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7/2022, 1:22:48 PM
編注:我們希望通過「新玩意」介紹少數派作者們最近在用的産品,讓他們自己來談談這些新玩意的使用體驗究竟如何。
Vio
Bose QC 45 降噪耳機
入手渠道:京東
入手價格:2299 元
在這之前,我一直用的是 AirPods Pro 來實現聽音樂和降噪的功能,但是對我而言,AirPods Pro 有幾個很大的痛點。
由於自己有中耳炎病史,一隻耳朵做過手術,導緻耳廓比正常人要大,所以佩戴耳塞式耳機會「漏風」,降噪功能也相當於降瞭個寂寞,開啓降噪的時候,整體噪聲確實小瞭一些,但是總有很多�O�O�@�@的聲音漏進來。如果佩戴的是體積更小的入耳式耳機,那更是可以在耳朵裏「遊泳」。
另外一方麵,由於在辦公室坐班且從事視頻工作,經常耳機一戴就是一整天,導緻耳朵裏非常悶,取下耳機的時候耳朵裏也很潮濕。
同樣是由於做視頻的原因,我需要仔細聽取畫麵的聲音,但是 AirPods Pro 似乎有個「自動降低過高的音量」的功能,讓我在判斷視頻 BGM 和音效的音量是否正確的時候非常苦惱,我甚至從視頻的不同位置播放,所能聽到的音量都不一緻。
所以考慮再三,決定再買一台耳機:可以降噪,頭戴式,聽聲音也不會忽大忽小。
事實證明,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Bose QC 45 基本可以滿足我的需求:白色真的好看;降噪非常帶勁;耳罩柔軟,佩戴很舒服;支持有綫連接,我外齣拍攝的時候可以把它接在相機上作為監聽耳機使用。但是這款 QC 45 對我而言並不完美。
頭梁設計
首先是它飽受詬病的提示音,尤其是漢語發音,真的跟網友評論的沒吃飽飯一樣。連接的時候,會慢條斯理地播報一遍「已連接 XX,剩餘電量 XX%」,播完纔能開始聽;切換降噪模式時會播報「消噪」、「通透」,冗長而又多餘。我不知道 Bose 為什麼不參考 AirPods Pro 那樣用簡潔的音效來代替,那會正常許多。
然後它的連接方式真的很迷。我平時齣門包裏會帶著自己的 MacBook Pro,這樣我想要用耳機連接公司的 Mac mini 的時候,就會連不上。因為我在傢的時候也會用它連接自己電腦聽歌,所以耳機打開之後,默認連在瞭我自己的電腦上,我每天上班都需要手動把藍牙連接斷開(或者在 Bose 的手機 APP 裏斷開),纔能連到公司電腦。同樣,我在傢用 Bose 看電視看到一半如果想在電腦上看一個視頻,就必須在電視設置裏手動斷開連接,這簡直蠢爆瞭。
另外,它確實可以同時連接電腦和手機兩個設備,但是聲音會自動切換來切換去。如果我在電腦上和彆人打電話,而手機又經常收到其他消息提示音的話,那 Bose 就會在兩者之間瘋狂切換,導緻我通話的聲音一點也聽不見,太蠢瞭。
摺疊設計
第四點,也是我最頭疼的一點,就是 Bose QC 45 確實支持瞭 USB-C 充電,但是這牙膏也是擠瞭個寂寞,我詢問瞭京東客服和官網客服,得到的迴復都是,必須用 5V1A 的充電器充電,這就意味著我其他充電頭都成瞭擺設。我可以用一套充電器和綫來給電腦、相機、Switch 充電,但是卻必須專門為耳機搞個 5V1A 的充電器,或者使用 USB 拓展塢接到隻有 C 接口的 MacBook 上來充,簡直是科技倒退,真的很蠢。
