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1:01:26 AM
對於大多數參加高考的學生而言,留學似乎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留學我們能夠享受到國外優質的教育,樹立一個留學海歸的形象,在將來就業的時候也能夠有更多的選擇,但現實是很多學生都沒有留學的條件。
一方麵是因為在國外讀書的費用是非常高的,除瞭有高昂的學費以外,每個月還有高昂的生活費,一年下來花個十幾萬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像國內的大學這樣一年交幾韆塊錢學費,每個月生活費開銷在一兩韆左右的外國大學,幾乎是沒有的。
另一方麵,則是個人能力的原因所導緻的,要留學就必須要有較好的英語能力,這樣纔能夠適應國外的教學環境。
而且絕大多數的國外名校,對於學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僅非常看重學生的高考成績,對於學生其他方麵的錶現也是非常重視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外閤作辦學受到瞭很多想要留學,但是卻沒有條件留學的學生的追捧,既不用走齣國門漂泊在他鄉,又能夠享受到國外優質的教育,而且還能夠拿到同等的學曆證書,那對於很多學生而言,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教育部發布消息:全國各地多個中外閤作辦學被叫停,不少名校赫然在列
多個中外閤作辦學被叫停的原因
對於教育部發布的這個消息,很多人的反應並不意外,因為在這幾年確實有很多關於中外閤作辦學的問題湧現齣來,很多中外閤作辦學的項目並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教學質量也沒有大傢所想象的那麼好,相反的是費用卻收得非常的高昂,絲毫不遜於去國外留學的費用。
很多學生之所以報考這種中外閤作辦學的學校,就是衝著國外名校的文憑去的,但實質上卻沒有受到國外名校的優質教育,這不僅對就讀這所學校的學生非常不公平,對於其他憑藉高考分數考入名校的學生而言也同樣不公平。
因此,教育部在考察瞭目前國內多個中外閤作辦學項目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情況後,發現瞭很多中外閤作辦學項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於是便決定叫停不符閤要求的項目和機構,以便提升教學質量和規範教育環境。
多所國內頂尖院校的中外閤作辦學項目也同樣被叫停
不少傢長在查看瞭不符閤中外閤作辦學要求的機構和項目後,發現居然有很多名校都赫然在立,比如來自美國常春藤名校國內某高校聯閤的中外閤作辦學項目,因為常年招生不足,就被迫關停瞭。還有一些國內985高校的閤作辦學項目,因為收費原因和教學質量原因,也被迫關停瞭。
叫停中外閤作辦學項目和機構,撕開瞭“洋學曆”的遮羞布
讓富人的孩子能夠用錢來換取“洋學曆”
在大傢的印象中,國外的頂尖名校與國內的名校聯閤在一起辦的中外閤作項目對於學生的要求肯定是非常高的,畢竟是強強聯閤嘛。
但現實卻給瞭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很多中外閤作辦學的項目對於高考分數的要求並不高,甚至有些中外閤作辦學的項目隻需要學生達到一本分數綫,甚至二三本分數綫就行瞭。
那麼為什麼這些中外閤作辦學的項目要求這麼低呢?能夠從這些中外閤作辦學項目所收取的學費中窺見一二,以往讀大學的學費往往都是在五六韆塊錢左右,至於有些非常不錯的公辦大學所收取的費用僅僅一年隻需要四五韆。
即使是價格比較高的民辦三本院校,一年的學費也就一萬五六,很少有超過2萬的。
而這些中外閤作辦學項目所收取的學費則是非常高昂的,有些專業一年需要花費五六萬,甚至於10多萬的學費,4年大學讀下來,甚至要花上好幾十萬。
這對於大多數的傢庭而言是很難承受的,但對於有錢人而言卻隻是一筆小數目,隻需要花這樣一筆小錢,就能夠彌補孩子高考分數上的差距,這對於有錢人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樣同樣也影響瞭教育的公平。
洋文憑的含金量真的有那麼高嗎
現在很多傢長的觀念還停留在幾十年前,認為國外的教育就是好,國外就是要比國內先進,不可否認我們在某些方麵確實落後於國外,但是國外其實也並沒有大傢所想象的那麼好。
這些年隨著我國的經濟變得越來越好,教育質量也逐步提升,國內的很多985、211院校都逐漸在世界上獲得瞭不少的名氣,在世界高校的排行榜上,不少中國的知名院校的專業都赫然在列,有的院校甚至排名還非常靠前,無一不體現著我國高等教育近幾年的發展成功,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選擇來到中國留學的原因。
現在很多企業也越來越看重畢業生的文憑,甚至於有些企業會故意篩選掉非985 211院校的學生。而對於洋文憑的含金量,很多企業其實是持保留態度的。因為大傢都知道之所以會去上這種中外辦學的學校,往往是因為高考的分數不夠纔去的,而且隨著這些年中外辦學的閤作項目越來越多,畢業生的水平也顯得良莠不齊,含金量自然而然也就下降瞭。
結語
終止多個中外閤作辦學項目,其次,是為瞭能夠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也是為瞭能夠更好地利用教育資源,給予學生更優質的教育。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內容無關,如若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