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賜履按:上一迴我們講到,公元190年,正月,以袁紹為首的一幫大員,建立瞭一個反董同盟,集結關東聯軍,據說要乾掉董卓、扶立漢室。口號喊得山響,卻沒幾個人動真格的,隻有曹操跟董卓乾瞭一仗,被滅得慘慘的迴來瞭,河內太守王匡也被董卓暴打一頓,然後,然後好像就沒事兒瞭。
難道,就沒一個人收拾得瞭董卓嗎?
實際上,還真有一個。
當時,袁紹等人駐軍在河內(河南省武陟縣)、酸棗(河南省延津縣)、鄴城(魏郡郡政府所在縣,河北省臨漳縣西南鄴鎮)等地,這十幾支人馬,雖然分散駐紮,但相互之間多多少少都有聯係。然而,有一個人似乎一直是單獨行動的。
他,就是袁紹的堂弟(弟弟)袁術。
【後將軍袁術不會這麼搞笑吧?】
袁術是朝廷的後將軍。這個身份,雖然比其他人都要高,但也頗尷尬。為什麼呢?因為其他人都有地盤,就連驍騎校尉曹操,還有個濟北國相鮑信可以抱團兒取暖,袁術竟然是孤傢寡人一個,駐紮在魯陽(河南省魯山縣,屬南陽郡)。
魯陽隸屬於南陽,南陽(河南省南陽市)太守叫
張谘
。
公元189年
,年底,董卓任命瞭一批地方官員,冀州(河北省中部南部)牧韓馥,兗州(山東省西部)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讀如皺),陳留太守張邈,南陽太守
張谘
。
到瞭
公元190年
,正月,韓馥、劉岱、孔伷、張邈全都參加瞭反董聯盟,
就隻有張谘沒反應
。
衣賜履說:同時任命的官員都反瞭,為什麼張谘不反?我判斷,張谘此人,態度可能比較曖昧,既不想當反賊,也不想與袁紹、袁術搞翻,於是,袁術駐軍於他的地盤,他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不管。
三月前後,酸棗糧秣告盡,各軍拔營星散,各迴各傢,各找各媽,就隻有袁術還跟魯陽呆著。
袁術實際上是在等一個人。
這個人是誰呢?
猛男孫堅
。
孫堅是吳郡(江蘇省蘇州市)富春(浙江省富陽縣)人,號稱是孫武的後代。因此,孫堅從小就猛。
十七歲那年,他與父親乘船到錢塘,碰上一夥兒強盜,搶瞭商人的錢財後,正在岸上分贓,行人都不敢靠近,過往船隻也不敢前行。
孫堅對他老爹說,我去把這幫強盜抓住。
老爹說,混帳東西!你要去找死!
孫堅顯齣猛男本色,一個人提溜一把刀上瞭岸,對著強盜的方嚮,用手東指西畫,就像指揮隊伍去包圍強盜的架勢。那些強盜一看,以為有官兵來捉他們,嚇得趕緊扔掉搶來的錢財四散而逃。孫堅衝上前去,砍瞭一個強盜的腦袋。
從此,孫堅聲名大振,州政府把他召去做瞭一名軍事乾部。
【這個女女是誰?搜猛男孫堅,怎麼搜齣個她?】
公元172年
,十一月,會稽郡(浙江省紹興市)賊人許昌在句章縣(浙江省餘姚市東南。句讀如勾)造反,自稱為陽明皇帝,和他的兒子許韶招集瞭數萬人馬。朝廷派揚州(安徽省中部及江南地區)刺史臧旻、丹陽(安徽省宣州市)太守陳寅,率軍討伐。
孫堅以郡司馬的身份召募瞭韆把人,協助州郡討伐許昌。
公元174年
,十一月,政府軍大破變民集團,斬許昌。
臧旻給孫堅報功,孫堅在朝廷裏就掛上號瞭。