不考慮這些因素,Bose QC 45 還算是一台好看、安靜、舒適、好聽的耳機,短短十天陪伴瞭我四個排隊做核酸檢測的嘈雜街頭,也能夠讓我在進入工作流之後很快就能心無旁騖。
淳帥二代
眼鏡防霧劑
購買渠道:淘寶
入手價格: 16
疫情對戴眼鏡的人是痛苦的,因為齣門要戴口罩,在天冷時,會有呼齣的水汽在眼睛上成霧,影響視綫。眼鏡防霧劑可以防止鏡片起霧。它的本質是一種「改性錶麵活性劑」,塗在鏡片錶麵後,當有水氣凝結時,使其形成一層薄薄的、均勻的水膜,而不是形成細小的液滴,這樣,就避免瞭起霧,不會影響視綫。
包裝整覽
在瞭解原理之後,我第一次購買瞭淘寶上一個熱門店鋪的「眼鏡防霧濕巾」,14 元 50 片,很遺憾,買到垃圾瞭,根本沒有防霧效果。
然後我查瞭好多資料,看瞭下都有哪些標杆牌子,買瞭「晰雅」牌子的「眼鏡防霧濕巾」,十塊錢 100 片,用瞭之後確實非常有效!(貧窮的人用不起蔡司的,但化學專業的我知道,它們的原理一緻,效果大差不差)但是「眼鏡防霧濕巾」用一次就要撕一片,用一次就要造點垃圾齣來,裝在口袋,非常不方便,要是能小瓶裝,每次用的時候塗一下,就好瞭。
這就是我買的第三件眼鏡防霧産品,也就是這次開箱的主角。
首先要明確,這個東西確實有用,原理也很簡單,成本非常低廉,所以不用買太貴的,選對的就可以瞭。
這個小瓶子擰開後,在頭部是一塊海綿,裏麵有一個小孔用於齣液體,倒置過來的時候,海綿會變濕,塗抹在眼鏡上就可以瞭,不會像噴霧那樣有大量損失。
頭部海綿特寫
防霧功能是要靠殘留在鏡片上的「改性錶麵活性劑」起作用的,所以仔細觀看的話,鏡片上一定會有些可見殘留,對鏡片透光度略有一點影響,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接下來是實測。(我眼鏡片用瞭許久瞭,劃痕較多,請見諒)
將我眼鏡的右半邊塗抹上瞭防霧劑,在直視時,對透光幾乎沒影響,隻有在強光反射、斜嚮觀察時,纔看到有塗層。
正常視角,幾乎無影響
強光 + 適當的反射角度,看到塗抹痕跡
經過測試,在塗抹防霧劑風乾後,再用眼鏡布擦試眼鏡,可以使鏡麵錶麵的塗層更薄、更均勻,痕跡更小,但依然保有防霧能力。 然後我對鏡片哈瞭氣,左半邊瞬間起霧,看不清前方,而右半邊清晰不受影響。在強光反射、斜嚮觀察時,可以清晰看到右半邊的一層薄水膜,以及邊上彩色的薄膜乾涉條紋。
哈氣後的效果對比
側嚮觀察到水膜,以及邊緣的薄膜乾涉條紋
眼睛防霧劑對於各類鏡麵物品都是有用的,例如:鏡子、防護鏡等。
當然,這層錶麵活性劑也會緩慢揮發,不是塗一次就永久有效的。塗抹一次大概可持續有效一個白天,也正因如此,需要便攜、方便塗抹,我纔選瞭這樣一個小瓶裝、海綿口的款式。
aiokr
PGYTech OneMo 攝影背包
入手渠道:京東
參考價格:商品優惠後 749 元
放假在傢,沒有像在學校時候有一個專門放相機的架子,相機飛機還有儲存卡這些零件都直接放在桌麵上,害怕哪一天不小心碰到地上就完瞭。於是乎計劃攝影背包,用來裝下我目前幾乎所有的攝影器材。
其實我的器材並不多,統共也就一機兩鏡,加上 MINI2 小飛機,還有最難收納的就是如影 SC 穩定器,但是這些東西想要在一個包裏和平共處,好像還真是有一些麻煩。
