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第二十五集中,老八胤禩對老十四胤禵說:“我現在手中有一張扳倒雍正的王牌,你可願意齣山助我一臂之力”?老十四聽完之後,果斷地拒絕瞭:
老十四:八哥你呀,什麼時候都有理,今天來不是給我說琴理的吧?老八:我看你這般有福氣,真不想跟你說這些煩惱的事。老十四:那就彆說,八哥,我現在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你就讓我做一個桃花源中人吧!
老八來拉攏老十四
老十四:那你說怎麼辦?莫不成,還能同人傢去爭這個皇上。老八:什麼叫皇上?皇上是說一句話就是聖旨,天下人都得照著去辦,如果說的話彆人都不聽,或者能兌現,即便就是皇上,不過是個空名而已。那麼反過來,咱們所想的,天下人都能照著去做,就是不當皇上又有何妨呢!我來就是要告訴你,現在有一個絕好的機會,老四登基以後,乾的兩件大事全都砸瞭,朝野上下都在看著他,看他如何收場,他封諾敏是天下第一巡撫,這是他的第一個大笑話,可我們要竭力保住諾敏,讓他把這個笑話永遠擺在那兒,這樣一來,他想整頓各省藩庫的虧空,也就令不能行,到時候我們再給他來收拾殘局。要讓天下人都看看,究竟是誰說瞭算。
老十四拒絕不想參與政變
老十四:老四不是那麼容易讓你把握的。老八:還有下一代,告訴你,科場舞弊案的主謀是弘時,這件事隻有我知道,有瞭這個把柄,我們就可以製約弘時,然後把他往太子的位子上推,在老四的手裏咱們不能獲勝,到瞭弘時,咱們一定能把他扳迴來。老十四:八哥,我以前就佩服你不屈不撓鍥而不捨的勁兒,現在我就更佩服你瞭,可現在,我實在沒這門心思瞭,這樣吧,你乾你的,等你們落下風的時候,我也不會袖手旁觀,可現在我實在是不想再摺騰瞭。
老八想利用老十四
這就是老八在八王議政逼宮之前來拉攏老十四的一段對話,老八懷揣著用意和目的而來,老十四心知肚明,在老八未口開之前,他就用一句“就讓我做一個桃花源中人”的話將老八已經冒到嘴唇的話給堵瞭迴去。
可老八並不甘心,他對老十四用起瞭激將法,並嚮他亮齣瞭手中的王牌,想把老十四給引誘齣山,奈何老八用的這兩招對老十四已經失去瞭效力,無論怎樣苦口婆心,
無論手中拿捏著多少可製衡雍正的王牌,對於眼前的老十四而言已經不具吸引的魅力瞭,他的心思轉而投上瞭一個女人,那就引娣。
喬引娣
所以他毫無情麵地拒絕瞭老八,老十四與老八在“九子奪嫡”大戰中,曾隸屬一個奪嫡大戰集團,因此他與老八的關係,也直接超越瞭與他一母同胞的老四。
但自從老四坐上皇位之後,老八依然野心勃勃,小動作不斷。他還想抓住雍正的各種把柄,甚至還想利用雍正的兒子弘時來翻盤。
而老十四經此一事之後,卻隻想過平靜的生活,然而曾經目標一緻的兩兄弟為何走到今天卻是一種分道揚鑣的場麵呢?老十四為何拒絕瞭老八的拉攏?他們曾經不都是同一艘船上的人嗎?
老十四拒絕老八的拉攏
一、老八是在做垂死的掙紮,老十四不想陪葬
老八與老四在政治上是死敵,在九子奪嫡大戰中,隨子太子的失勢老八與老四的爭奪也由幕後搬到瞭台前,老八一黨有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禵,
老四一黨有皇十三子胤祥,這兩股勢力以老四為首的一黨是實乾派,以老八為首的一黨卻都是陰謀傢,所以這兩黨最後的結局當然是以邪壓正。
而在康熙帝的心中,也早就用一把稱把這兩個兒子的重量稱好瞭,隻是為瞭老四能順利地從他的手中接過接力棒,他選擇瞭默默的為胤禛鋪路。康熙用瞭誅多的障眼法掩示瞭他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在胤禛沒有即位之前,隻有一個人看透瞭康熙的心思,那就是老四府上的鄔思道。然而其他的兒子都被他濛在瞭鼓中。老八一直天真地妄想著有自己的希望,所以他時時刻刻的都在準備著。
老十四當上瞭大將軍王
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自己掌握兵權,拿到更多的爭儲籌碼。當然他最後也沒有拿到大將軍王的頭銜,這個頭銜好巧不巧的正好落到瞭老十四的頭頂上。
老十四帶兵齣徵,老八安排暗綫,老四卻挾製住瞭老十四的要害,把控瞭糧草。就在老十四帶兵徵西的過程中,九子奪嫡大戰也進行到瞭萬分緊張的關鍵時刻。
康熙終究敵不過年齡的碾壓,他的身體終是扛不住瞭,加上皇子們為瞭儲位爭奪已經到瞭你死我活的地步,在他68歲生日宴上的“斃鷹事件”就是最好的證明,見到這樣的場景,兒子們是把他氣得當場暈瞭過去。
從此日之後,康熙就臥病在床,他也開始著手傳位,為保萬無一失,他升隆科多為九門提督,安排張廷玉統領全局。
之後便召見所有皇子,當著所有皇子的麵,他宣布瞭將皇位傳於四阿哥,說完這句話後,便咽瞭氣。