公元184年
,黃巾起義爆發。朝廷派車騎將軍皇甫嵩、中郎將硃儁(同俊)領兵徵討。硃儁上錶請派孫堅為佐軍司馬(不知道老硃是慕名徵召孫堅,還是以前有過交道)。孫堅打仗,極為勇武,配閤硃儁,所嚮無敵。黃巾軍戰鬥失利,逃至宛縣(河南省南陽市)堅守。孫堅獨當一麵,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城牆,眾兵卒蜂擁而上,大破黃巾。硃儁奏報朝廷,靈帝劉宏任命孫堅為彆部司馬。
後來,邊章、韓遂在涼州作亂,朝廷派中郎將董卓徵討,無功。
公元185年
,朝廷派司空張溫代行車騎將軍,討伐邊章、韓遂。張溫上錶請派孫堅隨行。
張溫統率步、騎兵十餘萬駐紮在美陽(陝西省武功縣西北)。邊章、韓遂進軍美陽,張溫交戰失利。十一月,董卓與右扶風(陝西省興平市)鮑鴻等閤兵進攻邊章、韓遂,大破他們統領的西羌軍。邊章、韓遂敗退榆中(甘肅省蘭州市)。
張溫派蕩寇將軍周慎率三萬人追剿邊章、韓遂。孫堅嚮周慎建議說:
叛軍據守的城中缺少糧食,隻能從外麵運入。請將軍給我一萬人馬,我去截斷他們的糧道,將軍您統率大軍跟在後麵接應,叛軍必然會因疲憊飢餓而不敢應戰,退迴羌人腹地。到那時,我們再閤力圍剿他們,就可以平定涼州。
周慎不聽,率軍包圍榆中城。而邊章、韓遂則分齣一支人馬,反而截斷周慎的糧道。周慎大恐,丟棄輜重撤軍。
張溫又派董卓率領三萬人去討伐羌族的先零部落,行軍到望垣(甘肅省天水市西北),被羌人與鬍人軍團包圍。董卓軍中缺糧,於是便在打算渡河的地方築起堤堰,假裝要捕魚充飢。然後,在堤堰的掩護之下,悄然撤退。等到羌人發覺而追擊時,董卓早將堤堰決開,河水已深,羌人無法過河追趕。於是董卓迴師,駐紮扶風。
張溫以詔書召見董卓,董卓拖瞭很久纔來晉見。張溫責備董卓,董卓迴話時甚為不恭,明顯沒把老張放在眼裏。
【前將軍董卓,根本沒把張溫放在眼裏】
孫堅當時在座,看董卓如此囂張,就上前與張溫耳語說,董卓齣言狂妄,應當以不按時應召之罪,將他誅殺。
張溫說,董卓在隴、蜀一帶很有威名,現在殺掉他,西進討伐沒有依靠瞭。
孫堅說:
老大啊,您親自率領皇傢軍隊,威震天下,需要依靠董卓什麼?如今,董卓有三宗罪:
第一宗
,看今天的談話,他是輕上無禮;
第二宗
,邊章、韓遂鬍作非為已一年多,應當及時討伐,董卓卻說不可(我理解,董卓與邊章、韓遂之間,可能是一種養寇自重的關係),可謂沮喪軍心、疑惑將士;
第三宗
,董卓接受重任卻毫無戰功,召其前來又拖延不來,反倒狂妄自傲。古代名將,帶兵臨陣,無不果斷處斬違犯軍紀者,以顯揚威嚴。現在您對董卓留情,不立即斬殺,恐怕不是正確的做法。
張溫終究下不瞭決心,對孫堅說,你先迴營吧,免得董卓會懷疑你。
孫堅於是離去。
後來,朝廷官員聽說孫堅曾指陳董卓的三大罪狀,勸張溫斬殺董卓,無不嘆息。孫堅被任為議郎。
衣賜履說:孫堅很堅,張溫很溫,董卓對形勢的判斷,極為準確。
公元187年
,十月,長沙盜賊區星聚眾萬人反叛。靈帝劉宏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前往鎮壓。又有周朝、郭石也率領徒眾在零陵、桂陽等地造反,與區星相呼應。於是孫堅越過郡境討伐,三個郡全都平定。孫堅被封為烏程侯。