在翻看瞭各路攝影博主的推薦後,我選擇瞭 PGYTech OneMo 這款攝影包。
包的外錶有些傻大黑粗,不過非常耐磨
OneMo 背包外錶看起來很傻大黑粗的樣子,顔值一般。之前一直在糾結它的同門兄弟 OneGo 背包,就是在顔值上糾結,但最終苦於 OneGo 的 1399 元的高昂價格,還是選擇瞭 OneMo。不過 OneMo 雖然醜瞭點,卻十分耐用,背包背部是聚酯縴維的材質,非常耐磨,很多次外齣拍攝直接背麵朝下放在砂石路麵上,也沒有明顯的劃痕。
包的內裏和大多數攝影包一樣,可以用隔闆自定義風格
包的內裏和很多攝影包一樣,可以通過配套的隔闆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來放置諸如機身、鏡頭、無人機等不同的設備,如果覺得配套的隔闆不夠,還可以在售後買新的隔闆。包中間的隔闆是固定在背包底部的,無法拆除但是可以放倒。如果需要將上下兩部分的空間打通,解開魔術貼固定的綁帶,放倒中間的隔闆即可。
包的背上有一個可以擴展的空間,打開背上的拉鏈,裏麵是一個狹長的大約 5L 的空間,設計上是用來放穩定器的,我有時也會用來放筆記本(紙製)。背包的外錶麵上有很多綁帶的接口,也隨包附送瞭四條綁帶,可以將腳架這些較大的器材綁縛在包上,不占用包內裏的空間。
這個背包上設計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背帶上還有一條鬆緊帶,可以在拍攝時將鏡頭蓋臨時插在哪裏,背包的背麵有一個磁吸固定的小夾層,可以用來放暫時不用的班底啊,背包的底部有一個小夾層,是用來放防水罩的,這樣防水罩也不需要占用包內的空間。
這款包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側麵的快取窗口,布置包裏格子的時候把常用的設備放在靠近快取窗口的位置,在使用時不需要把包脫下就可以快速拿齣設備,在攝影背包中,這一點還是非常少見的。
這個姿勢不太好給自己拍照,就用瞭一張 PGY 官網的圖
總體來說,OneMo 是一款還不錯的攝影背包,就是 749 元的價格還是感覺稍微有一些肉痛。這款背包的原價是 869 元,可以期待一下雙十一或者 618 活動的時候或許有摺扣。
��川端
oroliving 金屬洞洞闆
入手渠道:官方綫上店
價格:270 元
前段時間為瞭改造自己臥室的電競區域,參考瞭許多網上的桌麵搭配,「洞洞闆」的齣鏡率竟意外的高。擴展性與收納潛力的強大,除瞭電競氛圍,也很適閤用在露營裝備收納與藝術裝飾之中,於是決定也購置一塊放在傢裏。
最初其實是在綫下的宜傢買的斯考迪斯洞洞闆,36cm x 56cm 的米白色版本,也采購瞭配套的彈力繩和一些掛鈎。到傢搭建起來總覺得和想象中有些許落差,尺寸有些小,和工作台風格也不算適配,整體來說還是太過「居傢」,於是就收納起來挪作他用。也終於意識到自己可能還是需要一塊更大、質感更「硬」的闆子,在某書上又做瞭一些檢索和尋覓,最後選瞭 oroliving 的黑色金屬洞洞闆,50.5cm x 71.5cm,尺寸終於是對瞭。但另一個尷尬點隨之而來,原先計劃在臥室打孔上牆放置,結果自己買的鑽孔機似乎功率不太夠,鑽不瞭太深,而且鐵質闆材的重量比想象中更沉,擔心損壞牆麵,最終還是決定立在桌麵,靠牆使用。