老八一黨急得上竄下跳,在慌亂之下老九老十跳齣來說沒聽清,後麵又說哪裏說的是四阿哥,分明是十四阿哥。
這樣一亂,皇子們差點就大打齣手,連在場的老臣張廷玉都被嚇得瑟瑟發抖,因為此時在大傢的心裏都沒有底,如果隆科多也生變,那老四就十分的危險瞭。
老四心懷鬼胎
所以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張廷玉發話瞭,你們不要爭,皇上還留下瞭聖旨,便命隆科多去取聖旨。隆科多去取半天沒取來,這會本在獄中的老十卻齣現瞭在大夥的麵前。
老十三的齣現意味著什麼?那就是老四即將迎來徹底的勝利。老十三一齣現,隆科多的聖旨也就立刻到瞭,聖旨一宣,胤禛成為瞭勝利的王者。
老八看到大勢已去,便暫時選擇瞭俯首稱臣。可這絕不是他的真心實意,他隻是一時隱忍,後麵他可還是要搞事的。
老十四打仗還沒迴來,皇宮卻已經變瞭天,他的兵權也被雍正架空瞭,派張王哥去接他迴京奔喪,雖心有不服,但最後他看在老四扶母親坐上皇太後之位的時候,他心軟瞭,跪拜在瞭母親麵前,這也算是他從側麵承認瞭老四這個皇帝。
老十四不想再捲入政治
自此之後,老十四休兵在傢,無心國事。可另一邊的老八卻從沒想過收手,他還想拉老十四齣山,與老四一決高下。殊不知,大勢已去,一切皆無濟於事。
老八拉老十四,被老十四果斷地拒絕瞭,正是因為老十四明白瞭一個道理,那就是四哥是皇子時你老八都搞不贏他,更彆說他現在是皇帝瞭。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如果在鬧那隻能是死路一條,老十四當然不想為老八陪葬。
老十四不想成為老八的傀儡
二、老十四心裏有瞭對情感的寄托
老十四在迴京奔喪的路上,遇到瞭一個落難的女子,胤禵對她齣手相救,之後這女子便跟他一起迴到瞭京師,此女子便是喬引娣。
老十四從此有瞭喬引娣的陪伴,把對權力的渴望全部轉移到瞭此女子的身上。他發現,能與引娣花前月下,把酒言歡,琴瑟閤鳴,這不失為一種幸福。
也可以說在精神上,老十四找到瞭自己的人生所愛,在情感上有瞭寄托,有瞭要好好過日子的希望。所以當他在心中用一杆天平在衡量感情和權力的時候,他已經毫不猶豫地選擇瞭前者。
喬引娣被十四爺所救
當老八去拉攏他參與政變時,此時的他正教良娣在彈奏《鳳求凰》。《鳳求凰》是漢代司馬相如為求愛卓文君所作的名賦。
這不代錶此時的老十四戀愛正談得如火如荼嘛!老八的介入可是打擾瞭二人的雅興瞭。老十四拒絕老八再捲入政治,是因為他在愛情中找到瞭新的希望。
他正沐浴著愛的陽光,此時的世界纔是最美好的,皇權和政治早就被他拋到瞭九霄雲外。
喬引娣成為瞭十四爺的最愛
三、因為皇儲之爭老十四與老八早就心生嫌隙,無法再共謀大事
一個大將軍王職位,就攪得皇子們的心中雞犬不寜,老八想當,老四想當,老十四也想當。大軍王這個職位為什麼個個都想要,
所以兵權的這一重要性,幾位皇子都看到瞭。老八眼看著大將軍王被老十四拿瞭去,心裏就不爽。老十四以前本是他門下的一個小弟,如今卻自己跳齣來單乾瞭,莫非他對皇位也有瞭覬覦之心。
老十四變心
老十四帶兵齣徵,老八派人暗暗派人監督,此舉之後也被老十四發現,老八讓老十四按兵不動,結果老十四齣瞭兵,不僅齣瞭兵,而且還打瞭勝仗。
這可把老八氣壞瞭,兩人從此離心離德,老十四也有瞭自己想爭儲的想法。老十四打瞭勝仗之後,給康熙進獻瞭一塊血石作為生日禮物,結果被老八換成瞭一隻死鷹。
老八這樣鬼鬼祟祟地搞老十四,每一筆賬他都替老八記在心裏呢!他們倆個之前的關係雖然是閤夥人,可是到瞭後麵,卻都在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老十四也因與老八爭奪大將王一事和西北打仗一事,以及進獻禮物陷害一事,兩人之間早就生齣瞭嫌隙,關係也大不如從前,還怎麼共謀大事呢?
斃鷹事件生嫌隙
寫在最後
比起他和老八的關係是更要親近一層的。在老四上台之後,老八一直在搗亂,老四一直是在認認真真地搞國傢大事業。把江山社稷的安穩和黎民百姓的生計放在瞭第一位。
老十四雖然心有不服,但他還是基本認可瞭這位皇帝,何必再去接受老八的建議去搗亂呢。再者老八拉攏他去參與政變,完全是為瞭實現他自己的一己之私。
老八想利用弘時
他輸得不服,他還想利用弘時來扳倒雍正,之後他們再來製約弘時,挾天子以令諸侯,想得真是太美瞭,皇帝沒做上,他倒想做太上皇叔來過把隱,也實在是異想天開。
隻是他的異想天開,不管成與不成,與老十四沒有太大的關係,成吧是他自己得利,輸吧,如果老十四參與進來,就得背上謀逆這黑鍋,於是十四弟對八哥說:“八哥彆在鬧瞭,放弟弟一條生路,這次逼宮弟弟就不奉陪瞭,彆老隻想著利用弟弟,弟弟現在隻想陪著自己心愛的人過平靜的生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