到瞭
公元190年
,當袁紹、袁術等人討伐董卓時,孫堅也舉兵響應。荊州刺史王叡平時瞧不起孫堅,頗為無禮。孫堅領兵路過荊州時,順便就把王叡殺瞭。
《三國誌·孫破虜討逆傳》裴鬆之注說,在平定零陵、桂陽叛亂時,王叡與孫堅聯手行動,老王同誌認為孫堅不過一介武夫,言談間不免頗有些輕視的意思。據說老王也想舉兵討伐董卓,但是他和武陵太守曹寅關係不咋地,就揚言說,討伐董卓之前,得先把曹寅乾掉。曹寅聽說之後,嚇瞭個半死,就冒充朝廷的使者溫毅,寫瞭一道審判書,列瞭一堆老王的罪過,下令收押。曹寅把這個審判書交給孫堅,讓他去把老王給辦瞭。孫堅就帶兵前往抓捕老王。老王見到孫堅,就問,孫府君你來乾嘛?
孫堅說,上麵下瞭命令,要誅殺你。
老王說,我有何罪?
孫堅說,你犯瞭“一無所知”罪(坐無所知)。
老王沒辦法,颳瞭一堆金屑,以酒衝服,去瞭。
衣賜履說:這個例子,頗有疑點。
孫堅率軍到達南陽郡,隊伍發展到幾萬人。南陽太守張谘聽說孫堅大軍已到,安閑自若,沒當迴事兒。孫堅以牛、酒嚮張谘獻禮,張谘次日也迴訪酬答孫堅。飲酒正酣,長沙主簿進來對孫堅說:
大人,我們早就通知南陽太守,大傢都起兵討伐董卓,但至今道路也沒修整,錢糧也沒準備充足,請將他逮捕,交給我來問個明白。
張谘喝得正飄,一聽這話,跳起來就跑,被一幫軍士當場摁住,架瞭齣去。過瞭一會兒,長沙主簿又進來報告孫堅說:
南陽太守故意拖延義兵行動,使大傢不能及時討伐賊寇,請將他按軍法處置。
【張谘:老孫,你開玩笑的吧?】
於是,孫堅下令把張谘拖往軍門外斬首。南陽郡縣大為震動,孫堅要什麼,立即有人送到。
隨後,孫堅兵進魯陽(河南省魯山縣),與等候他多時的袁術相見。
於是,
袁術接管南陽郡
。
袁術上錶推薦孫堅為破虜將軍,兼豫州刺史
。
衣賜履說:我們的問題來瞭。孫堅奪瞭南陽,為什麼給瞭袁術?孫堅難道是活雷鋒不成?
《後漢書·袁術傳》的說法略有不同:
(袁)術畏卓之禍,齣奔南陽。會長沙太守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谘,引兵從(袁)術。
劉錶上(袁)術為南陽太守
,(袁)術又錶(孫)堅領豫州刺史,使率荊、豫之卒,擊破董卓於陽人。
這怎麼又冒齣個劉錶來?
我們捋一下。
原荊州刺史王叡不是被孫堅給殺瞭嗎?於是,朝廷(董卓)任命劉錶為荊州刺史(目前還不是荊州牧)。我推測,劉錶在去荊州上任的路上,可能與袁術見瞭麵,有過深入交流。
因為孫堅把荊州刺史乾掉瞭,劉錶纔有機會當荊州刺史,那麼,你應該有所錶示,就由你劉錶推薦我袁術為南陽太守,再由袁術推薦孫堅為破虜將軍、豫州刺史(此時,原豫州刺史孔伷,可能已經死瞭)。
這裏麵有個問題,孫堅殺瞭荊州刺史,我劉錶就算要感謝人,也輪不到你袁術吧?那麼,劉錶為什麼不上錶孫堅為南陽太守呢?因為,劉錶認為,殺荊州刺史的是袁術,換句話說,
孫堅是袁術的人
。至於孫堅,則由袁術來推薦
實際上,也隻有這樣理解,纔能解釋為什麼孫堅打下南陽,卻拱手讓給袁術。
翻遍史書,所有人都認為袁術就是一個花花大少,沒見識沒水平沒能力沒格局,猛男孫堅為什麼甘心做袁術的小弟?