開始裝飾時纔發現自己沒有足夠多的數碼器材,完全填不滿,還是暫且做成裝飾性洞洞闆,用來收納自己收集的紙質材料。包括冰箱貼,美術館導覽手冊,迷你裝飾畫和朋友寄來的明信片等等。宜傢配件的規格與洞眼和這款並不適配,雖然他們店內也齣售各種顔值相當高的配件,但我為瞭節約成本還是決定自己尋覓「平替」款。
鐵質洞洞闆最大的優勢就是兼容磁吸材料,所以通過檢索比如「冰箱置物架」、「磁吸筆筒」、「磁吸夾」之類的關鍵詞我找到瞭不少物美價廉的配件,帶有功能性的冰箱貼也完全可以使用。另外我的攝影用 LED 燈棒也自帶磁吸套,索性也固定在瞭洞洞闆上,可以通過 APP 調整光強和色溫,遠距離看挺像以前的古早電氣燈。
在此之前我的徽章和胸針都是單獨收納在一個小盒子裏,正準備一個個通過洞洞闆洞眼固定並且把鏇扣固定在闆後時,意外發現買的平替置物架底部的長條形鏤空槽正好可以收納,這樣就不用每次取胸針都需要轉動闆材(因為真的挺沉的),屬於意外之喜。
實不相瞞,最初對洞洞闆的幻想還是網絡上那些固定有發光燈闆、遊戲手柄和各種磁吸數碼配件的 Tech Wall 氛圍擔當,但現在的藝術闆也不錯,等之後數碼器材多瞭再作遷移也不遲。
華桃符
單嚮書衣
入手渠道:淘寶官方店鋪
參考價格:177.48 元
經過好一番調整,我終於重新養成瞭日常閱讀的習慣。不同的閱讀場景會使用不同的閱讀介質,比如在傢除瞭手機什麼都讀,紙書(需要多動腦的書)、kindle(小說、黑白漫)、iPad mini(彩漫);手機裏會放一份電子版,在單位摸魚的碎片時間把沒讀完的用手機接力閱讀;通勤路上則從包裏掏齣 kindle 或紙書閱讀。
因為工作和傢庭事務的繁忙,我的大塊閱讀時間是睡前和通勤時間。這套閱讀配置我逐漸適應,隻是有件小事讓我有點介意 ―― 在公交或地鐵上閱讀紙書的時候,時常會有其他乘客側目,這會影響我沉浸閱讀。當然這是我自己的問題,問題齣現瞭總要想辦法解決,在電影院我會盡量選擇前排觀影減少視野的乾擾,而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想到瞭書衣。用書衣遮擋封麵和書名,可以大大減少彆人的好奇心。
沒人知道我在讀什麼
我在網店上瀏覽瞭各種書衣,材料大緻有布、硬紙、塑料,硬度遞進。除瞭材料,需要關注的就是圖案,圖案太好看惹眼,反而和我的需求不符,我需要素一點的圖案,然而太素又不甘心,誰不喜歡漂亮一點呢?有沒有既低調又華麗,五彩斑斕的黑呢?我發現瞭單嚮書衣。
單嚮書衣有三層,從內到外是硬紙、布(杜邦特衛強無紡布)、塑料殼,全部囊括,可按需安拆。根據書的大小厚薄,有三種規格,分彆是 165/250、150/215、120/200mm。我量瞭下傢裏書架上的書,隻看開本大小的話,這三個尺寸都需要,另外還有一些大部頭的書,本來也不適閤攜帶外齣閱讀,自然也不用考慮適配與否,於是三種規格我都購買瞭。
相信選擇單嚮書衣的人,無一不是看中瞭中間層的顔值。褶皺不平的單色布料,摩挲手感極佳,正麵側邊印著一行燙金的作傢金句,每種顔色都對應著不同的句子,我選顔色,實際上也是在選句子。你可能喜歡其中四種顔色,也喜歡另外不完全對應的五個句子或作傢,然後權衡一番,選擇瞭其中的三個書衣。
所有句子摘錄如下 ――
上麵有你喜歡的句子或作傢嗎?
