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 2013-05-27T05:40:58+08:00
新任中华大学校长刘维琪,致力将中华大学打造成一间就业型大学。曾任国票金控董事长、宝华商银董事长等10余年的金融、投资经历,让刘维琪对于产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比一般大学校长更明确且深入的了解。他的做法是将学校的研发、教学融渗到产业、社会,让学生在校内就培养有知识含量的就业竞争力。
刘维琪表示,研究型、教学型和专业型大学,是普遍且常见的大学定位,但这些类型的大学是从老师的观点出发,是投入而非产出的概念。而他强调的就业型大学,却是以学生的观点来看,是产出的概念。 学校的教学或研究,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升学或就业,只不过中华大学更强调就业。但对于有心升学的学生,学校当然也订有为其实现目标的读书计画。
朝向就业大学的做法,刘维琪说,并非每一位学生都能了解毕业后的职场、产业和社会的状况,因此在学校的教学研究中,就将整个社会和产业的发展融渗在教学研究中,让学生不会对未来的社会、产业发展感到陌生和徬徨。产业界一直对大学教育的学用落差太大提出批判,就业型大学的做法,相信也对缩短学用落差有一定的帮助。
至于如何将产业、社会发展融渗到教学研究中,刘维琪说,他希望找的是一些优质、有发展性的企业,且可以和中华大学紧密合作的伙伴,让学生在在校内就对产业的发展有一概念,进而提升其在职场的竞争力。他强调,中华大学一直就有这方面的努力,他只是把焦点更聚焦而已。
力促产学合作
刘维琪举例,中华大学电机学系早在7、8年前就和前鼎光电产学合作,该公司更在学校的育成中心成立一实验室,公司的工程师和学校师生共同做实验。一方面学生可学到更多学理,研发出的成果,若企业需要,还能提供技术移转,学生未来甚至可以到该公司就业,其实这就是就业型大学一项很好的范例。
在刘维琪的促成下,中华大学今年初又和润泰全球及台湾省房屋两大知名企业签订产学合作,润泰全球更在管理学院开了一门融渗式教学课程。刘维琪说,润泰全球代理国际服饰品牌,包括加盟店和直营业都有店长和干部的需求。而计画发展电子商务,更需大量的研发人才,双方透过产学合作及融渗式教学,除了有利学生就业,企业也能及早布局、培训人才。
而台湾省房屋也和中华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签订3年期建筑物测漏检测技术移转,台湾省房屋更提供每年100名就业机会给中华大学的毕业生。
刘维琪说,房仲业有发展潜力,却也是竞争相当激烈的行业,如何在竞争中保有和同业的差异化更显得重要。透过产学合作,中华大学学生可及早了解房仲业的发展,台湾省房屋也能为自己的企业加值,是一双赢的局面。
提升英文能力
中华大学近几年参加各项国际发明展比赛几乎都满载而归,金牌奖不计其数,且能将技术移转厂商进行商品化,甚至由学生自己创业,而该校学生取得甲骨文认证证照的数量,更居全国大学的领先地位。104人力银行调查资料也显示,就业5年内,中华大学毕业生的薪资高于一般私立大学。刘维琪指出,这都显示中华大学就算朝就业大学发展,仍不忘提升学生的知识含量。
竹科所在的地利优势,提供新竹地区大学有丰沛的就业资源,但要如何让学生成为竹科企业爱用的人才。刘维琪订定了两项策略,首先,他没有一般人的大厂迷思,他希望找的是未来有发展性、可以紧密合作的中小型公司,让学生未来也能和企业共同成长。
另外,鑑于竹科的产品主要行销国际,刘维琪说,中华大学学生的专业并不成问题,但在英文能力上却需要再补强,因此在英文能力检定方面也订了较高的门槛,求学的4年间里,学校也愿意投入心力和资源来强化学生的英文能力。
中华大学有8,600名学生、6个学院,校方目前仍积极寻找企业与学校进行产学合作,但刘维琪说,并不求多,而且不仅只于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而已,而是能与中华大学一起投入教学研究,真正成为紧密合作的伙伴。他认为一个学院只需2、3家就够了,而这项目标希望在1年内完成。
(工商时报)