真是奇瞭個怪!
我們是否能夠得齣結論,袁術召孫堅,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谘,袁術任南陽太守,孫堅至少做個破虜將軍,這場大戲,大概率是袁術和孫堅早就編劇好瞭的?劉錶嘛,則是友情客串瞭一下。
【沒想到劉錶也插瞭一腿】
鼕季,孫堅駐守魯陽城整頓軍隊。
公元191年
,孫堅移軍梁郡(河南省汝州市)東。董卓派將領徐榮、李濛四齣虜掠。在梁郡遭遇孫堅部,徐榮部大破孫堅部,生擒潁川太守李旻,扔進大鍋裏煮熟。抓到的士卒,都用大布裹纏,倒掛起來,用熱油灌殺。孫堅與幾十個騎兵突圍而去,孫堅常戴紅色頭巾,脫下頭巾令親近將領祖茂戴上。徐榮的騎兵追趕祖茂,孫堅得以從小路逃脫。
孫堅再收集自己的軍隊,在陽人(汝州市西北)與董卓軍交戰,董卓命東郡(河南省濮陽市西南)太守鬍軫,率步騎兵五韆人,由呂布擔任騎督,攻擊孫堅。鬍軫和呂布一嚮不和,仗打得一塌糊塗,孫堅大獲全勝,斬董卓軍大將華雄。
衣賜履說:哈,華雄是孫猛男殺掉的,與關二爺沒啥關係。
這時,有人在袁術麵前撥弄是非說,孫堅英勇,如果攻陷洛陽,恐怕對他就不能控製瞭,這可是鏟除瞭豺狼(董卓),生齣來虎豹(孫堅)。袁術對孫堅起瞭疑心,便不給他送運軍糧。陽人距魯陽一百多裏地,孫堅連夜馳見袁術,用刀劃著地麵,對袁術說:
我所以如此奮不顧身,上為國傢討伐逆賊,下為將軍報傢門私仇(指董卓誅殺袁術叔父袁隗一族)。我孫堅與董卓並沒有刻骨仇恨,但將軍您卻聽信小人之言,居然對我懷疑!
袁術慚愧,當即調發軍糧。孫堅返迴駐地。
董卓對孫堅也很顧忌,派將軍李傕(讀如爵)等嚮孫堅請求和親,還讓孫堅列齣想當刺史、郡太守的孫傢子弟名單,保證全都任用。
孫堅說:
董卓大逆不道,蕩覆王室,如不誅其三族,示眾全國,我死也不瞑目,豈能與他和親!
孫堅進兵大榖關(河南省偃師縣西南),距離洛陽九十裏。董卓親統大軍齣擊,在曆代皇帝墓園間決戰(東漢皇陵大部分分布在邙山南麓),董卓不能抵擋,大敗,放棄洛陽,嚮西撤退到澠池(河南省澠池縣西),集結重兵,駐屯陝縣(河南省三門峽市),以防孫堅繼續西進。孫堅進入洛陽,攻擊董卓軍殿後將領呂布,呂布再大敗,突圍逃走。孫堅修復各座皇陵,將董卓所挖掘的墳墓重新填埋,用太牢祭奠(董卓西撤時,挖皇陵盜取陪葬的寶貝)。而在城南少府所屬工藝署(甄官)水井中,得到前年(公元189年)邙山(河南省孟津縣東南)混亂中遺失的傳國禦璽。
孫堅派軍齣擊新安(河南省澠池縣)、澠池,嚮董卓施加壓力。
之後,引軍返迴,再次駐紮魯陽。
而到瞭此時,各路反董的英雄們,哪還記得董卓是誰啊,全都忙著搶地盤哩。袁術派孫堅攻擊董卓的時候,袁紹任命會稽郡人周喁(《通鑒》上說是周昂。喁讀如用,陽平)為豫州刺史,突襲孫堅的根據地陽城(河南省登封縣東南)。
【猛,是我的屬性】
孫堅都氣笑瞭,慨嘆說:
同舉義兵,將救社稷。董卓即將滅亡,自己人卻如此相待,我還為誰效力?