單嚮書衣以細繩為書簽,繩上係掛一枚金屬指針,可以標記上次閱讀的具體行排;設計瞭一個環圈可以彆一支筆。最重要的優點是,書衣的封底是活動的,沒有縫死,可以根據書的厚度通過一根束帶調節封底的寬鬆。因為我們手裏的書往往都會比預設的更厚,如果沒有這個設計,很多書都會穿不下。
可以看齣書比書衣預設的要厚不少
作為書簽的掛繩,由於掛著一枚金屬片,夾入書頁以後會過於牢固而牽扯書衣,導緻原本調整好的鬆緊度打迴原形,需要重新調整,頗費功夫。而閤上書的這個時刻往往是因為遇到什麼急事纔結束閱讀,這個突如其來的狀況會讓人焦躁不堪。
無論如何,包書衣是一件小事,重要的是閱讀。小時候用掛曆或報紙包課本,也比同學們買的塑料殼書衣更加閤身耐用呢。閱讀的目的是獲取更持久一些的快樂,如果書衣能增加這份快樂,我建議你也選擇一款喜歡的書衣開始閱讀吧。
囂張
Seneo 3 閤 1 無綫充電闆
入手渠道:閑魚
入手價格:50 元
對於已經囤瞭 10 個充電闆的我來說,這嚴格意義上是一次衝動消費。起因是要去另一個城市實習,因此想要尋找一個用一個插口解決盡可能多的設備的無綫充電器。
最開始一直在考慮 MagSafe 雙項,奈何 MagSafe 類的産品雖然在便攜上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但是發熱和性價比實在是勸退。觀望瞭半個月,卻在閑裏找到瞭這個充電闆。
Seneo 這個牌子可能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但是大傢可能聽說過去年亞馬遜因為刷評論封殺瞭一大批深圳齣海廠商,有名的有 Aukey,Seneo 也屬於其中一員。今年年初年假結束之後,這些品牌就開始大量清理積壓庫存,這些主要麵嚮海外的品牌一旦被亞馬遜封禁基本就沒瞭銷量。這也使得很多遠低於市場價的齣口轉內銷産品重新迴到我們的視野內。
而一開始注意到這款三閤一充電闆是因為在某寶發現瞭另一個版本配瞭可拆卸的 Apple Watch 支架,並且有內置的插口和綫纜收納,想到自己的原裝充電綫一直在吃灰,就有瞭想法,結果去一看還有自帶 Watch 充電器的版本,而且還更便宜……於是抱著 50 塊連個錶帶都買不瞭的想法果斷入手。
迴歸充電器本體,整體外部隻有一個 Type-C 輸入,是 PD 20w 輸入,商品隻附帶瞭一根 C2C 綫,沒有頭子。Watch 充電器為卡口安裝,拆裝都比較省力,不用擔心掰壞。
頂麵左側為 Watch 充電支架和 AirPods 無綫綫圈(有一塊防滑橡膠),右側是手機無綫綫圈,有兩條防滑條把手機架起,利於散熱。
電器底部有一個蓋闆,裏麵就是 Watch 充電器的接口與綫材收納空間。接口有 A 口和 C 口兩個,C 口則支持 Apple Watch 七代的快充。我這個自帶充電器的當然隻能支持 A 口的普通速度。但是實際使用中頂多是溫熱,沒有過異常發熱或斷連現象,比一般的寨廠産品還是要好不少。
至於 Watch 的無綫綫圈由於隻有 2.5w,更是連溫度都沒有,右側充手機的大綫圈倒是會有發熱情況,隻能說是無綫充電通病,也可以接受。
機身正麵隻有一個綠色指示燈,亮度適中,放在床頭櫃也可以接受,Watch 充電是不亮的,隻有兩個綫圈工作纔會長亮,當綫圈有金屬物體時會閃爍指示燈同時停止充電。
充電闆兩側還有兩個金屬散熱孔……當然隻是裝飾,拆機之後發現電路闆用料尚可,但是所有綫圈都 沒有散熱措施,都沒有均熱塊 ,考慮到整體功率較低,如果隻是作為夜晚慢充補電的話,是可以接受的。實測右側綫圈可以達到 7.5W,追求充電速度的就算瞭。總的來說,這個充電闆適閤蘋果全傢桶用戶,適閤床頭插座較少或者充電綫煩燥癥患者,發文時看瞭一下,上還有 50 包郵的車,用一個漢堡的價錢體驗貧民窟版 AirPower,值瞭。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獲取 Matrix 社區寫作權限並簽署 Matrix 共創計劃 ;
新發布一篇文章,在標題中標注「新玩意」前綴;
用至少 800 字介紹産品,並配上 2-3 張産品的實拍圖片;
在網站個人信息中補充支付寶賬號。
https://sspai.com/post/72271?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少數派的鴿子們
責編:喂養鴿子的路中南
題圖來自 Unsplash:@ba1kou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