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6/2022, 12:10:46 AM
本文轉自:英語教學與研究
國學大師季羨林,早年留學德國,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係印歐語係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
1
季羨林在德國留學,他周圍的中國朋友,雖然不多,但後來也都成瞭大師級的人物。
其中一位名叫章用。
季先生把章用看成瞭自己留學期間的引路人。
章用齣身於世族大傢,書香名門,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章士釗,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母親是吳弱男,是中國國民黨第一位女黨員,曾做過孫中山的英文秘書。
如此優越的傢庭環境,季羨林說章用身上一點紈絝氣也沒有,他對中國古典文獻有頗深造詣,能寫古詩能作舊詩,又喜歡數學,所以他到德國哥廷根是來讀數學博士的。
章用這個人脾氣孤傲,不怎麼同其他中國留學生來往,但自從認識瞭季羨林卻像變瞭一個人,很樂於和季羨林交流。
2
我今天想和大傢聊的不是章用,而是章用的媽媽吳弱男。
這名字怎麼寫呢,口天吳,弱小的弱,男人的男,可她一點也不弱於男的。
光緒二十八年(1902)赴日本東京,在青山女子學院攻讀英語。
光緒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會,任孫中山英文秘書。1909年與章士釗在英國兩人結為夫妻。
章士釗下台之後,1929年,章士釗、吳弱男夫婦倆帶著三個兒子,章可、章用、章因,到歐洲留學,就定居在哥廷根。
後來章士釗先迴國,大兒子章可轉去意大利求學,三兒子章因到英國去念書,隻有二兒子留在哥廷根陪伴母親。
季羨林到哥廷根的時候,母子倆已經在這住瞭幾年瞭。
3
章用的媽媽,也就是吳弱男女士,曾在英國留學,英文非常好,還做過孫中山的英文秘書。
她對英國,對英文可以說是崇拜到瞭五體投地的程度,英國人的傲慢與偏見,她樣樣俱全。
像英國人常以英文自傲,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因此,在西方國傢中,最不肯學外語的就是英國人,並且英國人覺得,全世界人都應該學英文。
這個吳弱男老太太也是這麼認為的,她來德國幾年,連一句早安,晚安都不會說。
齣去買東西,隨身都帶著本英德小字典,想買什麼東西,先找齣英文,下麵跟著德文,用手指一指,店員就明白瞭,要買幾個或幾斤,再伸齣幾個手指頭。
老太太不肯說德國話,自然也不肯認德國字,所以她看不懂路牌,記不住街名,方嚮感又差,有幾次齣門,結果是找不到迴傢的路。
但她自我感覺良好,優越感爆棚,你想啊,自己齣身名門,是英國留學生,嫁的又是北洋政府的高官,她認為自己是官傢。
而像季羨林這樣的普通人就是民傢,官民懸隔,有如天壤,涇渭分明,不容混淆,她一開口就是:我們官傢如何如何,你們民傢又如何如何。
平時聊天,老太太最愛聊的就是他的丈夫章士釗,說章士釗雖然是大官,但在和她結婚後,對待妻子非常紳士,上汽車給她開門,走路挽著她的胳膊,一口一個darling,吳弱男就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直到章士釗下台,情況就變瞭。後來他們傢的經濟情況就越來越差,最後無力供給在德、英、意留學的三個孩子。
先是讓章用迴國,後來老太太也不得不迴國,退房、收拾東西,辦護照,買車船票,都是季羨林還有他的朋友們幫忙辦的。
這個老太太這一生也可謂傳奇,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女留學生,與何香凝、鞦瑾以及妹妹吳亞男,是最早加入同盟會的四個女會員。
在去歐洲前她曾賦詩:“若論東亞西遊者,我是中華第一人。
4
你要是有興趣也可以搜下,她和章士釗的婚姻,從一對留學生戀人,到丈夫齣軌分手,而老年時,二人又成瞭知己,也不免讓人無限感慨。
季羨林當時德國留學,雖是戰亂年代,可他接觸到的不是大師,就是這些具有傳奇色彩的個性人物。
包括和他一見如故的數學傢章用,迴國在浙大任教,後英年早逝,去世的時候,浙大校長竺可楨評價:其學問淵博,儕輩無匹。
時勢造英雄,季羨林的留學時代無法復製,那個年代為何會齣現大批這樣的人,卻能給我們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