隨後,齣兵把周喁趕跑。
衣賜履說:孫堅現在是豫州刺史,孫堅是袁術的人,袁術的哥哥袁紹派人奪取豫州。顯然,奪取地盤是各路英雄目前最大的政治,至於董卓,愛誰誰吧。關東聯軍,從一開始就是野心傢們壯大自己實力的一個幌子。
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個廣告:
話外音問李鼕寶(葛優飾):鼕寶,乾什麼呢?
李鼕寶:想戈玲(呂麗萍飾)呢。
話外音:我給你介紹一個新朋友,雙匯。
(顯示雙匯火腿腸)。
話外音:鼕寶,還想戈玲嗎?
李鼕寶:戈玲是誰啊?
【戈玲是誰啊?】
對關東英雄們來說:
當初,話外音:諸位英雄,你們為何要造反?
眾英雄:殺董卓,興漢室。
現在,話外音:諸位英雄,你們怎麼不殺董卓瞭?
眾英雄:董卓是誰啊?
袁術又派孫堅攻打劉錶。劉錶派將領黃祖在樊城(湖北省襄樊市漢水北岸)、鄧縣(樊城西北)一帶迎擊。孫堅擊敗黃祖,追過漢水,包圍瞭襄陽(荊州州政府所在縣,湖北省襄樊市)。劉錶命黃祖乘夜齣城,徵集部隊;在迴襄陽時,孫堅迎頭痛擊,黃祖又大敗,逃入峴山(位於襄陽東南,東臨漢水。峴讀如綫),孫堅追擊,被黃祖的軍士用箭射死。
孫堅的侄兒孫賁,接管孫堅部隊,撤迴南陽,投奔袁術,袁術又上錶,推薦孫賁為豫州刺史。孫堅有四個兒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權稱帝登基後,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
衣賜履說:《三國誌·孫破虜討逆傳》裴鬆之注,還講瞭一件事,袁術想當皇帝,聽說孫堅得到傳國禦璽,就把孫堅的夫人抓起來,奪瞭禦璽。
那麼,我們就越發疑惑瞭,猛男孫堅,袁術對你可真的不怎麼樣,你究竟為什麼甘做袁術的打手?
我猜,有兩種可能:
一是
袁術可能在早年救過孫堅的命,孫堅是在報恩;
二是
袁術可能沒有史書上寫的這麼渣,有值得孫堅為他賣命的地方。要知道,曹操到死都不敢稱帝,而袁術居然結結實實做瞭幾年皇帝,沒點道行,是斷然做不到的。但也正因為他稱過帝,而又沒得善終,史官們就把他的糗事兒全記下來,那些光彩的事兒、提氣的事兒、有麵子的事兒,就老實不客氣地全部刪掉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對比一下袁紹和袁術的傳,前者很完整,而後者就似乎有一種斷裂感)。
就如同近代的袁世凱,我們隻知道他的賣國“二十一條”和妄圖當皇帝的愚蠢行徑,卻看不到他是清末民初最有威望、最有智慧、最有手腕的政治傢之一,他也曾為這個國傢,做過不少好事兒、實事兒、長臉的事兒。
【圖片來自網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