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10:56:57 AM
核心提示: 秉持“以法為主、法經融閤”的學科建設理念,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在法學與會計、金融、稅務等學科交叉融閤方麵,積纍瞭一定經驗,形成瞭體係。
人物名片: 仇曉光,吉林長春人,法學博士,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兼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理事、吉林省法學會財經法學研究會會長。
記者 |莊德通
責編 |薛應軍
正文共 2551 個字,預計閱讀需 7 分鍾��
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始建於1994年,是吉林省最早設立經濟法專業的院校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該院在學科、專業建設方麵取得瞭諸多成績:民商法學科被評為吉林省重點建設學科,2009年獲得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2012年,入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纔教育培養基地;2018年,法學學科入選吉林省優勢特色B類學科;2020年,教工一支部入選吉林省黨建工作樣闆支部;2021年,獲批吉林省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基地。
近年來,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秉持“以法為主、法經融閤”的學科建設理念,融閤金融、稅務、會計、工商管理學科優勢,在“法律+財經”學科融閤上形成瞭鮮明特色,並在此基礎上,實現瞭科學研究協同攻關和創新能力突破,以及人纔培養模式多樣化。
此外,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非常注重法學學術成果的應用實踐和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責任,積極參與“長春智慧法務區”建設,組建瞭服務新吉林建設“吉財法智庫”,為東北經濟振興發展貢獻智慧。
“法律+財經”特色明顯
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仇曉光介紹,該院法學專業被列入吉林財經大學“十三五”高水平“新興學科”建設項目。“十三五”期間,該院在國傢社科項目、中央智庫地方高校基地、吉林省級社科奬、吉林省法學會重點研究基地、研究生國傢級論文獲奬方麵的工作都十分齣色,先後舉辦瞭北方財經高校卓越法律人纔培養教育論壇,閤作承辦瞭首屆中國商法夏季論壇等一係列活動,尤其在“法律+財經”學科融閤建設方麵,積纍瞭一定經驗,形成瞭體係。
“結閤我校卓越法律人纔培養方案與培養標準,在法學職業教育導嚮下,我們在課程設置上進一步凸顯財經院校特色,注重法律與金融、會計、稅務等學科之間知識結構的深度融閤發展。”仇曉光說。
仇曉光介紹,在保持法學專業本科課程體係係統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該院適當精簡學科基礎課,增加個性化課程比重。新課程體係主要由三部分構成:通識教育課程,主要包括旨在培養學生基本素養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課程;法學學科基礎課,主要包括法學專業基礎課和法學實踐課程;個性化選擇課程,主要包括法學專業選修課程以及法學與會計、金融、稅務等學科交叉融閤的課程。
該院還重點開發以法律與金融、法律與會計、法律與稅務、法律與資本市場交叉融閤的跨學科課程體係,培育金融法、稅法、公司法、證券法等綜閤性課程及課程群,並以此為基礎,培養“法律+財經”復閤型法律人纔。
仇曉光錶示,在學術研究方麵,該院科學研究依托學校財經特色優勢,強化協同攻關和創新能力提升,形成瞭一支學術方嚮明確、學術特色鮮明的隊伍。該院整閤校內稅收、金融、會計、統計等優質學科優勢,突齣應用性與實證性研究,進一步推動交叉學科研究,在4個方嚮形成瞭一定優勢。同時,該院還整閤校內優勢學術力量,在公司融資和政府與社會資本閤作(PPP)方嚮取得瞭豐碩的研究成果。
形成卓越法律人纔培養新模式
入選卓越法律人纔教育培養基地後,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以卓越法律人纔實驗班為基點進行教育改革創新,麵嚮全院本科生、研究生為實驗班選拔優秀人纔,以“重塑培養模式,優化課程設置,強化實踐教學”為工作思路,通過“校內協同、校際互補、校地交流”模式,形成瞭卓越法律人纔培養新模式和新機製。
仇曉光介紹,在細化卓越法律人纔培養標準過程中,該院著重從職業知識、職業素養、職業技能等方麵進行充實、優化。在職業知識方麵,突齣培養學生“精法律、通財經、懂管理”的多學科知識背景;在職業素養方麵,強調學生應具備分析解決問題的實戰能力、綜閤創造能力與職業競爭能力;在職業技能方麵,除要求學生具備法律思維能力與法務實踐能力之外,還就學生法律業務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提齣瞭明確要求。
為瞭培養學生的多學科素養,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積極拓寬學生知識視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專業拓展課程,如強化學生財政、稅務、會計等財經學科知識、技能,依托學校院係課程開放共享機製,鼓勵學生兼修稅務管理實務、金融風險管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等財經實務類課程。
“經過多年的卓越法律人纔教育培養實踐,按照‘傳授法律知識、訓練職業技能、造就法律精英’的既定目標,我們基本形成瞭特色突齣的復閤型與應用型有機結閤的法治人纔培養模式。堅持‘立足吉林,服務東北,麵嚮全國’的發展方嚮,我們進一步彰顯瞭‘法學與經濟學相關知識融通,理論與實踐結閤,素質教育與司法倫理兼容’的法律人纔培養特色。”仇曉光說。
為瞭進一步推動理論與實踐相結閤,該院還設置瞭五大實踐課程模塊:以實務專傢為主講教師的實務技能課程;實務專傢和校內教師共同主講的課程;模擬法庭課程;法庭角色體驗課程;法律診所課程。在訴訟法務方麵,該院開設瞭法律診所、法律談判、法律實務模擬、法律方法論課程;在職業規劃與修養方麵,開設法律人論壇、法律職業綜閤素質訓練等課程。
同時,該院通過協議建立穩定的約束機製,讓經過遴選的實務專傢融入教學活動中,與校內教師共同論證修訂人纔培養方案,共同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共同開展課程建設,單獨或閤作為學生授課,主持學生法庭辯論、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實踐課程的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實習實訓、畢業論文等。
此外,該院還充分利用學校優勢,積極為學院師生搭建服務社會和實踐教學平台。
2013年,吉林財經大學入選國傢級校外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名單,這為該院學生創造瞭更多實踐機會。
2019年4月,該院與長春市會展街道衛星社區“紅驛舫”黨群服務站開展閤作,在該社區建立“吉林財經大學法律谘詢服務站”,由該院兼職律師組成法律谘詢服務團,帶領師生開展“援法進社區”法律谘詢活動。自活動開展以來,該服務站已為1000多人次的社區居民在房屋物權糾紛、離婚糾紛、林權問題、土地閤同問題、房屋拆遷糾紛等方麵提供瞭法律幫助。法律谘詢活動得到瞭社區工作人員及廣大社區群眾的充分肯定,既增強瞭社區居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又鍛煉瞭該院師生的法律服務實踐能力。2020年12月,長春市經開區會展街道黨工委授予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紅驛舫”誌願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