光就認為“職業教育分流延至高中以後,更有利於培養高質量技術工人”,類似這樣有真知灼見的專傢,國內還有一大批。
主管部門可成立職教發展智庫,將不同領域(如中職、高職、初中、普通高中、高校、企業)的專傢匯集到一起,就如何製訂更符閤傢長、學生、國傢、學校等需求、較為閤理、具備可行性的方案進行充分討論,這樣齣台的政策更具備科學性、可行性和先進性。
2、徵求不同層次、不同地區傢長的意見
重大政策齣台前,徵求不同層次、不同地區傢長的意見,這樣能夠顧及到政策麵尚未考慮到的情況,在政策實施前,避免齣台“一刀切”的現象,更容易受到廣大傢長的歡迎。
3、加強高科技時代下的職業教育研究
德國、日本、芬蘭等國傢,在職業教育上,已經積纍瞭豐富的經驗,值得藉鑒。在經濟發達地區、技術發達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地),一些職業技術院校培養的人纔,頗受企業歡迎。
主管部門可藉鑒國際和國內教育界、企業界的成熟經驗,尤其是加強以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製造為代錶的高科技背景下職業教育的研究,顯得尤其必要。
來源網絡綜閤,如有侵權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